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计算机与农业》2008,(1):F0002-F0002
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硕士学位主权学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信息化技术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2.
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信息化技术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与农业》2008,(2):F0002-F0002
简介沈阳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信息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信息化技术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凸显。农业除提供食品、纤维等商品产出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与农村环境、农村农业景观、农村生存与就业、食品质量卫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村农业文化以及动物福利等非商品产出相关的环境和社会功能。农业文化遗产的形成与农业的多功能性密不可分。农业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为农业多功能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国际社会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众多,但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业文化遗产面临各种威胁,我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也给予了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包括传统动植物品种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农艺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中兽医技术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传统农业民俗的保护与利用价值和传统农业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价值等。同时基于这些价值分析提出了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选择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差异,该文以中国东中西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08年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值数据构筑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增长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随着地区发达程度的降低,这种关系越发明显;同时,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增长还存在双向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过模型分析,进一步定量揭示了各地区间农业生产用能与农业产出增长之间关系的差异,以及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也存在差异;详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继续增加农业投入与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出现差异的原因。最后指出,在农业现代化普及地区,重点是提高农业物资利用效率和使用合理的种植结构,而在农业现代化中等及欠发达地区,应注重农业物资投入及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业》2008,(4):F0002-F0002
研究所简介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地处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国家级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研究所下设综合规划室、设施农业工程研究室、农业水土工程研究室、农村能源工程研究室、资源环境与村舍民居工程研究室等5个部门,主要开展农田水利与土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现代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畜牧工程规划设计与配套设施研究,农业可再生能源与农业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村镇规划与农业建筑工程技术研究,农业工程综合规划设计、咨询与监理。拥有一支以农业工程技术科研、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反映我国农业气象科学研究进展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农林水产业与气象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包括全球变化、区域农业气候、农业减灾防灾、干旱与节水农业、作物气象与农田小气候、农业病虫害、农业生态环境(包括产地环境)、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林水产业与气象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包括全球变化、区域农业气候、农业减灾防灾、干旱与节水农业、作物气象与农田小气候、农业病虫害、农业生态环境(包括产地环境)、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气象》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原农业气象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林水产业与气象有关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国内外有关专题研究动态综合评述等,涉及包括全球变化、区域农业气候、农业减灾防灾、干旱与节水农业、作物气象与农田小气候、农业病虫害、农业生态环境(包括产地环境)、信息技术在农业气象上的应用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一步明确农业工程在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作用和任务,以促使农业工程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该文在分析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形式、特点及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及内涵,农业工程的任务、特点及研究领域,农业工程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介绍了农业工程科技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快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翟文侠  黄贤金  张强 《土壤》2004,36(2):136-140
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有决定性作用,从而对耕地质量保护形成决定性影响。尤其在我国进入WTO(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升级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对我国耕地质量保护战略目标的实现形成强烈冲击。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发展对耕地质量保护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WTO框架下农业发展主要对农村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保护的微观主体农户行为产生影响;WTO框架下非农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污染扩散、国际污染转移等方式直接影响到我国耕地质量;另一方面对农业发展和农户保护耕地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耕地质量保护。为确定我国耕地质量变化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WTO框架下我国产业升级对耕地质量影响分析,本文提出完善耕地质量保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形势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其国 《土壤学报》2009,46(6):1146-1154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在总结国内外环保科技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从地球系统科学的角度,初步论述了水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生物保护和矿物资源环境保护发展形势与科技研究动态,并分别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重点,最后简要分析了未来环境保护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3.
植保社会化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为了提升华池县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通过对华池县植保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今后华池县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对策是:强化宣传引导,提升全社会植保社会化服务意识;强化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生产安全保障;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强化部门监管,规范植保社会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任治忠  宁平 《土壤》2012,44(6):924-932
环保产业是区域及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本文以云南省为例,基于区域环保产业的发展动力、规模扩大、产业结构优化,探讨了地方环保产业发展的集群模式.文章结合云南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进的需求,指出了云南省在清洁技术与产品研发、资源综合利用、土壤修复和环保服务业等环保产业领域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区域及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是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适应农业绿色发展和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的需要。为了提升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能力,规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于多年实践和相关文献,在阐述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及其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华池县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现状,总结出了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经验:培育服务主体, 提升服务水平;健全管理机制,增强服务能力;扩大宣传,提高农户认识;强化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政策扶持,提升防控力度等,以上经验有利于拓展农业植保服务的范围和深度,促进县域农业植保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文辉  周兴  钟锦玲 《水土保持研究》2023,30(2):165-174,185
探究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依据。运用TOPSIS模型测算2010—2019年广西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指数,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剖析两者的协调水平、时空演变趋势及集聚效应。结果显示:(1)广西生态保护水平呈波动增长态势,生态保护高水平城市主要分布在桂东北部,低水平集中于中部与南部沿海城市,桂西部城市主要为“中间区”,生态保护模式已由粗放式向全域型转变;(2)广西高质量发展水平经历了“加速增长—稳步优化—提质增效”的演变进程,指数由0.256升至0.622,在空间上大致呈“十”型带状发展格局;(3)广西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水平持续提升,逐步转入初级与中级协调阶段,各市协调类型经历了“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的梯度提升阶段,形成了“一核三副三带”高低发展态势;(4)广西市际间的协调度Moran′s I指数均为负值且表现为下降趋势,呈负相关分布特征,市域差异持续增大,玉林、南宁、柳州、桂林市成为区域高值极化主区域。将“五位一体”发展理念贯穿经济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修复工作,是推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  相似文献   

17.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建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源保护林建设是保护森林环境,实现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根据北京市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以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将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划分为生态型水源保护林、生态经济型水源保护林、经济生态型水源保护林3个林种和18种类型。最后提出了各类型水源保护林合理利用和管理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有决策部分和制定该区水源保护林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植被护坡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回顾国内外植被护坡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总结了植被护坡的功能,详细介绍了植被护坡机理的研究进展。从植物的截留降水、削弱溅蚀和抑制地表径流等方面分析了植被护坡的水文效应,并从植物单根抗拉强度、根-土相互作用、根-土复合体及边坡稳定分析等方面分析了植物护坡的力学效应,最后探讨了植被护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easures of Chinese rural hydropower development schemes.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is making great energy demands and developing rural hydropower currently provides 30.4?GW annually. There is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hydropower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tential problems include changes in hydrological condition, eutrophication, downstream nutrient reduction, sediment deposition, aquatic ecosystem alteration, and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variation. Since most of the rural hydropower resources are located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regions, it is significantly more important tha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s being considered. As exploitation of rural hydropower has developed in China,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chemes had to adapt to changing boundary conditions. Due to impro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variou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ethods have been applied including fuzzy analysis hierarchy process, ecological scheduling, pressure-state-respons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 The latter index can bo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s and has becom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tool in the evaluation of rural hydropower exploitation. To rebalance the interests regarding energy gene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s originating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engineering design optimization, management improve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ere recommended to promot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review concludes that by tak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whole rural hydropower plan, adopting ecological scheduling to guarantee river ecological water demand and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watershed management are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es in furthe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hydropower.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内蒙古自治区的“双碳”目标。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00年、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LULC),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政策规划,建立自然发展、耕地保护与生态保护3种情景,利用PLUS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203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进行预测分析,并用InVEST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开发情景下碳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间内蒙古地区林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均有增加,耕地、水域、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均呈减少态势,且转移方向上主要表现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2)自然发展状态下,草地、耕地、水域及未利用地呈下降趋势,林地及建设用地呈上升趋势;在生态保护状态下,林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均比自然开发情景有所增加;耕地保护情景下,耕地面积相较于自然发展情景呈扩张趋势,扩张面积达4.69×104 hm2。(3)2000年、2010年、2020年内蒙古地区碳储量分别达到1.371 7×1010,1.370 9×1010,1.370 6×1010 t,呈逐年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