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传统山林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茯苓旱田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旱田栽培茯苓产量3751kg(下窖面积为515m2),比在山林地常规栽培(对照组)高21.7%。旱田栽培茯苓结核率为99.74%,对照组为95.49%。茯苓单个结核率,旱田栽培为99.33%,对照为92.63%。菌核质量、经济效益,旱田栽培均比对照好。特别是旱田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解决了多年来茯苓栽培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思茅松松材线虫病疫木上栽培茯苓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方法以防范线虫进一步扩散、蔓延为主要目的,如就地焚烧、熏蒸再续利用等,疫木的利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此,对在思茅松松材线虫病疫木上栽培茯苓进行了研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茯苓一级、二级、三级菌种制备,栽培场地的选择,栽培、管理、采收、加工等一整套在思茅松疫木上栽培茯苓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河南省伏牛山区茯苓人工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制备、栽培与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茯苓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别。2组间在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净收益的7.23倍、7.88倍。试验组的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5%。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人工栽培茯苓的场地选择、栽培料准备、菌种培养、栽培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  相似文献   

6.
茯苓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每年需要大量的松木资源来生产,为了节约森林资源,保持生态,用松树兜栽培茯苓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人于2003年第一期在本刊刊登《松树兜栽培茯苓试验总结》后,收到部分读者来信,要求介绍松树兜栽培获苓技术,现将松树兜栽培茯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茯苓人工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是最常用的药材之一,具有抗肿瘤、镇静、利尿等功能,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1990年以前茯苓产销平稳,1991年茯苓供过于求,市场价格急剧下跌,直至无人收购,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生产积极性,导致1994年以来茯苓生产无人问津。从1996年起,茯苓产销矛盾慢慢由供大于求转向供求不衡,据有关部门权威人士预测,21世纪2004~2010年茯苓将成为新的热点药材,价格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中心为帮助广大药农把握时机,科学种植茯苓,特总结出一套人工栽培茯苓技术要点,并选育生产出一批茯苓菌种,届时投放市场。一、砍树栽培茯苓一般选择马尾松及其它柴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解决茯苓连作障碍的技术方法。[方法]采用调节土壤pH和添加厩肥的方法来栽培茯苓,对比废弃茯苓栽培场与新开茯苓栽培场之间、废弃茯苓栽培场中各处理之间栽培茯苓的差异。[结果]废弃茯苓栽培场调节pH和调节pH+添加厩肥的方法所产茯苓的质量均未达到新场栽培效果,平均结实率分别比新场栽培低31.7和20.0个百分点;与废弃茯苓栽培场空白相比,调节pH和调节pH+添加厩肥的方法所产茯苓的质量略好,产量分别是后者的3.4和4.4倍,平均结实率分别高41.6和53.3个百分点。[结论]调节pH和调节pH+添加厩肥的方法能够提高茯苓的质量和产量,且后者效果要优于前者,但效果有限。解决茯苓连作障碍问题必须探寻其他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与单纯的茯苓旱田栽培的对照组间在菌丝生长期、菌核生长期、全生长期、接种成活率、结实率、单个最大苓重、单窖产量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别;茯苓旱田立体生态栽培的试验组、对照组净收益分别是旱田种植芝麻的传统组的7.23、7.88倍,而试验组还有种植芝麻的收益,故总体经济效益比对照组高出8.97%。  相似文献   

10.
茯苓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茯苓既是一种名贵药用菌,又是一种高级营养滋补食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 栽培茯苓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利用松木的树桩、树枝及不成材的树干作原料,是农村农民生产致富的好路子。 茯苓生活史 菌核是茯苓的贮藏器官,子实体是繁殖器官,菌丝体是营养器官。菌核发  相似文献   

11.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60%以上的中药方中均配有茯苓。按照陈规,常规栽培采用松树段木生产。据医药部门估计,全国每年大约需要2万余吨干茯苓,而每生产1吨干茯苓大约需要20m^3的松木,这样,每年用于生产茯苓的松木就达40余万立方米。因此,茯苓与林业的矛盾就越来越突出。而我国每年又有大量的松兜放在山上腐烂,不仅浪费资源,还会给白蚂蚁提供生活场所,危害农作物。为了节约森林资源,保持生态,利用松树蔸栽培茯苓,减少原木砍伐,变废为宝,增加茯苓产量,减轻白蚂蚁危害农林作物,是符合国家倡导的发展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松树蔸栽培茯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茯苓栽培场土壤生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明茯苓栽培场不能连续使用的原因。[方法]对岳西县里仁村茯苓栽培场栽培前和栽培结束约5个月后的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大型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变化进行初步的生态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对于茯苓栽培场不能连续使用的原因,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可以排除;pH值有明显下降,推测是重要因素之一;蜚蠊目昆虫数量有明显增加,其因果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该研究为茯苓栽培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道地产区茯苓栽培时诱引植入部位和采收时间随意的现象,开展了不同的诱引部位与采收时间对茯苓菌核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新鲜菌核诱引置于栽培窖内段木前端和尾端,以及菌核形成的不同时期新鲜菌核的产量,以期为湖北产区茯苓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诱引植入段木前端的菌核平均产量为1.277kg,植入段木尾端的平均产量为0.512kg,产量相差悬殊.茯苓菌核于10月和11月采收的平均产量分别为0.512kg、0.568kg,方差分析显示F相似文献   

14.
《农村实用技术》2007,(3):38-38
1、茯苓 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Wolf的干燥菌核. 产地.主产于湖北、安徽、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有栽培于野生两种,栽培者产量较大,以安徽为多,故有"安苓"之称;野生者以云南为著,称"云苓".习惯上以云苓质优.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自古被称为“山珍”。目前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约有60余种,位居世界首位。有大家熟知的平菇、香菇、金针菇、蘑菇、木耳、凤尾菇、银耳、鸡腿菇、竹荪、大球盖菇等,另外珍稀的猴头菌、姬松茸、杏鲍菇、白灵菇、长根菇、秀珍菇等已形成产业。除人工栽培食用菌外,我国还大力发展了以灵芝、冬虫夏草、茯苓等为代表的药用菌产业和以松茸、牛肝菌、块菌、羊肚菌、鸡枞等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产业。一、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意义食用菌集美味、营养、保健、绿色于一休.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尾松、黑松,易染松线虫病,许多林场砍伐后,合理利甩残留在山上的松树蔸栽植药用菌茯苓,变废为宝。现将栽培茯苓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茯苓寄生于马尾松或黑松树根部,呈扁球形,不规则球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直径为15—20厘米的松树蔸,6个月产鲜茯苓17~20千克。  相似文献   

17.
廖潍 《广西农业科学》2004,35(6):514-514
选用优良菌种,直接利用松木砍伐后遗留的松树蔸原地栽培茯苓,栽管容易,成本低,产量高。直径20cm的树蔸产鲜茯苓12kg/蔸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茯苓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也是一种著名滋补强壮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茯苓的生产和应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初栽培茯苓采用段木栽培,这种方法耗时多,资源浪费大,产量低,现在已很少使用,现在大多是采用砍伐后留下的松树蔸进行茯苓栽培,这种方法栽培茯苓变废为宝,操作简便,成本低,产量高,易于管理,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要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茯苓的生物学特性,并从菌种制作、栽培料准备、栽培场地准备、"肉引"准备、栽种、栽后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总结了大别山区茯苓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大别山区发展茯苓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库拉索芦荟组培苗为试材,对不同栽培基质条件及不同栽培气候条件下芦荟组培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产中常用的栽培基质蛭石 珍珠岩,泥炭土 珍珠岩在试验的各个测试指标上都是最佳的;以河沙作为栽培基质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但其栽培成活率,株高。株重、地下部重等指标与最佳处理的差异显著;在春、夏、冬三个栽培季节中,春季栽培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夏、冬两季,在株高,单株重,地下部重三个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