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具有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省成本、增产、增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稀植"是一项投资少、产出多的先进实用技术,具有省种、省肥、省秧、省水、省工、省秧田、简便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水稻塑盘抛秧具有省工、省水、省秧田、省种、省肥、省拔秧、高产等优点,为更好地在本地区推广该技术,现将其生长特点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焱 《现代农业科技》2006,(15):122-123
水稻肥床旱育稀植技术是继推广杂交水稻之后的又一次绿色革命,具有省种、省肥、省秧田、省水、省工、增产等特点,应给予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5.
黄粉虫养殖业与传统畜牧业相比较具有省地、省粮、省水、省能源、省空间、投资少、风险小的特点。黄粉虫养殖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适合农村发展的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6.
水稻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技术,具有省种、省工、省秧田、省成本、提高成秧率、便于运输和管理、缩短插秧期、增产、增效等综合优点。  相似文献   

7.
水稻棚盘育苗机械插秧,具有省种、省工、省秧田、省成本、提高成秧率、便于运输和管理、缩短插秧期、增产效益比较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姜玉兰 《油气储运》2009,(12):32-33
黄粉虫养殖业与传统畜牧业相比较具有省地,省粮、省水、省能源、省空间、投资少、风险小的特点。黄粉虫养殖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适台农村发展的养殖项目。  相似文献   

9.
水稻旱育较好地解决了水育秧的烂秧和秧苗不壮两大难题.旱育秧具有省水、省种、省工、省肥、省秧田、增产早熟等特点,且秧苗矮壮,根系发达,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再生稻具有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文总结了道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前准备、头季稻管理、再生稻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超高茬麦套稻不仅具有节本、省工、省水、省肥、省秧田的优点,而且能够提高水稻单产和培肥地力,减少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发展无公害优质稻米.  相似文献   

13.
水稻旱育稀植是采用旱育秧的方法培育秧苗,扩行减苗栽植,配套高产栽培的一项耕作技术。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一般比常规栽培省水50%,省种30%,省秧田50%以上。同时,旱育秧栽后基本没有缓苗期,早生快发,增加水稻穗粒数,可增产10%~15%。  相似文献   

14.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它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节本、增产、增收等优点.它大大的提高了玉米的质量和产量,现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旱育秧具有秧苗素质好、秧龄弹性大、适应性广等特点,还可省水、省工、省种、省秧田,降低生产成本。结合生产实际,阐述姚安县光禄镇水稻旱育稀植生产技术,旨在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具有省工、省时、省水、省种、省田及增产、增效等优点,近几年来虽已大面积的推广并取得了一些效益,但也存在着一些技术操作错误导致了省工不增产甚至减产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大豆种子包衣,不仅能够防治苗期病虫害,还能促进大豆苗生长发育,具有省种、省工、省药等降低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嘉乐牌3WBJ多功能静电喷雾器是苏州稼乐植保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静电技术产品.具有高效、省药、省水、省工、省费、节能、环保和轻巧等特点.技术处周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开篇语: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及湖北省畜牧业十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优秀龙头企业、省优秀民营企业、省饲料行业先进企业、省农行所授AAA信用企业,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秉承“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精神理念,成就了荆楚大地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条的肉鸡一条龙企业。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是我国的工业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建国以来,全省高度重视农业科研育种和品种推广工作,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农作物新品种陆续选育成功,并在全省乃至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辽宁迅速跻身农业育种大省和种子产销大省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