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要想养好蛋鸡,首先要养好蛋雏鸡,要抓好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这一阶段是产蛋鸡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刚出壳的鸡体质柔弱,对环境的依赖性极强,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自我保护能力差。它的生理机能正处于逐渐发育中,极易受外界病毒、细菌的侵袭而感染疾病。这就需要有适应的生存环境,确保蛋雏鸡的育成率和整齐度,使其健康生长。蛋雏鸡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鸡场的经济效益和生存。  相似文献   

2.
1育成鸡的选择在育成过程中观察、称重,不符合标准的鸡应尽早淘汰,以免浪费饲料和人力。育成鸡的生理特点:消化机能、体温调节机能基本健全,雏鸡开始脱温,采食量增加。骨骼和肌肉的生长都处于旺盛时期。12周龄以后,育成鸡的性器官发育尤为迅速。对环境条件和饲养水平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3.
异食癖是指由于动物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多种疾病的综合症。鸡异食癖多发生于集约化养鸡场,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均易发生,而以轻型品种的育成鸡和初产、高产蛋鸡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和笼养发病率更高。鸡群中一旦发生,很快蔓延全群,引起互啄现象,严重的致使鸡只死亡,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养鸡生产中,应当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异食恶癖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母猪繁殖机能障碍是母猪饲养中的一个难题,特别对大规模母猪饲养和纯种母猪饲养影响更大。因此,要使母猪保持良好的繁殖状态,有较高的受胎率、产仔率、产仔数,年产仔窝数等,必须查清母猪繁殖机能障碍病因,同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鸡育雏是养鸡业成败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中大鸡阶段的健康状况、成活率、料肉比例。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以下浅谈提高雏鸡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用海藻提取物给AA鸡连续饮服28天,观察其免疫机能和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除能增强鸡的免疫机能外,还能显著提高鸡的体重。  相似文献   

7.
蛋鸡在一个产蛋周期(19~72周龄)的生产水平决定于其产蛋高峰所处的季节,一般立春前后上产蛋高峰的鸡群比立夏前后上高峰的鸡群平均饲养日产蛋数要多5~8枚。春季气温开始回升,鸡的生理机能日益旺盛,各种病菌易繁殖并侵害鸡体。因此,必须注意鸡的防疫和保健工作。1关注鸡群产蛋率上升规律,加强鸡群饲养管理立春过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飞速发展,对饲养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寒冷应激对鸡的危害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在每年气候转换的季节。气候是影响鸡生产性能和生理机能的重要外部条件之一。气候因素是指气温、气湿、气压等,尤以气温对机体的影响最大。在冬春寒冷的季节,气候条件相当恶劣,  相似文献   

9.
规模种鸡场尤其是每栋5000只以上的鸡群,暑热对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现代化的饲养方式增加了密度,充分利用了空间,同时提高了环境温度,阻碍了鸡的散热,不仅影响生长发育、生产性能更重要的是影响免疫机能,高温可抑制免疫机能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降低,淋巴细胞、嗜血性白细胞减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以至鸡只对疫病抵抗力下降,  相似文献   

10.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一阶段。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和抗病力低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肉鸡腹水综合症又称鸡水肿、心衰综合征、腹坠症。本病是肉雏鸡的以腹腔内潴留大量积液为主要特征的呼吸和循环系统机能障碍综合症。1发病原因本病是由多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鸡慢性缺氧、代谢机能紊乱等疾病的综合症。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饲养环境和管理不善,空气中氨、尘埃  相似文献   

12.
雏鸡是指刚孵出60天内的鸡。幼雏体温较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其生长快,代谢旺盛,羽毛生长快、更换勤,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抵抗力弱,敏感性强。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在饲养过程中做好饮水与饲喂工作,才能保障鸡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3.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陕,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养鸡场。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鸡的热应激是指鸡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是机体防御机能克服热应激源的不良作用,也可以理解为鸡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及生理功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系列异常反应。导致鸡的免疫机能、防御机能和生产力下降,造成伤残、虚脱、衰竭、死亡等不良后果,并易诱发各种疾病,危害养鸡业,是一种“全身适应性综合症”。热应激多发生于夏、秋高温季节,多见于集约化、规模化、高密度饲养的鸡群。因此,研究和实践鸡热应激的防制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强饲养管理1.炎热季节检查鸡舍内饮水设置是否满足鸡群所需,必要时…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养鸡业广泛应用集约化高密度的饲养模式,使鸡在饲养过程中对各种应激的敏感性逐渐增强,尤其是每年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对鸡生产性能、免疫机能等的危害十分突出。成年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为18~24℃,  相似文献   

16.
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雏鸡具有代谢旺盛、生长快、敏感性强、绒毛稀少、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弱、抗病力低等特点。该特点决定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和防疫工作十分重要,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总结出提高雏鸡成活率必须注意的几项技术措施,供养鸡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对鸡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应激是由高温应激源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应,是制约集约化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综述了热应激条件下鸡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机能、内分泌机能等生理机能的变化,旨在为生产实践中如何有效的预防及缓解热应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鸡肾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机能障碍的总称,包括肾结石、肾炎、痛风症、输尿管结石和尿毒症等,主要表现为肾肿胀、苍白、出血、肾小管和输尿管出现尿酸盐沉积。近几年来,在集约化饲养及散养中,鸡的肾脏疾病发生率都有升高的趋势,严重时可导致鸡群的高死亡率,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鸡啄癖,有的也叫异食癖,在广义上恶癖也包括在其中.是由于鸡的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发生异常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原因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综合征.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不论发生哪种啄癖,既残害鸡体自身,造成利用价值下降,同时,从经济角度看,影响鸡的牛产性能,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20.
<正>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所致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造成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