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举措,更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关键所在。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林业工程的主要支撑专业。“人造板工艺学”作为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的课程教学目标,即掌握人造板工艺学基本理论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专业领域的生产管理能力、加工和生产中的工程技术能力、技术和装备的开发能力、有效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养,树立家居健康、绿色生产、环保发展等理念,培养国家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造板工艺学”课程教学首先从整体上对教学任务进行调整和规划,深度拓展教学内容,收集和积累各种德育素材和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挖掘思政元素、提炼有效映射点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讲授有机融合;其次通过采取多元化课堂教学方式、构建“智能+模块”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水平以及从师资水平、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收获等5个维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等路径,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位,从而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专业引导和价值引领等多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结合徐州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实践,提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并从课程结构优化、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外语及计算机教学、社会实践、考核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七个方面阐述了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当前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在执行环境工程专业规范前提下充分体现农林特色的改革思路,提出了面向农林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以创新、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发为切入点推动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依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全面提高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利用影像资料和可视化教学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和教学实践,逐渐形成了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及课程设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根据时代发展和园林专业特点,分析了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传统课程体系的弊端,提出了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兴趣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5.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方向)为例,总结了高等院校工科专业认识实习的教学模式.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了专业认识实习的指导思想,依据专业认识实习的特点提出了提高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推行“校院系三级管理”机制;做好“实习准备、现场实习、实习考核、实习总结”等4个阶段的实习工作;注重“合理安排实习路线、及时调整实习计划、周密部署现场实习、创建自律友爱的实习氛围、适度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等工作细节.经过改革与实践,专业认识实习的教学质量得到了稳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涵盖应用型、复合型和学术型专业人才.为了顺应林业行业和林业科学研究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进行了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突出了个性化和多元化,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了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目标;打造研究型教学团队,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教书育人能力,实现了教学、科研“双馨”;优化课程体系,强调宽厚的基础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能并重;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托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强调教学方法要符合课程的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内涵建设,通过整合资源推进协同创新.实践证明,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实施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满足了国家和行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高职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实训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体现高职教学特色的关键。近年来,笔者在任课过程中,对如何组织实训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强化实训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万春锋 《绿色科技》2022,(7):255-259
分析了高职焊接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和不足,并从课程体系、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路径等方面提出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研究发现:通过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以企业的产品为载体开发相应的课程等途径,使合作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才能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最终建立了"岗位培养订...  相似文献   

9.
针对林业院校开设"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与优化、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了启发式、课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了单一的考核形式,初步建成了具有林业院校特色的"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体系,实现了以应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知识解决森林病理学实际问题的培养目标,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开始,该校专业学制将调整为三年,新的课程体系以“建立大专业平台基础上的专业教学”为整体构想,形成各相近专业的普通文化课模块,专业基础课基本通用模块,强调“宽”、  相似文献   

1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地质与地貌学”课程具有自己独特的专业背景,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合此专业的本科教育。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把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强调用课程的基本理论去客观分析地质与地貌现状,帮助学生构建地质与地貌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并进行了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了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林产工业》2002,29(5)
苏福马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人造板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近年来,“苏福马”积极推进深化企业改革,搞好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十五”期间“苏福马”又以新的姿态,利用自身优势,奋力拼搏,开拓进取,力争把公司建设成为产品国际化、经营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的国内人造板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3.
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水保工程材料与施工”的课程特点,对“水保工程材料与施工”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重构。优化和重构后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分割为水土保持工程材料、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和课程实践3个方面。优化和构建后的课程,充分考虑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实践中添加了水泥试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钢筋拉伸和冷弯试验、施工工艺认识实习和施工管理认识实习5方面内容,实现了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对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后的实践效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高职林业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针对目前林业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尤其是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核心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方法的应用、课程内容考核体系的评价、师资队伍的培养、实践环境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教学实践证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现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教育教学管理和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可以充分体现能力本位的职业性、完整工作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多元的开放性特征,符合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即目的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专业水平教育,进而培养出"应用型"、"科研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薛伟  辛颖  杨铁滨  邢涛  王俭 《森林工程》2010,26(6):89-91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形势下,森林工程专业探索专业的发展方向,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建立满足森工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建立满足现代森林工程企业需要的创新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论述了森林工程专业的建设成果,对全国森林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园林设计”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针对“园林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一章教学为例,探讨了增强“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7条途径:即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在现有的实验课模式中加入互动式教学、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手工制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考评制度、发挥地方农林院校的优势、重视学生的调研成果,以此来提高教学成效.实践证明,经过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所增加,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探讨了风景园林产业的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包括明确培养目标、调整教学思路、实施"2-1-1"培养模式、按职业能力设置专业课程、根据培养方向搭建模块化课程平台、针对工作实际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教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明确了专业学习方向,拓展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该文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特点,提出该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当代专业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树立全面的质量观和多元化的质量观;必须遵循目标性、全员性、系统性和全程性的原则;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因此,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应建立由校方、教育主管方和用人单位组成的"三方一体化"的组织体系,对教学管理过程、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实施"三元一线"式的全程监控;要分别制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础类专业课程、方向类专业课程和综合应用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标准,并规范学生评教卡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生物质能源”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综合实践能力不强。因此,笔者紧扣林业院校“生物质能源”课程教学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着眼于社会需求,提出将学科竞赛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在分析学科竞赛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势的基础上,从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方面积极探索,将“平台驱动”“以赛促教”的理念应用到“生物质能源”教学实践,旨在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表明,“生物质能源”课程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各项学科竞赛成果量价齐升,学生专业素养明显加强,实现了课堂摄入、思路解剖、实践输出“三步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