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饲料是发展波尔山羊养殖的物质基础,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很难做到四季营养供给平衡。所以,搞好全年的饲草、饲料计划供应工作,对提高波尔山羊及杂交羊的生产和繁殖水平十分重要。饲草、饲料供应要根据羊群结构、繁殖计划、合饲或放牧采食与营养需要的差异进行安排和供给。  相似文献   

2.
冬季山羊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冬季饲养山羊任务繁重,饲养技术难度大,稍不注意,往往造成山羊大批死亡。其中保膘、保畜、保胎又是饲养中的中心任务。一般冬季养羊要注意抓好以下四个技术要点: 1 合理放牧饲养。冬季放牧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初冬,一部分牧草还未枯死。这时要抓紧放牧,迟放早归,注意抓住晴天中午暖和的时间放牧,让山羊尽量多采食一些青草,但不要让山羊吃到霜冻的草和喝冰水,这段时间若山羊不能吃饱,回栏后要进行补饲,到了深冬季节,应将山羊进行舍养。 2 精心舍饲。冬季气候寒冷,山羊体热消耗大,加上绝大部分母羊处于妊娠阶段,所以要特别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除保证山羊青干草和秸秆类饲料外,还要补给山羊黄豆、玉米、麦麸等精饲料,并注意栏内干燥保暖。为了增加羊的运动。应让羊在栏内设  相似文献   

3.
唐鸿 《农技服务》2013,(9):988-989
半舍饲半放牧技术即白天放牧,早晚回舍内补饲优质青干饲料、精饲料的一种放牧方式。从羊舍的修建要求,饲养管理技术,秸秆青贮饲喂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方面介绍了山羊半舍饲半放牧技术。  相似文献   

4.
棉茬地放牧对新疆山羊生产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山羊为对象,研究棉茬地放牧对山羊生产性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体况相近的山羊在棉茬地上自由放牧2个月,放牧期间无补饲。分别于放牧1个月和2个月后取样,测定采食量和消化率。【结果】随着放牧时间的延续,棉茬地上生物量降低,叶片、棉桃壳、细茎等可采食部分比例减少(P<0.05)。采食部分的粗蛋白含量可达8%以上,但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高于一般放牧草。山羊的日均采食量和排粪量在放牧第二个月略增加(P<0.05),但有机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呈下降趋势(P<0.01)。山羊在全放牧期间的总增重和日均增重水平分别为11.27和0.18 kg,在后期放牧阶段略下降。与放牧前相比,山羊血液中谷草转氨酶、谷氨酰基转移酶、尿素氮以及游离棉酚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铁元素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液中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降低(P<0.05)。显微结构显示,放牧结束时山羊肝细胞变性,充血;肾小球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超微结构则显示肝细胞肿胀变性,线粒体膜破裂;肾脏上皮细胞核固缩。【结论】棉茬地长期放牧会降低山羊的生产性能,对肝脏和肾脏组织结构有一定的损坏,在棉茬地放牧时适当补饲。  相似文献   

5.
<正> 冬季饲养山羊任务繁重,饲养技术难度大,稍不注意,往往造成山羊大批死亡。其中保膘、保畜、保胎又是饲养中的中心任务。一般冬季养羊要注意抓好以下4个技术要点: 1.合理放牧饲养 冬季放牧一般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水源较好的阳坡低凹处。初冬,一部分牧草还未枯死,这时要抓紧放牧,迟放早归,注意  相似文献   

6.
山羊野性强,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饲养为主,多适宜在山区放牧,山羊习性活泼,喜跑善跳,羊腿细长,农户放牧时不精心常易造成骨折,是村级兽医常面对的外科病。  相似文献   

7.
浅谈舍饲山羊疾病综合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长期以来都是以放牧方式饲养,食物以灌木嫩叶、野生牧草为主,放牧运动量较大。舍饲条件下,由于饲养环境和方式的突然改变,容易诱发营养缺乏、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食物药物中毒以及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羊口疮、羊肠毒血症等传染病。山羊含饲除饲养管理方面与放牧饲养有不同这这外,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也与放牧养羊有很多不同之处。因此舍饲山羊疾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防疫工作,坚持定期驱虫、药物预防、预防中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红色骨骼是红骨圭山山羊区别于其他山羊的典型性状,试验分析和比较红骨山羊与非红骨圭山山羊的体尺性状及屠宰性状,为红骨山羊的选育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以全放牧条件下17~19月龄红骨圭山山羊和非红骨圭山山羊各8只、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活体、胴体和屠体测定,比较两者之间活体指标和屠体性状的差异。红骨山羊和非红骨山羊的活体指标、胴体体尺各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屠宰性能指标中红骨山羊的胴体净肉重显著高于非红骨山羊(P<005),肉骨比极显著高于非红骨山羊(P<001),胴体骨骼重显著低于非红骨山羊(P<005)。红骨圭山山羊具有骨骼轻、产肉率高、肉骨比较高等特点,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利用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NGUYEN  Xuan  Trach  BOUNMY  Phiovankham  DO  Duc  Luc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7):786-790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营养物质在改善老挝山羊的生长性能、胴体特征和肉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2×2双因素试验,以本地山羊品种Lat为对照,对Lat与越南Bach Thao公山羊的杂交F1(BT×L)进行比较。从每个基因型中选择 30头7月龄的成长公山羊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饲喂方法即自由放牧,另一组采用改良饲喂方法,即放牧并任意采食木薯渣和矿物砖。试验期间测量山羊平均日增重(ADG),在后期每组选择3只山羊宰杀并测定胴体特性(胴体组成和初分切肉)、肉质(剪切力、肉色、pH、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结果】杂交山羊F1的平均日增重(60.02 g/头)明显高于本地山羊(38.45 g/头),增幅为56.09%;饲喂补充木薯渣和矿物砖的山羊平均日增重(55.45 g/头)则显著高于未添加对照组(43.02 g/头),增幅为28.89%。杂交繁育和饲喂补充物对山羊胴体品质如屠宰率、前肢百分率、后肢百分率及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杂交F1山羊的脖子极显著大于本地山羊,而其腰腹部切口极显著小于本地山羊。在两种不同饲喂管理条件下,Lat和杂交F1山羊的肉质特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老挝本地山羊Lat与Bach Thao 公山羊杂交及在饲料中补充木薯渣和矿物砖,可提高山羊肉产量且对其肉质无任何负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冬季天寒地冻,牧草枯萎,山羊放牧时间缩短,为了让山羊安全度过冬天,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抓好山羊的秋膘秋季天气凉爽,牧草丰盛且营养丰富,是山羊放牧的好季节。秋季应充分延长山羊的放牧时间,让山羊吃饱吃好,充分沉积脂肪,让羊群达到良好的营养状况,这样山羊入冬后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11.
元谋干热河谷区山羊圈养复合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养殖业主要以猪、羊、牛为主,近几年山羊的养殖快速增加,但该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不适宜放牧养殖,圈养已成为必然趋势.该区光热条件充足,一年四季青绿饲料生长旺盛,为山羊圈养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研究从生态农业角度,介绍适用的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山羊圈养关键技术及其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山羊圈养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山羊是以放牧为主,而在平原农区受放牧场地的限制,阻碍了山羊饲养的发展。农区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如能掌握一定的技术,发展山羊圈养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在南方亚热带人工草地上以云岭黑山羊为试验家畜,进行不同季节、不同牧压下的草场供给量、山羊采食量和山羊日增重的测定。结果表明:山羊日增重依赖于采食量,随着采食量的增大,山羊日增重也随之升高;高载畜率组山羊平均日增重为78 g/d,低载畜率组山羊平均日增重为113 g/d,高载畜率组较低载畜率相差44.9%,两者差异显著(P<0.05);牧草品质会影响放牧山羊采食量。  相似文献   

14.
饲养山羊要想获得较高效益,提高山羊的受胎率、产羔率,山羊的培育是关键。根据山羊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在饲养管理上应把好的技术要点是:1、种羊管理(1)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在配种期的种公羊应单独组群放牧和补饲,放牧时不要靠近母羊群。公羊在管理上,除喂优质鲜草外,每天必须补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典型荒漠草原,天然放牧状态下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在不同饮水半径,不同放牧距离时的饮水量,蒸发量及体重,产绒量,羔羊成活率,全群死亡率,经济效益等生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饮水半径在2.6km,放牧距离在8.2~14km范围内,隔日饮水对山羊的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各种生产指标与每日饮水的对照组相同或接近。但隔日饮水羊只每日平均饮水量比对照组增加19.8%~23.8%。在放牧条件下,饮水半径和放牧距离是影响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饮水,增加徒走距离,使羊只体内营养物质损失加大,对山羊生产性能产生持续、积累、缓慢的消耗性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作用程度不断增加。在饮水半径为7km,放牧距离为24km时,山羊群的各种生产性能明显降低。比有饮水点的对照组两个月平均多减重3.5kg;产绒量下降5.71%;流产母羊增加4.17%;羔羊成活率下降8.2%;每只羊肉、绒年经济效益减少11.83元。  相似文献   

16.
羊属反刍动物。消化机能强。而且性情温驯,合群性好,四肢强壮,采食能力强,适台于放牧生活;又因不喜采食一种饲料,又不喜欢一次吃饱。尤以放牧饲养最为理想。目前,农村山羊的饲养方式都以放牧为主。羊放牧时,不仅要看草。看水,看地形,看气候,而且要根据一年四季气候条件的变化,选择不同放牧方式。  相似文献   

17.
不同放牧强度对牧草产量和山羊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部红沙、无芒隐子草草原化荒漠草地上,选择了不同放牧强度的5个牧户,研究了自然放牧条件下暖季不同放牧强度对牧草产量和山羊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⑴放牧强度与牧草现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式为Y=-4.0643X 42.563(R2=0.8819)。⑵放牧强度小于0.61只羊/hm2时,草地净生长量与对照区无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等补偿性生长;放牧强度大于0.61只羊/hm2时,草地净生长量与对照区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欠补偿性生长。⑶山羊个体增重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而下降,回归方程式Y=-1.212X 9.622(R2=0.9502)。⑷山羊单位面积增重随着放牧强度的加重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羊养殖成为山区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山区单一的放牧饲养与完全圈舍饲养模式不能达到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通过长期探索发现,"放牧+圈养"的饲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环保与经济效益,本文对山区山羊"放牧+圈养"的饲养模式进行浅析,旨在为山区山羊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林草间作、秸秆再利用、封山育林等政策性调整,农户养羊已由过去放牧变为放牧补饲相结合或集中圈舍饲养,其经济效益被大多数养殖户所公认。波尔山羊、小尾寒羊、夏洛来羊的等优良肉用品种的引进和改良,使羊群放牧性能降低,而集中圈舍饲养的优越性更为明显。放牧可使外界传染病、寄生虫病传入,也可使放牧羊群因误食毒草、废弃食品袋等发病,还可能造成幼、孕羊过度疲劳,得不到充分的水、草营养。相反集中圈舍饲养,可使群羊得到全价营养的饲草、饲料,育肥羊膘情更好,出栏率更高;繁育母羊全年发情,配种期提高,产羊率提高。另外,群羊放牧,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和营养物质在改善老挝山羊的生长性能、胴体特征和肉质中的效果。【方法】采用2×2双因素试验,以本地山羊品种Lat为对照,对Lat与越南Bach Thao公山羊的杂交F1(BT×L)进行比较。从每个基因型中选择30头7月龄的成长公山羊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采用传统饲喂方法即自由放牧,另一组采用改良饲喂方法,即放牧并任意采食木薯渣和矿物砖。试验期间测量山羊平均日增重(ADG),在后期每组选择3只山羊宰杀并测定胴体特性(胴体组成和初分切肉)、肉质(剪切力、肉色、pH、滴水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结果】杂交山羊F1的平均日增重(60.02g/头)明显高于本地山羊(38.45g/头),增幅为56.09%;饲喂补充木薯渣和矿物砖的山羊平均日增重(55.45g/头)则显著高于未添加对照组(43.02g,头),增幅为28.89%。杂交繁育和饲喂补充物对山羊胴体品质如屠宰率、前肢百分率、后肢百分率及胸肌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杂交F1山羊的脖子极显著大于本地山羊,而其腰腹部切口极显著小于本地山羊。在两种不同饲喂管理条件下,Lat和杂交F1山羊的肉质特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老挝本地山羊Lat与Bach Thao公山羊杂交及在饲料中补充木薯渣和矿物砖,可提高山羊肉产量且对其肉质无任何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