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健康监测技术在沉管隧道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以建设中的广州洲头咀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横向和纵向力学性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沉管隧道工程的健康监测模型,对监测中传感器的布置方案也进行了探索,可为此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安全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健康监测技术在沉管隧道上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以建设中的广州洲头咀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横向和纵向力学性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沉管隧道工程的健康监测模型,对监测中传感器的布置方案也进行了探索,可为此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安全使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勘察设计院为了提高综合实力,在生产管理上力求实现现代化,并达到了如下管理水平: (1)生产调度人员利用计算机掌握全院专业人员动态和项目运行动态; (2)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利用计算机编制项目作业计划、费用计划和项目组人员动态,以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费用和人员的动态管理; (3)计划与统计资料输入计算机,随时根据甲方的变化调整项目计划,确保计划进度落实;  相似文献   

4.
当前玉米可视化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模型的动态生长单独显示,而动态生长显示与玉米生长现实同步对比的可视化集成系统研究却较少.从可视化模型建立的基础——大田玉米实测数据的有效管理及可视化系统的集成同步显示考虑,建立了该管理系统.此系统利用Delphi V7.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 V7.0作为后台管理数据库,建立了用户管理、玉米数据管理和用户查询3个子模块;针对用户数据和玉米数据各自的特点建立有效实体关系图(E-R图),实现了用户数据、玉米属性数据、媒体数据的高效利用;并针对玉米动态生长与实测数据同步显示的设计概念,在该管理系统中预留玉米动态生长同步显示接口,为玉米可视化集成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市地下空同信患可视化平台是提高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能力和决策效率的必要途径.在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支持下,对地质体、地下管网等地下构筑物实现可视化和信息化,并对地质勘察、设计、施工及城市规划、管理中各种地下空间地理分布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够对庞杂的工程资料进行综合动态管理.提高数据可视化程度,充分挖掘地质信息的价值,为建筑、城市规划及岩土工程勘察等相关领域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淼文 《北京农业》2013,(18):193-194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以及成本控制是尤为重要的三个控制目标,而这三个目标也一直是工程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但是在园林工程施工工艺的简单传统观念下,进度控制一直都不被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首先对工程进度计划与控制的相关定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大型园林工程进度计划的制定与控制研究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垦利县为代表详细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苜蓿生产环境信息数据库的结构、数据分层编码原则及建立过程。该数据库以Arcview和Arc/info为基本工具,采用Arcview管理空间数据,Visual FoxPro管理属性数据,二者通过公共字段共享数据,实现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无缝链接。该数据库对区域内生态开发中的资源管理、评价与规划及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方法]根据人工混交林结构特点和生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采用C#语言和开源图形引擎MOGRE开发,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结果]建立了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同时建立了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结论]实现了人工混交林结构重现和生长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方法]根据人工混交林结构特点和生长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采用C#语言和开源图形引擎MOGRE开发,建立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结果]建立了人工混交林结构与生长可视化模型,同时建立了人工混交林结构和生长可视化系统。[结论]实现了人工混交林结构重现和生长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展顺利及工程项目顺利完工,施工单位以合同工期为前提,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合理安排满足工程总进度的要求。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进度管理的特点出发,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国内公共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工程规模日益庞大,工程项目管理中仍然有许多在工期宽裕却无法如期完工的特殊状况,可见在工程进度管理应用及实践上的欠缺及问题。因此,完善的进度管理,是所有企业工程管理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期如期如质的完成。本文以西安国际中心项目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企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现况与问题,评价该项目在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及验收阶段的进度管理成效,以期提升企业建筑工程进度管理执行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设计陆稻种植试验获取陆稻苗期植株的几何构型参数和生长参数,构造出陆稻地上部分及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机与可视化模型。基于模型,在Linux操作系统下,利用C++以及Mesa图形库开发出陆稻苗期三维可视化动态模拟仿真系统,并对可视化系统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仿真三维实体模型在形态特征上与实际陆稻植株相似,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相对误差较小,均在lO%以内。  相似文献   

13.
GIS在造林规划设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家口市造林规划设计信息系统建设为例,在充分调研造林规划设计的业务流程和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建立数据标准体系并合理进行数据库设计,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采用GIS、RS、空间分析技术,全面辅助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工程管理,开发建设了基于C/S模式的造林规划设计信息系统.造林规划设计信息系统实现了对造林规划设计信息数据的有效管理维护,对造林规划进行合理制定,造林设计科学化、可视化,造林工程的动态监理和项目验收.  相似文献   

14.
乌梁素海环境与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乌梁素海为研究对象,SuperMap Objects软件为开发平台,VB程序语言为开发工具,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与算法为理论基础,建立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统一管理。通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实现了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图形查询属性和通过属性查询图形的功能,并以可视化专题图的形式为数据的对比分析提供依据。结合大型关系型数据库SQL Server,实现数据的收集、存储和管理,使管理手段更趋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全面实现3S一体化动态监测乌梁素海湿地环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0月24日,"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大型钢圆筒成岛施工是世界首次!海底深埋沉管隧道是世界首条!外海大型深水沉管隧道施工是中国首次!她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钢结构桥梁,是世界最大的海中桥隧工程,拥有世界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从香港出发,经澳门到达珠海,全程55千米,需时约45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P3软件的功能和特点,通过利用P3软件丰富的网络计划技术,分析和阐述了P3软件在工程项目中如何将工程进度、投资动态过程与目标管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项目管理变为一种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手段,实现了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使工程项目更科学、更合理地实施.  相似文献   

17.
工程管制中项目落实计划需要和工程实行机制密切相连在一起,保障工程项目管制可以适合模式的需求,加强工程管制效率,为工程项目全面落实与完善打造优良的条件。工程项目管制建立要以物质把控管制为根本,全方位加强工程项目落实品质,为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落实搭建优良的条件。工程项目落实的途中要对选购等程序实行全方位的分析,加强工程项目的施工效能,为项目本金建立优良的条件。工程项目管制要以项目实行框架为基准,及时采取全方位的创新,加强工程项目的品质管理,为创建工程管制整体框架搭建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大宗农产品数据可视化管理需要建立基于GIS的农产品数据信息管理体系,并建立相关的农产品安全状态评价和预警模型,运用GIS技术集成,最终实现大宗农产品数据信息的可视化与规范化。大宗农产品数据信息可视化研究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并增强对大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建筑模型信息化技术(BIM)应用于工程项目建设中,其设计协同、模拟碰撞、施工模拟、进度控制、质量把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该技术在钱江路隧道建设中的应用,彰显其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优势和实际效益,为BIM在工程项目中的更广泛应用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工程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进度、投资和质量三方面的内容。进度就是按时确保工程项目能够如期完工;投资就是使确保预算处于受控范围之内;质量就是工程质量满足工程建成的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