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UWID-BOSTON)北美建筑人造板在经历第2季度一个短暂的平稳期之后第3季度再次下滑.与第1季度的跌落相比略有改善,主要源于周期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抽筒竹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为材料进行了密码子偏好性分析,结果表明:1)抽筒竹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性较弱,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ENC)在38. 85~61之间,平均值为49. 66; 2)密码子第1和第3位的GC含量一定程度上有相似性,GC_1和GC_2、GC_3呈显著相关,而第2位GC含量和其它两位差异较大; 3)密码子偏爱以A或U结尾,RSCU值大于1. 00的密码子31个,其中16个第3位碱基为U、11个以A结尾、1个以G结尾; 4) GC_(12)与GC_3相关性较弱,回归系数为0. 357 63; 5)密码子偏好性更多受到选择的影响,代表基因多数落在标准曲线的下方。  相似文献   

3.
黄河阶地植物群落演替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不同阶地的地形和形成年代具有较大差异,对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和生产力等群落结构和功能造成很大影响.以流经青藏高原玛曲段黄河的3级阶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不同阶地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1)3级阶地上的土壤水分状况不同;2)3级阶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度、多样性、均匀度都有相似的发展趋势,即第3级阶地>第2级阶地>第1级阶地(P<0.01);3)第1级阶地的植物群落和第2级阶地的植物群落相似性较高,而第1级阶地和第3级阶地之间的植物群落差异性较大;4)第1级阶地和第2级阶地上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比第3级阶地上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小(P<0.05).  相似文献   

4.
立地管理措施对2代6年生杉木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福建省南平峡阳国有林场进行5种不同立地管理措施对29年生第1代杉木人工林采伐后营造的6年生第2代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BL3(收获树干和树皮、加倍采伐剩余物)处理的6年生2代杉木林生长最好,其次为BL1(全树收获)和SB(收获树干和树皮,炼山)处理,BL2(收获树干和树皮,不炼山)和BL0(收获地上所有有机质)处理杉木生长最差.5种处理的第2代杉木林地位指数与第1代相比,BL3和BL0处理分别上升0.56和0.27,其余3种处理则有下降.BL1、SB和BL2处理地位指数分别比1代下降0.39、045和0.63.不同处理之间的差异均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三种地被竹出笋成竹生长规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条金刚竹(Pleioblastus kongosanensis f.aureostriaus)、鸡毛竹(鹅毛竹)(Shibataea chinensis)和南平倭竹(S.nanpingensis)3种地被竹的出笋、退笋和高生长3种生物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条金刚竹出笋期历时24 d,出笋后第6天至第16天进入出笋高峰期;鸡毛竹出笋期历时37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5天进入出笋高峰期;南平倭竹出笋期历时33 d,出笋后第6天至第21天进入出笋高峰期;3竹种出笋数量和退笋数都呈"少—多—少"的趋势,出笋数:鸡毛竹(278株/m2)>南平倭竹(253株/m2)>黄条金刚竹(141株/m2);退笋数:南平倭竹(74株/m2)>鸡毛竹(63株/m2)>黄条金刚竹(33株/m2);3竹种的高生长都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呈logistic增长;3竹种昼生长量总体上高于夜生长量,在昼夜24h黄条金刚竹出现2次生长高峰,鸡毛竹出现3次生长高峰,南平倭竹出现1次生长高峰。  相似文献   

6.
桔红片盾蚧(Aonidiella aurantii)是严重为害女贞(Ligustnum lucidum)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省尤溪县1年发生3代,以第3代各虫态越冬,产卵和孵化历期长,生活史复杂,世代重叠严重.  相似文献   

7.
来稿要求     
目前 ,我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根据有关规定 ,我刊从第 2 9卷第 1期 (总第 14 4期 ) (即 2 0 0 0年第一期 )开始全面执行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技术规范 ( CAJ- CD  B/ T1- 1998)。为此 ,我刊对来稿提出要求 :1.题名 :中文、英文题名。2 .作者 :中文、英文作者名字。中英文作者要一一对应 ,具体著录格式参照我刊第 2 9卷第 1期。3.作者单位、地址及邮编 :中文、英文 ,地址要求到地级市。具体要求参照我刊第 2 9卷第 1期。4.摘要 :中文、英文摘要。要根据文章的内容 ,按报道性搞要、指示性摘要、报导—…  相似文献   

8.
以8种新疆地区野生锦鸡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幼苗定植于试验田中,对其生育和适应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粗毛锦鸡儿(Caragana dasyphylla)、特克斯锦鸡儿(C.tekesiensis)、镰叶锦鸡儿(C.aurantiaca)和白皮锦鸡儿(C.leucophloea)的存活率较高,为94%~98%;第2年春季多刺锦鸡儿(C.spinosa)和昆仑锦鸡儿(C.polourensis)只剩2~3株;准噶尔锦鸡儿(C.soongorica)幼苗全部死亡。粗毛锦鸡儿和特克斯锦鸡儿株高最大,分枝数和叶片数较多;白皮锦鸡儿和镰叶锦鸡儿的株高次之,分枝数较少;荒漠锦鸡儿(C.roborovskyi)栽植第3年高生长迅速增加。粗毛锦鸡儿、特克斯锦鸡儿、镰叶锦鸡儿、白皮锦鸡儿和荒漠锦鸡儿在引种试验中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谭毅  周祖基  黄琼  杨伟 《林业科学》2003,39(4):73-77
川硬皮肿腿蜂雌成蜂寄生其替代寄主后,糖原、海藻糖、还原糖等机体成分的含量和α-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力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寄生后糖原(1~6 d)、海藻糖(1~3 d)含量显著下降,第10天达最低值分别为0.719 0 mg@g-1、1.384 4 mg@g-1,比寄生当天分别降低了98.47%、92.21%;同时,还原糖(以葡萄糖为主)总量则逐渐上升,第10天达最高值13.341 6 mg@g-1,是寄生当天的14.8倍.寄生后第1~3天,α-淀粉酶、海藻糖酶等水解酶系的活力迅速上升,第3天达最大值,分别为82.581 6μmol@g-1 min-1、896.723 7μg@g-1 min-1,然后逐渐下降,到第10天接近寄生当天的水平.本文还就替代寄主的糖代谢,川硬皮肿腿蜂蜂毒的作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口.口...门......-..目.....汕...........‘.一曰...........1.上述表中数值均取各机型的振动加速度(频率)的最大值。2.“林业用手持机械的振动测定规程”系按日本(50林野普第241号),详见 “林业机械”杂志1977年第3期3.上表在日本于1977年7月12日公布,摘译自日本“机械化林业”1977(8):日本林业用油锯、割灌机振动测定值@娄茂达~~  相似文献   

11.
北美木纤维回顾(North American Wood:Fiber Review)报告指出.由于英国对颗粒燃料的需求较大,美国南部木质颗粒燃料产业不断投资增加新产能。2015年第3季度.北美颗粒燃料海外出口连续第2个季度增长.比上一季度增长15%,达到纪录新高,略高于160万t。2015年前3个季度来自加拿大的颗粒燃料季度出货量基本保持不变。而2015年第3季度,对  相似文献   

12.
对落叶松-杨栅锈菌入侵不同抗性寄主过程中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进行测定,明确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β-G)4种降解酶在该菌入侵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抗病和感病组合中PMG均在接种后第2天和第5天出现2个活性高峰,在第5天时达到最大值.PMTE、CX和β-G活性分别第3、2和3天达到活性高峰,其中PMG和PMTE的活性高,而Cx和β-G的活性则相对较低.在感病组合内PMG、PMTE、CX、β-G活性较抗病组合大,表明这4种细胞壁降解酶对该菌入侵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褂木等3个树种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丽水市白云山人工林群落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生长量和生物量调查.林分径阶分析显示,20年生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和24年生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径阶集中在14~18 cm,径阶分布较集中,22年生日本冷杉(Abies firma)径阶具明显的双峰结构,林分总蓄积为马褂木(347.62 m3/hm2)>日本冷杉(175.31 m3/hm2)>福建柏(127.79 m3/hm2);连年生长量分析表明,马褂木胸径的连年生长高峰在第8~12年,在第10年达到最高峰,福建柏分别在第12年和第16年出现2个生长高峰,马褂木前期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2个树种,但之后生长速度下降较快.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比福建柏人工林高176.61%、比日本冷杉人工林高42.15%.在各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中,干材(包括树皮)最大,其中尤以马褂木干材比重最大,为68.43%,对以收获木材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人工林来说,马褂木相对于福建柏和日本冷杉,具有较大的木材收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6 a生'辽宁3号'树的1 a生枝条缓放(不修剪)、1/3短截(剪去1/3)、2/3短截(剪去2/3)、1/2短截(剪去1/2)处理对当年萌芽、发枝和第2年开花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发枝数量随枝条上所混合芽数量多少变化而变化,但枝条上芽的萌芽率以2/3短截为最高;第2年的平均座果数表现为缓放和1/2短截处理最高,2/3短截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提高华木莲造林质量,以1年生(S1-0)、2年生(S2-0)、3年生(S3-0)实生苗进行造林试验,分析了不同苗龄苗木的质量及其造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华木莲苗期生长指标与苗龄显著正相关,苗木在第2年的各生长指标的相对生长率显著高于第3年;2)采用S2-0、S3-0苗营造的人工林第1年的成活率分别为93%、90%,显著高于S1-0林分的成活率;S2-0林分第2、3年保存率分别为89%、84%,显著高于S3-0、S1-0林分;3)生长指标来看,S1-0、S2-0、S3-0"同年造林"时,造林后第2年、第3年,S2-0林分的树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均显著高于S1-0、S3-0林分;苗木"逐年造林"时,在树龄为6 a时,S1-0、S2-0、S3-03种苗型所造林分的树高无显著差异,S2-0、S1-0所造林分的地径均显著高于S3-0林分.4)叶绿素含量来看,S1-0与S2-0所造人工林在第3年时SPAD值分别为60.05、47.12,高于S3-0所造3 a人工林的SPAD;5)相关性分析表明,仅有苗龄与1 a林分的树高、地径、保存率等指标相关系数在0.75以上,为显著正相关.综合保存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S2-0苗适应性强,所造林分质量稳定,效果更佳.在同等条件下,华木莲苗龄显著地影响造林效果,造林时选用合格的S2-0苗能提高华木莲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在美洲黑杨×小叶杨新无性系木材密度性状遗传变异及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木材密度性状幼-成相关及早期选择研究.单性状总平均木材密度(ρc)最佳早期选择林龄为5~6年,早期选择的遗传增益为8.72%~9.71%,早期选择的年效率为152.17%~141.30%.多性状指数法早期选择的最适林龄为第5年;构建指数的主要性状为总平均木材密度(ρc)、年轮密度(ρr)及早材密度(ρe)等3个木材密度性状;在第5年应用最佳选择指数I=2.2791ρc+1.1088ρr+1.1589ρe进行选择时(i=2.06),早期选择的遗传增益为0.1142g/cm3,比成熟期第10年单性状直接选择的遗传增益高151.65%.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九龄生腰果树进行施肥(氮磷钾肥)方法的试验:(1)距树3米范围内撒施;(2)施入距树3米的一条25厘米宽、15厘米深的环形沟内;(3)施入距树3米和1.5米的二条环形沟内;(4)与土壤混合拌施于距树1.5—3米的环形带内。施后每隔7天采叶样分析氮、磷、钾含量,一直到第49天。数据已列成一览表。第(3)种施肥方法叶片养份累积量最大,但成本也最高,建议只用于沙土。第(2)种一条沟的方法建议用于斜坡地。第(4)种方法用于平地。  相似文献   

18.
学会园地     
1.中国林学会定于2012年9月1日~3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第十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现向广大青年科技人员征集论文。具体详情请登录中国林学会网站(http//www.csf.org.cn)查看,截止日期8月1日,请积极参会。2.接中林会学字(2012)22号文件,中国林学会定于2012年9月8日~10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办"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是第14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会议,请广大科技工作者申报论文,并通过第14届中国科协年会网络平台注册个人信息、提交论文(网址:http//2012.cast.org.cn),截止日期2012年7月1日。  相似文献   

19.
比较研究了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7年生人工生态林33个阔叶树种的生长。结果表明:长叶竹柏(Nageia fleuryi)、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和白兰(Michelia alba)等8个树种造林早期存活率较低,在荒山造林中生长表现欠佳;其余树种在荒山造林中效果良好。聚类分析结果将26个树种划分为3类:第1类为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米锥(Castanopsis carlesii)、红锥(C. hystrix)等9个生长快速的树种;第2类为盆架子(Alstonia rostrat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肖蒲桃(Syzygium acuminatissimum)等12个生长速度中等的树种;第3类为桂木(Artocarpus lingnanensis)、铁冬青(Ilex rotunda)、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等5个生长缓慢的树种。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在福建省泰宁县营造杉木不同良种生长对比试验林,分析了良种8年生的树高、胸径和单株立木材积.结果表明:第3代良种8 a林龄时树高、胸径及单株立木材积比第2.5代良种分别高出3.6%、9.1%和23.8%,比人工林混合种(CK)分别高出22.2%、44.8%和148.1%;第3代良种树高及胸径年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1.03 m及1.50 cm,比人工林混合种分别高出22.6%和44.2%;第2.5代良种树高和胸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00 m和1.38 cm,比人工林混合种分别高出19.0%和32.7%;而第3代良种和第2.5代良种树高和胸径年均生长差异不显著.第3代良种树高、胸径及单株立木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74%、25.58%及57.05%,各性状变异系数均显著低于人工林混合种(CK),而第2.5代除树高变异系数显著低于人工林混合种(CK),其余性状变异系数与CK无显著明显差异.试验结果初步表明杉木第3代良种在泰宁地区有较好的生长表现和林分整齐性,为泰宁区域推广应用杉木第3代良种造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