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栽培方法 1.大田定植 按照栽培品种及规模要求,做好用地规划。土地尽量深翻、整平。菊花喜腐殖质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忌在低洼盐碱地栽培,忌连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香菊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为菊花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按不同株行距设置处理,分5个不同的密度处理,株行距分别为30 cm×30 cm、40 cm×40 cm、50 cm×50 cm、60 cm×60 cm、70 cm×70 cm。测定香菊花的产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处理花中绿原酸、总黄酮、挥发油的含量。[结果]在株行距40 cm×40 cm~50 cm×50 cm时,香菊花的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趋于稳定。[结论]综合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因素,在进行香菊规范化栽培时可选择株行距为40 cm×40 cm的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3.
菊花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菊花是世界上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但多数菊花品种抗性较差,严重限制了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栽培菊花进行品种改良。目前,通过栽培菊花与菊属及其近缘属间远缘杂交,将它们的优异基因导入栽培菊花是进行菊花抗性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远缘杂交中经常存在各种障碍,影响了这些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为此,本文对菊属及其近缘属种质资源、栽培菊花与野生菊杂交障碍方式、克服杂交障碍的方法、远缘杂种的鉴定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菊花远缘杂交育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改良栽培菊花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菊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该文主要从菊花的起源、栽培菊花的形成和栽培菊花的演化3个方面介绍菊花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菊花品种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的对野生菊花进行开发利用,对不同采摘期野生菊花的功效成分进行研究,并将其结果与栽培型菊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菊花中主要功效成分绿原酸、总黄酮及挥发油的含量都高于栽培型菊花,且孕蕾期中功效成分含量高于开花期.  相似文献   

6.
为了选择出能促进菊花良好生长的施肥方法和栽培基质,通过菊花不同配方施肥和不同基质栽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银川市,菊花经过40 d左右的短日照处理,其开花期能提前;菊花生产中适宜推广应用无敌手∶尿素比例为1∶1(质量比)的混合肥500倍液进行追肥,菊花(春日见山)不适宜应用"氨基酸全水溶肥";菊花(春日见山)适宜用人工配制基质栽培,不适宜采用黄沙或黄土栽培。  相似文献   

7.
从茶园管理、菊花栽培管理、园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菊花采收、茶园施药封园等方面介绍茶叶套种菊花高效栽培技术,以供采用该栽培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进行了网室栽培与露地栽培菊花产量及品质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网室栽培菊花比露地栽培病虫害,草害发生少,鲜菊花与干菊花成品产量分别提高16.09%、21.64%,内含物及感官品质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北方菊花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是中国北方主要的园林植物之一,随着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菊花病害也日趋严重,影响植株生长,降低了菊花的观赏价值。本文介绍了菊花栽培中常见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对各种病害的有效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菊花为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被誉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品种繁多,栽培历史悠久,具有特别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菊花全国各地几乎随处可见。目前这些品种的繁育均使用传统栽培技术,操作复杂,产量不高,不适于规模化生产;因此传统的栽培方式在现代花卉产业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菊花大棚栽培是花卉产业化发展趋势的要求。其不因季节和温度的变化而影响人们的观赏。本文对观赏菊花"春节"开花的栽培方法进行简要的阐述,从扦插育苗、施肥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阶段对菊花大棚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期为今后我国栽培菊花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针对开放空间无糖菊花组培苗栽培介质的选择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无糖菊花组培苗栽培发展现状为根据,从实验材料与措施、结果与分析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还的推动无糖菊花组培苗栽培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安阳地区菊花大多数品种及类型在常规栽培条件下,花期多集中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生产上,比较效益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使更多的观赏型菊花在国庆节开花乃至更早时间上市,需采用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促进花芽提前分化,以达到提前开花的目的。现就菊花促成配套栽培技术概括如下:一、理论依据菊花属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其自然开花期受品种特性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近代对菊花开花机理的研究表明,菊花的花芽分化与发育是在光周期  相似文献   

13.
激素对菊花矮化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花是我国主要花卉之一,优良品种繁多,栽培方式亦多种多样,其中独本菊、案头菊及多头菊栽培较为广泛,以其花大,色艳,花叶相称,整株姿态优美而取胜,体现着菊花的盆栽水平、但我国的大多数菊花品种,用于上述栽培方式,表现茎高、叶瘦,影响观偿价值。当前,进行菊花矮化栽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进行了本项试验。我国过去控制菊花植株高度的传统栽培方法,是采用摘心和控水,但遇到秋风、秋雨天  相似文献   

14.
本标准规定了菊花切花设施栽培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栽培设施、品种选择、种苗繁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菊花切花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5.
傅俊范 《新农业》2004,(3):36-37
菊花别名甘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中药名为白菊花、黄菊花。以花入药,具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作用。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南、河北和四川等地,全国其他地区均有栽培。栽培菊花主要病害有菊花白粉病、菊花斑枯病、菊花叶枯线虫病以及菊花枯萎病、菊花叶锈病、菊花花叶病毒病和菊花花腐病等.以前3种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6.
菊花又名寿客,为菊科菊属植物。菊花清雅高洁,花形优美,色彩绚丽,人们将菊花作为观赏植物。栽培上由室外露地栽培发展到盆裁,并能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菊花,品种有了较大的发展。而盆景菊栽培更被人们所  相似文献   

17.
菊花在台湾省作为商品化栽培已有60多年的历史,以最近20多年来的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台湾省已有300多个菊花生产专业户,菊花栽培面积达850公顷,约占全省花卉栽培总面积的35%。台湾省菊花的主产区分布于彰化县田尾乡、以及埔里和嘉南两县的一些乡镇和近郊。全省作为商品化生产的菊花优良品种多达700余个,其中大部分引自日本和欧美诸国。在台湾省最普遍栽培的菊花品种有:夏季开花的‘平台’和‘东亚’、秋季开花的‘月友’、冬季开花的‘冬王’等。  相似文献   

18.
菊花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平 《农技服务》2011,28(3):351-352
以陕西省宝鸡市菊花多年栽培生长状况和管理经验为基础,介绍了宝鸡市菊花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菊花的栽培技艺、护养管理,期望与广大菊花养殖者和爱好者研讨,以促使我国菊花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菊花的栽培技艺、护养管理,期望与广大菊花养殖者和爱好者研讨,以促使我国菊花业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