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光蠢细菌(PSB),是一大类能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的群体,这个群体共分4科(红螺茵科、着色菌科、绿茵科、绿丝茵科),18属,45种。其特点是菌体内含有光合色素,能利用环源里的简单有机物和二氧化碳,在厌氧(嫌气)、光照(200勒克司)条件下,行光合作用制造复杂有机物来建造自身。长春市水产研究所,已于1990年4月从土壤中分离出红螺菌科红螺菌属的混合菌株,经过不断的扩大培养,在渔业生产上广泛应用。五年里总结出一套最佳的施用方法,即全池泼洒加压底施饵料添加“综合施用法”。1.从亩产量上看:“综合施用法”446.8kg,…  相似文献   

2.
“以菌治理生境”在对虾养殖中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t、bacteria,PSB)是一类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供氢体兼碳源进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细菌。  相似文献   

3.
光合细菌在养鳗业中的作用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广泛分布在水田、湖沼、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和土壤中。其大多数种类能以有机物作为光合作用的供氢体兼碳源,故在自然界里被有机物污染的地方,它们广泛存在,在净化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就十分重视对它进行多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光合细菌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有益微生物,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以日本小林正泰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学者首先把它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及把它作为优质饲料和肥料,开展了水产、禽畜养殖及种植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它们在水中光照条件下可直接利用有机酸、氨基酸、氨和糖类等有机物,并使自身得以增殖,同时净化了水体,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抗病、促生长的作用,光合细菌还具有较高的饲料价值,在水生生物食物链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合细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是一类以光为能源,以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等为营养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它不仅能净化水质,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作为鱼虾的饵料添加剂,同时能促进水产品的繁殖,提高孵化率。光合细菌的多种良好性能已引起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我们特从广东省高产虾塘的污泥中进行了光合细菌的分离,得到一株细胞活性高的沼泽红假单胞菌ZP23,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摸索,为以后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一、材料与方法1.待分离材料台山高产虾塘的底泥2.培养基富集培养基,分离培养基扩大培…  相似文献   

6.
王玉堂 《中国水产》2009,404(7):53-57
芽孢杆菌为好气性细菌,当养殖水体的溶氧较高时,其繁殖速度加快,分解大分子有机物的效率较高,因此,施用该菌时,最好开动增氧机,以提高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因芽孢杆菌为化能异养菌,  相似文献   

7.
光合细菌的计数方法--半固体试管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细菌是一大类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包括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硫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由于它有能利用硫化氢、氨氮、有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快速生长且菌体本身具有营养丰富、无毒无害等特点,因而在水产养殖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水产养殖中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红螺菌科的光合细菌,如沼泽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球形红菌等,常用来净化水质、防治疾病和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效果比较明显。然而长期以来,光合细菌水产制剂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时有掺假使杂现象发生,严重危害到…  相似文献   

8.
1.光合细菌。 在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是红螺菌科的一些种类,大多数为厌氧性或兼性厌氧性细菌。作用机理是其细胞内含有细菌叶绿素,在无氧和光照条件下,利用水体中鱼虾残饵及排泄物等有机物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合成大量菌体。光合细菌还能利用水体中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某些种类还可利用硫化物等,从而形成了很强的水质净化能力。王育锋等(1990)用光合细菌菌液在池塘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细菌,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的总称。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田、湖泊、江河、海洋、活性污泥及潮湿土壤中,能够以光作为能源、能在厌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条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机物、硫化物、氨等作为供氢体兼碳源进行光合作用,它表现出如固氮,固碳、降解  相似文献   

10.
目前应用于净化有机废水的光合细菌(PSB)主要集中在红螺菌科的红假单胞菌属,其为光能异养型,能利用有机酸、氨基酸和醣类作为供氢体或合成细胞的碳源,它既能在光照厌氧也能在黑暗好氧、黑暗厌氧条件下生存繁衍。光合细菌的光合作用,在无氧状态下进行 (一)、以H_2S作为供氢体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液体迷宫和固体诱饵实验方法研究了DM(二甲亚砜,下同)和甜菜碱对麦穗鱼的诱食活性,并对麦穗鱼的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0.01%的DM对麦穗鱼有诱食活性,在饵料中添加0.5%的甜菜碱时鱼的咬饵次数最高。麦穗鱼摄食行为的引发和继续是在视觉、嗅觉、味觉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此外,麦穗鱼对饵料的形状和颜色也有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COMPARISONOFLIPIDSANDNITROGENOUSEXTRACTIVESOFDANUBLANWELSANDCHINESECATFISHXueChanghuo(OceanUniversityofQingdao,266003)WangJia...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产卵前后卵巢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剖和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产卵前后其卵巢的结构变化,排卵以及卵子遇海水后的激活情况。对虾卵巢可分为头前叶,侧叶和由腹部端向后延伸至尾节并于末端愈合的腹叶。  相似文献   

14.
对虾白黑斑病的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虾白黑斑病已被证实为一种生理性疾病,与细菌等生物性病原没有直接关系。根据这一结果作者一改过去以抗菌素为主治疗该病的方法,而采取生成防中强对虾营养的措施,在实验室小水体及生产养虾池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虾人工授精有精荚移植和人工体外授精两种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人工获取精荚、精荚移植以及人工体外授精方法、存在问题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6.
渤海硬骨鱼类鱼卵和仔稚鱼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渤海硬骨鱼类鱼卵、仔稚鱼种类41种,隶属7目27科38属,优势种类依次为科、石首鱼科、鲱科、科、科和舌鳎科。鱼卵、仔稚鱼分布几乎遍及整个渤海海域,产卵盛期密集中心为辽东湾中南部、渤海中南部至莱州湾西北部以及三湾的底部。并对主要种类鱼卵、仔稚鱼的数量分布及变化进行了详细地描述。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盐度同缢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在室内控制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下,采用单因子和结合的方法,研究温度和盐度同缢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关系。缢蛏稚贝的适盐范围为4.50‰至28.30‰,最适盐度为12.40‰至16.30‰。在25℃时,它对低盐(1.80‰以下)有较强的忍耐性,对高盐度(33.50‰至40.00‰)也有一定的忍耐性。缢蛏稚贝的适温范围为10℃至35℃。但最适温度随盐度的不同而异,若在最适盐度的生境中,它的最适水温为27℃至30℃;如果稚贝在最适盐度以外的适盐范围内,经方差分析表明,它的最适温度是22℃。稚贝对低温(5℃至2℃)有很强的忍耐性,致死温度上限是40℃。缢蛏稚贝对盐度的敏感性,比它对温度的敏感性来得强。在22℃以下的温度组中和最适盐度范围内,盐度与温度的相关性不太明显;而在27℃以上的较高温度和适盐范围的上下极限时,其相关性显著,它们相应的适盐或适温范围明显地变窄。  相似文献   

18.
渤海底栖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1993上渤海增殖生态基础调查,4个航次共捕获底栖动物59种,2224.245kg,其中甲壳动物25种,占总重的61.7%,软体动物22种,占33.5%,棘皮动物9种,占4.6%,其他类包括腔肠动物1种,环节动物1种和尾索动物1种,共占0.2%,4个季节中,平均网获得以秋季(10月)最高,为25.583kg/网.h,其次为夏季(8月)为15.918kg/网.h第3次为春季(5~6月)为8  相似文献   

19.
This 97-day study, conducted during midwinter using a re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and male and female eyestalk ablation on reproduction of P. vannamei and P. stylirostris. Four light intensitie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various levels of fluorescent lighting (bright, 14.7 μEm-2s-1; moderate, 4.4 μEm-2s-1; dim, 0.6 μEm-2s-1; and dark, 0.0 μEm-2s-1) and the fifth consisted of artificial lighting supplemented with natural light through a translucent skylight (skylight, 4.7–9.3 μEm-2s-1). Unilateral eyestalk ablation was performed on all male P. vannamei in one of each pair of tanks within a treatment. In addition, half of the females in each tank were unilaterally ablated. Ovarian maturation, spawning, molting rate, and survival were monitored daily within each tank. Growth and gonad development were measured at termination. The optimum light intensity for P. stylirostris appeared to be lower than that for P. vannamei. P. stylirostris matured and spawn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skylight and dim treatments than in the moderate, dark, and bright treatments. P. vannamei matured and spawn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skylight, bright, and moderate treatments than in the dim and dark treatments. Natural light supplementation beneficially affected reproduction of both species. Male eyestalk ablation increased gonad size and doubled mating frequency of P. vannamei in comparison to unablated controls. This is the first documentation of increased penaeid shrimp reproduction by unilateral eyestalk ablation of males. Even more significant may be recognition that male gonadal development is a limiting factor in reproduction of shrimp in captivity.  相似文献   

20.
罗红霉素是第二代红霉素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水溶性复方罗红霉素散剂—诺德的开发研制过程,更为药物开发工作者提供了开发新产品的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