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系统调查研究了近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在粤西双季早稻田中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 ,在广东肇庆地区早稻种植区稻飞虱田间种群一般 5月上旬、5月底到 6月初出现 2个发生高峰。近年白背飞虱成为早稻上稻飞虱中的优势害虫。在当地水稻栽培品种中以茉莉新占、山溪占类品种稻飞虱发生数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生长季苹果斑点落叶病流行主导因素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和1999年两个生长季对不同品种苹果树上斑点落叶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合气象数据的收集,分析表明降雨能在不同品种的苹果树上同时引发发病高峰。在对中等感病品种白龙上斑点落叶病发生情况进行逐日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生长季中多个病害发生高峰日形成原因的分析,确定降雨是生长季苹果斑点落叶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3.
广东果蔗宿根矮化病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广东果蔗宿根矮化病发生情况,为果蔗健康种苗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常规PCR与巢式PCR技术分别对广东韶关和广州南沙果蔗产区的主栽品种‘黑皮果蔗’(‘Badila’)及华南农业大学甘蔗育种基地新引进的果蔗品种‘内江蜜蔗’、‘甜城21号’、‘甜城22号’和‘甜城99号’等进行宿根矮化病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巢式PCR检测的阳性检出率达88.6%,明显高于常规PCR检测(40.4%);广东韶关果蔗产区‘黑皮果蔗’宿根矮化病阳性率为86.8%;广州南沙果蔗产区‘黑皮果蔗’宿根矮化病阳性率为92.7%;华南农业大学甘蔗育种基地新引进的果蔗品种除‘甜城22号’外,其他3个品种‘内江蜜蔗’、‘甜城21号’和‘甜城99号’均感染宿根矮化病菌。甘蔗宿根矮化病已在广东主要果蔗产区普遍发生,健康种苗研究与应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稻纵卷叶螟的简易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地水稻上的两迁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来势猛、发生重.稻纵卷叶螟原是局部发生、间歇为害的害虫,但现在随着施肥量增大、种植优质稻和矮秆品种等因素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与为害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的常发性害虫.  相似文献   

5.
广东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1988—1993年。用中国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研究的鉴别品种和鉴定方法,测定450份广东白叶枯病分离菌株在中国鉴别品种上的抗感反应,把广东白叶枯病菌系划分为5个致病型。Ⅳ型菌是优势致病型,Ⅴ型菌是在广东首先发观的新致病型。近年来出观频率上升。范围扩大,能使现有推广的抗病品种丧失抗性。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鸿亮 《植物保护》1965,3(3):84-85
花县位于广东中部,水稻双季连作,早造以江矮早、矮脚南特;晚造以溪南、木泉等几个品种为主。三化螟一年发生五代,以第二代造成早稻白穗损失最大。1958年以后,由于大力兴修水利,改革耕作制度,为农业防治螟害创造了条件;并贯彻了综合防治措施,螟害率逐年下降。1958—1962年连续五年,螟害率均在0.5%以下;1963年遇到百年大旱,带来螟害的特大发生,经过及时防治,螟害率为1.33%。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主要麦区均有发生。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小麦矮秆品种的推广、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小麦白粉病单一抗源的利用,再加上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高度变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麦白粉病的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基于小麦  相似文献   

8.
陈学诚  张剑明 《植物保护》1965,3(4):140-140
近年来,福建省引种了一些水稻矮秆品种,同时也带来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感染了当地的一些品种,早稻有:陆财号、福早籼1号、福矮20号、梅峰1号等;晚稻有凤湖青尖、福晚籼1号、矮脚福州种等19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关于延长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使用年限的探讨——异地育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氮化肥施用量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特别是具有Pm8抗性基因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一、稻曲病在我县的发生概况及其危害: 稻曲病是在我县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水稻病害。该病始见于一九七七年城关镇城北大队从福建引入的大穗型品种“千粒串”上,1978年城关镇三二五大队岳家庄生产队试种的“江南矮”感病严重。此后相继在广东引入的“桂朝二号”和推广的“汕优2号”品种上发病。1980年三标公社“桂朝二号”,  相似文献   

11.
最近十多年来,湖南省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双季稻、三熟制面积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水稻早播早植以及矮秆多穗型品种的推广,和多肥密植的栽培,稻谷的产量有很大的增长,但病虫的种类和为害程度也发生了变化。有些病虫由次要的或不重要的上升为主要的,发生的频率也增加了。历史上在湘西、湘南山区发生的稻瘟病,仍为那些山区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2.
生长季酿酒葡萄霜霉病主要发病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生长季酿酒葡萄霜霉病病情进行调查,同时记载气象资料,并对酿酒葡萄园霜霉病暴发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势酿酒葡萄霜霉病发病程度不同,坡地比平地发病轻;不同酿酒葡萄品种霜霉病发生程度也不同,但整个生长季发展趋势一致。供试的3个品种中以赤霞珠发病最重,其次为品丽珠,梅鹿辄发病最轻。葡萄园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综合影响葡萄霜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闻文 《植物医生》2016,(2):26-30
<正>鳜鱼又叫桂花鱼、季花鱼,因其肉质细嫩丰满、洁白、味道鲜美、无小刺、营养丰富而著称,故为鱼中上品、宴中佳肴,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唐朝就有诗人张志和以"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佳句赞美鳜鱼。鳜鱼是原产于我国的淡水鱼品种,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在江苏、浙江、湖北、广东等地区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作为高档鱼品种,目前,鳜鱼已经成为全国大多数水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稻田杂草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亮  李奇  姬静华  林芳源  胡飞 《植物保护》2017,43(4):158-166
为了解常规管理条件下对广东稻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于2015年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及珠江三角洲的早、晚季稻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控制措施下稻田中综合草害指数与水稻产量呈负相关,推荐剂量的除草剂不能有效控制稻田杂草的危害,特别是在早季需要辅以人工措施对稻田杂草进行管理。稻田杂草对除草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化学除草剂成本低,水稻种植者目前仍可以通过更换除草剂品种和加大剂量对杂草进行控制。化感抑草品种的推广需要在品质和产量上进一步满足生产的需要。在杂草耐药性增加、环境和政策要求减少化学除草剂投入的双重压力下,选育具有化感抑草效果的水稻品种,结合农艺措施,应该成为今后稻田控草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广东水稻品种抗性与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991 ̄1995年对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及部分主栽品种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稻瘟病菌小种分布及发生动态相对稳定,优势种群为ZB群,ZC群;优势小种为ZB13、ZB5、ZC13和ZB1,不同生态稻区优势小种有差异。品种间具有不同的抗性水平,本省育成推广的主栽品种对稻瘟病属中等的抗性水平,个别品种抗性偏低,属于中感至感。粳籼89等的抗病性逐年下降,这些主栽品种抗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原有小种的  相似文献   

16.
纹枯病已成为闽西北水稻高产栽培最重要的病害,其为害损失程度早就大幅度超过稻瘟病。本文介绍了闽西北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1发生为害概况闽西北稻区,纹枯病60年代中期开始露头,70年代以来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矮秆品种的推广、双季稻面积扩大等耕作制度变革,以及密植和为追求高产提高施肥水平,尤其是不合理偏施氮肥等,致使纹枯病发生为害上升加重。特别是1973年以来,大面积推广感病的珍汕品系后,发生面积为害程度直线上升。据尤溪县历年资料统计,1979~1980年纹枯病发生面积达404869hln’。1983年后,发生面积和为害损失均超过…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以来 ,稻纵卷叶螟在思南县发生程度在3~5级的频次达17年 ,其中4~5级发生次达12年 ,是思南县水稻生产上成灾面积广、发生程度重、发生频次高的灾害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在思南县水稻上主要成灾的世代是第3代和第4代 ,这2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在大面积一季中稻分蘖期和孕穗期。近年在思南县塘头镇机场坝一季中稻上 ,就稻纵卷叶螟第3代和第4代幼虫不同密度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的危害损失率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如下 :1试验方法试验在中等肥力的一季中稻田间进行。供试品种 :汕优63。秧苗于5月…  相似文献   

18.
1996年稻纵卷叶螟大发生特点和原因分析许瑞秋(福建省古田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52200)近年来,由于异地虫源迁入量大,当地的气候、天敌和水稻品种等生态环境因素适宜,稻纵卷叶螟发生有明显回升。1996年福建省古田县双季早稻和单季中稻的稻纵卷叶螟主害代...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利用及策略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章琦 《植物保护学报》1995,22(3):241-246
近年因开展遗传育种与植物病理等多学科协作,我国常规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是,利用的抗性基因单一,大面积种植和新育成的抗病籼稻品种(系)所利用的抗病基因,几乎都是Xa-4。该基因系小种专化抗性,不抗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第Ⅴ型。该病原型近年在广东的出现频率上升,分布范围扩大,应引起注意。我国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稻组合的抗性不佳。本文分析了杂交稻改良抗性的特点,提出合理搭配和更新品种,拓宽  相似文献   

20.
我国豌豆地方品种抗白粉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豌豆白粉病(Frysiphe Pisi DC)在四川、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安徽、河南、台湾、广东、青海等省(自治区)的豌豆产区都有发生和为害,影响豌豆品种的推广,是豌豆生长中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