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中华绒螫蟹养殖业近几年得到很大的发展,很多地区已经把中华绒螫蟹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可是与之相配的中华绒螫蟹基础生物学研究,特别是生长特性的研究报导很少。中华绒螫蟹的生长与鱼类相比具有跳越式的特点「赵乃刚等1988]。每次蜕壳,中华绒螫蟹的壳宽、体重发生突跃式的增长。汪留全和周婉华「1989」曾对幼蟹的群体平均生长曲线进行过拟合,但未反映中华绒螫蟹个体生长不连续的实际情况。本文旨在通过笼养的方式,研究中华绒整蟹蜕壳与生长的关系、初始规格与蜕壳次数对中华绒螫蟹养成规格的影响等,找出中华绒螫蟹生长的内…  相似文献   

2.
笼养中华绒螯蟹的蜕壳与生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华绒螫蟹养殖业近几年得到很大的发展,很多地区已经把中华绒螫蟹养殖作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可是与之相配的中华绒螫蟹基础生物学研究,特别是生长特性的研究报导很少。中华绒螫蟹的生长与鱼类相比具有跳越式的特点「赵乃刚等1988]。每次蜕壳,中华绒螫蟹的壳宽、体重发生突跃式的增长。汪留全和周婉华「1989」曾对幼蟹的群体平均生长曲线进行过拟合,但未反映中华绒螫蟹个体生长不连续的实际情况。本文旨在通过笼养的方式,研究中华绒整蟹蜕壳与生长的关系、初始规格与蜕壳次数对中华绒螫蟹养成规格的影响等,找出中华绒螫蟹生长的内…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在“蟹龙宫”饲养环境中的个体蜕壳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蟹龙宫"饲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一个蜕壳周期的蜕壳与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蟹龙宫"饲养中华绒螯蟹蜕壳后体质量平均增长率为33.19%,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和体高的平均增长率为12.12%~14.97%,平均蜕壳间期为59.35 d。蜕壳前平均肥满度达60.84%,头胸甲的色度值(RGB)平均为109.17,蜕皮激素(EH)含量达14.18 IU/mL。试验河蟹在蜕壳前生长性状、EH含量和蜕壳间期长短与蜕壳后的增长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在"蟹龙宫"的个体养殖系统中,中华绒螯蟹的肥满度达60%,蜕皮激素含量升至14 IU/mL时会启动蜕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肌肉、性腺和肝胰腺中的主要矿物质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1)3种群绒螯蟹雄体肌肉中,K、P和Z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螫蟹的Na、Mg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但Mn和Fe含量最低;日本绒螯蟹肌肉中的Ca含量最低.就精巢而言,3种群蟹精巢中的Na和Mg含量无显著差异;日本绒螯蟹的Mn和Fe含量最高,杂交种的K、P和Zn含量最低,而中华绒螯蟹的Ca和Cu含量最低.就肝胰腺而言,3种群蟹的Mg、Ca和P含量无显著差异;杂交蟹的Na、K和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蟹,但其Fe含量最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则分别具有最高的Cu和Zn含量.(2)3种群绒螯蟹雌体肌肉中,5种常量元素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Cu、Zn和Mn元素含量最高,而日本绒螯蟹的上述微量元素含量最低.3种群绒螯蟹卵巢中的9种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卵巢中的Na、P、Mg和Zn含量高于其他种群,除杂交种的Na和中华绒螯蟹的K含量最低外,日本绒螯蟹卵巢中其他6种元素含量均最低.肝胰腺中,3种群绒螯蟹的矿物质整体含量排序为: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杂交蟹.整体上,3种群绒螯蟹肌肉中的Na、Mg、Cu和Zn含量低于海水蟹类,但Ca、P和K含量高于大部分海水蟹;3种群绒螯蟹矿物质元素组成模式较为接近,但仍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5.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主要分布在广西沿海,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尚未见合浦绒螯蟹可食率和营养组成的报道。本研究以长江水系野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为对照,测定和比较了野生合浦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成蟹的可食率、色度值、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常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合浦绒螯蟹雄体总可食率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雄体,但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和出肉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雌雄,合浦绒螯蟹蟹壳湿样的a*值和b*值均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合浦绒螯蟹雄体肝胰腺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雄体;合浦绒螯蟹雌体性腺中水分含量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雌体,而合浦绒螯蟹雌体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雌体,合浦绒螯蟹雄体肌肉中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中华绒螯蟹雄体;合浦绒螯蟹雌体肝胰腺中ΣSFA、肌肉中C18∶1n、ΣMUFA、DHA/EPA和卵巢中C18∶0、C20∶1n9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雌体;合浦绒螯蟹雄体肝胰腺中C22∶16n3、ΣPUFA显著高于中华绒螯蟹雄体。综上,合浦绒螯蟹和...  相似文献   

6.
断肢再生对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为材料,研究人工压力法切断其4个步足(左侧第1、3步足和右侧第2、4步足)后的蜕壳、生长与相关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断肢蟹当期蜕壳的步足再生率为7.6%,第2次蜕壳后的再生率为91.6%;断肢蟹与正常蟹的成活率相当;断肢蟹在断肢当期的蜕壳周期显著长于正常蟹(P0.01),但蜕壳后增质量率显著高于正常蟹(P0.05),而第2次的蜕壳周期显著短于正常蟹(P0.01),但蜕壳后增质量率与正常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次蜕壳后,断肢蟹与正常蟹的整体蜕壳周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表明:断肢蟹与正常蟹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IGF2、维甲类X受体基因RXR、蜕皮抑制激素基因MIH的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断肢蟹的蜕皮激素受体基因Ec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蟹(P0.05),而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的表达量却显著低于正常蟹(P0.05).综上表明:中华绒螯蟹幼蟹发生断肢后能在2个蜕壳周期内完成再生,且与正常蟹在成活率、蜕壳周期和蜕壳后增质量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cR和MSTN基因对促进中华绒螯蟹再生肢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断肢蟹可在生产上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Kcna基因的结构、表达模式及生长发育中的分子功能,本研究克隆了中华绒螯蟹Kcna(命名为Es-Kcna)基因的全长,并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时空表达模式研究;观察了干扰Kcna基因后中华绒螯蟹生长表型性状的变化;筛选了Es-Kcna基因的SNP标记并与种群地理分布、生长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Kcna基因位于中华绒螯蟹第46号染色体上,全长945 304 bp,含有9个外显子;其中,cDNA全长2 080 bp,开放阅读框1 584 bp,编码527个氨基酸;原子总量为8 433,分子结构式为C2719H4210N702O787S15,预测蛋白等电点(pI)为5.23,相对分子量为59.81 KDa。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Es-Kcna基因与三疣梭子蟹Kcna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s-Kcna基因在蜕壳前期、蜕壳间期和蜕壳后期的肌肉、心脏、肠道等六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以肌肉组织中的表达丰度最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干扰Kcna基因的表达后,实验组蟹的体重、蜕壳增重率和第二步足长度显著降低(P< 0.05);肌肉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实验组步足肌肉肌纤维直径小于对照组(P> 0.05)。此外,在Es-Kcna基因的第8外显子上鉴定出一个SNP位点(A1 461G),该位点在辽河野生群体显著富集GG基因型,而在长江野生群体富集AA基因型。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具有AA型个体的步足长度显著长于GG型个体(P< 0.05)。本研究为Kcna基因调控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分子功能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并为区分长江、辽河野生中华绒螯蟹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和蜕壳与有效积温的关系,在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中放置网箱养殖中华绒螯蟹;温度记录仪探头入水深度为20 cm,且每周清理一次,每次记录时间间隔为20 min,每天至少早晚各查看一次。每口网箱放养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500只,以水花生为隐蔽物,保持生长环境尽量相同且适宜生长。经过158 d的养殖,幼蟹蜕壳11次长成蟹种,平均成活率为28.43%±4.61%,平均水温为(24.4±0.05)℃,总有效积温为(3 040.4±244.16)℃·d,且随着中华绒螯蟹蜕壳,有效积温增长趋势最接近指数函数y=40.942e0.2655x(R2=0.9904),累计有效积温增长趋势最接近多项式y=33.336x~2-115.05x+196.14(R2=0.997 8);特定生长率随有效积温的变化曲线最接近幂指数增长关系y=20.926e-0.005x(R2=0.933 3);累计有效积温对壳长、壳宽、体高的相关性极为显著,壳长、壳宽、体高随累计有效积温的增长均呈幂指数增长关系。  相似文献   

9.
温度是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历期的重要影响因子。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体现了温度和发育历期的内在关系。本实验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地区培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江海21"幼体为实验对象,设计室内单因素三处理三重复恒温实验(3个处理组分别设置恒温为20、22、24℃),定期监测发育温度和历期。通过有效积温公式计算和验证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采用单因素方差法对实验数据和当地5年历史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实验数据与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确定中华绒螯蟹胚后发育阶段的生物学零度为6.91℃,有效积温为274.18℃·d。2)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中华绒螯蟹幼体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本实验结果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胚后发育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测定蜕壳周期内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的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并结合石蜡切片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不同蜕壳时期鳃和外壳的组织结构。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鳃和外壳中的钙含量均在蜕壳期最低。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叶末端的内外角质层分离,边缘管的空腔还未完全恢复,到蜕壳后期,边缘管空腔恢复正常形态;超微观察结果显示,在蜕壳期,鳃腔中的内容物较少,染色较浅,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较多。蜕壳后期的鳃腔中的内容物增加,染色加深,线粒体和微绒毛数量多;外壳在蜕壳期时最薄,且只有上表皮和外表皮两层结构,到蜕壳后期,内表皮才逐渐形成。综上所述,中华绒螯蟹的钙含量和组织结构与蜕壳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华绒螯蟹的淡水养殖行为,从仔蟹培育、扣蟹培育、成蟹饲养等环节,总结了浦东新区中华绒螯蟹绿色养殖技术,以进一步推行中华绒螯蟹标准化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户科学合理用药、正确投喂饲料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中华绒螯蟹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12.
小剂量中子刺激对中华绒螯蟹扣蟹抗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甲壳类动物不具备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特点,采用小剂量中子刺激的物理方法启动和调节中华绒螯蟹的生化非特异性免疫,提高其抗逆能力。研究小剂量中子刺激处理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后,中华绒螯蟹体内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中的巯基含量、谷胱甘肽含量、自由基水平的变化,以期探索小剂量中子刺激处理对中华绒螯蟹抗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剂量中子刺激处理后,中华绒螯蟹体内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4.99%~22.69%,蛋白质中的巯基(-SH)含量提高23.40%~69.59%,谷胱甘肽提高8.77%~28.58%,自由基水平降低7.67%~32.86%。在试验过程中,对照蟹发生颤抖病,处理蟹未发生蟹病。在处理塘中中华绒螯蟹扣蟹生长快,规格整齐,抗逆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辽河和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中华绒螯蟹在成蟹阶段的生长性能和养殖效果差异,在相似的池塘条件下将辽河和长江水系及其杂交种扣蟹养殖至成蟹。本文系统地比较了在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生殖蜕壳率和性腺发育情况,进一步评价了成活率、产量、饲料系数和最终体质量分布等差异。结果表明:(1)在生长阶段,四组中华绒螯蟹平均体质量、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雌体生殖蜕壳高峰出现在7月25日到8月25日,雄体生殖蜕壳高峰则出现在8月25日到9月25日。人工养殖辽河水系成蟹生殖蜕壳时间与长江水系成蟹基本一致,并无二龄早熟性状。9~11月,雌雄个体的肝胰腺指数(HSI)逐渐下降,性腺指数(GSI)显著上升。(2)四组中华绒螯蟹在成活率、产量和饲料系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最终养成成蟹雌体体质量集中于100.00~175.00 g,雄体体质量集中于175.00~225.00 g。综上,长江与辽河水系杂交组生长性能与自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P> 0.05),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长江流域经适应性养殖后,生长性能得以提高,二龄早熟性状消失,而以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作为母本的杂交种则成活率和产量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中华绒螯蟹作为特种名优水产品成为我国很多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对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现状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养殖规模有所扩大,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电商平台与冷链物流齐头并进,销售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各大品牌百花齐放,餐饮消费与精深加工同步发展.根据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现状,对今后产业发展趋势做出以下预判:养殖面积增速放缓,产量稳中有升;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精深加工业呈快速发展态势;市场价格呈季节性波动,总体趋于平稳;电商平台网络销售渠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最后,根据目前我国中华绒螯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风险,提出对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中华绒螯蟹产业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草甘膦作为广谱灭生性除草剂,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使用。但养殖水体用药对于水生动物,特别是经济类甲壳动物的影响却鲜有报道。因此,通过测定分别在草甘膦0、1.90、4.10、6.30、8.50、10.70 mg/L浓度下,中华绒螯蟹成蟹总血细胞密度(THC)、血清中血蓝蛋白含量、酚氧化酶(PO)活性、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以及碱性磷酸酶(AKP)活性5项重要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草甘膦对于中华绒螯蟹成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成蟹对草甘膦耐受力强于幼蟹,10.70 mg/L组48 h死亡率仅有13.3%。草甘膦各浓度组THC在试验过程中均有上升,其中8.50 mg/L组上升幅度最大,并于6 h达到峰值,显著高于空白组;而10.70 mg/L组在24 h后有所下降,至48 h显著低于其他5组。血清中血蓝蛋白含量出现明显下降,且随着浓度增高下降越明显,其中8.50 mg/L组至12 h降至最低水平。PO活性各组均有所上升,随后回落;10.70 mg/L组上升最为明显,3 h升至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ACP活性低浓度组出现略微上升,而高浓度组出现下降;AKP活性则各浓度组均出现下降,且随着浓度升高愈加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草甘膦可以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免疫指标,且随着浓度升高影响越为明显。在非致死浓度下,草甘膦可以引起中华绒螯蟹免疫应激,部分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建议草甘膦在中华绒螯蟹养殖水体中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石屏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其气候适宜,水草茂盛,食料丰富,非常适合中华绒螯蟹的生长。2005年起石屏县从上海引进中华绒螯蟹示范养殖获得成功。为确保千亩中华绒螯蟹养殖目标的实现,石屏县成立中华绒螯蟹技术指导组,制定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水产养殖病害频发,抗生素和化学消毒剂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对养殖水环境和人类安全都存在巨大威胁.免疫增强剂作为一种新的药物类型,其主要作用是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而增强机体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能力,是一种有望取代抗生素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主要以近年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免疫增强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为基础,从微生物及其多糖、动植物多糖及提取物、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营养元素等几类免疫增强剂对中华绒螯蟹的免疫、抗病力、抗氧化及生长代谢等重要功能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为中华绒螯蟹免疫增强剂的科学合理使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期达到中华绒螯蟹健康养殖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DGGE技术对中华绒螯蟹和合浦绒螯蟹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的可能性。[方法]对中华绒螯蟹5个群体和合浦绒螯蟹1个群体共180个个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所有PCR产物在DGGE电泳时共有2种迁移速率,合浦绒螯蟹所有个体的PCR产物的迁移速率相同,且中华绒螯蟹江都群体46.7%、仪征群体23.3%以及温州群体20.0%的个体与合浦绒螯蟹的迁移速率一致;而以上3个中华绒螯蟹群体的其他个体以及南京、盘锦群体所有个体的PCR产物在DGGE电泳时的迁移速率均相同,均快于合浦绒螯蟹,表明在中华绒螯蟹中混杂有合浦绒螯蟹的遗传标记类型。[结论]DGGE方法可用于绒螯蟹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华绒螯蟹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成蟹阶段蜕壳与生长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中华绒螯蟹成蟹阶段(200 d)的个体蜕壳与生长观察。在观察的4次蜕壳中,实验河蟹蜕壳后的体重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8.7%、69.1%、80.1%和64.8%,壳长平均增长率分别为21.3%、17.0%、29.5%和16.7%,壳宽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7.4%、18.3%、28.2%和18.1%;雄蟹每次蜕壳后的体重、壳长和壳宽均高于雌蟹,但从第3次蜕壳开始,雌雄间才呈现出显著的生长差异(P0.05)。第1-4次的平均蜕壳间期分别为37、38、29和41 d。在前两次蜕壳,其蜕壳后的生长变异系数较大,而在后两次蜕壳,其蜕壳后的生长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起始体重对每次蜕壳后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第3次蜕壳后的体重与其他次数蜕壳后体重呈显著相关(P0.05)。研究还发现,壳长、壳宽与生长水温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体重与生长水温的相关性略显著(r=0.917~0.923,0.05P0.1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河蟹成蟹阶段在第3次蜕壳时的增长率最高,对生长影响较大,应注意此阶段的饲养与管理;同时,在生产上为提高成蟹的养成规格应选取规格较大的蟹种。  相似文献   

20.
选取合浦水系和绥芬河水系的日本绒螯蟹与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的中华绒螯蟹4个绒螯蟹种群,以辽河水系绒螯蟹(♂)与绥芬河水系绒螯蟹(♀)杂交后代为辅助研究对象,对它们的17个外部形态特征分别进行聚类和判别分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绥芬蟹、合浦蟹、辽河蟹和杂交蟹聚为一组,长江蟹为单独的一组。判别分析亦可将长江蟹与合浦蟹、辽河蟹、绥芬蟹和杂交蟹分开,雌蟹整体判别率为74.2%;雄蟹整体判别率为75.4%。中国大陆绒螯蟹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受环境影响较大,对原产地环境的依赖性极强,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种群,这些地方种群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日本绒螯蟹和中华绒螯蟹能自然杂交、可育,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