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一个年产万头肥猪的养猪场,每周约出场200头肥猪,并有25头母猪配种妊娠,22头母猪(分娩率88%)产仔,22窝仔猪断奶、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工艺流程严整,各生产车间能按时完成任务并紧密配合,连续均衡有节奏地生产。同时有效的切断病原微生物在猪场的传播链,并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猪舍设施。  相似文献   

2.
规模化猪场周间管理制度对于猪场生物安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猪场需从猪舍设计、种猪选育及分群、同期发情、后备种猪培育、猪场记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调整。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猪场的周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规模化猪场周间管理制度对于猪场生物安全、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猪场需从猪舍设计、种猪选育及分群、同期发情、后备种猪培育、猪场记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调整.周间管理,就是将生产群母猪按一周生产节律分批次配种、怀孕、分娩,商品猪分批次保育、育成育肥并出售.猪场实行流水线作业,每个生产环节全进全出.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猪场各类猪舍内猪栏数量的计算及排列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雪梅  王红军 《养猪》1997,(2):26-27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猪舍的利用率,提高生产效率,一般均采取全进全出制均衡生产的方式,以周为节律进行生产。即饲养一定数量的母猪,组成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都由配种、妊娠、分娩、保育、*成、育肥等环节组成。以饲养6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1万头商品猪的万头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1$计算,则每年可产仔1260窝,平均每周产仔24窝.即每周应有24头母猪配上种,24头母猪产仔,24南仔猪进保育舍,24南育肥猪出栏。每条生产线由配种舍、妊娠舍、分娩合、保育合、育成合、育肥舍组成,而每株猪舍的大小则取决于各…  相似文献   

5.
在工厂化养猪生产过程中,为提高猪舍的利用率和养猪生产效率,一般均采取全进全出、均衡生产的方式,以周为节律进行生产,即饲养一定数量的母猪,组成一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都由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成等环节组成。以饲养60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一万头商品猪的万头生产线为例,按每头母猪平均年产2-1窝计算,则每年可产仔1260窝,平均每周产仔24窝,即每周应有24头母猪配上种,24头母猪产仔,24窝仔猪断奶进保育舍,24窝育肥猪出栏。每条生产线都由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舍和育成舍组成,…  相似文献   

6.
1猪栏 猪栏是现代化养猪场的基本生产单位,根据饲养猪的类群,猪栏可分为公猪栏、配种栏、母猪栏、妊娠栏、分娩栏、保育栏、育成育肥栏等。按栏内饲养头数可分为单栏和群栏。根据排粪区的位置和结构分地面刮粪猪栏、部分漏缝地板猪栏、全漏缝地板猪栏、前排粪猪栏、侧排粪猪栏。按结构形式分实体猪栏、栅栏猪栏、综合式猪栏、装配式猪栏等。公猪栏主要用于饲养公猪一般为单栏饲养,单列式或双列式布置。过去一般将公猪栏和配种栏合二为一,即用公猪栏代替配种栏。但由于配种时母猪不定位,操作不方便,而且配种时对其他公猪干扰大,因此单独设计配种栏。常用的母猪栏有三种形式:①母猪的整个空怀期、妊娠期采用单栏限位饲养。其特点是每头猪的占地面积小,喂料、观察、管理都较方便,母猪不会因碰撞而导致流产。但母猪活动受限制,运动量较少,对母猪分娩有一定影响。②母猪整个的空怀期、妊娠期采用群栏饲养,一般每栏3~5头。其克服了单栏饲养母猪活动量不足的缺点,但容易发生因母猪间相互争斗或碰撞而引起流产。③在空怀期和母猪妊娠前期采用群栏饲养,妊娠后期母猪则单栏限位饲养。猪场中,对分娩栏的要求最高。仔猪保育栏也是猪栏设备中要求较高的一种,仔猪保育栏多为高床全漏缝地面饲养,猪栏采用全金属栏架,配塑料或铸铁漏缝地板、自动饲槽和自动饮水器。实际生产中,为了节约投资,所用的育成育肥栏相对比较简易,常采用全金属圈栏或砖墙间隔、金属栏门。  相似文献   

7.
《北方牧业》2012,(23):18
<正>1基本数据1.1年出栏10000头商品猪,共需引进纯种种公猪8头,纯种及二元母猪600头;1.2进入正常生产后生产情况。正常存栏:种公猪8头、空怀及后备母猪87头、妊娠期母猪452头、待产母猪30头、哺乳母猪88头、哺乳小猪920头、保育小猪1800头、生长育肥猪3400头。正常产出:月平均配种母猪125.85头、月平均分娩母猪106.98头、月平均产健仔1123.29头、月平均断乳活  相似文献   

8.
正基础数据:500头母猪的猪场,假设年产窝数2.3窝,分娩率85%,每窝断奶数10头。每周分娩数:500*2.3/52=22头,每周配种数:22/85%=26头,每周断奶仔猪数:22*10=220头;猪场布局:大栋舍,小单元,全进全出设计;三区设计:配种怀孕产房一区,保育一区,育肥一区。1配种舍1.1设计原则利于断奶母猪发情快、排卵多。配种后的母猪在40 h至28 d不能移动,便于在  相似文献   

9.
不同季节及生长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母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母猪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月16日早,接到黑山县段家乡一个500头猪场老板求诊电话。说该猪场从哺乳仔猪到保育猪、及育肥猪出现腹泻,并有仔猪大量死亡。1流行病学调查猪场老板介绍了整个发病过程。猪场共有可繁母猪50多头、后备母猪30头,新生仔猪1~13日龄7窝;保育猪150头、肥猪200头、存栏共计500多头。在一周前首先表现以仔猪呕吐、腹泻,然后保育猪、育肥猪及个别母猪发生急剧性腹  相似文献   

11.
工厂化养猪生产的工艺特点是连续作业的生产方式,俗称流水式生产流程,是根据猪的生物特性及生长发育过程,揉合了工业流水线生产的原理设计、建立的。本项目以500头生产母猪为一条工厂化养猪生产流水线,根据母猪的配种保胎、分娩、仔猪保育、生长猪育肥的四阶段饲养的工艺流程,全程采用铸铁漏粪板架空饲养,是一种先进、环保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母猪年育成断奶成活仔猪头数和重量是衡量养猪场(户)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指标。母猪群的繁殖力,受到五种因素的影响:①青年母猪比例;②后备母猪留种至配种的时间间隔;③每窝断奶仔猪数;④年产胎数;⑤母猪断奶至淘汰的时间间隔。根据笔者在牧场工作期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经验,采取以下综合技术措施,将其贯穿于配种、妊娠、分娩、哺育和断奶的每一过程之中,使之达到每头母猪年产胎数2.1~2.3胎、年育成仔猪数26~28头、10周龄头重达22公斤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 该示范场始建于2005年4月,位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蔬园乡新发村西,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种公猪20头、能繁母猪610头、后备母猪70头、后备公猪10头,年出栏生猪11000头,其中种猪3000头、育肥猪8000头. 生产区由12栋猪舍组成,每栋长100米,宽8.75米,配种、妊娠、公猪、后备舍共3栋,分娩舍2栋(188张产床),保育舍2栋(192张保育床),育成育肥舍5栋.采用"全进全出"生产模式,以周为节律、均衡生产的方式,粪污采用干湿分离方式,进行"猪—沼—蔬菜"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4.
最近,爱尔兰一家研究机构以68家养猪场为研究对象,调查总结了其育肥猪、后备母猪、初产母猪和怀孕母猪跛行的患病情况(见图1)。根据跛行的严重程度,将猪群的行走能力来进行病变记分,记为0~5分(数值越大表示跛行的越严重)。在该调查研究中,一共检查了643头18周龄育肥猪、646头22周龄育肥猪、525头后备母猪、518头  相似文献   

15.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以万头规模猪场为例,对猪场的基本建设、生产效益、防疫和有关扶持政策等提出如下建议: 1.基本建设.年出栏万头的规模猪场一般占地50亩,需要生产管理人员25人.按照自繁自养要求应建设产房、保育舍、母猪舍、种猪舍等.猪场需饲养母猪600头、公猪25头.母猪应包括经产母猪500头、后备母猪100头.经产母猪根据配种、妊娠、产仔、保育和断奶等生产要求分4个批次循环往复生产,以充分高效利用猪场资源设施.规模猪场建设成本通常以母猪存栏量计算,根据目前市场行情,约需800万元.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不同季节配种,对1532头大约克母猪断奶后第一次配种的繁殖记录进行受胎率、产仔数、仔猪断奶育成率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配种对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影响较大,表现为配种分娩率最低(70.81%)、初生重较小(1.22 kg)、育成率较低(87.11%);秋季配种的母猪,其产仔期集中在寒冷的冬季,对仔猪的育成率影响较大,配种分娩率为74.27%,初生重较大(1.33 kg),育成率最低(84.29%);冬季配种则对大约克母猪和仔猪来说,影响相对较小,配种分娩率(81.42%)、活仔率(97.09%)最高,育成率较高(88.11%)。故采用季节性产仔的规模猪场,大约克母猪的配种期最适宜集中在冬季。  相似文献   

17.
<正>1国内养猪生产的情况1.1养猪生产工艺工厂化养猪是我国现阶段养猪生产的主要方式,即以母猪胎次生产必需时间作为生产周期(21周),像工业生产一样,以生产线的形式,实行流水作业,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生产过程包括:配种、怀孕、分娩、哺乳、保育、育成、育肥等几大环节。1.2养猪生产及饲养方式当前国内母猪管理的主要方式分为圈养方式和栏养方式,饲养方式主要分  相似文献   

18.
王成  邹永平 《养猪》2000,(4):16-16
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资料来自本公司原种猪场 1 997~ 1 998年度长白母猪繁殖性能原始记录。1 2 本公司原种猪场采取工厂化全封闭生产模式 ,从配种 -妊娠 -分娩 -保育 -育成实行工厂化作业 ,全进全出的管理。根据其生产特点与要求 ,分阶段进行饲养 ,妊娠母猪产前 5~ 7天转入分娩舍 ,分娩栏采用网上限位栏 ,哺乳仔猪 2 8日龄离乳。离乳后母猪赶到配种舍 ,仔猪原圈留存 3~ 4天后转入保育舍 ,保育舍仔猪采用网上培育于 70日龄转到育成舍。1 3 配种方式是人工辅助的自然交配 ,采用重复配的方式 ,即采用同一只公猪间隔 8~ 1 2小时再配…  相似文献   

19.
一产母猪育肥法即凡能正常生育的小母猪不阉割,养至7~9个月,体重达70~80公斤左右配种,待其产一窝仔猪后再催肥屠宰。这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先进养猪技术。 采用这种育肥法有三大好处:一是利用少数基础母猪很快生产出大量的肥猪。如按一般的养猪方法,一头母猪一年产两窝,每窝产仔10头,全年得仔20头。采用一产母猪育肥法,在每年春产仔中,每窝  相似文献   

20.
青岛某大型养猪场地处城阳区,饲养有杜洛克、长白等优良品种。饲养种母猪600多头,种公猪13头,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母猪平均每胎产仔数为9.75头。现存栏种公猪、母猪、仔猪、育成和育肥猪共有6500多头。全部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种母猪免疫过猪瘟、蓝耳病(PRRS)和伪狂犬病的二联灭活疫苗及细小病毒灭活疫苗。该场母猪免疫程序是:配种前一个月免疫4倍量猪瘟冻干苗,母猪产后在仔猪断奶前后进行猪瘟窝防(仔猪和母猪同时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