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从5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最优树脂,并对其纯化工艺进行初步优化,对富集得到的红景天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以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大花红景天中的总黄酮含量。运用静态吸附-解吸附、动态吸附-解吸附方法筛选出最优大孔树脂,对洗脱剂浓度、用量等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西藏产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含量为12.91%,青海产红景天中总黄酮含量为9.85%,D101型大孔树脂为富集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的最优树脂,最佳洗脱剂浓度为80%乙醇溶液,最佳洗脱剂用量为5 BV。经D101型大孔树脂纯化后,西藏产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含量达到24.64%,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到95.51%。D101型大孔树脂对富集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效果,大花红景天中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可为丰富大花红景天的质量评价标准和加快对大花红景天中黄酮类组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法,以狭叶红景天、大花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长鞭红景天为材料,从冻害后的开始出苗时间、出苗持续时间、出苗率、成活率及酪醇含量的不同来研究4种红景天抗冻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院冻害在出苗前发生时袁狭叶红景天的出苗受影响最大,长鞭红景天最小;幼苗期发生冻害时,狭叶红景天成活率最小、冻害最严重,长鞭红景天成活率最大、冻害最轻、4种红景天抗冻性强弱顺序依次为长鞭红景天>大花红景天>唐古特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因此袁长鞭红景天的抗冻性最强,狭叶红景天的抗冻性最弱。  相似文献   

3.
主要通过大花红景天组培繁育、分株繁殖、种子育苗等不同繁育方法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春季种子育苗、冬季试管内培育实生苗是最经济、快速、简便的方法,为大花红景天规模化种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及生理生化响应特征对栽培管理的重要性,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光照度的遮阴处理,研究红景天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全光照相比,不同遮阴处理下大花红景天株高显著增加;遮阴率为89%时,叶质量比显著减小;叶面积比和叶面积根干质量比先增加后减小;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其他指标变化不显著。遮阴处理下,狭叶红景天株高、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指标变化不显著。与全光照相比,85%遮阴处理下长鞭红景天比叶面积、叶面积比和叶面积根干质量比显著增加,茎干质量、叶干质量和总生物量显著减小,其他指标变化不显著。红景天属植物在不同光照度下通过调整生物量分配格局,改变叶形态,调节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保证自身正常的生长发育。大花红景天在全光照和过度遮阴条件下生长受到影响,65%的遮阴率较适宜其生长,因此栽培大花红景天时光照度应控制在41 952 lx左右。遮阴处理对狭叶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的生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应在全光照下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5.
大花红景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花红景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花红景天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计算机检索,鉴定了其中的45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6.61%。主要成分为正辛醇(20.31%),牛儿醇(12.86%),2-甲基-3-丁烯-2-醇(12.07%),3-甲基-2-丁烯醇(6.69%),十六酸(6.43%),亚油酸(5.73%)和环癸烷(4.05%)等。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6.56%。[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大花红景天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山红景天生殖生态学——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原产地调查、栽培试验、分根扦插及种子萌发实验等,研究了高山红景天的繁殖及扩散方式。结果表明:高山红景天有两条生殖途径,一条是有性生殖,另一条是无性生殖。在原产地生境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有性生殖能力弱,主要靠无性生殖来产生大量后代,保存物种;而在太平沟人工移栽条件下,两种生殖方式都能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总结西藏大花红景天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大花红景天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超声波法分别用5种不同极性的溶剂对唐古特红景天(Rhodiola tangutica)化学成分进行提取,经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离鉴定,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并测定其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共鉴定出64种成分,主要为醇类(24.58%)、黄酮类(8.96%)、有机酸类(8.45%)、酯类(5.71%)和烷烃类(14.78%),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醇(7.34%)、丁醇(4.57%)、2-丁酮(1.79%)、3-甲基-2-(H)-呋喃酮(1.87%)、二十四基乙酸(1.77%)、1,2-苯二羟酸异辛酯(0.97%)、十三烷(2.43%)、十一烷(2.47%)等.经测定大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含量为0.92%,唐古特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为1.13%,表明唐古特红景天中红景天苷含量高于大花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库页红景天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多以根及根茎入药,主要有效成分为红景天甙和酪醇等,具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我国是世界上红景天的主产区。全世界90种红景天属植物中我国就有73种.其中尤以高山红景天、大花红景天、云南红景天、长园红景天等闻名,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新疆等省、自治区。其中高山红景天因首次发现于长白山天池周围的高山冻原带及岳桦林带而得名,这一品种在黑龙江省张广岭部分山区也有零星分布。库页红景天是高山红景天的一个抗逆性良好的品种,因原产地而得名,该品种能忍耐-40℃的极限严寒,抗寒性、抗病性及适应环境能力均较强,是适宜黑龙江省发展的珍稀药材品种。  相似文献   

10.
碱提红景天中的多糖及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大花红景天中的多糖。[方法]大花红景天经乙醇脱脂、水提、碱提后,用盐酸中和,乙醇沉淀得粗多糖,经柱色谱纯化得白色红景天多糖,对其进行抗氧化性试验和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试验。[结果]经验证,提取到的多糖不含单糖,为均一多糖。该多糖对猪油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其他油脂也应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作用。羟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多糖、苯甲酸、甘露醇的浓度分别为208、1751、48μ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多糖和抗坏血酸的浓度分别为1801、18μg/ml。[结论]碱提大花红景天获得的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大花红景天悬浮体系中红景天苷含量与其颗粒大小、生长状态的关系及可能机制,以大花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获得愈伤组织,建立悬浮颗粒体系,并分别通过60、80、100和120目细胞筛筛选进而建立悬浮细胞体系。测定了相同培养条件下悬浮颗粒(平均直径约2.5 cm)、悬浮细胞(过80目细胞筛所得)及二者相应培养液中红景天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经80目细胞筛过滤所得滤液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获得大量增殖速度较快、大小均一的悬浮细胞,且这些悬浮细胞中红景天苷含量达0.606 mg/g,约为悬浮颗粒中红景天苷含量0.27 mg/g的2.2倍。而悬浮颗粒和悬浮细胞相应培养液中则均未检测到红景天苷。悬浮体系中细胞与氧气、光照、营养成分的接触程度对培养物中红景天苷的含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栽培条件对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提高其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景天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水分处理,3个氮、磷、钾肥处理,以及不同的遮阴处理,研究不同处理红景天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水分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重度干旱条件下达到最大值。氮肥处理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增加,磷肥处理叶绿素含量减少,随着钾肥施肥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不同种的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与全光照相比,大花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叶绿素含量减少,长鞭红景天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结论]在不同环境中,红景天会通过调节叶绿素含量来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在红景天栽培过程中,适当的水分胁迫、施肥及遮阴有利于红景天叶绿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生产经济的红景天苷的提取方法。[方法]以大花红景天的根为原料,以蒸馏水为溶媒,采用水浴回流浸提的方法提取红景天苷,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和样品粒径5个因素对提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红景天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红景天苷提取率为响应值做响应面和等高线,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得出水浴回流浸提法提取红景天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3℃,提取时间101 min,料液比1∶21 g/ml,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红景天苷提取率为4.21%。[结论]研究为热回流提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微型高压反应器消化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青海产大花红景天和狭叶红景天所含Cu、Pb、Mg、Cd、Fe、Ni、Zn 7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回收率在96.4%~103.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0%。此消化方法方便迅速,结果精密度好,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于少量样品测定。测定结果为这两个品种红景天的进一步药理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西藏色季拉山区高寒植物长鞭红景天分布的6个典型群落样地调查,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鞭红景天所在群落中主要19种草本植物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①分别用Shannon-weiner和Levins指数测得的主要草本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结果基本一致,长鞭红景天、中亚早熟禾、双花堇菜等种的生态位宽度值较高,分布在多种群落类型中,生态适应能力较强;②长鞭红景天与其他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比例值为0.2000~0.7000,主要与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种相似性比例值较大,与生态位宽度值较小的种相似性比例值较小;③长鞭红景天所在群落的生境地分异较大,各群落可利用的资源位较多,故长鞭红景天与大多数种群的生态位重叠较高,但相互间不存在较为剧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马雄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4):45-46,52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甘南高原红景天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甘南高原红景天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共有14种,分别占全球和我国红景天属总种数的15.56%和19.18%。并对甘南高原红景天属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分布和药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大花黄牡丹生境概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西藏林芝、米林两县的大花黄牡丹调查发现,大花黄牡丹通过长期的进化,对高海拔、半干旱半湿润生境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它是一种抗旱能力较弱的植物,对环境中的水分依赖性较大;在原生境下大花黄牡丹的天然更新能力强,但在人为破坏的生境中,天然更新明显受到抑制;人为砍伐不会导致大花黄牡丹致濒,相反,砍伐可以促进新芽萌发生长。大花黄牡丹为喜光植物,种子在半湿润半遮阴的条件下萌发生长良好;大花黄牡丹盛花期有侧方遮阴时开花效果更好。大花黄牡丹的萼片数3~5片不等,苞片数5~6片不等,有中间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8.
曾辉  陈勇  杜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16-15419
对澜沧江中下游糯扎渡水电站工程枢纽区和库区内篦齿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篦齿苏铁在澜沧江干流的两岸分布不均匀,右岸占48.37%,左岸占4.26%,支流占46.37%;主要生长在落叶季雨林下,以半阴半阳坡较多,占总株数401株的47.85%。调查区域内篦齿苏铁种群密度很低,平均约1株/hm2。由于人为采挖严重,导致其种群大小级结构不完整,成年个体较少,缺乏Ⅲ级个体,以Ⅰ级、Ⅱ级幼小个体较多,占32.21%。种群内开花结实植株少,仅发现5株开花,2株结实,但其单株自然结实率较高。目前该种群面临的威胁有:人为采挖;人类生产和建设活动使其生境丧失及生境退化严重;啮齿动物的啃食。使该区域苏铁种群密度急剧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各种人为干扰,而非自然因素。指出应加大对篦齿苏铁野生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力度,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并开展人工繁殖、遗传多样性和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哈尔滨地区宿根园林花卉品种,引进6种多倍体大花萱草新品种,经过3a的性状调查和栽培研究,这6种多倍体大花萱草均可在哈尔滨地区安全越冬,且长势较好;组织培养是快速、大批量繁殖多倍体大花萱草的最好方法;多倍体大花萱草园林用途广泛。  相似文献   

20.
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压砂地、过渡带和荒漠草原3个生境昆虫种类、数量及植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个生境昆虫群落在组成种类和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昆虫群落类型既不相同又相互关联,主要昆虫数量与植被种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