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界内的大治河渔业资源丰富,水质环境较好,是我区重要的渔业水域.通过2007~2009年对该水域渔获种类的监测,初步了解了该水域渔业资源变化情况.与前两年相比,2009年该水域主要经济种类和渔获比例明显上升,主要的渔获经济种类为鲢、鳙、鲫、鲤、日本沼虾和中华绒螯蟹,其中鲢、鳙、日本沼虾的资源状况优于前两年.  相似文献   

2.
2007年黄浦江上游主要经济水产动物的渔获比例和种类数与2006年相比明显上升,占主要地位的经济渔获种类为鲢、鳙、鲫、鲤、日本沼虾和中华绒螯蟹,其中鲤、鲢、鳙、日本沼虾的资源状况明显优于2006年.外来生物的捕获提示该水域在一定程度上正遭受外来生物的入侵.  相似文献   

3.
<正>临泉县流鞍河属于草型河道,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们对该河道进行拦网,开展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生态混养,养殖面积3000亩,年均亩产虾50.6千克、蟹16.1千克,每千克商品虾平均16元,蟹每千克80元,亩产值2098元,每亩平均利润1100元,获得总利润为330万元。草型河道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生态混养技术已经成熟,该技术对  相似文献   

4.
绒螯蟹三个种群形态判别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莱茵河野生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三个种群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判别研究。可数性状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莱茵河野生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三个种群,两两之间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的结果,把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和莱茵河野生中华绒螯蟹划为一组,日本绒螯蟹为另一组。判别分析建立起三者的判别函数,雌雄蟹判别的正确率分别为83.1%、91.9%。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4,(11):57-58
2004年10月市场市场价(元/千克)品种章鱼(短蛸)章鱼(长蛸)墨鱼梭子蟹马面鲀石斑鱼海鳗墨鱼虹鳟鲶鱼中华绒螯蟹鲫鱼青蛤文蛤扇贝鲍鱼(单壳)梭子蟹花蟹北极甜虾鲫鱼鲤鱼草鱼鳙鱼(花鲢)进口带鱼带鱼银鲳进口鲳鱼马鲛鱼北极甜虾鳜鱼(桂花鱼)罗非鱼活牛蛙乌龟中华绒螯蟹青虾甲鱼鲤鱼  相似文献   

6.
长江江苏段中华绒螯蟹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年7月~2006年3月间对长江江苏段靖江江段渔获中中华绒螯蟹的比例分析,结果显示:江段中中华绒螯蟹在渔获中比例的数量峰值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度,以3月份为最高,达到渔获数量的1438%。重量比例峰值主要集中在05年的3月份和9月~11月份,以05年10月份最高,达27.17%,11月份次之。在04年秋季至05年冬季间,05年渔获中中华绒螯蟹的数量比例和重量比例部比04年同季节的值要高,江段中华绒螯蟹资源正处于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养殖品种在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的水质变化特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获取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接近总排水量水质指标平均浓度的适宜采样时段,对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进行养殖尾水水质监测,在16:30~次日7:30的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每3 h采集养殖尾水检测总固体悬浮物(TSS)、有机物(CODMn)、总氮(TN)、总磷(TP)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品种之间,排放养殖尾水的4项水质指标质量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评价养殖尾水水质状况:中华绒螯蟹最佳,暗纹东方鲀次之,罗氏沼虾较差。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TSS和TP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ODMn和TN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暗纹东方鲀养殖池塘的TSS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暗纹东方鲀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的TP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4项水质指标的实际排放强度均低于估算排放强度(P...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07,28(6):23-23
为保护江苏省水产种质资源,根据《渔业法》及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农办渔[2007]50号)要求,经专家组论证通过,近期,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全省批准设立了16个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分别是:江苏省蒋家沙竹根沙泥螺、文蛤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洪泽湖青虾、管鲍水域河蚬,长荡湖日本沼虾,固城湖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  相似文献   

9.
《科学养鱼》2004,(12):57-58
2004年11月市场市场价(元/千克)品种35011540223883511395446611503008.816329301341618366036957.612224951261024580123107.69661019.520.610.328.16.262428229.44.83.84.8鲍鱼(单壳)北极甜虾海鳗虹鳟花蟹鲫鱼墨鱼青蛤鳃棘鲈(东星斑)扇贝梭子蟹文蛤中华绒螯蟹波纹唇鱼草鱼革胡子鲶鳜鱼(桂花鱼)虎纹蛙花蟹黄鳝黄蚬鲫鱼加州鲈甲鱼锯缘青蟹(膏蟹)锯缘青蟹(肉蟹)鲤鱼鲢鱼鲮鱼罗非鱼罗氏沼虾鳗鲡牡蛎泥鳅日月贝扇贝梭子蟹驼背鲈乌鳢贻贝缢蛏鳙鱼(花鲢)中华绒螯蟹中华圆田螺竹蛏北极甜虾大黄鱼带鱼南美白对虾小黄鱼草鱼鳜鱼(桂花鱼)黄颡鱼黄鳝鲫…  相似文献   

10.
浅议不同水系河蟹养殖效果和鉴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绒螯蟹属有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直额绒螯蟹、狭额绒螯蟹四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形状相似,螯足有绒毛,额平直具四齿,前侧缘有侧齿,都能在淡水中生存。这四种绒螯蟹中,以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个体较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日本绒螯蟹分布在我国广东、福建、台湾一  相似文献   

11.
郑串  潘连德 《水产科学》2017,(4):403-410
水温(20±1)℃下,采用静态生物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过氧乙酸对中华绒螯蟹Ⅲ期仔蟹、幼蟹、日本沼虾及伊乐藻、金鱼藻和苦草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过氧乙酸对中华绒螯蟹Ⅲ期仔蟹的24、48、72h和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39.36、34.36、30.55mg/L和28.05mg/L,安全质量浓度为7.86mg/L;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24、48、72h和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43.55、40.70、36.53mg/L和31.60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0.67mg/L,过氧乙酸对日本沼虾的24、48、72h和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7.14、14.98、12.02mg/L和9.50mg/L,安全质量浓度为3.43mg/L。根据安全质量浓度可知,对过氧乙酸的耐受性顺序为中华绒螯蟹幼蟹Ⅲ期仔蟹日本沼虾。过氧乙酸对伊乐藻、金鱼藻和苦草的96h半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20.13、39.78mg/L和33.67mg/L,因此,在蟹塘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时,用量需控制在3.43mg/L以下,防止过氧乙酸的药害。  相似文献   

12.
<正>一、我国虾蟹产量和市场分析1.我国虾蟹产量近10年变化我国淡水虾蟹养殖品种主要为5个,即罗氏沼虾、青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南美白对虾和中华绒螯蟹。图1显示了我国2007-2016年这5个养殖品种产量变化。5个养殖品种中,克氏原螯虾的年均增长速率最高(12.4%),其次为中华绒螯蟹(5.2%)、青虾(3.6%)和南美白对虾(2.9%),罗氏沼虾年均增长率最低,仅为0.6%。10年间,淡水虾蟹产量占比相对稳定,虾类总产量占虾蟹总产量的69%~72%; 2016年我国虾蟹总产量  相似文献   

13.
赵峰  黄孝锋  宋超  张涛  杨刚  庄平 《中国水产科学》2020,27(9):1003-1009
栖息地生态修复是养护渔业资源、实现可持续产出的重要手段。针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生境退化甚至丧失的现状,本研究在长江口水域构建人工漂浮湿地生境的基础上,通过连续调查中华绒螯蟹幼蟹的栖息密度、规格组成及其生长特征,研究中华绒螯蟹幼蟹对人工漂浮湿地生境的选择利用状况,为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幼蟹栖息地的生态修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人工漂浮湿地构建可以形成芦苇群落和多种生物栖息共生的立体人工漂浮湿地生境。6-10月,中华绒螯蟹幼蟹均可选择人工漂浮湿地生境作为栖息地,最高栖息密度可达466.6 ind/m2,随着时间延长,栖息密度显著降低(<0.05)。人工漂浮湿地生境上,不同规格中华绒螯蟹幼蟹组成存在着月份间变化,6月和7月以体重小于0.2 g的小个体为主,分别占总数量的98.1%和66.0%;8月以0.2~1.0 g个体为主,占总数量的84.7%;9月以1.4~1.8 g个体为主,占总数量的74.0%。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头胸甲长(CL)与体重(=0.9669),幂指数(=2.3673)小于3,显示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头胸甲长生长优于体重生长。人工漂浮湿地生境为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替代生境,可满足其早期发育阶段对隐匿和摄食等生境条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浅水域小型虾拖网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拖虾是广东省沿海捕捞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为了查明小型虾拖网的渔获组成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2006年10~11月对在珠江口浅水域进行捕虾作业的虾罟网渔船进行了海上渔获组成抽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浅水域虾罟网的渔获种类多、组成复杂,幼鱼和副渔获的比例高;主要渔获种类是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18.57%)、矛形梭子蟹Portunus hastatoides(15.48%)、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11.50%)和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11.16%),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脊尾白虾、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海鳗Muraenesocidae和银鲳Pampusargenteus渔获100%为幼鱼,凤鲚Coiliamystus和棘头梅童鱼CoUichthys lucidus幼鱼比例分别高达87.65%和96.15%;周氏新对虾、脊尾白虾、斑节对虾为主捕对象,鱼类和蟹类是主要的副渔获种类;虾罟网捕捞对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活动,从渔业生物经济学的角度对该项活动进行了分析.本文尝试通过从实现渔业资源数量增加的条件和实现资源经济效果的条件两方面来分析中华绒螯蟹增殖放流的经济行为,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16-2017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感染簇生蟹奴(Polyascus gregaria)对长江口中华绒螯蟹的影响及其时空特征。结果显示,被感染的雄蟹发生寄生性去势,5月和8月被感染中华绒螯蟹的头胸甲长与正常成蟹无显著差异,而11月被感染个体的头胸甲长显著小于正常成蟹;雌蟹和雄蟹的总体寄生率分别为17.31%和6.80%,雌性显著大于雄蟹,其中8月和11月雌蟹的寄生率分别为54.54%、46.40%,显著高于其它月份,而5月和11月雄蟹的寄生率较高,分别为11.72%和13.40%;携带簇生蟹奴外体的中华绒螯蟹主要分布在九段沙东南部,偏好盐度15~20、温度10~15℃的水域。研究表明,簇生蟹奴对中华绒螯蟹的幼蟹和繁殖群体均具有感染力,本研究可为研究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华绒螯蟹与日本沼虾对两菌株的中草药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中华绒螯蟹和日本沼虾病原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CL99817和QXS-1进行了中草药的抑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此两菌株的药敏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对五倍子高度敏感,而对蒲公英、板蓝根等则不敏感;并以其对抗生素的拮抗作用为对照,阐明了此类病害的最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血清中外源凝集素的凝集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绒螯蟹血清中的凝集素可凝集人、兔、豚鼠、小白鼠、鹌鹑、鸡、蟾蜍、鳝鱼等动物血细胞,但不凝集鲫鱼血细胞;此外,该凝集素亦可凝集双球菌、蕈状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细菌。该凝集素凝集活性可被L-山梨糖、D-果糖、D-半乳糖轻微抑制,并表现出对pH和温度的广泛适应性,在pH为2-12,温度为8℃-64℃范围内均具凝集活性。中华绒螯蟹血清中的凝集素对上述几种动物血细胞的凝集效价高于罗氏沼虾和克螯虾。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绥芬河流域野生绒螯蟹的种群现状,2017年9—11月和2018年10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江苏省镇江市、广西省北海市和日本兵库县的天然水域中各采集野生雌、雄绒螯蟹样本各15只,运用基于地标点法的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比较绥芬河野生绒螯蟹与以长江水系为代表的中华绒螯蟹,以及与以日本本土和我国合浦水域为代表的日本绒螯蟹的形态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主成分散点图显示,长江与绥芬河群体部分重叠并形成较为集中的一块区域;日本与合浦群体形成另外一块较为集中的区域;(2)网格变形图显示,各群体头胸甲的形态差异主要为额刺和侧刺长度;(3)逐步判别分析中绥芬河和长江群体仅个别样本相互误判,判别准确率为87%~93%,而合浦和日本水域野生绒螯蟹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4)聚类分析先将长江和绥芬河群体聚为一支,然后将合浦和日本本土群体聚为另外一支。综上,以头胸甲为研究对象的地标点几何形态测量法将绥芬河流域野生绒螯蟹归类为中华绒螯蟹,但仍需要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加以辅助证实。  相似文献   

20.
前言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咸淡水或淡水水域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产卵涸游高峰在每年秋冬季节。通过人工授精及孵化,对中华绒螯蟹的受精过程,特别是瞬间的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