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选用欧洲花楸叶片、腋芽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试验,确定腋芽为诱导培养的外植体。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从而建立了一套"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的无性繁殖体系。  相似文献   

2.
桉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桉树组织培养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迄今为止,全世界约有60种桉树进行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包括胚培养、芽培养及嫩茎培养、花药培养、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培养等技术,绝大部分成功获得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3.
刺槐的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木本植物离体培养进展很快,已有120多种木本植物获得完整再生植株,刺槐离体培养就是其中的一例。到目前为止,刺槐的离体培养研究已在形成层、茎尖、茎段、叶培养、胚培养、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以及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1 刺槐的离体培养研究历史刺槐的离?..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作者结合研究生课程讲授和研究生论文指导实践过程中的切身体会,从文献查阅及综述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探讨了研究生教育中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王莉 《绿色科技》2012,(7):266-267,270
探索了影响樱花细胞悬浮培养的因素,优化了其液体培养基不同激素配比、培养物密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等培养条件,以建立樱花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是MS+1.0mg/L6-BA+2.0mg/LNAA+1.0mg/L2、4-D液体培养基中,于26℃、120r/min的摇床上,细胞悬浮培养细胞最佳起始密度为2.5×104个·mL-1时,培养14d,可得到稳定的悬浮细胞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和思考如何保证并提高其培养质量的问题。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模式的设计、培养环节的落实以及培养质量控制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在阐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计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体现职业性和技能性、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体现应用性、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实现共同培养、通过改革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性;提出要从导师指导环节、学生选题环节落实培养环节;提出建立开放性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模式和由学校负责、企业参与的培养质量控制体系,并签订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权益的合作培养协议,以构建培养质量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给核果类果树组织培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综述了有关胚培养、茎尖培养、茎段培养、叶片培养及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基本培养基、碳源、激素种类与配比和环境条件等影响因子对培养效果的影响情况,指出了核果类果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国内有关轮虫高密度培养方面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轮虫高密度培养过程中轮虫种类的选择、饵料种类的选择、培养条件的设置、培养的方式方法和营养强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曼地亚红豆杉组培快繁技术的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年生曼地亚红豆杉扦插母株当年生枝上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简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白糖、凉开水代替蔗糖、蒸馏水不影响外植体的萌芽率,并可有效降低成本;自然光照代替灯光培养需要配以适合的季节、培养容器、培养方法和采光效果良好的培养室;以蛭石为基质的瓶外生根培养不仅生根率高,根系生长较好,且可简化培养工艺,降低培养成本.  相似文献   

10.
借鉴国外经验提高农林与资源经济类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农林与资源经济类博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科研素养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从科学的学术培养理念、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培养制度与环节等影响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介绍和分析了国外同类专业博士培养的有益经验以及对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借鉴作用;提出了应加强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方法和工具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改进论文指导模式,创造良好的研究氛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钗石斛的研究及在西双版纳仿野生栽培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近年来在金钗石斛的性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组培快繁和栽培试验方面的研究工作及在西双版纳的仿野生栽培概况。  相似文献   

12.
云南红豆杉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红豆杉这一树种已开展过的研究从其分布、种群生态特征和资源状况以及细胞/组织培养和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优良种源、家系和优树的选择,种子园与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壮苗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药用人工原料林高效培育技术、种植模式集成与开发,组织/细胞培养等几方面对今后云南红豆杉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岩桐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大岩桐的茎尖、叶片、腋芽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 ,获得其增殖、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建立大岩桐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模式 ,可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优质健康种苗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组织培养和大棚种植的研究进展,从光照、温度、培养基、激素及添加剂等5个方面,论述了环境因子对培育铁皮石斛壮苗以及提高幼苗成活率的影响。在自然情况下,铁皮石斛种子的萌发率极低,组织培养是实现其快速繁殖的最佳技术手段,而将组培苗移植到大棚是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技术关键。现有研究表明,兰花内生菌、光照、温度和基质种类等环境因子会影响铁皮石斛大棚种植的产量和品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环境因子,从而提高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日臻完善,被广泛应用于种苗培育和繁殖领域。本文概述了组织培养技术在苗木扩繁和林木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并对这门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中金系列杨树是杨柳科杨属白杨派植物,选择其腋芽(或顶芽)、嫩茎段、嫩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不定芽分化试验、生根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植株分化、生根的培养基成分;对生根试管苗进行移栽基质配比试验,确定组培苗最佳生长环境。总结出适合中金系列杨树组培的技术流程,保证了杨树的遗传稳定性,降低了培养成本,加快了培养速度。  相似文献   

17.
叶芽组培西洋杜鹃最佳生根途径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西洋杜鹃(Eurhododendron)组培快繁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对其进行了组培最佳生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叶芽(茎尖)组织培养的新株,用生根粉处理进行扦插水培,其生根率达90%以上,较试管培养高16%,较基质扦插高50%;育苗周期较试管培养和基质扦插缩短约20 d;移栽成活率较试管培养和基质扦插分别高35%和84%。因此,用生根粉处理后进行扦插水培是西洋鹃最佳生根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以香花刺槐的叶腋嫩芽生长锥为外植体进行组织诱导培养,经过多组合培养基对比试验,筛选出诱导分化、继代增殖、生根培养3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实地考察浙江、云南等主要生产基地,查阅相关文献,比较系统地报道了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品种选育、组织培养、设施栽培、质量控制等人工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提出了铁皮石斛药材生产质量安全控制与评价技术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千屈菜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MS+6-BA0.8 mg.L-1+IBA0.1 mg.L-1为芽诱导最佳培养基;MS+6-BA0.4 mg.L-1+NAA0.1 mg.L-1为芽增殖最佳培养基;1/2MS为生根最佳培养基;温室大棚内搭设"小拱棚"覆盖薄膜炼苗14 d,选择黑土为炼苗基质,炼苗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