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中草药提高猪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生 《养猪》2014,(5):11-16
1猪肉品质概述及评价指标 肉质的具体定义是多样的,但其本质是一致的。肉质是指与鲜肉或加工肉的外观和适口性有关的一些特性,包括肉的色泽、肉质结构、硬度、大理石纹和肌肉系水力等,而消费者在猪肉品质方面还讲究适口性,包括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通常所说的猪肉品质主要指猪肉的消费品质,而决定这几个方面的最主要肉品质性状为肉品的系水力、色泽和大理石纹以及猪肉中的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和肉的风味特征等(张鏸予等,2009)[1]。肉的物理特性决定着消费者对肉品的可接受性,肉的化学特性与营养性关系密切。主要评价指标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徐丽 《中国猪业》2020,15(4):35-38
猪肉消费在我国居民的肉类消费中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发现,猪肉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管理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常用肉色、pH值、肌内脂肪、滴水损失、嫩度和风味等指标表示。许多研究表明,硒能有效提高猪的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能力,改善育肥猪肉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育肥猪的肉色、pH值及系水力等指标,提高育肥猪肉的品质。本文综述了硒对猪生长发育和胴体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非卫生猪肉这里指病害肉、劣质肉(包括公母猪肉、注水猪肉、腐败猪肉等),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暴利,违法将一些非卫生猪肉出售给消费者,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防止消费者上当受骗,确保上市猪肉品质,下面笔者根据临床检疫实践,对如何识别非卫生猪肉及加强防制措施的落实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需要瘦肉多,也希望猪肉品质优良。“安全肉”生产仅仅解决了猪肉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问题,但不能解决猪肉的色淡、味差等品质问题。所谓肉的风味是肉的滋味和香味的综合特征,肌肉中有大量的风味前体物质,它们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形成风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消费者对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猪肉总产量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猪肉品质的下降。猪肉品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肉色、肌间脂肪(大理石纹)、嫩度、pH值、滴水损失、系水力、剪切力、多汁性、风味等等。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本文就饲料中矿物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6.
翟峰  张勇 《江西饲料》2007,(3):15-19
猪肉的感官品质受遗传、营养、饲养和屠宰加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关于肉品质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是在关于营养对肉品质的影响研究方面较活跃。国内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仅就近年来从能量、脂肪、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其他一些添加剂等几个方面对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认识营养与猪肉品质的关系和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翟峰  张勇 《猪业科学》2007,24(6):76-79
猪肉的感官品质受遗传、营养和饲养、屠宰加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关于肉品质的研究报道较多,尤其是在关于营养对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较活跃.国内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仅就近年来从能量、脂肪、蛋白质与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及其他一些添加剂等几个方面对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认识营养与猪肉品质的关系和通过营养途径提高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赵永光  王佳 《猪业科学》2013,(7):112-113
猪肉消费量受到猪肉品质的影响,而在肉品质控制上,营养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营养学家利用营养调控手段来改善日粮的水平,从而提高猪肉品质。日粮中脂肪的添加量是调控猪肉品质的基础,基于当今饮食现状,现代瘦肉型猪种的饲养倾向于生产含较高比例不饱和脂肪酸的猪肉,益于消费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和维生素E能改善猪肉品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猪生产者面临的挑战是为了满足消费者及潜在的新市场需要,肉的品质需要改进。为此,遗传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来减少猪肉的含胀率和提高眼肌面积,改善猪的生产性能。从营养学角度来讲,低脂肪肉,且脂肪中含有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猪肉为佳品。因此,降低胭体的脂肪含量已为猪肉生产者所接受。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除猪本身的遗传特性外,供给猪的营养对猪肉亦起着重要的作用。猪肉的品质,即风味、保存性能和营养价值高低或多或少受猪饲料的影响。为了探讨高附加值猪肉的生产技术,类似…  相似文献   

10.
猪肉的肉质细嫩味鲜美,在国际国内消费较多,近年在欧洲共同体消费1010万吨,占羊禽肉总消费量的两倍多。随着国内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猪肉的数量增多,而且对猪肉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广大消费者认为目前的商品猪肉色香味差,肉的品质下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为此,笔者在从事肉食品卫生检验工作中,作了一些分析研究,现归纳于下: 一、猪肉色香味物质来源。猪肉是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肉中鲜味物质来自肌肉组织中的谷氨酸。香味物质主要是5~1一次黄嘌呤核酸。谷氨酸是由肌肉蛋白质分解而来。5~1一次黄嘌呤核酸中肉中的三磷酸腺(ATP)分解而来,经实  相似文献   

11.
猪肉品质是与鲜肉或加工肉的外观、适口性和营养性等有关的一些理化特性的综合反映,包括感官品质、深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卫生品质等4个方面。其中消费者更关注的是一些感官指标,如肌肉的颜色、系水力、嫩度等。从现有的资料看,影响猪肉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应激状况;肌肉脂质的氧化和失水率:机体中风味物质,如肌苷酸、脂肪酸的含量与类型;机体中异味物质,如粪臭素、吲哚等的含量;肌肉脂肪的含量等。因此,可以通过遗传育种和饲养管理等手段,改善猪肉品质,使其朝着人类的需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同粗纤维水平的饲粮对肥育淮猪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对肉产品的接受程度取决于肉产品的品质[1]。猪肉品质的评定主要包括肉的颜色、pH、系水力、肌内脂肪和嫩度等。此外,随着消费者对肉类食品要求的提高,肉的鲜味也受到关注。与鲜味有关的化合物中,氨基酸和肌苷酸(IMP)贡献较大,其中肌苷酸已作为衡量肉质鲜味的一个重要指标[2]。  相似文献   

13.
改善猪肉品质的营养管理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伟  刘波静 《饲料工业》1999,20(10):34-3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肉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猪肉不仅要卫生,而且还要瘦肉率高、口感好;另一方面,猪肉销售商也对猪肉品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更长的货架寿命。而猪肉生产者在面对着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的同时,又要满足消费者与销售商不断提高的要求,就必须不断改善猪肉品质以保持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相对有利的地位。科技的发展已经为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提高营养管理水平是改善猪肉品质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肉中肌纤维的完整性是影响猪肉嫩度的主要原因,而猪肉的嫩化与屠宰后的蛋白质分解有关,因为…  相似文献   

14.
猪肉质的评定和影响猪肉品质的营养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肉质的评定和影响猪肉品质的营养因素郭福友一、猪肉品质及其评定方法肉质是指肉的外观、加工和食用特性。肉类科学认为,肌肉的颜色、系水力、PH值、嫩度、风味、多汁性是重要的食用品质。另外,脂肪的色泽和融点也是肉质的重要要求。关于猪肉品质的评定方法,全国猪...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与矿物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保健意识的增强,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者喜欢瘦肉率高,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的猪肉,同时又要求它的色泽好、嫩度高、多汁、风味鲜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适当。本文集中讨论几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从营养调控的角度提出改善肉品质的措施。 1 维生素E 现代饲养条件下,猪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提高直接导致猪肉品质下降,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酸败产生醛类、酮类和醇类组  相似文献   

16.
猪肉是我国消费者最主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其品质及安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猪肉中脂肪酸的含量与组成直接影响着肉的品质,如pH、嫩度、风味和多汁性等;同时,脂肪酸含量及组成与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如何调控猪肉中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已成为畜牧业研究的热点之一。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受遗传、营养等多方面因素调控。本文在简述了脂肪酸与肉品质的关系及沉积机制的基础上,论述了猪肉中脂肪酸组成的品种差异及其营养调控途径和转基因调控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为调控猪肉中脂肪酸沉积进而生产功能性猪肉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肉的品质是指肉的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卫生品质、加工品质等的综合品质。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很多,涉及有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屠宰工艺、加工技术与环境、流通环境等方面。因此,提高猪肉品质需要从生产猪肉的方方面面着手,优化改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卫生品质与感官品质是消费者购买肉品时在意的重要品质,本文针对中小屠宰场在屠宰加工流通过程中易忽视的细节提出建议,以提高猪肉的卫生品质及感官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口的味美肉食品。  相似文献   

18.
采用拍卖实验方法,对都市白领和价格敏感者两类典型消费者群体的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农家猪的支付意愿远高于其它猪肉品种,也愿意为无公害猪、品牌猪和科学猪支付一定幅度的溢价;消费者对土猪的支付意愿与普通猪肉基本没有差异;猪肉品质的品牌保证效果可能好过政府机构的质量认证。针对消费者猪肉品质偏好,文章最后对猪肉品质差异化策略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猪肉品质的评定及其营养调控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品质也有了新的要求,消费者要求吃上有嫩度、风味好及多汁的猪肉。因此,猪肉品质的评定及其如何进行营养调控成了畜牧领域的热门研究之一。 一.猪肉品质的评定 对猪肉品质的评定,国内外有不同的方法,但实质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肉色;(2)肌肉系水力;(3)肌肉内脂肪含量;(4)脂类氧化性;(5)膻味;(6)PH值;(7)应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猪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世界各国学者也相继从肌肉组织学、生理生化指标和遗传学等方面对猪肉品质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