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荆州古城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需求,根据下沉式绿地的类型及特点,分析了下沉式绿地在荆州古城应用的可行性,为荆州古城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荆州古城的旅游资源特点,讨论了荆州古城景观设计的3个立足点:楚文化历史、三国文化和古城水文化,并设计了以旅游导向的古城景观系统,包括古城标志性景观,人文景观,古城道路、交通景观和城市的边界景观。  相似文献   

3.
古城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较其他一般城市具有更多的人文、历史积淀,其城市景观的建设特点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的阐释上。以荆州古城文化景观研究为例,初步探讨古城文化景观的生态化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吴峻  罗红安  鲁长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49-7650
荆州古城是1982年11月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荆州古城墙被考古界、史学界称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城墙是固定不变的,限定了城市的范围,使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也影响到城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交通的顺畅等。文物古迹应该保护,不能拆除。多开城门,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城墙内外的联系,增加古城的辐射能力应该成为目前荆州古城解决城墙圈固影响的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荆州鱼糕源自古城荆州,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鱼糕虽然以鱼为原料加工而成,但却没有鱼腥味,因为它风味独特,口感鲜香脆嫩,可蒸、煮、炸、涮,也可直接食用,味道清香怡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提出,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保护、发展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对于古城荆州而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成为其一项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如何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来促进荆州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荆州鱼糕源自古城荆州市,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鱼糕虽以鱼为原料加工而成,却没有鱼腥味。它风味独特,口感鲜香脆嫩,可蒸、煮、炸、涮,也可直接食用,味道清香怡人,明清时期一直作为朝廷贡品,其加工方法也秘而不传。近年来鱼糕开始登上百姓餐桌。  相似文献   

8.
正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傲立群雄,建都于郢400多年,因位于纪山之南,汉以后史称纪南城,约在今湖北省荆州古城附近。而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仅距荆州城区12公里,是荆门的南大门,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山楚墓群所在地,境内古墓群密布,堪称宝贵的地下文库,曾出土"郭店楚简"等国家一级文物。  相似文献   

9.
以荆州古城环城公园为代表的开放型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法,调查环城公园边缘空间现状。结果表明:公园边缘空间设计注重内部空间营造但未考虑周围周边用地性质;公园树种群落丰富但边缘空间设计元素单一;配套设施欠缺;边缘空间设计缺少人文关怀;对荆州地域文化展示不足。据此提出如下建议:边缘空间的多元塑造;根据周边用地性质创造边缘空间正效应;增加配套设施、增强人性关怀;结合人文景观营造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0.
把握机遇,找准定位,在支持荆州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中体现农业银行应有地位 (一)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为荆州农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除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给荆州农行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外,大规模的产业升级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兴起也给荆州农行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许素  周勇  郧文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07-6909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从宏观层面对市域范围内8县市区建设用地进行了综合集约利用水平评价。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建立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荆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分异规律,并指出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荆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分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荆州市街道绿化树种的生长状况与观赏特性进行了评价,得到各树种的综合评价值及排序,采用级差法将现有街道绿化树种划分为宜大力推广、宜推广、可适当推广和不宜推广等4种类型,并给出了每一类型树种的具体名称。  相似文献   

13.
樊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5(19):9158-9159
分析了湖北荆州市返乡农民工的特点,提出了解决荆州返乡农民工就业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邓德平  胡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380-10382,10385
以荆州市观光农业发展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认为荆州市观光农业的发展类型较为丰富,发展势头较为强劲,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济贡献能力日益提升,社会效益日渐显著.总结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霞  海松  贺程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158-159
根据荆州历年气候资料统计和天气气候特点,通过荆州豆瓣酱制作过程个例分析,初步探讨豆瓣酱制作工艺与天气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荆州豆瓣酱制作工艺不仅与天气气候息息相关,同时,适合豆瓣酱制作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夏季入梅以后到盛夏,而豆瓣酱品质好劣受夏季梅雨期天气气候异常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专业化在湖北省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呈显著趋势。荆州市是湖北省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探寻湖北省农业生产专业化发展概况,从荆州角度来观察湖北省的农业专业化发展也就显得较为重要。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算法出发,揭示出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衡量空间事物分布的意义,然后利用空间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湖北省的农业生产基尼系数,揭示出湖北省农业专业化的变化情况,同时结合荆州在湖北省农业生产排位的变化,分析出荆州在湖北农业专业化中的地位。在2000—2009年中,湖北省的主要农产品出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的趋势,其空间基尼系数上升较快;荆州在农业专业化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促进了荆州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荆州市城区桂花品种资源调查及园林用途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列出了荆州市城区桂花品种资源4个品种群29种,并对其园林用途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8.
徐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13-17915
利用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潜江市、宜昌市及襄誉市的5个市(县)118个会员的调查数据,基于Logit模型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人力资本团队满意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荆州和沙市两地合并,是荆沙城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实现这一设想,需要按照这样的原則来设计方案,即“三个地名并存,两套班子共容,城建规划统一,经济实体不动”。因此,荆沙两地的合并应该分两步来达到,即第一步实现两区一县方案,第二步实现两区三县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地实现荆沙城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荆州旅游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荆州旅游资源的特点及荆州旅游业的现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荆州旅游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