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复合酸化剂对热应激文昌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634.11±1.77)g的45日龄文昌鸡38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分别饲喂添加0、1、2和3 g/kg复合酸化剂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39 d。结果显示:(1)2 g/kg酸化剂组末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2 g/kg酸化剂组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尿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添加2 g/kg复合酸化剂可改善热应激文昌鸡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钙水平日粮添加复合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和骨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7.50±0.08)kg的25 d断奶仔猪60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试验日粮采用2×2因子设计,即钙水平分别为0.75%和0.55%,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为3 g/kg和0 g/kg,试验共进行42 d。结果:低钙组仔猪末重较高钙组显著提高13.76%(P<0.05)。无论日粮钙水平如何,添加3 g/kg复合酸化剂可以使采食量显著提高13.37%(P<0.05)。低钙水平组添加或不添加酸化剂较高钙组不添加酸化剂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32.77%和29.41%(P<0.05)。高钙组断奶仔猪料重比较低钙组显著提高9.41%(P<0.05)。与高钙组相比,低钙组血清钙水平显著降低4.41%(P<0.05),而血清磷和镁水平分别显著提高27.60%和6.04%(P<0.05),高钙组断奶仔猪尿中钙与肌酸苷比值较低钙组显著提高134.41%(P<0.05)。低钙组仔猪胫骨镁含量较高钙组显著提高7.29%(P<0.05)。结论:日粮低钙水平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饲料效率、血清和胫骨镁含量,同时低钙水平下添加复合酸化剂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分析由乳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磷酸构成的3种复合酸化剂A、B和C的体外抑菌和降低饲料系酸力的效果;选用15 kg左右杜长大断奶仔猪9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3栏。对照组含抗生素,试验组A、B和C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 kg/t酸化剂A、B和C,分析其对动物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复合酸化剂0.25%的水溶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以1.25 kg/t添加到饲料中可显著降低饲料系酸力和pH(P<0.05)。动物试验表明2.5 kg/t的复合酸化剂A或C替代日粮中抗生素,对仔猪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3种复合酸化剂的试验各组DGGE条带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抗生素的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彭艳  谢飞 《饲料广角》2013,(13):29-31
本试验旨在比较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酸化剂对哺乳母猪采食量的影响。选择36头品种相同、体况相近、预产期接近的2~4胎长大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头母猪。从分娩开始到哺乳期结束(21d),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1和试验组2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酸化剂2、4kg/t。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4kg/t酸化剂处理组,哺乳母猪采食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2.3%(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添加4kg/t酸化剂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饲料系酸力水平,降幅为9.8%(P<0.05),但这两个组母猪对饲料中氮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酸化剂对仔猪生产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了160头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进行Ⅰ(15d)和Ⅱ(15d)2期饲养试验。试验猪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试验日粮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kg/t复合酸化剂、2kg/t复合酸化剂和2.5kg/t复合酸化剂,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结果表明:在试验Ⅰ期和全期,与对照组相比,复合酸化剂各组日增质量增加,但差异均不显著,其中以添加2kg/t复合酸化剂的试验2组最高;在试验Ⅱ期,试验4和5组日增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Ⅱ期,试验组血液的碱性磷酸酶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加酸化剂的试验2、3和5组血液尿素氮含量显著下降,试验各组淀粉酶活性上升,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酸化剂添加可提高仔猪日增质量,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kg/t复合酸化剂是有效的,但以添加比例2kg/t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复合酸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与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1日龄白羽肉鸡600只(公苗),按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四个组,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含量15%的金霉素0.5 g/kg)、酸化剂A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乳酸型复合酸化剂2 g/kg)、酸化剂B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甲酸型复合酸化剂2 g/kg)。结果显示:1~16日龄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酸化剂B组肉鸡的日均增重显著增加(P0.05);抗生素组、酸化剂A组、酸化剂B组肉鸡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酸化剂B组肉鸡血清尿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抗生素组、酸化剂A组、酸化剂B组肉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酸化剂A组、酸化剂B组肉鸡血清T-AOC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抗生素组(P0.05);抗生素组肉鸡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酸化剂A组、酸化剂B组(P0.05)。结果表明:两种复合酸化剂对肉鸡前期生长性能有促进作用,对后期促生长作用效果不明显。复合酸化剂可以降低肉鸡血清尿酸的浓度,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液态蛋氨酸羟基类似物(HMB)作为酸化剂对饲料品质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96头(28±3)日龄断奶的杜×长×约(DLY)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3个HMB组(每吨饲料中添加HMB为1.14、2.28、3.42kg)、对照组(基础日粮组)、复合酸化剂组(每吨饲料中添加3.0kg复合酸化剂)。结果表明,①HMB降低了饲料系酸力。②试验1~6周,添加HMB1.14kg/t组和2.28kg/t组均显著提高了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P<0.05);添加HMB2.28kg/t组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的效果优于复合酸化剂组(P>0.05)。③添加HMB显著降低了仔猪腹泻率(P<0.05)。HMB在断奶仔猪饲料中具有酸化剂作用。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建鲤饲料中吡啶甲酸铬的适宜添加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饲料中吡啶甲酸铬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初始均重为(32.88±0.17)g的建鲤3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鱼),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吡啶甲酸铬的试验饲料,各组饲料Cr3+理论添加量分别为0、300、600、900、1 200和1 500μg/kg。试验在室内可控温循环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驯化期10d(26℃),正试期60d("常温—高温—常温"应激模式:20d,26℃;20d,31℃;20d,26℃)。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600和900μg/kg吡啶甲酸铬(以Cr3+计,下同)可显著提高建鲤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与对照组相比,当添加量达到1 500μg/kg时,增重率下降3.4%(P>0.05)。随着饲料中吡啶甲酸铬添加量的升高,建鲤肝体比呈上升趋势,900、1 200和1 500μg/kg添加组肝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饲料中吡啶甲酸铬的添加量对建鲤肌肉粗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肝胰脏粗脂肪含量也无显著影响(P>0.05),但300和600μg/kg添加组肌肉和肝胰脏粗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3)饲料中添加600μg/kg吡啶甲酸铬可显著提高建鲤血清中白蛋白含量(P<0.05),添加1 500μg/kg吡啶甲酸铬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添加600、900、1 200和1 500μg/kg吡啶甲酸铬可显著降低血清中胆固醇含量(P<0.05),添加900、1 200、1 500μg/kg吡啶甲酸铬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P<0.05)。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600μg/kg吡啶甲酸铬(饲料中Cr3+实际含量为912.94μg/kg)有较好的抗热应激效果,可促进热应激建鲤生长并提高其肌肉粗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肠道保护剂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用1日龄的良凤花肉鸡375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阴性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抗生素的基础饲粮;阳性对照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 g/kg那西肽和0.25 g/kg硫酸黏杆菌素;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5、2 g/kg和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饲养期为70 d。结果表明:(1)在整个试验期,试验Ⅰ、Ⅱ组料重比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2)在肠道形态方面,试验Ⅲ组十二指肠V/C值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空肠V/C值显著高于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回肠V/C值显著高阴性、阳性对照组(P<0.05)。(3)在肠道菌群方面,试验Ⅲ组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试验Ⅰ、Ⅱ组(P<0.05)。试验Ⅲ组大肠杆菌数和沙门氏菌数极显著低于阳性、阴性对照组、试验Ⅰ、Ⅱ组(P<0.01)。由此可知,本试验条件下,在良凤花肉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肠道保护剂,均可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促进肠道消化吸收,提高生长性能。综合考虑,复合肠道保护剂可以替代抗生素,添加2.5 g/kg复合肠道保护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酸化剂、益生素和寡糖单独或合并使用对断奶仔猪微生物菌群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采用2×2×2因子设计,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添加酸化剂提高血液IgG水平(21.74%),降低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58.31%);添加益生素显著提高血液IgG水平(10.40%,P<0.05),极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6.61%,P<0.01);添加寡糖极显著提高血液IgG水平(19.23%,P<0.01)和淋巴细胞转化率(11.76%,P<0.01)。添加酸化剂、益生素或寡糖均提高粪便中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数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2)益生素加酸化剂、寡糖加酸化剂、益生素加寡糖、三者合用显著提高血液IgG水平和淋巴细胞转化率(P<0.05),对血液IgM水平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酸化剂和益生素对提高断奶仔猪血液IgG水平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酸化剂和寡糖、益生素和寡糖对血液IgA水平具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的互作效应,表现为较单独添加寡糖降低IgA水平;酸化剂和益生素未体现出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酸化剂、益生素和寡糖合用较对照组和单独添加降低大肠杆菌数量,较单独添加降低淋巴细胞转化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结论:酸化剂、益生素、寡糖单独或合并使用均能改善断奶仔猪微生物菌群,增强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对花鳗鲡僵苗肠道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初始体重为(3.00±0.02)g的花鳗鲡僵苗640尾,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以及表面活性素添加水平分别为25mg/kg、50mg/kg和100 mg/kg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70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除25 mg/kg添加组外)可显著提高花鳗鲡僵苗肠道的脂肪酶活性(P0.05),但对淀粉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表面活性素可提高僵苗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可显著降低丙二醛水平(P0.05),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花鳗鲡僵苗饲料中添加50 mg/kg表面活性素即可提高肠道脂肪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酸化剂类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选用28日龄、平均体重[(7.73±0.61)kg]相近的断奶PIC仔猪60头,随机分配到4个处理组,公母各半,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试验开始当天记为第0 d,分别饲喂各处理组饲粮:对照组为基础饲粮添加120 mg/kg硫酸抗敌素、处理1组为基础饲粮添加0.3%A型酸化剂、处理2组为基础饲粮添加0.3%B型酸化剂、处理3组为基础饲粮添加0.3%C型酸化剂,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酸化剂处理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仔猪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与抗生素相比,本试验中三种类型酸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替代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复合酸化剂对肉鸡消化道pH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筛选出肉鸡饲粮中适宜的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公鸡648羽,分为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10%、0.15%、0.20%、0.25%和0.30%复合酸化剂。试验期42d。结果显示,复合酸化剂显著影响了肉鸡42日龄嗉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pH(P0.05),均与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呈显著一次线性关系(P0.05);显著影响了肉鸡42日龄腺胃和肌胃胃蛋白酶的总酶、酶活性和激活度(P0.05),均与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关系(P0.05);显著影响了肉鸡42日龄小肠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均与复合酸化剂添加水平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关系(P0.05),对小肠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10%复合酸化剂时,肉鸡的消化道消化酶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酸化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粪便微生物数量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日龄(28±2)和体重(8.14±1.15)kg接近的"杜×长×大"断奶仔猪36头,分为3个处理组:复合抗生素组(基础日粮+土霉素100 mg/kg+金霉素75 mg/kg+喹烯酮250 mg/kg)、复合酸化剂Ⅰ组(基础日粮+5 000 mg/kg复合酸化剂Ⅰ)和复合酸化剂Ⅱ组(基础日粮+5 000 mg/kg复合酸化剂Ⅱ),每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进行为期42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①与复合抗生素组和复合酸化剂Ⅰ组相比,复合酸化剂Ⅱ组的采食量分别提高6.51%和10.67%,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53%和10.9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复合酸化剂Ⅱ组腹泻率较复合抗生素组降低17.72%,较复合酸化剂Ⅰ组高6.27%;③两个复合酸化剂组的有益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复合抗生素组(P0.05),有害菌的数量低于复合抗生素组(大肠杆菌数量P0.05,沙门氏菌P0.10);④各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复合酸化剂Ⅱ组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比复合抗生素组显著提高34.78%(P0.05)。结果表明:复合酸化剂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仔猪肠道菌群结构,增强仔猪免疫力,且饲喂效果优于抗生素,能够代替抗生素应用于仔猪日粮中。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1个空白对照组、2个那西肽试验组(添加量2和3mg/kg)和1个黄霉素对照组(添加量20mg/kg),研究那西肽对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的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的影响。试验期为45d。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那西肽(2和3mg/kg)和黄霉素(20mg/kg)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P<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与黄霉素相比,饲料中添加2mg/kg那西肽能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P<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添加3mg/kg那西肽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饵料系数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那西肽和黄霉素后对南美白对虾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以生长和饲料利用率为指标,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那西肽的适宜添加量为2mg/kg。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和1α羟基维生素D3(1α-OH-D3)代替维生素D3对42~63日龄黄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胫骨发育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42日龄黄羽肉公鸡2 400只,随机分成8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处理1(正常钙磷饲粮对照组)的维生素D3、钙、磷含量分别为2 780 IU/kg、0.8%、0.55%;处理2(低钙磷饲粮对照组)~8的维生素D3、钙、磷含量分别为0 IU/kg、0.7%、0.45%;处理3~5中25-OH-D3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70、90μg/kg,处理6~8中1α-OH-D3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5、5.0、10.0μg/kg。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低钙磷饲粮对照组相比,除添加50μg/kg 25-OH-D3未使黄羽肉鸡平均日采食量(ADFI)有显著变化(P>0.05)外,添加不同水平的25-OH-D3或10.0μg/kg 1α-OH-D3均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生长性能(P<0.05),添加70、90μg/kg 25-OH-D3或2.5、5.0、10.0μg/kg 1α-OH-D3均可显著提高钙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P<0.05),添加5.0、10.0μg/kg 1α-OH-D3可显著提高磷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P<0.05);添加50、70、90μg/kg 25-OH-D3或10.0μg/kg 1α-OH-D3均可显著提高血清磷含量和显著降低血清钙磷比(P<0.05),添加90μg/kg 25-OH-D3或10.0μg/kg 1α-OH-D3还可显著降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P<0.05),但各处理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90μg/kg 25-OH-D3或10.0μg/kg 1α-OH-D3可显著提高胫骨粗灰分重、钙磷比、鲜重、脱脂重、脱脂重指数、长度、折断力和骨密度(P<0.05),但对胫骨粗灰分率、钙含量和鲜重指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2)与正常钙磷饲粮对照组相比,添加70、90μg/kg 25-OH-D3或2.5、5.0、10.0μg/kg 1α-OH-D3均可显著提高钙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10.0μg/kg 1α-OH-D3可显著提高磷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P<0.05);添加10.0μg/kg 1α-OH-D3或90μg/kg 25-OH-D3可显著提高血清磷含量和钙磷比(P<0.05),显著降低胫骨矿化度(P<0.05),但对生长性能、血清TRAP和ALP活性及除了矿化度和粗灰分重以外的所有胫骨发育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降低饲粮钙磷水平后,饲粮中添加25-OH-D3或1α-OH-D3能够有效代替维生素D3,可提高钙、磷消化率,对生长性能、胫骨发育有一定的改善趋势,其中90μg/kg 25-OH-D3和10.0μg/kg 1α-OH-D3获得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比较精养池模式下不同生长速度的花鳗鲡肠道菌群的差异,为筛选潜在的原籍益生菌提供参考。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比较了养殖12个月、不同体重的花鳗鲡[即(83.65±9.60)g/尾为缓慢生长组,(216.98±19.97) g/尾为中速生长组,(386.73±51.90) g/尾为快速生长组]肠道菌群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快速生长组花鳗鲡的肠道菌群OUTs和Shannon指数高于中速生长组和缓慢生长组。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花鳗鲡肠道中的优势菌群;快速生长组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中速生长组Iamia、固氮弧菌属(Azoarcus)和厌氧黏细菌属(Anaeromyx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缓慢生长组拟杆菌属(Bacteroides)、代尔夫特菌属(Delftia)和水栖菌属(Enhydrobacter)等细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表明:不同生长速度花鳗鲡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不动杆菌属中的一些细菌可能是花鳗鲡肠道中潜在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菊糖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盲肠和直肠菌群结构和主要菌群数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选用300只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5组肉仔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0.5、1.5、2.5和5.0 g/kg菊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周。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定量PCR(q PCR)技术对42日龄肉仔鸡盲肠和直肠菌群结构及主要菌群数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饲粮菊糖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盲肠和直肠菌群丰富度、盲肠菌群香农指数以及直肠菌群均匀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了盲肠菌群均匀度和直肠菌群香农指数(P0.05)。PCRDGGE图谱上部分优势条带序列分析表明,饲粮添加菊糖促进了肉仔鸡盲肠和直肠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产粪甾醇真细菌(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肠单胞球菌(Intestinimonas sp.)和盲肠肠球菌(Enterococcus cecorum)等细菌的增殖。2)饲粮菊糖添加水平显著影响了肉仔鸡盲肠、直肠总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P0.05)。二次曲线分析显示,当菊糖添加水平分别为2.71和2.66 g/kg时,盲肠总细菌和大肠杆菌数量最少;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5、2.5、5.0 g/kg菊糖显著降低了盲肠乳酸菌数量(P0.05),饲粮添加0.5 g/kg菊糖显著增加了直肠乳酸菌数量(P0.05);饲粮添加5.0 g/kg菊糖时肉仔鸡盲肠、直肠双歧杆菌数量及直肠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均为最高,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有利于改善肉仔鸡肠道菌群结构和促进有益菌增殖的菊糖添加水平为2.5~5.0 g/kg。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in, CMCS)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试验采集了4头健康的2~3岁长白猪精液,利用未添加CMCS的Modena稀释液和添加不同浓度(30,50,70,100μg/mL)CMCS的Modena稀释液进行稀释,然后将稀释的猪精液在17℃环境中保存5 d,于保存第0(添加当天),1,3,5天测定精液精子活力、线粒体活性率、质膜完整率、精液pH值和渗透压指标,筛选CMCS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表明:在常温保存过程中添加CMCS对猪精液具有保护作用,在精液保存第5天时,添加70μg/mL CMCS精液的精子活力、线粒体活性、质膜完整率最高,显著高于未添加和其他浓度(P<0.05);添加70μg/mL CMCS精液的渗透压最高,显著高于100μg/mL浓度(P<0.05),与未添加和30,50μg/mL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30,50,70μg/mL CMCS精液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未添加和100μg/mL浓度(P<0.05)。说明CMCS在猪精液常温保...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菌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择160头42日龄的健康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半)。对照组(CON组)饲喂不含抗生素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 mg/kg杆菌肽锌(PC组)、1 g/kg植物乳杆菌+1 g/kg解淀粉芽孢杆菌(LB组)和1 g/kg植物乳杆菌+1 g/kg干酪乳杆菌(LL组)的日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喂复合菌剂(LB组与LL组)的断奶仔猪血清中二胺氧化酶含量显著低于CON组和PC组(P<0.05);不同组间IgA、IgM和IgG含量、白蛋白、尿素氮、肌酸酐和总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第35天,饲喂复合菌剂(LB组与LL组)的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而各组粪便乳酸菌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菌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有益于断奶仔猪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