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行GF-2877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GF-2877是防治小麦蚜虫的较好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持续在14天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20克/亩为宜,施药适期应在麦蚜发生始盛期,对水30公斤。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药剂,进行了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7%联苯·噻虫胺悬浮剂是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药剂,对小麦生长安全,持续期7 d左右,可作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登记使用。其使用量以300 m L/hm~2为宜,施药适期为麦蚜发生始盛期,施药时兑水450 kg/hm~2。  相似文献   

3.
<正>现将遵化市小麦、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小麦病虫害防治1、小麦蚜虫。我市每年4月20日左右始见小麦蚜虫,进入5月份以后雨水较多,利于麦蚜发生,随着气温升高,麦蚜数量上升速度进一步加快。防治适期为5月中下旬。药剂选择:亩用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6克兑水30公斤,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喷雾可有效防治小麦蚜虫。  相似文献   

4.
试验名称:7.5%氯氟?吡虫啉微乳剂防治小麦蚜虫;试验作物:冬小麦,京冬18;防治对象:小麦蚜;供试药剂:沧州天和农药厂生产的7.5%氯氟?吡虫啉微乳剂;施药方法及用水量:在小麦灌浆初期常规喷雾,用水量450gk/hm2。试验结果:在小麦灌浆初期常规喷雾,适宜剂量为有效成分33.75~39.375g/hm2;使用方法:于小麦灌浆初期常规喷雾,用水量450kg/hm2。安全性:试验药剂各剂量处理区小麦生长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掌握"一喷三防"施药时间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选择小麦抽穗前(4月22日)、小麦抽穗约20%(4月27日)、小麦抽穗约70%(4月30日)和小麦扬花末期(5月9日)4个时期,以w=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mL/hm2、w=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200g/hm2、KH2PO41 500g/hm2 3种溶液的混合液为供试药剂,以穗期不施药为对照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一喷三防"不同施药时间对当地4种小麦穗期主要病虫害(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和小麦吸浆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施药时间,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和保产效果不同。在以蚜虫为小麦穗期主要害虫,且喷药1次的情况下,从保产效果来看,"一喷三防"的最佳喷药时间为小麦抽穗约70%时,其次为小麦抽穗约20%时。喷药时间过早或过晚,保产效果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农药、化肥“0”增长目标,示范区通过合理施肥、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针对田间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春季化学除草兼治红蜘蛛,小麦扬花期防治小麦吸浆虫兼治小麦蚜虫、预防赤霉病、干热风的药剂防治措施,合理选用新药剂,机械化施药。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控效果98%,亩药剂投入减少56.07%,防治费用降低57.41%,有效控制了病虫草的为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不同防治时期、不同防治次数的小麦"一喷三防"防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抽穗至扬花前施药对小麦赤霉病、小麦吸浆虫防治效果最好,对其它病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小麦杨花后灌浆前期施药,对小麦蚜虫防效最好。  相似文献   

8.
对"真巧+好拌"拌种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适宜剂量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10 kg种子用"真巧128 mL+好拌50 mL"拌种,在整个麦蚜发生期无需再施药防治小麦蚜虫,且对小麦白粉病、锈病、纹枯病均有一定防效,还可促进小麦植株生长,有效促进小麦分蘖,进而显著促进小麦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和推广防治小麦蚜虫效果好的药剂,2018年度进行了4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在小麦蚜虫发生始盛期喷施使用,对小麦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吡虫啉、啶虫脒速效性好,吡蚜酮、噻虫嗪持效性好。生产上,小麦蚜虫一般发生年份可以选择上述药剂任何一种药剂进行防治即可,在大发生年份可以选择速效性好的吡虫啉或啶虫脒和持效性好的吡蚜酮或噻虫嗪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昌平区小麦蚜虫首次被七星瓢虫幼虫有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蚜虫是危害北京市昌平区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据1979-2008年档案材料记载,每年昌平区都要投入大量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挽回产量损失一般约11%。2009年,由于小麦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幼虫的大量、适时的发生,有效地控制了蚜虫为害,30年来首次出现不经过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百株蚜量由几百头到几十头,甚至几头的锐减现象,直至收获,未给小麦产量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11.
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津市小麦病虫害多在4~5月发生,发生种类主要有小麦麦蚜、吸浆虫、麦蜘蛛、麦叶蜂、小麦白粉病、小麦叶锈病等病虫害。因此,做好4月份和5月份小麦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夏粮丰收的关键。小麦蚜虫防治  相似文献   

12.
刘凯 《农技服务》2011,28(3):288+294-288,294
为明确瑞华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和防治适期,进行了瑞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瑞华是防治小麦蚜虫的优良药剂,其防效高,持效期达7d以上,对小麦及小麦蚜虫天敌安全。推荐有效成分使用量为22.5g/hm~2,药液量675L/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控措施。2017—2019年在德州地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调查了小麦蚜虫在本地区的发生动态,探究了不同的种衣剂及耕作方式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发生的影响,评价了8种杀虫剂对麦蚜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麦蚜种群数量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达到高峰;4种种衣剂对小麦穗期蚜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种含有杀菌成分的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种不同的耕地处理对小麦灌浆期的蚜虫数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深耕可显著减少小麦拔节期纹枯病的发生。除0.5%藜芦碱SL的防效仅在46.76%~66.65%,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外,其余7种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因此,关于小麦生产中蚜虫的防治,应在返青拔节期加强预防,在扬花前控制住蚜虫的数量,可选用以上防效较好的7种药剂进行麦蚜的防治,尤其是可选用高效低毒的氟啶虫胺腈、苦参碱和吡虫啉,注意不同类型药剂之间的轮换和交替使用。种子包衣剂的使用和耕作方式的转变,也可作为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高毒农药替代防治小麦蚜虫田间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几种低毒农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的筛选,筛选出药效好,并可以替代高毒农药的低毒农药而进行的试验。采用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式,试验药剂为低毒农药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对照药剂为当地常用氧乐果、敌敌畏等中、高毒农药,于蚜虫普遍发生时施药一次,施药后1,3.7,10,14d调查防效。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小麦蚜虫田间试验筛选的结果.可以看出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试验剂量对小麦蚜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了90%以上.它们达到或超过了其他几种中、高毒药剂40%氧乐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的防治效果,因而用5%吡虫啉乳油和3%啶虫脒乳油的试验剂量,完全可以替代中、高毒农药用于防治小麦蚜虫,于小麦蚜虫普遍发生时使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一个高效持久的防治小麦蚜虫农药制剂,实验选用了市面常用的五种药剂,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了药效分析。研究表明,五种实验药剂在实验浓度下对小麦均安全,20%联苯菊酯·三唑磷微乳剂按照20 ml/667 m2计量进行喷雾来防治小麦蚜虫具有高防效和较长的持效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6种常用杀虫剂对小麦蚜虫田间防治效果及并推荐防治剂量。[方法]于2014年在安徽省寿县进行了苦参碱、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吡虫啉、毒死蜱等6中常用杀虫剂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的田间效果试验,每个药剂设置3个防治剂量,对防治效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6种药剂对小麦蚜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安全。[结论 ]1.5%苦参碱可溶液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持效性较好,可用于小麦蚜虫始发期喷雾防治;40%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速效性较强,可用于小麦蚜虫盛发期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7.
防治小麦蚜虫的低毒低残留农药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蚜虫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方面,对阿维菌素、吡虫啉和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无论从防治效果还是无公害角度,低毒、低残留农药阿维菌素和吡虫啉均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氧化乐果防治小麦蚜虫.吡虫啉价格便宜,农民易于接受,是防治小麦等粮食作物害虫的理想推广药剂.吡虫啉较阿维菌素和氧化乐果药效释放缓慢,防治小麦蚜虫时,要适当提早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试验目的为验证在大面积防治小麦病虫害过程中,合理施药量对整体作业的性能、效果、作业效率等方面的影响,特开展利用地面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防治小麦蚜虫的药效试验示范。二、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机械3WSH-500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临沂市三禾永佳动力有限公司生产),带定量喷雾系统。(二)试验材料25%噻虫嗪水分散颗粒剂,20%马氰乳油,30%戊唑醇悬浮剂,1.6%胺鲜酯水剂(试验药剂由安阳市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19.
浅谈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会存 《农技服务》2010,27(6):722-722
小麦蚜虫是河南省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蚜虫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为保护小麦生产安全,针对该虫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总结了该虫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田间试验表明,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防治小麦蚜虫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不同剂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3.48%~100%,明显好于对照药剂甲维盐和吡虫啉的效果;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3.77%~99.53%,与对照药剂甲维盐和吡虫啉相近,极显著优于毒死蜱处理;药后14 d,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仍有90.21%~97.20%,极显著优于毒死蜱和吡虫啉处理.25%甲维·毒死蜱水乳剂推荐用量(制剂用量)为750 mL/hm2,防治适期掌握在小麦齐穗后麦蚜始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