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仔猪腹泻5种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安徽地区仔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特点,对从安徽省37个规模化猪场采集腹泻仔猪的粪便或病死猪肠段共计186份,用RT-PCR和PCR技术进行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R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5种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PEDV阳性病料数占59.1%,阳性猪场占75.7%;TGEV阳性病料数占5.4%,阳性猪场占8.1%;RV阳性病料数占2.7%,阳性猪场占2.7%;PRV阳性病料数占8.1%,阳性猪场占21.6%;PCV-2阳性病料数占25.8%,阳性猪场占54.1%.PEDV与TGEV混合感染占4.3%,PEDV与PCV-2混合感染占18.8%,PEDV与PRV混合感染占10.8%,PRV和PCV-2混合感染占4.8%;其他病因50例,占26.9%.结果表明,PEDV、PCV-2 、PRV的单纯或混合性感染是近年安徽省仔猪腹泻的最为重要的3种病毒性病因,说明在今后的仔猪腹泻病防控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对该3种疾病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
腹泻尤其是乳仔猪腹泻在规模化猪场为常见的疾病,它会显著影响猪生产性能。抗生素用于治疗仔猪、大猪腹泻时易造成细菌耐药性和对猪肠道内其他益生菌错杀,以及抗生素的滥用对养殖行业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危害。酵母作为无毒、无残留和无抗药性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预的防仔猪腹泻。本文旨在阐述酵母的生产来源,其抗腹泻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1发病状况2013年1月中旬,江苏地区某公司两个规模化猪场(猪场A与猪场B)先后发生大规模的腹泻,发病急、传播速度快,10天内各生产阶段的猪均出现腹泻。两个猪场不同年龄阶段猪的发病顺序也基本一致,均是育肥猪和保育猪先出现水样腹泻,而后传播到妊娠母猪,最后是产房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两个猪场在母猪妊娠后期均使用过韩国某公司进口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后海穴注射,免疫2  相似文献   

4.
仔猪腹泻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仔猪腹泻是许多猪场常发的疾病,腹泻能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预后不良的会形成僵猪,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给猪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饲养管理不当、饲料霉变、不符合饲养标准,卫生条件不良等都可以引发仔猪腹泻,这里只介绍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猪腹泻在猪场频发,导致猪只成活率低、饲料转化率低、增重慢等,猪腹泻病传播速度快、单独感染或交叉混合感染严重,诊断与防治困难,已经阻碍了现代养猪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刘德旺 《猪业科学》2006,23(10):92-93
近年来,我国集约化猪场发展迅猛,2004年我国集约化猪场提供的出栏猪约有1亿头,可占出栏总数的15%左右;专家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每年出栏8亿头猪,其中约有50%以上来自集约化猪场,集约化猪场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集约化猪场的生产水平很低,2004年平均每头母猪仅提供出栏猪15头左右;药费却很高,多数在25元/头以上,甚至高达65元/头;后备和断奶母猪发情不理想、配种返情率高、死胎比例大、哺乳仔猪死亡率高、仔猪断奶腹泻和掉膘、保育期间呼吸道病严重等,都说明集约化猪场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仔猪病毒性腹泻病一直危害着养猪业的发展,2018年1—4月对山西省大同地区某猪场出生的仔猪进行调查,发现该猪场仔猪出生1周内因病毒性腹泻病导致的死亡率达到了90.59%。尤其是在出生第4 d的死亡数量为日死亡率最高,达到31.69%。病猪的临床症状集中于水样腹泻和脱水成焦糊状,前者发生率达到100%,后者也达83.76%。病毒性腹泻主要由3种病因引起,分别是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病和猪轮状病毒病。针对腹泻的仔猪,应用多厂家的药物组合与使用绿色饲料添加剂进行对比,最终确定应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对预防仔猪腹泻病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可供广大养猪场在防治仔猪病毒性腹泻病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蒋宇宁  张红 《新疆畜牧业》2005,(4):i0002-i0002
2005年3月初,库尔勒市市郊个别猪场发生以剧烈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情传播十分迅速,有的猪场4、5日之内全群发生腹泻。主要特征有:呕吐、腹泻,粪便多为灰色或灰绿色稀粪,粪便带腥臭味,含有未消化的饲料;大猪多耐过,症状较轻;幼龄猪及仔猪死亡较多。有一养殖户来库尔勒市动物防疫监督站门诊求治。20多头1月龄仔猪腹泻剧烈,4、5日内有十几头死亡,诊断为猪传染性胃肠炎,采用筛选以下药物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1仔猪腹泻的流行特点感染发病的猪主要为新生仔猪,且发病仔猪日龄一般为2~10日龄;发病仔猪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伴随呕吐和脱水等症状;新生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可达50%~100%;猪群反复发作,间隔时间为二十天左右,有的猪场反复4次以上;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最长的可达半年;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依然发生,7~8月份依然发生;大猪大多数没有症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山东省养猪较为集中县市区的各种规模养猪场发病哺乳仔猪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发病猪场的场址选择、建设及饲养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对发病猪进行病料、水、饲料及饲料的采集,通过临诊和实验室两个方面结合找出导致哺乳仔猪腹泻的非传染性因素,为养猪场以后的生产提供有效的建议,帮助养殖企业提高生产成绩,增加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腹泻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涉及云南省陆良县5个规模化猪场的152份发生仔猪腹泻病的病料,检测了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圆环病毒(PC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结果表明: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是大肠杆菌和PCV,5个猪场中,有2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1个猪场混合感染大肠杆菌、PCV和PED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PCV,1个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和PEDV.综上所述,引起云南省陆良县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可确定为PCV和大肠杆菌,同时部分猪场存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PCV、PEDV的混合感染,必须引起相关部门和猪场业主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仔猪腹泻是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仔猪腹泻会导致饲料报酬率低、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缓慢、生长发育停滞(僵猪)甚至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仔猪腹泻主要发生在1~3月龄,有的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发病率高达50%以上,腹泻引起的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40%。笔者根据从业经验将仔猪腹泻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关键点:(1)新生仔猪腹泻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因此,有效的控制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相对于仔猪腹泻得到有效控制的猪场而言,仔猪出生后不久就发生腹泻的猪场会有较高的断奶死亡率和治疗成本,并且断奶体重通常较轻。幼龄猪对肠道微生物感染高度敏感,而且很多肠道微生物在猪场内广泛存在。轮状病毒(Rotavirus,RV)、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perfringens type A,Cp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仔猪腹泻、保育猪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及中大猪呼吸道综合征在猪场频繁发生,究其原因多与免疫抑制因素有关,特别是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等影响降低了猪群抵抗力.本文主要就蓝耳病给猪场带来的明显影响问题进行概述,供参考.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307(2013)06-0010-002  相似文献   

15.
刘畅 《今日畜牧兽医》2012,(8):15-16,23
1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1.1流行状况从调查中发现:自2012年春季以来许多猪场仔猪出生的当天就开始发病,以出生5~10天发病最多,母猪是零星不间断式发病或整体发病;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发病,少数母猪不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轻微,很少发生死亡,但会出现严重的无乳现象;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明显,部分病猪发生死亡;育肥猪发生严重腹泻,能很快自愈。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山东,河北晋州、廊坊和唐山等地有零星仔猪感染球虫引起的腹泻发生,现将球虫病的防控经验介绍如下。希望对广大养殖场(户)有所帮助。近年来,猪球虫病在猪场流行较为广泛,导致产房仔猪拉稀,成活率下降,仔猪整齐度差,饲料转化率降低等,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必须注意防控。  相似文献   

17.
我站猪场于1992年流行一种以腹泻为主,伴发呕吐和严重脱水病状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经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率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混合感染。经用相应疫苗预防后,发病率下降91.23%,死亡率下降87.8%,减少经济损失53000多元,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李奇润  谭涛 《猪业科学》2021,38(8):47-50
仔猪球虫病是困扰猪场的主要疾病之一,病原是猪等孢球虫。该病在临床上主要引起1~3周龄仔猪腹泻,造成仔猪生长速度缓慢,断奶体重明显降低。单纯的球虫感染引发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遇到产房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时可能出现死亡率的大幅度上升。猪等孢球虫在全世界的猪场感染率都很高,影响了猪场经济效益,但由于死亡率不高往往容易被猪场忽视,特别是在隐性感染症状不明显的猪场。文章回顾了等孢球虫的生活史、国内外的流行病学、检测方法以及控制方案,希望能为广大养猪从业者控制仔猪球虫病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河南省信阳市一猪场,母猪20头,断奶1~10 d的仔猪80头。2006年4月28日,该批猪陆续出现食欲减退,腹泻症状,用丁胺卡那霉素及多粘菌素治疗3 d,无效,死亡4头。2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发病仔猪顽固性腹泻,粪便初呈黑色,逐渐变白色稀水状,混有未消化的饲料,气味腥臭;发病已经有  相似文献   

20.
<正> 本试验为论证“太湖3号”猪用复合添加剂效果,为筛选一种适合本地区生猪生产的应用添加剂,我们选用正大康地551乳猪料和添加太湖3号猪用复合添加剂的乳猪料于1992年在我县桠溪猪场进行饲喂乳猪对比试验,以求得较佳的饲料添加剂及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