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胶虫是尿同翘目胶蚧科的一种体型微小的昆虫。其分泌物——紫胶,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从1961年开始,我省即多次由云南老区引种放养。在云南老区,紫胶虫的涌散时间是比较一致的,例如:在我省曾进行过引种的墨江和龙陵两地,夏代幼虫开始涌散的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冬代在9月下旬。但是,夏代引种我省后,由其所产生的第二代(即当年冬代)卵的胚胎发育速率和幼虫出现的日期不同个体差异很大,表现出  相似文献   

2.
1.前言紫胶是紫胶虫生理活动过程的分泌物。紫胶虫一年发生两个世代。在福建省每年6月上、中旬至11月中、下旬为第一世代,常称为夏代;11月中、下旬至次年6月上、中旬为第二世代,常称为冬代。在我国夏代主要生产目的是原胶——工业原料,冬代的主要生产目的是种胶,为夏代原胶生产提供种虫。福建省从50—60年代引种紫胶虫到现在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但是,紫胶产量提高得较慢,而且有波动,这主要是由于冬代种胶产量不足和不稳定造成的。因为福建省的紫胶产  相似文献   

3.
紫胶是紫胶虫(Laccifer Iacca Kerr)的分泌物。紫胶虫属同翅目胶蚧科的热带、亚热带昆虫。在我国一年发生两个世代(称冬、夏代)。由于各代产胶性能不同,目前基本上是冬代做种、夏代生产。我国紫胶生产的气候指标,由原林科院紫胶研究所提出,着重指导紫胶虫越冬保种,发展新区种胶基地,对于夏代生产的气候内容提得较少。为了充分利用赣南自然气候资源,提高夏代紫胶产量,现就赣南紫胶夏代生产气候指标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紫胶虫以吸取优良寄主树上的营养和水分,维持它的生命活动。雄成虫交配后马上死亡,雌成虫泌胶和繁殖后代。该幼虫迁移传播能力很差,只靠涌散期爬行到它所适合的寄主二至三年生枝条上,成群固定下来就不动了。.若让其自然繁殖,紫胶虫本身世代混乱,难于摸索泌胶规律,不好掌握生产程序,同时紫胶幼虫在寄主树上固定过少,不能挖掘寄主树的生产潜力;固虫过多,不仅难以获得高产稳产,而且会导致寄主树整株死亡。人工放养可以创造胶虫所需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紫胶良种、合理利用寄主和适当控制固虫量,实行分片、分株、分枝及分别夏、冬代三年轮流放养(每年利用寄主树上的有效枝条一次),做到永续作业,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5.
紫胶又叫虫胶。过去我国没有紫胶,全靠进口,所以又叫洋干柒。紫胶是由动物(昆虫)产生的天然树脂。这种昆虫一年可以繁殖两个世代,5—11月叫做夏代,11月至次年5月叫做冬代。主要是利用天然树脂通过间接热滤法或酒精溶剂法生产紫胶。寻邬县紫胶虫放养从科研到生产,已经历了19年的历史。县委、县政府对发展紫胶生产十分重视,列入该县四大建设项目之一,近几年来,该县培育了一支紫胶生产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渡口自引种繁殖紫胶虫以来,一年两代,生产正常,已持续十余年了。这一成果对解决省内种胶自给,促进内地原胶生产的发展,显示了可喜的前景。但是,在大庄等干热河谷地区所提供的种胶,曾发生过幼虫涌散少,固虫量低,甚至不涌散现象,致使原胶生产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而使部分群众对渡口地区能否作为我省紫胶虫保种基地,向内地提供优良种胶产生疑虑。为此,我室于今年五六月间,对渡口大庄紫胶队75年冬代种胶的质量、采种方式、调运管理以  相似文献   

7.
资兴县滁口林场广大革命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于1970年10月在青葛藤上放养紫胶虫,利用地坑进行越冬保种试验,使紫胶虫越冬成功。1971年7月1日开始涌散,这批紫胶虫又于1971年11月26日涌散,开始第三个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信德紫胶虫冬夏两代的有效生殖率。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信德紫胶虫冬代实际生殖力为328头/♀,夏代实际生殖力为319头/♀;经 t 值检验,信德紫胶虫冬夏两代的实际生殖力差异不显著。信德紫胶虫冬代的有效生殖率为55%,夏代有效生殖率为78%。  相似文献   

9.
久树的生物学特性和产胶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久树(Schleichera trijuga Willd)是南亚和东南亚产紫胶国家紫胶虫的优良寄主树。印度利用库斯弥(Kusum)胶虫品系,在久树上放养夏代和在儿茶(Acacia catechu(L.f.)Willd)上放养冬代,通过轮流交替放养,获得质量最好的紫胶产品。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从国外引进久树。1978—1979年我所与植物园协作,对久树进行放养紫胶虫鉴定,与此同时将久树引种到云南景东进行繁殖栽培和  相似文献   

10.
一、冬代幼虫涌散问题的重要性: “涌散”是指大量幼虫从大部份胶壳中爬出的现象。如果只有少数幼虫从部份胶壳中爬出来,则称为“出壳”。印度以及我国云南省紫胶主产区,在第一次看到幼虫“出壳”后两三天或稍长的时间内即可发生“涌散”,这时胶被上怖满了爬行的幼虫,随着涌散虫数的增加,饼形成所谓“爬红”现象。由于“出壳”意味着幼虫即将“涌散”,因此,人们往往将少数幼虫“出壳”称之为开始“涌散”,这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1.
以黑木相思为寄主树,开展放养夏代紫胶虫试验,通过定期观测和比较不同方位不同径级枝条的紫胶虫初期固定取食、雌虫固定取食及产胶量,结果表明:紫胶虫初期固定取食、雌虫固定取食最好的枝条径级为1-2cm、2-3cm两个径级,紫胶虫产胶量最高的枝条径级为2-3cm,而径级1cm以下和4cm以上的枝条上述三项指标均较低。因此,黑木相思作为夏代放养紫胶虫寄主树,放养效果与枝条粗细度关系密切,选择枝径1-3cm枝条是黑木相思放养紫胶虫成败关键;放养方位以南侧枝条较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6—1988年对同批种胶不同涌散期的紫胶虫群体中雌雄性比进行多年多点的试验调查分析结果,紫胶虫涌散的迟早是影响紫胶虫群体性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紫胶虫优良寄主大叶千斤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叶千斤拔是紫胶虫(Kerria lacca (Kerr).)的优良寄主树之一。1978—198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叶千斤拔具有生态适应强、繁殖栽培容易、速生、抗旱、耐贫瘠等特性,夏代固虫量以30—40%、冬代以25—30%为适宜。其所产紫胶颜色浅、胶质好,软化点较高,胶被厚,萌发力强,收胶砍伐后的大量萌生枝可再次放养利用。各项指标均优于灌木寄主木豆。  相似文献   

14.
因为紫胶虫是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的一种经济昆虫、引到湖南的江华和江永等中北亚热带气候地区试放后,虽然夏代产量较高,但冬代不能越冬保种,每年夏代所需种胶都得向省外引种调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绿尾大蚕蛾Actias selene ningpoana Felder是森林害虫之一,也可能是资源昆虫之一。对其生物学研究国内曾有报道,但除汪广(1957)观察到其生活史为周年发生世代以外,其余只记录过一个世代的经过。近年,我们曾持续两年观察其发生过程。现把结果报道如下。一、生活史:据饲养观察,绿尾大蚕蛾在广州地区一年发生四代,以蛹越冬。各世代起迄时间是:第一代卵3月上旬至4月下旬,幼虫3月中至6月上旬、蛹5月中至6月上旬,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世代历期65天;第二代卵5月下旬至6月下旬、幼虫5月下旬至7月中,蛹6月中至7月下旬,成虫7月上旬至8月上旬,世代历期57天;第三代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是一种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严格的资源昆虫。我省放养胶虫多年实践说明: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以下时,虫子不能顺利越冬保种。为获得优良的冬代种虫,摸清紫胶虫越冬与温度的关系需要,1979年在成都沙河堡做温室保种试验。在国外,苏联曾有紫胶虫温室越冬保种试验的报导,国内至今尚未见到。现将情况简报。  相似文献   

17.
檫角丽细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檫角丽细蛾Caloptilia(Rhadinoptilia)sassafrasicola Liu et yuan是檫树Sassafras tzumu Hemsl的主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3—4代,以成虫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正是檫树开花盛期,成虫上树补充营养,交配产卵。卵散生在嫩叶表面,卵期3—5天即孵化为幼虫,幼虫期25—40天,蛹期15—18天,越冬成虫历时160—194天。成虫羽化后1—2天即交尾,3—4天后产卵,成虫寿命5—8天。  相似文献   

18.
1980年本所从孟加拉国引进信德紫胶虫种,探索在我国适宜气候条件下进行放养繁殖的可能性,继而进行推广,生产,与国产虫胶掺合加工,达到提高虫胶产品质量之目的。从引进的试放成功,历时3年零7个月,共计7个世代,累计繁殖种胶2000余kg,在我国有7个乡土树种宜该虫寄生繁殖。  相似文献   

19.
久树种植和4号紫胶虫放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初,引进了4号紫胶虫的优良寄主树-久树在油页岩灰渣上种植,长势良好,截干后萌芽力强。自1996年起,在久树上成功地放养了4号紫胶虫12个世代,4号紫胶虫1年能完成2个世代,生长发育及产胶性能良好,表明久树、4号紫胶虫完全适应茂名地区的气候条件,可在油页岩废渣场及茂名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云南松毛虫在我省主要为害蜀柏,在柏松混交林也为害马尾松,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卵壳内越冬,翌春日平均气温8—10℃时开始孵化,幼虫7—8龄,历时164—25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