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采种、地苗小苗培育、营养袋小苗培育、独干直干型大苗培育、苗木出圃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独干直干型紫薇实生大苗培育技术,以期为紫薇育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多花矮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属.2000年从日本引进,取名"多花矮紫薇"、"矮型紫薇"、"小痒痒树"、"小白日红"等.经过几年的引种栽培实践,多花矮紫薇生长良好,每年花期从夏季开至秋季,长达百日以上,花色鲜艳,花姿优美,是非常好的绿化新品种和盆栽花木,也可做鲜切花使用,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广西桂林市大圩镇潮田乡毛村后龙山尾叶紫薇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存活曲线和水平分布格局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后龙山尾叶紫薇种群呈衰退趋势,现存个体大小级结构中体现了两个由增长型向衰退型的变化过程;样地尾叶紫薇种群水平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但不同大小级的水平分布格局呈现集群分布演变为均匀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规律,通过测定、调查分析了其部分的原因,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找到恢复尾叶紫薇种群原有生存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紫薇煤污病是由于遭受紫薇绒蚧和紫薇长斑蚜为害以后,其排泄物诱发大量腐生真茵类繁殖,在紫薇叶面、分支点为主的树干表面布满黑色霉层,提出了防治紫薇煤污病主要是防治虫害,通过实验,对影响紫薇煤污病的发病因子及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美国专利品种看中国紫薇育种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是重要的夏季观花、冬季观干景观植物,具有丰富多样的生长习性和园林应用形式。虽然中国是紫薇的起源中心,但美国紫薇品种不断推陈出新,观赏特性优异且商品化程度较高。本文对美国94个紫薇专利品种的选育方式、株高、花色、花期、叶色和耐寒性等特性进行了介绍,分析美国、中国紫薇品种现状和育种技术,提出中国紫薇育种需加快现有品种认定和评价、实现全球紫薇资源互补、加强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等,以更快创制出性状优异、商业价值高的紫薇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系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我国已经有1 700余年栽培历史,是我国夏秋季节重要的园林观花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养花、赏花,厅堂、居室、阳台绿化装饰蔚然成风,盆栽花卉广泛发展,紫薇作为夏季优良花木,在盆景上应用较多,作为日常盆花观赏的少。本文结合紫薇育种及栽培方面的课题研究,开展了多年的紫薇盆花栽培生产试验,筛选了一批适宜盆栽的紫薇品种,总结了一套紫薇盆花生产关键技术,为湖北省紫薇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培育一个新的增长点,对于促进湖北省紫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不同修剪强度对紫薇生长性状和开花性状的影响,为紫薇的科学修剪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以4年生紫薇杂交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修剪强度处理对紫薇新梢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修剪可显著降低株高及冠幅;各修剪处理的新梢萌发数量显著高于对照,2/3强度修剪处理的新梢生长量最大;修剪可显著提高着花密度,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着花率呈递增趋势;修剪处理对花序长、花序宽没有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冠幅、花序长和花序宽呈显著正相关,与着花率呈显著负相关;冠幅与着花率呈显著负相关;花序长与花序宽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证明,2/3强度修剪对促进新梢生长、提高着花密度、有效控制株型效果最佳,有利于矮灌型紫薇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紫薇是我国夏季重要的观花乔木,为给紫薇优良品系的扩繁提供技术支持,对不同措施处理下紫薇插穗的生根情况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紫薇插穗选取的部位对紫薇扦插的生根率、生根条数、最大根长、偏根率均有着极显著影响。嫩枝中部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上部次之,下部最差;不同留叶方式可极显著的影响紫薇扦插的生根率、生根数、最大根长和偏根率。随留叶数的增加,紫薇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和最大根长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5月是进行紫薇扦插的最佳季节,在5月份进行扦插,紫薇的扦插生根率可达93.33%,平均生根条数为4.59条,平均最大根长为5.53cm,而偏根率只有35.06%,均优于6、7、8月进行扦插的紫薇插穗的生根性状。  相似文献   

9.
严重危害紫薇的新害虫——紫薇梨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薇梨象Pseudorobitis gibbus Redtenbacher以成虫和幼虫危害紫薇的嫩梢、花和种实。我国山东省的泰安市、枣庄市部分地区的紫薇平均有虫株率93%,蒴果平均受害率40.11%,平均虫口密度2.16头/果,严重影响紫薇开花、结实,降低了紫薇花的观赏价值。文章介绍了其形态特征、危害与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紫薇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两方面阐述了紫薇的生物学特性。从生长环境、播种、扦插等方面探讨了紫薇栽培技术。介绍了蚜虫、紫薇绒蚧、大蓑蛾及由虫害诱发的煤污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长沙县大山冲鸟类群落结构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长沙县大山冲共有鸟类81种,隶属12目27科53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47种。按鸟类习性分类,该区有夏候鸟16种,冬候鸟12种,留鸟53种;按动物地理区划分类,该区有东洋界鸟类41种,古北界鸟类11种,广布性鸟类29种。该区人工林中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1.239 9。均匀性指数为0.727 1。  相似文献   

12.
杉木、马尾松轮作对林地土壤肥力和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研究了杉木、马尾松人工林轮作对林地土壤肥力和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连作相比,轮作林分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多,酶活性增强、土壤酚类物质减少、土壤酸度降低,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提高以及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并由此导致了林分生长量的提高。轮作林分土壤肥力提高,林分生长量增加的实质在于:人工林林分实施轮作后,由于后茬植物与前茬植物种类的不同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生物活性增强,并由此而导致土壤酸度降低,有毒物质减少,速效养分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给仁用杏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培育仁用杏晚花新品种,通过Illumina Hi SeqTM2000高通量测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采于花芽萌动前后3个发育时期的仁用杏花芽进行转录组测序。经组装分析获得43 469条unigenes;将所得到的unigenes与基因库数据进行比较,对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共22 874条unigenes获得功能注释,并预测出21 910条unigenes蛋白编码区;将3个发育时期仁用杏花芽的花转录组通过GO功能分类,将17 237条unigenes分别归类为46个GO Term;通过将所有unigenes与KOG数据库比对,共有8 379条unigenes与其它植物相似,归为26类,未知功能的unigenes有409条,预测这些基因为仁用杏的新基因;通过与KEGG数据库比对,共获得6 203条unigenes,参与259个代谢途径,其中与植物节律代谢通路相关的unigenes有33条。  相似文献   

14.
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对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物种多样性,该区有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90科403属97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0种;有脊椎动物29目79科35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0种,中日保护候鸟协定种127种。生态系统多样性,按地型、森林类型、土壤、气象因子划分了不同地域多种自然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自然保护区保证了这种遗传变异整个自然和连续的过程。该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于1996~2000年对本溪地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了本溪地区野生动物的种类,查清了51种国家重点保护和有重要经济价值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分布区域和生境状况,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年对甘肃黑河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计录鸟类174种,隶属于17目、36科。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0种,水鸟46种,构成本地区鸟类的主体。对居留型和区系组成进行分析:留鸟66种,冬候鸟13种,夏侯鸟73种,旅鸟22种;古北种119种,东洋种4种,广布种51种,鸟类区系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古北界特征。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灯诱法,于2021年4月上旬至6月中旬对泡核桃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其摄食功能进行研究。共诱捕到昆虫2 968头,隶属13目63科172属187种,其中74种取食植物叶片,29种刺吸植物汁液,22种捕食其他昆虫,17种取食植物花、芽、果,10种取食腐烂物,12种钻蛀植物茎干,8种为地下昆虫,5种寄生其他昆虫,4种取食植物花蜜,3种取食苔藓,3种传授植物花粉,3种取食腐木,2种取食粪,隶属13个营养生态位集团。对泡核桃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有核桃星尺蛾、漫绿刺蛾、星天牛、梗天牛、绿凹缘花金龟、暗异花金龟。个体数量以鳞翅目最多,鞘翅目次之,螳螂目最少;物种数以鞘翅目最多,鳞翅目次之,螳螂目最少。核桃星尺蛾、粗狭肋鳃金龟、华锐紅蝽、黑翅土白蚁为优势物种。昆虫群落组成与泡核桃林物候关系密切,在泡核桃开花、结果的高峰期,昆虫群落呈较高的多样性、均匀度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捕食与寄生昆虫控制了林内害虫;食粪与腐烂物、食腐木与苔藓昆虫分解了林内有机物,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8.
通过 1997年 10~ 12月、 1998年 3~ 4月及 1999年 1月的 3次调查 ,共设调查线路 18条 ,调查点及标准地 5 6个。查清了面积为 346 4 5 7hm2 的世博园外围林区主要森林植物病虫鼠的种类、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记录外围林区病虫鼠标本 14 3种 ,其中害虫 71种 ,病害 36种 ,天敌 2 7种 ,鼠类 9种。调查中发现国家级检疫对象 2种 ,省级检疫对象 5种。并针对主要病虫鼠的危害情况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沈阳市建成区树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沈阳市建成区城市树木的调查分析发现:沈阳市的各土地类型中的树木分布不均。其中,被调查的256块样地中每公顷物种小于或等于5种的样地有113块,占总调查样地的44.14%,每公顷小于或等于10株的样地共43块,占总样地的16.80%;利用械种多度重要性排序及累积贡献率获得了不同土地类型中的主要树种;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公园性质的绿地树种多样性最高,企事业单位用地与居住区用地次之,街道类用地较低,而商业金融用地最低;并对沈阳市的树种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叶片养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树体的养分平衡特征,从而为库尔勒香梨园的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指导,选择新疆特色果树库尔勒香梨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树龄段库尔勒香梨叶片的养分含量,并统计分析了其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叶片中的氮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减小,钾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大,磷、镁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钙含量随着树龄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铁、锰、铜、锌的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表现出增加—减小—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树龄段之间,随着库尔勒香梨树龄的增加叶片氮、磷、钾、铁、锰、铜含量间的差异均逐渐减小,而其钙含量间的差异却显著,镁、锌含量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同树龄段库尔勒香梨叶片养分含量的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叶片氮、磷、镁、铜、锌的含量均处于梨叶片营养元素适宜含量范围内,钾、铁含量均高于梨叶片营养元素适宜含量的上限值,锰含量低于梨叶片营养元素适宜含量的下限值,钙含量处于梨叶片营养元素缺乏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