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东东莞市森林公园开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广东东莞市开展了森林公园规划建设的“整山”工作。2003年至今,市财政投入了6.7亿元资金(不含镇区财政投入和征地拆迁、青苗补偿费用)建设大岭山、大屏嶂、水濂山、同沙、旗峰、清溪等六大森林公园。本文以东莞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东莞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现状,研究和分析其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推动和加快东莞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带动了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发展和建设,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属于典型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本章以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规划研究为例,分别从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理念,旅游产品、旅游组织,植物景观,道路交通、道路绿化等方面内容,针对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的开放需求、资源特色及生态完整性,提出最适合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发展的途径,在保存、恢复、创造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成清溪镇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周边城镇居民森林休闲旅游的新热点,运动休闲、康体娱乐的新空间,为东莞市清溪亚公山等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东莞市大岭山、大屏嶂和银瓶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成效进行分析,用等效益物替代法和货币置换法对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森林公园建设的方向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孖髻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广东省珠海市孖髻山森林公园的基本情况后,从规划原则与功能分区、公园的生态建没规划、公园景观建设规划上论述了孖髻山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内容。进而从生态效益、景观效果两个方面,评价了孖髻山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唐寨山森林公园多年建设管理实践的总结与分析,从资金、基础设施、特色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唐寨山森林公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修编森林公园建设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调森林公园特色、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自然野趣、力求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整体协调等对策,实现唐寨山森林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岭山城市森林公园在东莞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碳汇能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2005年和2008年的森林资源小班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东莞市大岭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森林植物的碳储量、碳密度及碳汇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3年来共吸收二氧化碳9.069万t,平均每年吸收二氧化碳3.023万t,森林碳汇能力每年7.34t/hm2,这说明城市森林公园的碳汇能力对于城市低碳经济建设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而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东莞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也相当重视。东莞市以“整山”为手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搞好森林公园建设,努力打造绿色城市,美化市民生活环境,为广大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安全舒适的旅游休闲场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地区的森林公园规划工作中,经过对规划区的合理勘界,森林公园的用地主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林场,其功能定位也从森林旅游开发转向多主体、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本文以东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同总体规划为案例,论述了如何从森林公园相关用地利益主体和建设条件分析人手,以协调多方利益达成共赢为目标,探索能适应21世纪广东森林公园发展新趋势的规划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福建省唐寨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现状建设管理进行总结与分析,从物种多样性、季相变化、森林公园特色等多方面阐述了唐寨山森林公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公园总体改造规划,提出该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的指导思想和思路,以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小气候效应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开展了森林小气候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境状况达到了二级标准水平;有林地与空旷地相比,其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的日变化相对平缓,有林地的土壤温度以阔叶成林的最低,幼林的次之。有林地的空气负离子含量明显比空旷地的高,空气中可吸入粉尘质量浓度、空气粒子数均比空旷地的低。大岭山森林公园可作为休憩、娱乐和保健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介绍新疆林业生态建设投资规模和主要林业工程财政投入情况,分析林业生态建设财政投入的效果,提出林业生态建设除了要建立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外,还要实现财政投入主体多元化,扶持林业生态建设后续产业,使建设资金由“输血”变为“造血”方式,以维持生态建设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是一个极具热带特色的岛国,有“花园城市”美誉。进入新世纪,新加坡强制推行“空中绿化”后,使其“花园城市”转变为“花园中的城市”、“平面花园”转变为“立体花园”,成为区域城市的“空中绿化”典范。文章回顾了“空中绿化”概念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结合对新加坡“空中绿化”的实地考察,介绍了空中绿化新技术及空中绿化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建设、环境、资源三者矛盾尖锐。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之一,寻求一种既经济又环保的方式是最核心的问题。而风景园林设计的宗旨——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正与之不谋而合,因此将二者结合顺应了其本质的联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文章提出了园林建设中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分类方式和多种用途,以便帮助解决大量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同时也是对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利用过程的展示。  相似文献   

14.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景观与乡村风情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而乡村生态旅游对于解决乡村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分析了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类型、特点及功能,重点围绕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成都市创建世界田园城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汪永华  李昂 《广东园林》2008,30(6):60-65
美丽多姿的园林景观为新加坡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文章介绍了对新加坡的实地考察情况,介绍了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概况、建设经验及其成果,并将其与广州的绿化建设进行分析比较,对广州“花园城市”行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生态意识的提高,国人已开始意识到,保护生态的战略和历史意义。国家目前已初步划分216个生态功能区,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林区,已将此项事业摆上日程。然而,称"功能区恢复"较称"功能区建设"更为合理与严谨。生态功能区的自然功能是千百万年所形成的,非建设所能及,这一点早有国内外历史教训。当代及后代如能尊重自然规律,尽可能地恢复其生态功能,才是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7.
双江县市政广场设计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将当地的文化很好地融入广场环境中,以建设生态型文化广场为目标,创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绿色自然式广场。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池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SWOT分析和战略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徽省池州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采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分析了池州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机会和威胁,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为池州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业主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控制,加强过程监督管理,对项目的投资管理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使得工程造价控制从被动的事后核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管理,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使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实现更好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宜春经济开发区的介绍及"生态筑巢,优势后发"的园区创建理念分析,借于宜春的龙舟文化历史悠久,将整个客商(行政)服务中心比喻成一艘即将出海的大型龙舟,对经济开发区的启航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着重提取与应用两大宜春文化元素,即龙舟文化与版画文化,极力打造一个融现代、科技、生态、人文等特色为一体的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