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线闭壳龟的性成熟年龄因性别的不同而有差别。野生的雌性龟,性成熟年龄为6~7年,体重1250~1500克,雄性龟为4~5年,体重700~1000克。雌龟背甲较宽,尾细且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后缘较近,腹甲后缘两块肛盾形成的缺刻较浅;反之,背甲窄且长,尾长且粗.泄殖腔孔距腹甲后缘较远的龟为雄性。三线闭壳龟为卵生,秋季和春季,气温在20~28℃,水温16~25℃,有交配行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和相关资料分析法对1981年、1991年和2012年四爪陆龟(Testudo horsfieldi)种群功能形体特征及异速生长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3个年份内四爪陆龟背甲长宽变异程度总体表现为雌性大于雄性且雌龟壳高具有高的变异系数,表明雌龟背甲长宽和壳高均具有较高的生态可塑性。3个年份间雌龟背甲长宽的比值均小于雄龟,雌龟在形体上表现出向宽、扁且圆变化的趋势。对四爪陆龟种群背甲长与体重,背甲长、背甲宽、壳高与腹甲长均呈幂函数正相关异速生长关系。研究表明,随时间梯度增加,四爪陆龟功能形体特征有显著差异,但生长模式依旧表现为低速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3.
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均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4龄时增长速度最快,4~5龄时增长较慢,体质量与年龄的生长方程为m=20.346e0.661 2t.体质量与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背甲宽与背甲长、腹甲宽与腹甲长,背甲长与腹甲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雌雄性比约为1:1,1、2龄雌雄无显著差异,3龄时雌雄的背甲宽与背甲长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偏圆形,雄性偏椭圆形;5龄时雌雄头甲宽与背甲长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大于雄性.雌雄在生长方面存在差异,0~1龄时雌雄性生长相当,2、3龄时雄性生长快于雌性,雄性体质量大于雌性,但在4~5龄时雌性生长加快,雌性的体质量是雄性体质量的1.12倍.  相似文献   

4.
沙塘鳢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沙塘鳢繁殖期形态特征包括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眼径、眼间距、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背鳍间距、腹鳍基前距、腹臀间距,体重和去内脏体重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繁殖季节雄性个体的数量显著少于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于雌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眼间距、尾柄高、背鳍基长、去内脏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体高、背鳍间距和腹臀间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两性其他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差异.10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3个主成分共解释61.6%的变异.头长、头高和躯干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26.9%变异),背鳍基长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背鳍间距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解释18.3%变异),体高和腹鳍臀鳍间距在第三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16.4%变异).雌性在第一、第二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小于雄性,在第三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大于雄性.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表明,怀卵数量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体长呈显著的负相关.雌性通过个体大小特别是体重的增长以及腹腔体积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5.
三、繁殖1.雌雄鉴别。雄性鳄龟有较长的尾,其长度是腹甲长度的86%,且泄殖腔位于背甲边缘之外;雌龟尾短,龟尾的长度少于腹甲长度的86%,泄殖腔位于背甲边缘之内。2.交配。鳄龟的交配季节在每年的4 ̄9月,雄龟经常爬到雌龟背上,起初雌龟爬动,雄龟滑落后,又紧追爬上,如此反复,直到雌龟停止爬行,雄龟后腿蹬地,前爪钩住雌龟的背甲,雄龟咬住雌龟颈背的皮肤,交尾过程中,雄龟头颈伸直且左右摇晃,有时两龟的鼻孔对鼻孔,互相对峙。3.产卵、孵化。鳄龟每年5 ̄11月为产卵期,6月是产卵的旺季。生活在自然界的雌鳄龟常爬行数公里以寻找合适的产卵地点,它喜欢…  相似文献   

6.
似刺鳊鮈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似刺鳊鮈成体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雌性个体的体长显著大干雄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眼后头长、眼径显著小于雄性个体,眼间距、体高、腹鳍基前距大干雄性个体,其他的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异形。成体15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二个主成分共解释55.4%的变异。头长、头宽和眼后头长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体高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雌雄两性在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分值差异显著。似刺鳊鮈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雌性通过个体的增长增加其个体生育力。  相似文献   

7.
温州厚唇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温州厚唇鱼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成体和幼体雌雄两性个体的体长无显著差异。特定体长的雌性幼体的头长、吻长、眼径、腹鳍基前距和体重大于雄性幼体。特定体长的雌性成体的头高和尾柄高小于雄性成体,腹鳍臀鳍间距大于雄性成体。成体和幼体的两性间其他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异形。8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3个主成分共解释65.6%的变异。头长、吻长和腹鳍基前距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尾柄高和体重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腹鳍臀鳍间距在第三主成分有较高的负负载系数。成幼体和雌雄两性之间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的分值差异显著性,雌性在第一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大于雄性,在第三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小于雄性;第一、二主成分的分值2因素的相互作用显著;其余主成分分值的各因素的影响和相互作用不显著。温州厚唇鱼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表明,怀卵数量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怀卵数量与体长相关不显著。雌性通过个体大小特别是体重的增长来增加个体生育力,提高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8.
瓯江彩鲤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个体生育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瓯江彩鲤(Cyprinus carpio var.color)体重和形态特征等19个参数的两性异形及雌性个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除特定体长1龄雌性个体的体高和体重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外,其它17个性状不存在显著的雌雄两性异型.在2龄鱼中,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头高、眼后头长、眼间距、尾鳍长、体重和躯干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而体高却显著小于雄性个体,其它性状也不存在显著的雌雄两性异型;对这9个差异显著的形态特征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67.6%的变异,体高、体重和躯干重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42.9%变异),头宽和眼间距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解释24.7%变异).以年龄、性别为固定效应的两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显示,1龄鱼第一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小于2龄鱼,雌性第二主成分的分值显著大于雄性,其它主成分的年龄、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两因素交互作片{对第一、第二主成分的分值亦无显著影响.雌性个体的生育力结果表明,瓯江彩鲤的怀卵数量与体长和体重回归关系显著.偏相关分析表明,雌性怀卵数量与体重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4),而与体长的相关不显著(P=0.502).生育力选择是瓯江彩鲤个体大小和局部特征两性异形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中华沙鳅两性异形状况,检测中华沙鳅(Botia superciliaris)16个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及雌性个体生育力。t检验显示,沙鳅雌性个体体长和体质量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以体长为协变量的One-way ANCOVA和Tukey's检验显示,中华沙鳅的雌性个体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后头长、体高、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显著大于雄性个体(P0.05)。对全部样本的16个指标形态特征经标准化后进行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共解释形态变异69.044%。回归分析表明,中华沙鳅的怀卵数量与体长、体质量等特征正相关。对所有测量的形态特征与体长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雌性中华沙鳅局部形态特征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雄性。生育能力影响雌性中华沙鳅腹腔容量。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中华鳑(鱼皮)(Rhodeus sinensis)繁殖期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和雌性成体生育力.结果表明:雄性成体的体长和体重均显著大于雌性成体(P<0.05);雌性成体的平均成熟系数极显著大于雄性成体(P<0.01),而雌性成体的平均肥满度则显著小于雄性成体(P<0.05);体重/体长、头宽/体长、背鳍基长/体长、胸鳍腹鳍间距/体长和消化道长/体长的比值在雌性成体和雄性成体之间差异显著(P<0.05);体侧中央纵带长/体侧中央纵带宽的比值在雌性成体与雄性成体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成体平均每尾绝对怀卵量为127粒(74 ~238粒),平均每尾怀有6粒(3~9粒)成熟卵,成熟卵的直径为0.14 cm.中华鳑(鱼皮)雌性成体的怀卵数量与其体长和体重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雌性通过个体大小特别是体重的增长以及体长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测量了兴凯刺鳑鲏成体的体长、体高、头高、头长、头宽、吻长、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尾柄长、尾柄高、尾鳍长、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和体重等17个形态学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结果显示,兴凯刺鳑鲏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体长差异不显著,特定体长的雌性个体的头长、眼后头长、眼径、尾鳍长和背鳍基长显著小于雄性个体,而体高、尾柄长、腹鳍基前距、腹鳍臀鳍间距和体重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两性间其它局部特征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兴凯刺鳑鲏的怀卵数量与体重和体高呈显著的正相关。雌性主要通过个体体重的增长以及腹腔体积(体高)的增加来提高个体生育力,增加繁殖输出。性选择、生育力选择、生态环境和食物营养状况影响兴凯刺鳑鲏两性异形的进化。  相似文献   

12.
正五、黄缘龟的人工繁殖1.亲龟选择亲龟分后备亲龟和成熟亲龟,后备亲龟选择刚性成熟并能产蛋,但还没有完全达到产受精蛋指标的亲龟。亲龟是指性完全成熟,并能年产3枚以上受精卵的雌龟。一般成熟亲龟在华南地区常温条件下养殖5夏龄,华东地区常温条件下养殖6夏龄。雄龟个体略小些,平均体重在450克以上;雌龟个体略大些,平均个体重在600克以上。雄龟应选体长、背甲高且弧线自然的,雌龟应  相似文献   

13.
甲鱼雌雄鉴别法1.尾巴雌甲鱼尾巴短粗,不能自然伸出裙边,肛门比较靠前;雄甲鱼尾巴细长,能自然伸出裙边。2.背甲雌甲鱼为较圆的椭圆形,背甲较平,背椎稍向内凹陷;而雄性为长椭圆形,后边较宽,前边较窄,背椎稍向外突出。3.后肢间距离雌甲鱼的后肢间距离较宽,...  相似文献   

14.
黄喉拟水龟一龄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 Cantor)一龄龟长生的研究表明,在自然温度,人工饲以鱼肉的条件下,黄喉拟水龟生长418d,体重由9.8g增加到100.1g,平均日增重0.22g,成活率为93.4%,体重,背甲长,背甲完与日龄呈正相关,背甲长与宽正相关,背甲长,背甲宽与体重同样呈正相关,黄喉拟水龟一龄龟在50g 以下时生长缓慢,50g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个体间的生长速度差异较大,一龄龟最大个体可为同龄最小个体的4倍。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界许多动物的性成熟过程中,两性的发育时间有差异,一般雌性性腺发育早、成熟早,雄性性腺发育迟、成熟也晚些。龟类也是这样,雌龟性成熟早,雄龟性成熟晚,从而使先期性成熟的雌龟没有性成熟的雄龟进行有效交配,致使所产龟卵未受精或受精率偏低。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1.提高雌雄龟性别比从常规养龟的雌雄龟比例的2~3∶1调整为2∶1~2,使每只雌龟都有雄龟及时交配。因为有基本相等的两性比例,可以提供更多的交配机会,从而提高雌龟受精率。2.雌雄龟错位一年混养将性成熟的雌龟配上一年性成熟的雄龟进行同池混养,可避免因雄龟性成…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浙江瓯江鲫鱼胸鳍的波动性不对称、两性异形和生育力。雌雄两性的鳍长、鳍条数的不对称均属波动性不对称。雌雄两性的胸鳍长和鳍条数的不对称指数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雌性个体显著大于雄性个体,特定体长的雄性胸鳍长显著大于雌性,雄性的鳍条数显著大于雌性。鳍长和鳍条数的不对称指数雌雄两性差异不显著,雌雄两性鳍条数对称个体的比例差异不显著。以体长和时间为控制变量,怀卵数量与鳍长和鳍条数的不对称指数具有显著的负相关,与鳍长和鳍条数的相关不显著。以体长和发育时间为控制变量,平均卵重与鳍条数的不对称指数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其他变量的相关不显著。分析表明,雄性较大的胸鳍可能与雄性的性选择有关,胸鳍的波动性不对称可能提供了一种发育历程的指示,间接影响雌性生育力。  相似文献   

17.
花[鱼骨]的两性异形和雌体繁殖输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测定了花(鱼骨)成体的两性异形和雌体繁殖输出.结果表明,两性成体的体长差异不显著.特定体长的怀卵雌性个体的体高显著大于产后雌体和成年雄体,产后雌体的头宽、头高、尾柄长、尾柄高大于怀卵雌性和成年雄性,产后雌体的尾鳍长、腹鳍臀鳍间距则相对较小,其它局部形态特征不存在显著的两性差异.主成分分析(Eigenvalue≥1)发现,前三个主成分共解释57.7%的变异.头长、腹鳍基前距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头宽、尾柄长、尾柄高在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眼间距在第三主成分有较高的正负载系数.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分值的组间差异显著,第三主成分分值组间差异不显著.花(鱼骨)雌体通过个体大小的增加和腹部形态的改变增加繁殖输出.  相似文献   

18.
南京北草蜥形态特征的两性异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33-17534
对江苏南京地区北草蜥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草蜥成体体长无显著的两性差异,两性异形主要表现为:雄性个体有较大的头部(头长和头宽),而雌性个体有较大的腹长;雄性个体头部的增长速率明显大于雌性,而其腹长的增长速率明显小于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两性资源投入存在权衡的假设,性分配理论预测在虫媒植物中,雌性分配的相对投入会随植物个体大小增大而增加,花序内随开花顺序雄性相对投入增大.该研究以大百合为材料论证了上述假说.雄蕊和雌蕊质量随着个体营养器官质量增大而增加的速度相似,因此大百合不存在大小依赖的偏雌分配;花序内随开花顺序雄蕊质量不变,雌蕊质量减小,晚开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大百合个体总花数、单花大小、雄性投入和雌性投入随个体大小增大而增加.控制个体大小后,发现个体总花数与单花大小之间的权衡关系,个体水平上未发现雄性投入与雌性投入间的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两性资源投入存在权衡的假设,性分配理论预测在虫媒植物中,雌性分配的相对投入会随植物个体大小增大而增加,花序内随开花顺序雄性相时投入增大.该研究以大百合为材料论证了上述假说.雄蕊和雌蕊质量随着个体营养器官质量增大而增加的速度相似,因此大百合不存在大小依赖的偏雌分配;花序内随开花顺序雄蕊质量不变,雌蕊质量减小,晚开花表现出偏雄的性分配.大百合个体总花数、单花大小、雄性投入和雌性投入随个体大小增大而增加.控制个体大小后,发现个体总花数与单花大小之间的权衡关系,个体水平上未发现雄性投入与雌性投入问的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