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7 毫秒
1.
以N-特丁基双酰基肼结构为先导,利用分子等排原理和类同合成的方法,在分子结构中主要引入苯并呋喃环(稠杂环)基团,合成了4个含有苯并呋喃环的N-特丁基双酰肼类新化合物.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普筛研究)结果表明,4个新化合物对鳞翅目靶标害虫黏虫均表现出A级杀虫活性(死亡率>90%).进一步的复筛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甜菜夜蛾表现出高于对照药剂虫酰肼的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L-色氨酸和对三氟甲基苯甲醛为原料,经Pictet-Spengler环合、酯化、氧化、肼解、酰化5步反应合成4个β-咔啉双酰肼新化合物,通过1H NMR、IR、MS、元素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测试其最终产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双酰肼类化合物对库蚊的杀灭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化合物A2和A4,在各个浓度下的杀虫率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3.
将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分子中的醇基团引入有机磷化合物中,考察新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我们合成了一类通式1的化合物16个,测试了它们对粘虫和家蝇的活性。现将初筛结果简报于后。I类新化合物均为室验室合成,经薄层分离的纯净化合物(粘稠液体),其化学结构经‘H和“PNMR及元素分析确认。将1类化合物分别溶于含5%乳化剂0201的甲苯中,配成10%的乳油,兑水稀释至所需浓度,采用Potter喷雾法,喷药液5mL。对照药剂为市售的敌百虫及2.5%澳氰菊酯,稀释后使用。I类化合物对粘虫(4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表1)…  相似文献   

4.
试验针对化学合成的新化合物筛选及活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对几类杀虫剂活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建立了基于人工叶片表面涂布及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的高通量筛选和活性评价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4个系列的化学合成化合物和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及其化学合成衍生物样品共773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能稳定、高效地对化学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杀虫活性筛选和活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合成两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N-硝基-N-氨基(取代)甲酰-2,4,6-三氯苯胺类化合物,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取证实了2个新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生长发育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揭示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的杀虫活性,分别采用叶片药膜法、质量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研究了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的毒力、对舞毒蛾食物利用以及对其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呋喃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24 h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龄0.369 mg/L和5龄0.842 mg/L。用LC10和LC30剂量呋喃虫酰肼连续处理3龄幼虫后,其发育时间均明显延长,幼虫的成活率明显降低;其幼虫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舞毒蛾3龄和5龄幼虫经LC50剂量呋喃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过氧化氢酶(CAT)、几丁质酶和5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均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再激活的作用;3龄和5龄幼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的作用;3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则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呋喃虫酰肼通过影响舞毒蛾生长发育、食物利用及幼虫体内保护酶的活性,表现其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合成植物外源抗氧化剂取代硫脲基肉桂酰基硫脲衍生物。[方法]以肉桂酸为原料,通过酰氯化、置换和加成反应,得到5个相应的取代硫脲基肉桂酰基硫脲衍生物,经红外(IR)、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元素分析(EA)确认了新化合物的结构。以维生素C(V_C)为对照,测定了这些新化合物体外清除超氧自由基(O_2~-·)、羟自由基(·OH)和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及总还原能力。[结果]在测定浓度下,这些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N-对氯苯硫脲基-N'-肉桂酰基硫脲(1c)对DPPH·的清除活性强于V_C。[结论]N-对氯苯硫脲基-N'-肉桂酰基硫脲(1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作为外源抗氧化剂有望应用于植物氧化胁迫的保护中。  相似文献   

8.
具有杀菌活性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31个新型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化学合成和抑菌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新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1HNMR,MS和IR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新化合物对试验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化合物7,10~12等对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等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化合物7和25对黄瓜灰霉病抗性病原菌(对苯并味唑类杀菌剂MBC)的防效达到90%和79%。同时,对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新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鬼臼毒素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鉴定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和构型,测定了其对5龄菜青虫(Pieris rapae)、3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和3龄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具反式内酯环的鬼臼衍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具顺式内酯环的衍生物,4位取代基对杀虫活性影响较大;推测出了较为理想的鬼臼毒素类似物杀虫活性物质的结构通式。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二十个唑类新化合物,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测定,确定其结构。生物试验结果表明,一些新化合物对小麦白粉病和锈病以及小麦生长具有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李水清  赵春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384-4386
以糠醛、苯甲酸甲酯、水合肼为原料,合成了糠醛苯甲酰腙。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糠醛苯甲酰腙对菜粉蝶(Pieris rapae L.)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糠醛苯甲酰腙对菜粉蝶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和胃毒活性,而拒食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2.
几种天然橡胶恒粘剂恒粘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天然鲜胶乳中分别以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盐酸联胺、硫酸联胺、水合联胺、盐酸氨基脲、苯胺等作恒粘剂,采用微生物凝固工艺制备的天然橡胶(NR)在常温贮存过程中门尼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的用量在0.05%(对干胶)时就可以使NR的门尼粘度稳定,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水合联胺的用量需要达到0.20%~0.30%时,可制得中高粘度的恒粘NR;盐酸氨基脲的用量在0.05%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10%~0.20%时,可制得低粘度的恒粘NR;苯胺的用量在0.01%~0.03%时,可制得中等粘度的恒粘NR,用量在0.05%~0.20%时,可制得高粘度的恒粘NR;硫酸联胺和盐酸联胺无法使NR的门尼粘度稳定,但它们能使NR的门尼粘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Either L-dopa, in combination with 1-alpha-methyldopa hydrazine (MK-486), or 1-(2'-pyrimidyl)-4-piperonylpiperazine, an agent that stimulates dopamine receptors, relieves surgically induced tremor in monkeys and concomitantly evokes involuntary moveme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emor and involuntary movem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a common mechanism and that the activity of the dopamine receptors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se dysfunctions.  相似文献   

14.
DCC缩合酯化法合成水杨酸壳寡糖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晶  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687-1688
[目的]研究高效、广谱、安全杀菌抗菌剂水杨酸壳寡糖酯的制备方法。[方法]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作脱水剂,壳寡糖经氨基保护后与水杨酸进行DCC缩合酯化反应,制备水杨酸壳寡糖酯。[结果]经DCC缩合酯化反应,得到了水杨酸壳寡糖酯,在适宜的条件下,其酯化度可达120.0%,酯化收率可达71.8%。[结论]该方法反应条件比较温和,且所得水杨酸壳寡糖酯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东乡野生稻苗期根系耐冷性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沙培法,研究了耐冷性不同的东乡野生稻和水稻品种幼苗在不同低温胁迫下根系活力、CAT活性、POD活性及MDA含量等根系生理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耐冷性水稻品种在3叶1心期经过3d的不同低温胁迫后,其根系生理活性发生了显著变化。强耐冷东乡野生稻和东野1号的根系活力、CAT活性和POD活性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而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冷敏感的2个籼稻品种的根系活力和CAT活性则一直呈下降趋势,POD活性却先升后降;4个水稻品种的MDA含量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而加幅上升,但2个冷敏感品种的增幅更大。另外,常温或轻微低温胁迫下,冷敏感品种的CAT活性和POD活性不一定比强耐冷品种低。因此,认为低温胁迫下根系活力和根系MDA含量的相对大小可作为耐冷性生理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6.
4株海洋真菌发酵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筛选对植物病害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拮抗菌,采用菌落生长法、孢子萌发抑制法和纸碟法测定了从东海岛沿岸海水中分离筛选到的4株海洋真菌的发酵液以及抗菌活性物质粗提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4株海洋真菌发酵液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179的抑菌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到70.6%;4株海洋真菌的发酵液对兰花炭疽菌2—2和弯孢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抑菌率均超过96%,特别是菌株152对盘多毛孢菌分生孢子萌发抑菌率达到100.0%;菌株132和152的抗菌活性物质粗提物对镰刀菌,以及菌株179和182对兰花炭疽菌2—2的抑菌效果较好,抑菌带宽分别为15.8、23.3、15.8和16,7mm。试验结果表明,这4株海洋真菌对7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丽梅  叶诚  鄢又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69-14970,15025
[目的]了解桂花总黄酮抗氧化的生理活性,为开发天然油脂抗氧化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桂花总黄酮对不同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桂花总黄酮对4种食用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对菜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VC、柠檬酸、酒石酸对桂花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均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合成抗氧化剂相比,均能增加桂花总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桂花总黄酮添加量达0.02%时,抗氧化效果优于0.02%BHA。[结论]桂花总黄酮添加到油脂中,既能起到抗氧化作用,延长含油食品的保质期,又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纸片法和玻片法检测了海头红的4种有机溶剂提取物及极性分离物对食用菌4种竞争性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海头红的无水乙醇和甲醇∶甲苯(3∶1)提取物(0.1 mg/g)对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的抑制作用明显,乙酸乙酯和苯提取物对4种真菌无抑制活性,4种溶剂提取物对绿色木霉和红色链孢霉均无抑制作用。无水乙醇提取物通过不同的极性溶剂(石油醚、苯、乙醇)分离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在3种分离组分中,只有乙醇极性分离物对4种真菌的孢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醇极性组分浓度为0.05 mg/g和0.002 mg/g时对黑曲霉和圆弧青霉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厌氧氨氧化菌基质转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直接以氨为电子供体的反硝化反应是一种新的生物反应.作者对能进行这种生物反应的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基质转化特性作了研究.试验发现,除已被证实的硝酸盐外,亚硝酸盐和N2O也能作为厌氧氨氧化的电子受体;还发现,在厌氧氨氧化中可产生中间产物羟胺和联氨,彼此可相互转化.此外,对厌氧氨氧化的可能途径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的自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晋绿2号、豫绿2号、郑绿5号、中绿8号等4个绿豆品种的幼苗植株浸提液浸种处理后进行种子发芽试验,通过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测定,比较了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的自毒作用.结果显示:与用蒸馏水浸种培养处理相比,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变化不明显,种子活力指数、发芽势、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和苗高下降,而幼苗根系活力升高,说明4个绿豆品种均有自毒作用;测定结果还表明,4个绿豆品种的自毒作用强弱有差异,自毒效应大小顺序为:晋绿2号>郑绿5号>中绿8号>豫绿2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