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云南不同花魔芋品种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魔花15、楚雄花魔芋2号、丽江花白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富源花魔芋(CK)6个云南花魔芋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花魔芋种芋大小、干物质含量、球茎高等对球茎质量影响较大;干物质含量、球茎直径、球茎高等与葡甘露聚糖含量呈显著性相关;球茎质量、葡甘露聚糖、球茎直径等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云南花魔芋品种可聚为3个类群,富源花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魔花15分布在第1个类群里,丽江花白魔芋、楚雄花魔芋2号分别聚成另外2个类群。  相似文献   

2.
‘万源花魔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栽培的魔芋尚在“种(Species)”的层次,历史上以花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Koch)种为主,1984年以后逐渐增加了白魔芋(Amorphophallus albus Liu et Chen sp.nov.)种。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调查搜集全国魔芋种质资源的基础上,从各地花魔芋农家品种中选出15个进行4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优选出‘万源花魔芋’,其产量高,品质好,抗病性较强,199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成为大巴山区的主导品种。‘万源花魔芋’生长势强,叶绿色,三全裂,裂片羽状分裂或二次羽状分裂,或二歧分裂后再羽状分裂,最后的小裂片呈长圆形而锐…  相似文献   

3.
对云南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魔花15、楚雄花魔芋2号、丽江花白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富源花魔芋(CK)6个云南花魔芋地方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花魔芋种芋大小、干物质含量、球茎高等对球茎质量影响较大;干物质含量、球茎直径、球茎高等与葡甘露聚糖含量呈显著性相关:球茎质量、葡甘露聚糖、球茎直径等与干物质含量呈显著相关.云南花魔芋品种可聚为3个类群,富源花魔芋、会泽花魔芋、大关花魔芋和魔花15分布在第1个类群里,丽江花白魔芋、楚雄花魔芋2号分别聚成另外2个类群.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花魔芋、白魔芋以及两者杂交后代优选品系ZL-19的富硒和耐硒能力,以及外源硒对魔芋球茎营养物质的影响,采用盆栽的方式开展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5、10、20、40 mg·kg-1)灌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球茎最高含硒量为:ZL-19与白魔芋相当,为0.192 mg·kg-1,低于花魔芋(0.265 mg·kg-1)。在耐硒能力方面:ZL-19>白魔芋>花魔芋,而在富硒能力方面花魔芋> ZL-19>白魔芋。花魔芋在外源硒浓度为10 mg·kg-1时,球茎各项营养指标综合表现较优,球茎鲜质量增加了13.13%,球茎总糖、还原糖、总蛋白、可溶性蛋白含量和GSH-Px活性分别达到了71.265、27.019、50.811、17.605 mg·g-1和1.845 U·g-1;白魔芋在外源硒浓度为20 mg·kg-1时,球茎各项营养指标综合表现较优,球茎鲜质量增加了12.94%,球茎总糖、还原糖、总蛋白和可...  相似文献   

5.
马继琼  杨奕  尹桂芳  孙道旺  许明辉  王玲 《园艺学报》2017,44(Z2):2703-2704
 ‘云魔芋迷乐2号’为珠芽魔芋(Amorphophallus muelleri),生育期155 d左右,单株球茎增长倍数平均8.35倍,平均产量56 250 kg · hm-2,球茎葡萄糖甘露聚糖含量38.0% ~ 43.0%,粘度2 500 ~ 4 000 mPa · s,适宜400 ~ 1 300 m海拔的湿热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选择球茎高度、球茎横径、球茎脐部凹陷程度、单个球茎质量、小区产量、大果比例6个荸荠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通过大田试验,对105份荸荠种质资源进行了观测和综合评价。变异分析表明,荸荠大果比例、球茎脐部凹陷程度、小区产量变异系数较大,达26.7%~65.4%;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2.996%,分别代表了球茎大小、球茎脐部特征和产量因子,并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24份荸荠优异种质;筛选出的优异资源经聚类分析,分为综合性状优异的凹脐品种类型和平脐品种类型、某些性状存在缺陷的凹脐类型和平脐类型。  相似文献   

7.
魔芋新品种‘云芋1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芋1号’是从丽江花魔芋群体中选育出的花魔芋(Amprophophallus konjac K.Koch)新品种。出苗到成熟195~210d,平均产量37500kg.hm-2,鲜球茎干物质含量17.5%~20.3%,干物质含葡甘聚糖61.8%,抗(耐)病性优于对照‘富源花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鄂魔芋1号’是以花魔芋为母本,白魔芋为父本,经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平均产量26.77 t · hm-2,平均繁殖系数13.7。三龄鲜球茎干物质含量16.60%,葡甘聚糖含量55.85%。抗软腐病、灰霉病和干腐病,易感白绢病。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期146 d。适宜湖北省西部山区海拔800 ~ 1 300 m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措施对球茎茴香产量、品质及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填闲作物、施用秸秆、单施有机肥以及优化施肥等不同措施对球茎茴香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使球茎茴香增产1.00%~7.65%,氮素吸收增加4.62%~26.7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果实硝酸盐含量呈增加趋势,以常规施肥最高;种植填闲作物、施用秸秆及优化施肥处理的球茎茴香VC含量相对较高,可溶性糖以单施有机肥处理为最高,各处理中硝态氮主要集中在0~40 cm内,未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0.
淀粉型荸荠新品种桂粉蹄1号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粉蹄1号是采用单株选择与生物技术--茎尖组培脱毒技术结合培育而成的荸荠新品种,是目前国内外首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的专用于加工荸荠粉的品种。其特点:每年以组培苗作为种苗,生长势旺、分蘖强、球茎大而均匀,在20个大球茎中横径>3.00 cm的占90 %,纵径>1.90 cm的占100 %,而对照广州番禺水蹄(原种)分别占40 %、45 %,每667 m2产球茎约1 900 kg,比对照提高幅度为5.2 %~27.0 %,淀粉含量为12.7.0 %。  相似文献   

11.
天一是以自交不亲和系L116为母本,以自交不亲和系L1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萝卜杂交一代新品种。中早熟,春秋季均可种植,春季生育期70 d(天)左右,秋季生育期75 d(天)左右。植株直立,羽状裂叶,叶丛小,肉质根长圆柱形,根长20~25 cm,直径6.5~7.5 cm,单根质量500~750 g,表皮绿色光滑,亮泽美观,肉色绿,口感脆甜,适于生食。每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田间对病毒病、霜霉病和黑腐病的抗性强于对照沙窝萝卜。适宜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楚玉1号是以雄性不育系B49-3-1-1-1A为母本,以自交系B20-2-1-1-2-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抗根肿病萝卜一代杂种。早熟,生育期60 d(天)左右,株型半直立,叶丛小,花叶,叶色深绿;肉质根长圆柱形,根长25~28 cm,根粗7 cm左右,单根质量1.5~2.0 kg,表皮白色、光滑,皮痕小;抗根肿病,耐未熟抽薹,不易裂根和糠心,每667 m~2产量4?500~5?500 kg,适合长江流域高山地区越夏和平原地区冬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13.
李川  崔鸣  王显安  赵兴喜  李增义  刘列平 《园艺学报》2014,41(10):2161-2162
‘秦魔1号’是采用系统选育法从岚皋花魔芋农家种群体选育出的新品种。株形紧凑,平均产量达22.75 t ? hm-2,较当地农家品种增产29.04%。鲜魔芋含干物质21.21%,干物质中含葡甘聚糖57.77%,生育期约160 d。适宜在秦巴山区海拔700 ~ 1 200 m区域的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潍萝卜4 号是以白萝卜雄性不育系VMS08-162 为母本, 以晚抽薹白萝卜自交不亲和系
VL03-163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春白萝卜一代杂种。株高50 cm 左右,叶簇半直立,叶色深绿,羽状裂叶,
单株叶片数14~16 片。肉质根圆柱形,纵径32~36 cm,横径6~8 cm,2/5 入土,表皮光滑,尾根细小,
须根少,白皮白肉,肉质细嫩,口感脆嫩,风味好。单株肉质根质量1 kg 左右,根叶比为3。生长期60 d
(天)左右,每667 m2 种植4 000 株左右,平均每667m2 产量为6 000~7 000 kg。适合在全国各地种植白
萝卜的地区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15.
 ‘佛喜金莲’是从地涌金莲野生种群的天然变异植株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多年生大型草本, 具叶鞘联合形成的假茎;株形伸展,株高(67.3 ± 4.6)cm;叶片卵圆形,叶形指数1.49 ~ 1.62,叶片羽 状侧脉凸出明显,背面中脉基部红色,至顶端约1/2 处减淡为绿色;苞片卵状三角形,腹面自顶端至基部 约7/10 为橙红色,基部约3/10 为黄橙色,背面橙红色;观赏性好。  相似文献   

16.
天正萝卜12号是由雄性不育系01-11A和自交系9230-11杂交而成的水果萝卜一代杂种,生长期(播种~收获)约80 d(天)。叶丛半直立,羽状裂叶,叶色深绿,单株叶片13~15片。肉质根圆柱形,入土部分较小,皮深绿色,肉翠绿色,肉质致密,微辣,脆甜多汁,风味好,生熟食兼用。干物质含量7.5%,VC 296.0 mg·kg-1(FW),可溶性总糖3.7%。单根质量0.5~0.7 kg,耐贮藏,每667m2产量4 000 kg左右,高抗霜霉病和病毒病,适宜我国北方与中南部地区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7.
马宏  李正红  万友名  刘秀贤 《园艺学报》2013,40(8):1625-1626
 地涌金莲‘佛乐金莲’是从野生种群天然变异植株中选出的新品种。多年生草本,具叶鞘联合形成的假茎;株形紧凑,株高(129.4 ± 8.9)cm;叶片卵圆形,叶形指数1.77 ~ 1.94,叶片羽状侧脉凸出不明显,中脉腹面橙红色,背面绿色;苞片卵状三角形,腹面黄橙色,背面橙红色;可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及景观配置。  相似文献   

18.
 地涌金莲新品种‘佛悦金莲’是从野生种群的天然变异植株中选育而来。具叶鞘联合形成的假茎;株形紧凑,株高(127.7 ± 18.1)cm;叶片卵圆形,叶形指数1.86 ~ 1.97,叶片羽状,侧脉凸出明显,中脉背腹面均为红色至红紫色;苞片卵状三角形,腹面橙色,背面橙红色;栽培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