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在供试的苹果砧木中筛选出铁高效基因型,以矫治钙质土壤上苹果的缺铁黄化症.[方法]通过溶液培养,研究4种苹果砧木幼苗在缺铁胁迫下的与铁代谢相关的根际pH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叶片铁含量等若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缺铁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际酸化能力从低到高依次为:平邑甜茶<新疆野苹果<八棱海棠<黄太平.八棱海棠幼苗根系的Fe3+还原力最强,平邑甜茶和新疆野苹果次之,黄太平最弱.在缺铁胁迫下,黄太平叶片黄化程度最高,新疆野苹果和平邑甜茶次之,八棱海棠最低.营养液缺铁处理对八棱海棠叶片中有效铁含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在水培缺铁胁迫条件下,相对新疆野苹果、平邑甜茶和黄太平而言,八棱海棠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特性,是一个较理想的铁高效苹果砧木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5,(9):39-43
对3种苹果砧木的抗缺铁性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八棱海棠在p H值为8.53的南疆钙质土壤上均生长正常,而在相同土壤上栽植的新疆野苹果却出现出严重的缺铁失绿症状。虽然新疆野苹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和有效铁含量明显低于小金海棠、八棱海棠,但其叶内的全铁含量却高于八棱海棠,而且新疆野苹果的全铁含量与有效铁含量的比值最大,表明发生黄化程度严重。综合分析各个指标测定值后认为,3种苹果砧木对南疆钙质土壤的抗性表现为小金海棠、八棱海棠抗缺铁能力较强,新疆野苹果发生黄化症状最明显,抗缺铁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3.
苹果砧木铁高效基因型筛选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国内重要的11种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了其对缺铁胁迫的适应性反应及其中9种砧木根系对铁的吸收特性,确定砧木对Fe的吸收动力学、根际酸化能力、根系还原能力作为评价铁高效苹果砧木的指标。筛选出Luo2、小金海棠、Luo为铁高效基因型苹果砧木;八棱海棠、茶果为中抗型砧木;珠眉海棠、黄海棠、青州花红、六蜜海棠、平邑甜茶、山定子为铁低效型砧木。  相似文献   

4.
四种苹果砧木幼苗对锌胁迫的耐性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4种苹果砧木幼苗对低锌和高锌胁迫的响应差异,比较其对锌胁迫耐性差异,筛选适应锌胁迫环境的砧木资源。【方法】采用溶液培养法,对苹果砧木幼苗进行不同锌浓度处理,并分析幼苗株高、干物质量、根系构型、根系活力和锌积累、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分别在缺锌(0 μmol•L-1)、低锌(1 μmol•L-1)、对照(4 μmol•L-1)、过量锌(10 μmol•L-1)和高锌(100 μmol•L-1)等不同锌浓度营养液中培养45 d,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平邑甜茶(M. hupehensis Rehd.)和山定子(M. baccata Borkh.)3种砧木表现植株矮小、新生叶小且簇生、节间缩短等缺锌症状,而小金海棠(M. xiaojinensis Cheng et Jiang)缺锌症状不明显。高锌胁迫下,4种苹果砧木均表现出植株矮小、叶片黄化、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等锌毒害症状。低锌处理,4种苹果砧木幼苗株高、干物质量、根构型参数均显著下降,降低幅度依次为:山定子>平邑甜茶>八棱海棠>小金海棠,且小金海棠表现出较高的锌转运系数。高锌胁迫下,八棱海棠的干物质量及根系总长、表面积和根系活力高于其它3个品种,各指标的降低幅度依次为:山定子>平邑甜茶>小金海棠>八棱海棠。低锌条件下,地上部锌积累高于根系,大部分锌上运以满足地上部对锌的需求;高锌条件下,锌在根系累积,以减轻对地上部的伤害。【结论】不同苹果砧木幼苗对缺锌及高锌胁迫的耐性不同。供试品种中,小金海棠耐低锌胁迫能力较强,山定子对缺锌及低锌胁迫敏感;八棱海棠对高锌胁迫的耐性较强;山定子在高锌胁迫下受到伤害最大、耐高锌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转FRO2基因苹果突变体AFRO2的FRO2基因表达、铁还原酶活性和根系对有效铁的吸收. 结果显示, FRO2基因在缺铁条件下大量表达; 其表达量在根系中最强, 其次是果实, 叶片中最弱; 在正常培养条件下, 转基因AFRO2表达高于对照和其它非转基因品种; 在缺铁胁迫下转基因AFRO2根系铁还原酶活性增加最多, 吸收有效铁也最多. 综合分析表明: FRO2基因表达量、铁还原酶活性、叶片有效铁含量3个指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 均为缺铁胁迫下最强. 这说明, 由于FRO2基因的转化和在八棱海棠苹果中的过量表达, 使其编码的铁还原酶活性增加, 根系还原和吸收的有效铁增多, 致使其叶片中有效铁的积累最多.  相似文献   

6.
FRO2基因表达与铁还原酶活性及有效铁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转FRO2基因苹果突变体AFRO2的FRO2基因表达、铁还原酶活性和根系对有效铁的吸收.结果显示,FRO2基因在缺铁条件下大量表达;其表达量在根系中最强,其次是果实,叶片中最弱;在正常培养条件下,转基因AFRO2表达高于对照和其它非转基因品种;在缺铁胁迫下转基因AFRO2根系铁还原酶活性增加最多,吸收有效铁也最多.综合分析表明:FRO2基因表达量、铁还原酶活性、叶片有效铁含量3个指标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均为缺铁胁迫下最强.这说明,由于FRO2基因的转化和在八棱海棠苹果中的过量表达,使其编码的铁还原酶活性增加,根系还原和吸收的有效铁增多,致使其叶片中有效铁的积累最多.  相似文献   

7.
以山荆子(Malus baccata)、八棱海棠(M.nicromaalu Makino)和小金海棠(M.xiaojinensis)作为北美海棠(M.micromalus cv."American")嫁接砧木,通过比较一年生播种苗的形态指标、根系指标、生长量、发芽率等指标,筛选适合在重庆地区推广的砧木。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规模化繁育北美海棠时,宜选择八棱海棠作为砧木。小金海棠的生长速度最快,地径(0.835 cm)、苗高(105.93 cm)、鲜重(15.813 g/株)和干重(10.920 g/株)等指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山荆子和八棱海棠,但其播种发芽率只有24.4%,极大限制了其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条件对黄瓜根表Fe3+还原酶活性的影响及机理。【方法】在室内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供铁(1×10-4 mol•L-1 Fe-EDTA)和不供铁黄瓜根系的Fe3+还原酶活性、叶片叶绿素含量、组织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含铁量,测定各处理植株地上部、根部的干重并计算其根冠比,分析不同光照条件影响黄瓜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原因。【结果】与6 d光强Ⅰ相比,4.5 d光强Ⅰ+1.5 d光强Ⅱ、6 d光强Ⅱ、4.5 d光强Ⅰ+1.5 d黑暗处理的缺铁植株根表Fe3+还原酶活性分别减少68.9%、84.6%与93.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根系质膜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与植株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无直接关系,而与碳水化合物向根部运输及植株地上部Fe累积量的变化相一致;然而,缺铁植株经4.5 d光强Ⅰ+1.5 d黑暗处理后与6 d光强Ⅰ下相比,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则与其地上部叶绿素含量、碳水化合物的输出及全株Fe累积量的变化趋势均不一致;各种光照条件下,茎尖的Fe累积量与根表Fe3+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黄瓜根表Fe3+还原酶活性显著受光照有无和不同光照条件影响,照光条件下黄瓜根表Fe3+还原酶活性随光强减弱及低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与蔗糖等糖类向根中积累减少有关。不同光照条件下根表Fe3+还原酶活性均受地上部对铁的生理需求调节。黄瓜幼苗茎尖的铁含量较地上部其它部分更能快速衡量植株铁营养需求状况。  相似文献   

9.
NaCl胁迫对苹果砧木K+和Na+吸收的影响及其与耐盐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试验以生根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小金海棠和M7两种苹果砧木在NaCl胁迫下的形态特征、叶片和根系中Na+和K+含量、叶面积扩展速率以及株高增长率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在各盐浓度下伤害程度均小于M7;两种砧木在盐胁迫下叶片和根系中Na+均随盐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但叶片中Na+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根系中的增加幅度,而K+含量变化则不明显.水培条件下表现耐盐性较强的小金海棠叶片中Na+增加幅度明显小于M7,而RSNa,K值显著高于M7.2种苹果砧木在盐胁迫下株高增长率和叶面积扩展率均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各盐浓度下小金海棠受抑程度均小于M7.  相似文献   

10.
根系输液条件下,N-Fe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矫正苹果缺铁失绿症.红色邻二氮杂菲铁示踪结果表明二价铁肥根系输液处理时仍以二价态由根被动吸收, 运输到根、茎、叶和主脉内,运输部位都是靠近形成层的木质部,运输速度每小时可达数十厘米.室内营养液培养的八棱海棠苗用59Fe示踪结果显示,根中分配的59Fe为19.3%,叶中分配的59Fe占70.9%;八棱海棠59Fe示踪结果表明,断1、2、3条根59Fe在叶中分配的比例分别为57.9%、63.6%和68.0%.经树干强力高压注射二价铁后,其主要沿中央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大部分向下运往根系并大量贮存;而向上运稍难,运输速度每小时达数百厘米,所以矫正缺铁失绿症的速度比根系输液慢.但由于根中贮存大量的铁,使铁肥持效期较长.叶面喷施铁肥有斑点状复绿现象,主要是铁在叶片中不易移动所致.  相似文献   

11.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黄瓜地上部对根系缺铁适应性反应的调节。缺铁导致植株根系Fe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液培养法研究200 mg/L Fe~(2+)(EDTA-Fe~(2+))胁迫下,不同钾水平对耐铁毒型水稻种子协优9308和铁毒敏感型水稻种子Ⅱ优838的幼芽长、幼根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POD、SOD和总淀粉酶、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 mg/L Fe~(2+)胁迫下,加入外源钾可以促进幼芽和幼根的伸长生长,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提高POD、SOD抗氧化酶和淀粉酶的活性.Fe~(2+)胁迫下,II优838和协优9308外源钾的最适浓度分别在160 mg/L左右和240 mg/L左右.Fe~(2+)胁迫处理下,铁毒敏感型水稻种子Ⅱ优838和耐铁毒型水稻种子协优9308相比,铁胁迫对前者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Fe、Zn对上海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方法]以上海青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Fe、Zn污染对上海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浓度(≤0.05mmoL/L)的Fe^2+、Zn^2+对上海青白菜萌发率、鲜重、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影响;浓度过高就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Fe^2+、Zn^2+浓度增大,上海青白菜的鲜重、叶绿素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随Fe^2+浓度的增高,上海青白菜植株内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逐渐升高;Zn^2+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在浓度为0.25mmol/L处酶活性最大。[结论]Fe、Zn胁迫对上海青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大,对幼苗的生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矫正石灰性土壤上存在的果树缺铁失绿症,进行了该试验。根系输液条件下,N-Fe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矫正果树缺铁失绿症。红色邻二氮杂菲铁示踪结果表明:二价铁肥根系输液以二价态由根被动吸收、运输到根、茎、叶和主脉内,运输部位是靠近形成层的木质部。室内营养液培养的西府海棠苗用59Fe示踪结果表明,断1、2、3条根59Fe在叶中分配的比例分别为57.9%、63.6%和68.0%。树干强力高压注射铁肥以二价铁主要沿中央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大部分向下运往根系,致使根中贮存大量的铁,向上运输稍难。矫正缺铁失绿症的速度比根系输液慢,但由于根中贮存大量的铁,持效期较长。铁可以通过枝条和叶片进入树体并且运输。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Fe、Zn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3+、Zn2+及其混合液对小麦发芽率、α-淀粉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Fe3+和Zn2+可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高浓度Fe3+和Zn2+则抑制种子萌发;α-淀粉酶的活性随着Fe3+和Zn2+浓度的升高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Fe3+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并随着Zn2+和混合液浓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杜连彩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95-4396
[目的]探讨铅胁迫对苹果砧木平邑甜茶和八楞海棠的毒害机理,并比较二者耐铅性的差异。[方法]采用盆栽土壤中添加铅的方法,以平邑甜茶和八楞海棠2个常规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铅胁迫对苹果砧木幼苗抗氧化物质和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结果]铅胁迫导致抗坏血酸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质膜相对透性增大。高浓度铅胁迫下八楞海棠比平邑甜茶受到的毒害更严重。[结论]铅胁迫能破坏平邑甜茶和八楞海棠体内的抗氧化物质。平邑甜茶可能比八楞海棠具有较强的耐铅毒害能力。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缺铁和供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对不同形态铜的吸收特征以及不同浓度铜和不同形态铜对玉米幼苗吸收铁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铁条件下,玉米幼苗吸收铜的量随着铜浓度的升高显著增加,根系铜含量和积累的铜量显著高于地上部的铜含量和积累量。无机铜是最容易被玉米幼苗吸收的形态,而且向地上部的转运也最多。在有机络合铜中,EDTA络合铜被吸收的量最少,但在体内向地上部的相对转运比例最大。有机络合铜被吸收的总量虽然较大,但多积累于根部,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很小。增加铁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进入植物体内的铜量,并使已进入植物根系的铁更多地分布在根部,从而减少了地上部铜的含量和铜的毒害。铁存在对无机铜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是酒石酸铜、苹果酸铜、柠檬酸铜、草酸铜,而对EDTA-铜的吸收抑制最小。  相似文献   

18.
Hoagland's solution was used as water culture medium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2 concentration on nitrate metabolism of wheat under natural light and light-shaded conditions. NO3^-N, NH4^+-N,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total uptake N by wheat plants during solution cultural period and total N in plants were determined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both natural light and light-shaded conditions, addition of CO2 increased NO3^-N uptake and its assimilative capabilities by plants. However,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 between shoots and roots. With increase of CO2 concentr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NO3^-N and NH4^+-N as well as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were all decreased for shoots whil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o distinct in roots, and the 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 was not decreased, but increased. Since NO3^-N uptake by plants from the solution and the total N in plants were much higher by CO2 addition,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addition of CO2 has resulted in rise of nitrate absorption, assimilation and metabolism of wheat.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红宝石海棠根系的影响,以盆栽控水法,对1年生红宝石海棠幼树进行干旱胁迫,设置5个水分梯度,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5%±5%(CK)、70%±5%(T1)、55%±5%(T2)、40%±5%(T3)和25%±5%(T4),分析干旱胁迫对根系的形态特征、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胁迫显著提高红宝石海棠根系的总长度、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持续增加胁迫强度则显著降低这些形态指标值。根系活力随胁迫程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重度胁迫处理(T4)较对照(CK)降低151.96%。根系中脯氨酸(prolin, Pro)、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 S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强而升高,T4分别较CK提高1.37、1.68和2.82倍;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 SP)含量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胁迫程度加剧根系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不断上升,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在红宝石海棠栽培中应制定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应及时浇水,否则将影响根系的发育,进而影响红宝石海棠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