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综合生物转化率、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多糖含量,对31个灵芝属菌株进行代料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灵黄、泰灵Y、日本赤灵芝、冠县大片灵芝1、肥城树舌灵芝、紫芝适合于药用栽培,其中灵黄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达10106.383μg·g-1;灵芝P1生物转化率最高(21.22%),菌盖大、菌柄长,但其子实体多糖的含量低(465.426μg·g-1),可用于盆景制作。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7种不同种的灵芝中三萜及甾醇含量及子实体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三萜及甾醇含量,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测定不同种的灵芝子实体醇提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松杉灵芝(Ganoderma tsugae)、黄边灵芝(G.luteomarginatum)、赤芝(G.lucidum)、紫芝(G.sinense)、无柄灵芝(G.resinaceum)、无柄紫灵芝(G.mastoporum)、皱盖假芝(Amauroderma rude)三萜及甾醇含量依次降低,除无柄紫灵芝和皱盖假芝外,其余5种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7种灵芝的子实体醇提物均具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半抑制率(IC_(50))分别为102.12、143.84、92.17、121.11、92.74、163.11、40.25μg/mL;对于SMMC-7721细胞,除皱盖假芝具有较小的抑制作用外,IC_(50)为166.21μg/mL,其余6种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7个种中皱盖假芝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但其三萜及甾醇含量却最低,因此推测皱盖假芝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可能除三萜及甾醇外还包含其它成分。  相似文献   

3.
灵丹菌质双向发酵工艺及药效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向固体发酵工程技术,以灵芝为发酵菌株,在含有不同比例丹参边角料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观察了不同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情况,测定了发酵产物(灵丹菌质)中多糖、蛋白质、三萜、丹参酮的含量变化,并研究了其提取物对小鼠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灵丹菌质的最佳发酵组合为组合4,发酵40d,多糖含量26.48μg·g-1,蛋白质含量为397.24μg·g-1,灵芝酸三萜含量为4.92%。药效学实验显示,灵丹菌质组合4具有活血化瘀的药效,优于丹参药材。  相似文献   

4.
以5个不同的灵芝菌株为试材,采用枇杷枝屑代料栽培,以杂木栽培灵芝为对照,统计不同菌株灵芝子实体生物转化率、孢子量并检测不同菌株灵芝多糖、三萜、黄酮的含量,明确不同菌株灵芝子实体品质的差异,为更好地利用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选择菌株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枇杷枝屑代料栽培灵芝对灵芝品质影响最大的是多糖含量明显增加,其次是三萜含量,对黄酮含量影响不明显;各菌株子实体对多糖、三萜含量提高幅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形态鉴定、ITS鉴定和ITS-RFLP分子标记方法对采集自福建的3株野生灵芝进行鉴定,并将其生物学特性及化学成分与赤芝(Ganoderma lingzhi)菌株Z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集的3株野生灵芝为重伞灵芝(G.multipileum)。与赤芝菌株ZK相比,3株野生重伞灵芝菌株LQ、LJ和Y1菌丝生长速度快(P0.01),LQ、LJ、Y1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2、32、34℃,均高于赤芝ZK;供试菌株均偏好酸性生长环境;重伞灵芝LQ和Y1的产量分别为每袋(12.1±1.3)、(11.7±0.9)g,达到ZK产量(17.6±1.8)g的66%以上。Y1与LQ的子实体多糖含量分别为(12.9±0.1)、(10.7±0.3)mg/g,高于赤芝ZK的子实体多糖含量(9.2±0.2)mg/g(P0.01);LJ、Y1的三萜含量约为7.5mg/g,LQ的三萜含量为(6.5±0.3)mg/g,分别是ZK三萜含量的84.27%和73.03%。从HPLC图谱可知重伞灵芝有许多赤芝没有的峰,三萜酸的种类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6.
灵芝品种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选育加工专用型灵芝品种,以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为评价指标,对12个灵芝品种的子实体多糖和三萜含量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的子实体在多糖和三萜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多糖以薄树灵芝、日本红芝、仙芝、京大、树舌灵芝含量高,三萜含量却以京大、赤芝05、惠州、信州、树舌灵芝、松杉灵芝、日本红芝含量高,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为选育灵芝多糖、灵芝三萜含量均高,并适合精深加工专用的灵芝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灵芝孢子油检测标准与其抗肿瘤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种分析检测手段和肿瘤细胞实验,研究了灵芝孢子油的质量检测参数与其抗肿瘤细胞活性的关系,为灵芝孢子油质量检测标准的建立提供实验参考依据。取6种不同的经CO2超临界提取的灵芝孢子油样品,用KOH标准滴定法测酸价、KI-I2法检测过氧化值、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总三萜。同时利用肿瘤细胞检测6种样品对人恶性乳腺癌细胞(MT-1)和淋巴瘤细胞(Jurka)t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样品的酸价与总三萜含量和其抗肿瘤效果呈正相关,6种样品的过氧化值变化不大。高酸价样品1,其总三萜含量(16.00%)较高,在1μL·mL-1浓度抑制时,能够抑制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
灵芝不同生长发育期粗多糖和三萜含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检测分析了3种灵芝(Ganoderma lucidum,G.capense,G.tsugae)11个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子实体粗多糖和三萜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灵芝菌株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子实体粗多糖和三萜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粗多糖含量多为现蕾期时最高,芝盖形成期有所降低,成熟期又有所增加,衰老期又大幅度降低;而子实体三萜含量则在现蕾期、芝盖形成期和成熟期均较高,于衰老期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循环提取获得一种新的灵芝提取物。分析表明,其蛋白质34.41 g.100-1.g-1、可溶性粗多糖40.0 g.100-1.g-1和矿质元素磷1.66 mg.g-1的含量分别高于普通灵芝提取物32.96%、29.45%和30.71%。提取物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全氨基酸总量为17.43 g.100-1.g-1,较普通提取物12.95 g.100-1.g-1高34.57%;此外,还检出2种天然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和牛磺酸,含量分别为21.92 mg.100-1.g-1和45.97 mg.100-1.g-1。液相质谱分析结果:从提取物中分离检测到至少13个清晰的分子离子峰,m/z范围为266.1~678.5,与香豆素、甾醇类、三萜酸及三萜皂苷等小分子天然活性成分的分子量信息相匹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灵芝菌丝水提物的活性成分及含量。方法:按照国家药典及有关标准检测方法,检测灵芝菌丝水提物多糖、三萜及甾醇、灵芝酸、腺苷、氨基酸、微量元素、农药残留及毒素的含量。结果:灵芝菌丝水提物多糖质量分数为0.43%,三萜及甾醇质量分数为0.18%,灵芝酸A、D、F、G及腺苷质量分数分别为7.2μg/g、6.9μg/g、32.0μg/g、12.6μg/g、42.1μg/g,含有16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13.7 g/100 g,含硒、硼、锌等12种微量元素,农药残留及黄曲霉毒素未检出。结论:灵芝菌丝水提物无毒安全,含有多糖、三萜、甾醇、灵芝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可被开发为一种食品新资源。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高产三萜灵芝(Ganoderma lucidum)新品种,以抗杂菌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的‘沪农灵芝1号’(H 1)和三萜含量高、抗杂菌能力弱的‘灵芝G 8’(G 8)为亲本,将原生质体单核菌株进行杂交,从130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菌丝长势较好的25个杂交菌株,并对其进行栽培试验,考察菌包成品率、生物学效率等农艺性状及子实体三萜含量,从中筛选出杂交菌株Z18。与亲本G8相比,Z18菌包成品率提高66.67%、生物学效率提高22.54%;与亲本H1相比,Z18子实体中三萜含量提高51.26%。ERIC-PCR分析结果显示,Z18与亲本存在遗传差异。Z18达到新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定名为‘沪农灵芝5号’。  相似文献   

12.
灵芝含量和发酵温度对灵芝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葡萄酒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保健和预防疾病的作用,但灵芝葡萄酒的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试验以黑提葡萄和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为材料,设置2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处理:灵芝含量0、3.0 g·kg~(-1)、7.0 g·kg~(-1)、11.0 g·kg~(-1)和温度20℃、25℃、自然(18℃~34℃),通过测定pH、酒精度、残糖量、甲醇含量、总SO2含量、干物质含量、灵芝三萜含量、苦味等指标,研究其对灵芝葡萄酒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综合各项指标,对灵芝葡萄酒质量影响效果由好到差顺序的处理分别是灵芝含量:7.0 g·kg~(-1)11.0 g·kg~(-1)3.0 g·kg~(-1)0,温度:25℃20℃自然温度(18℃~34℃)。因此,灵芝葡萄酒制作的最佳条件为灵芝含量7.0 g·kg~(-1),发酵为温度25℃,本试验为酿造优质灵芝葡萄酒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两株西藏白肉灵芝菌株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藏林芝地区的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菌株G-122和G-241进行鉴别分析,并对其栽培性状、有效成分含量和提取物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基于形态学特性和ITS分析,2个菌株均鉴定为白肉灵芝。二者菌丝对峙培养产生明显拮抗线,菌丝体生物量差异显著(G-241高于G-122),子实体颜色不同(G-241和G-122分别为红褐色和黄褐色),G-241子实体单菇重高于G-122;有效成分含量差异也较大,G-122粗多糖含量高而G-241总三萜含量高;菌株G-122、G-241醇提物对乳腺癌MT-1细胞IC_(50)值分别为265.2和225.6μg/mL。实验结果表明菌株G-122和G-241为不同菌株。  相似文献   

14.
以香蕉不定芽为材料,MS+6-BA 4.0 mg·L-1+NAA 0.2 mg·L-1为基本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研究油菜素内酯对香蕉不定芽增殖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香蕉不定芽的形成,不加油菜素内酯,SOD活性逐渐下降,然后急剧上升;POD活性先上升,然后不断下降。油菜素内酯处理下SOD活性总体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规律,POD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规律。培养基中加入0.3 mg·L-1油菜素内酯的香蕉不定芽中的可溶性糖(3.73 mg·g-1)、脯氨酸含量(67.10μg·g-1)和株高(5.00 cm)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64株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醇提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活性和三萜指纹图谱,采用遗传算法筛选其指纹图谱中的26个共有峰,并标定出其中15个特征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对指纹图谱中26个三萜峰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关联分析,建立了赤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谱效关系方程。在赤芝子实体醇提物三萜指纹图谱的26个共有峰中,峰S1、S4、S9、S10和S26的峰面积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峰S3、S11、S15、S18、S19、S22和S25的峰面积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测定鉴定出的15个峰对应的三萜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发现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的三萜化合物灵芝酸C_2(S4)、灵芝酸B(S9)、灵芝酸LM_2(S10)、灵芝醛A(S26)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三萜化合物,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的三萜化合物灵芝酮三醇(S18)、灵芝萜酮二醇(S22)无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另外,利用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进一步验证灵芝酸C_2、灵芝酸B、灵芝酸LM_2、灵芝醛A和灵芝萜酮二醇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发现灵芝酸C_2、灵芝酸B、灵芝酸LM_2、灵芝醛A具有明显的保护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活性,而灵芝萜酮二醇对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无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赤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抗氧化谱效关系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较全面地反应赤芝子实体醇提物中不同三萜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可快速锁定有效成分以指导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工作。此外,该方法也为赤芝子实体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8种灵芝三萜标准品为对照,考察栽培生境、栽培方式、采收时期三种因素对我国灵芝主栽品种“沪农灵芝1号”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和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因素对灵芝子实体中的三萜含量具有显著影响,福建栽培所得灵芝子实体中三萜含量较高,代料栽培子实体三萜含量显著高于段木栽培,成熟期灵芝子实体的三萜含量较高;随着孢子粉采收时间的延长,子实体中三萜含量逐渐降低,但是各因素对灵芝子实体中三萜指纹图谱信息无显著影响,相似度均在0.93以上.  相似文献   

17.
以牛蒡根为发酵基质,初步探究灵芝固体发酵所获菌质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定氮仪等测定了牛蒡根原药材和牛蒡根灵芝菌质中多糖、总三萜酸、总黄酮、核苷及蛋白质含量,并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牛蒡根经灵芝菌丝体发酵后,多糖含量由9.94%降低至2.76%,总三萜酸含量从无升高至0.14 mg·g~(-1),总黄酮含量由3.47%降低至0.34%,4种核苷总量由861.05μg·g~(-1)升高到1 113.49μg·g~(-1),且新合成了腺苷,蛋白质含量由13.38%升高至17.28%。HPLC指纹图谱显示牛蒡根在灵芝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灵芝固体发酵使牛蒡根多糖和黄酮含量降低,核苷和蛋白质含量升高,并新产生三萜酸和腺苷,具有明显的生物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灵芝作为1种比较名贵的菌类药材,目前已经能实现大规模的人工栽培。通过控制CO_2浓度来研究空气中CO_2浓度对灵芝生长发育过程中药用成分灵芝三萜的影响,并对空气中CO_2浓度对三萜含量影响做了初步的分子机制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空气中CO_2浓度的提高,子实体三萜含量在生长各个阶段均逐渐升高。在灵芝子实体发育的早期,空气中CO_2浓度对总三萜含量的影响更加显著。但过高的CO_2浓度会使子实体形态呈现细长的鹿角状;空气中CO_2浓度对灵芝三萜含量累积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影响基因ls表达量的上调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用D101大孔树脂作为填料,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提取物,利用HPLC对得到的不同洗脱物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利用体外抗肿瘤模型对洗脱物进行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90%和95%乙醇洗脱获得了灵芝中极性较弱的三萜组分,得率共计为6.7%.该三萜组分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以95%乙醇洗脱获得的三萜组分活性最强,对肿瘤细胞K562、LNCaP增殖抑制的IC50值分别达到14.67 μg/mL和0.87 μg/mL.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湛江市本地甘蔗渣、桑屑枝条、土沉香渣等秸秆资源,降低赤灵芝生产对木材原料的依赖,通过研究3个配方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和孢子粉产量、品质(多糖、三萜)、抗氧化活性等,筛选出适合本地的优良赤灵芝栽培配方。结果显示,添加了甘蔗渣的配方2,菌丝生长速度最快(0.75 cm·d-1),孢子粉产量最高(14.45 g/袋),且多糖和三萜总含量也高于其他2个配方。添加土沉香渣的配方3,菌盖直径(7.55 cm)、子实体鲜质量(36.79 g/袋)、总产量最高,但多糖和三萜总含量不如其他2个配方。添加了桑屑的配方1,赤灵芝的总抗氧化活性稍高于其他2个配方,但无显著差异。3个配方下子实体的三萜含量高于孢子粉,而孢子粉的多糖含量高于子实体。综合分析,配方2是实现梅灵3号灵芝孢子粉高产的较优栽培配方,适合在当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