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在进行流域需水量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水资源赋存规律及合理利用方向,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角度,提出了小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3种模式,以期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及影响因素,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从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了水资源的可供给性、水资源开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及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从区域水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协调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然后对丹东市2010—2016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评价结果与丹东市水资源利用变化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生态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可从水资源管理、水体质量以及开源节流等方面提高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江西省水资源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萌  罗璇  郭熙  钟亮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4):182-188
[目的] 分析江西省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水资源利用的定义出发,以水资源利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潜在变量,选取相关的指标为观测变量,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来定量分析影响江西省水资源利用的因素。[结果] SEM较好地反映了江西省水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其中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不同程度地影响水资源利用,表现为:经济发展(0.847)>社会发展(0.500)>生态环境(0.177),而水资源利用主要由水资源开发利用率(0.891)和人均水资源量(0.803)来反映。[结论] 由于江西省水资源利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和程度,建议政府应当综合考虑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建立良好的节水机制,大力宣传节水措施,逐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水资源,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已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和水资源的有限性都要求我们另辟蹊径来解决用水问题。本文从节约用水、回收可处理利用的工业废水、减少城市污水排放等方面阐述了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合理利用城市水资源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临夏州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制约,流域水资源总量持续减少,人均自产水资源只有576 m3,不足全省平均的 1/2,仅为全国平均的 1/5,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必须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采用文献检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临夏州区域概况及水资源管理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水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从突出重点领域节水、完善配套水资源管理政策体系、因地制宜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三方面提出了提高临夏州水资源管理利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格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浙江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格局,并对浙江省及各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为区域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依据。[方法]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运用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模型,核算浙江省及其各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从时间序列看,2003—2013年浙江省整体水资源生态足迹呈较小波动的上升趋势;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大;人均水资源生态量均为盈余,且整体为上升趋势;水资源利用处于安全状态;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从空间差异看:浙江省各市水资源生态足迹可分为高值、中值和低值3个级别;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量均呈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格局;南部地区水资源生态安全程度高于北部地区;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西部和北部地区。[结论]浙江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逐步提高,但内部差异显著。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科学化水平,浙江省及其各市应从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出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相关水利工程设施,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增强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国内外水资源状况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水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对策,并对未来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提出了几点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瑛 《南方农业》2022,(4):220-222
现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在我国水资源调度及发电等方面的应用非常重要.从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内容及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了当下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现状,并提出了农田灌溉中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优化策略和路径,包括增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意识、加大水资源的节约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监...  相似文献   

10.
水足迹可从人类产品消费量和消费模式角度衡量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河南省水资源匮乏状况日渐加剧,为使决策者对河南省水资源利用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基于水足迹理论,运用M-K突变检验和系统聚类法对河南省水足迹结构、效益和生态安全三方面在时间及空间维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足迹呈增加趋势,在2006年发生突变,2009年达到1 382亿m3,内部水足迹起决定作用;水足迹增长超出了省内水资源负荷,2003年以后水资源超采现象更加突出;河南省水资源消耗量增大的同时水资源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全省各地市水资源利用的空间差异明显,驻马店和周口水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水资源消耗总量最大;郑州、三门峡和洛阳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驻马店、商丘的水资源依赖度最小;漯河、许昌水资源匮乏指数最大的同时水资源依赖度却较低,水资源超采严重。为了改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超采严重的现状,河南省各地需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莆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把莆田市水资源分为东圳水库片区、木兰陂片区、荻芦溪片区和仙游片区,分别按无节水措施、现状节水水平和强制节水方案进行水量供需平衡分析,指出了莆田市水资源在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甘肃省黄河流域概况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现状,针对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措施(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盘活黄河流域“水指标”)、工程措施(推进全域水网建设、加强农业节水增效)、管理措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水资源智慧化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提高甘肃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水县平川面积大,水浇地多,是山西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看,地表水利用较充分,地下水尚有潜力可挖。水资源目前存在多头管理、配置不合理、用水能力低、水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实际,提出了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广德县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达到3 250m3,但由于水资源年际分布不均、水污染日趋严重、工程蓄水总量低,造成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情况,从4个方面对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的水资源利用变得紧张,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地下水过量开采、国民用水浪费严重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为此,从中国水资源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水平、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增强水资源循环利用率等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现状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历史上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和原因 ,探讨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多个因素相互耦合 ,从而导致了水资源数量的增减和水质的突变。因此 ,淮河流域的治理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 ,提出了实现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北特干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潜力与粮食增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北生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AEZ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该区种植业不同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下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及相应的粮食增长潜力。结果表明:整个西北区目前存在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重的状况。水分的限制成为发挥该区光温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瓶颈。将水分有效利用率从目前水平再提高10%~20%,土地的生产潜力将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阐述了水土流失区为改善生存条件优先使用水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在减少河流泥沙、调节径流、改善水质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河川径流的影响,肯定了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正面效应,指出了生态用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农业水资源的研究现状、概念、理论内涵,强调了实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条件和途径以及重要现实意义,指出了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将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促进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度需求,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分成3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采用频率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设置、筛选指标,使指标的配置更加合理;采用专家咨询法和改进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降低了主观性偏差,为后续评价奠定了基础.对各指标权重值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水资源本身的属性是衡量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最重要方面,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