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渔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广东省阳江市曾一度有“鱼仓”之名而无富裕之实,皆因传统渔业的粗放低效成为阳江海洋渔业发展的瓶颈。从1999年国家实施海洋捕捞生产零增长计划以来。该市海洋捕捞的统计产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8,23-36,33万吨之间。特别是2008年,台风“黑格比”给该市的海洋捕捞业带来了重创,海洋捕捞产量当年出现明显下滑。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海洋捕捞产量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今后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动态,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1996~2003年广东省海洋捕捞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通过模型对广东省海洋捕捞业发展趋势做出了近5年预测。预测结果,2010年海洋捕捞产量在167×104t,南海的捕捞产量为156.78×104t,远洋渔业产量为19.82×104t。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可信度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这种分析结果的合理性,从而为确定今后广东省海洋捕捞业发展方向,渔业生产部门制订投资决策和合理安排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洋捕捞业是现代农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捕捞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但由于政策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价值的差异性,导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出台的政策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出现执行衰减,迫切需要对现有海洋捕捞业政策进行统筹考虑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海洋捕捞业迅速发展,连续14年获得增产,1994年总渔获量达到1505822吨,是1980年463554吨的3.25倍。广东省人民政府历来对海洋渔业极为重视,在1995年7月召开的全省海洋工作会议上提出,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要把渔业建成全省重要的创汇产业和“菜篮子”工程。在广东海洋渔业中,拖网渔业是捕鱼效能最高的渔业,是全省海洋渔获量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是海洋渔业大省,海洋捕捞业在全省沿海渔区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沿海渔业人口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海洋捕捞作为一种高风险的行业,历年来海难事故屡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搞好海洋捕捞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对促进沿海渔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 一、安全生产的现状 1.渔船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至2000年底,福建省共有各类涉渔船舶57408艘,按作业类  相似文献   

6.
三十多年来,海洋捕捞业在我省渔业中其年产量均占我省水产品总量的三分之二,而近海捕捞产量占海洋捕捞总量的88%。可谓近海捕捞业是我省海捕业的台柱。改善近海捕捞业依然是我省海洋捕捞方面的重要工作。本文拟对我省调整近海作业问题,谈些粗浅的意见。 (一) 三十多年来,我省海洋捕捞业经历了发展——徘徊——发展的过程。1953年至1966  相似文献   

7.
湛江拥有广东最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资源和区位优势,随着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湛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尽管如此,湛江海洋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使湛江海洋经济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首先要加强政府宏观调...  相似文献   

8.
海洋     
《海洋与渔业》2011,(7):5-5
阳江市政府与中山大学将共建海洋科技产业示范基地 中山大学拟在广东省阳江市建设阳江(中山大学)海洋科技研究院、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阳江分中心、海洋科技产业示范基地。6月20日上午,双方在阳江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郑德涛、副校长徐安龙,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郑伟仪,阳江市领导林少春、魏宏广、梁本佳...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60亿吨湛江辖区内生产的60余吨、货值逾100万美元的冻鱿鱼片,经湛江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合格后,将于近日装船出口老挝。这是湛江水产品首次出口老挝,湛江东盟先行区发展再上新台阶。268个近日,《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获省政府批复并正式对外印发,划定了13类、268个海洋生态红线区,确定了广东省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等控制指标,是广东省海洋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和底线,必须严守,不得突破。  相似文献   

10.
尹希万 《海洋渔业》1995,17(2):83-85
海洋捕捞业是水产业的重要主体。辽宁省的海洋捕捞业在全省水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海洋捕捞业的发展,为全省人民提供了优质的水产品,丰富了辽宁人民的“菜篮子”,保证了水产品的有效供给。但是,近年来,随着捕捞生产的发展,捕捞强度越来越大,海洋渔业资源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辽宁省海洋捕捞业向那个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濒临南中国海,渔区分布广,渔民数量多,海洋捕捞渔业曾经辉煌一时。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国家对海洋捕捞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补充国民对蛋白质的需求。我省渔船从单一的帆船开始向机帆渔船、机动渔船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山东省青岛市拥有海洋捕捞渔船5 000余艘,从业渔民约有3万人,年捕捞量25.9万t,产值21.5亿元,海洋捕捞业为青岛市的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海洋捕捞业是碳汇渔业之一,人类通过收获渔获物将食物链/网传递的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移出水体,在海洋碳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海洋捕捞业碳汇功能的评估方法,得出1980~2000年间渤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是283~1008万t,黄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是361~2613万t。尽管加大捕捞产量增加了从海洋生态系统移出浮游植物的固碳量,但随着捕捞业的高速发展,其碳汇功能却被削弱了,黄渤海捕捞业的年固碳量最大分别减少了23%和27%。而且由于资源量的下降,封存于水体和海底的碳减少,不利于捕捞业发挥可持续的碳汇功能。渤海2009年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使捕捞业增加1.66万t的固碳量,因此,需要采取包括增殖放流在内的一些措施来恢复和增强海洋捕捞业的碳汇功能,最终形成资源养护型的捕捞业。  相似文献   

14.
渔业十年改革,给浙江省海洋捕捞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使捕捞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作者全面分析了浙江省海洋捕捞业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为在“八五”期间进一步开发沿海水产资源,积极发展海水养殖业、海洋捕捞业和远洋渔业,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90年11月8日下发了《关于加速发展沿海水产业的一些事项的通知》。《通知》内容是: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日益成为海洋捕捞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而海洋捕捞作业调整将为其契入新的增长方式,以推进海洋捕捞业由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转变,由此,海洋捕捞作业调整已成为海洋捕捞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作者针对目前海捕业作业调整现状和趋势,从目标、资源、技术、投入、市场、管理等方面对“作业调整”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广东省首届海洋经济博览会召开之际,湛江水产品出口传来喜讯。2010年,湛江水产品不仅恢复到金融危机前良好的出口状态,出口量还创下历史新高,突破13万吨有效促进了湛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海洋捕捞业产业系统的自组织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哈肯模型来研究海洋捕捞业的演化。首先构建海洋捕捞业演化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模型计算,确定海洋捕捞业演化的序参量和控制变量,建立海洋捕捞业演化趋势函数,明确海洋捕捞业系统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海洋捕捞业的劳动生产率Ps是海洋捕捞业系统演化过程中阻尼小、衰减慢的序参量,控制参数a=-0.000 000 082 6,反映机动渔船拥有量Is促进劳动生产率Ps的提高;b=-276.461 9,反映Ps抑制Is的增长;λ_1=-0.081 861,表明系统内部已经建立起Ps和Is的正反馈机制;λ_2=0.316 697,表明海洋捕捞业系统内部机动渔船利用效率较低。从海洋捕捞业演化过程的势函数图像看出,Ps和Is会发生作用,形成新的稳定定态解Ps=±33.694 019。  相似文献   

19.
海洋捕捞结构调整对渔业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持续发展福建省海洋捕捞业,必须实施海洋捕捞产量“负增长”的战略,并对现有的海洋捕捞结构进行调整。随着产量的减少,渔获品种的变化,海洋捕捞业的经济效益必定受到影响,如何在产量减少的情况下,保持海洋渔业经济持续增长,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文以福建省海洋捕捞业为例,分析了海洋捕捞业产量“负增长”及作业结构调整对渔业经济的影响,提出海洋捕捞结构调整后,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对策及思路。  相似文献   

20.
海洋     
<正>G全国首个分体组装式、泡沫浮体海洋观测浮标在粤成功布设8月6日上午,我国第一个6米大中型分体组装式泡沫浮体海洋观测浮标在汕尾市红海湾海域布设成功。该浮标直径长6米,它与湛江北部湾、茂名博贺港、阳江南鹏列岛的3米浮标初步构成了广东省自主海上浮标观测网。该浮标由国家海洋局所属的国家海洋技术中心自主研发,天津市海华技术开发中心制造。据技术中心工程师李永奇介绍,相比传统一体式钢制浮标,新型分体组装式泡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