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依据新疆生产实际情况,研究了新疆内陆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节水农业生产情况,认真分析了新疆节水灌溉分区和不同分区较为合适的节水灌溉方法和新疆干旱地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希望能够对新疆干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区是一个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水资源能否有效利用对我国新疆地区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论述了我国新疆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在新疆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遇到的问题,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列举了新疆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几种常见模式,以期能够为我国新疆干旱区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研究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节水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水安全和农业节水问题,认为农业用水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水安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进行了诠释,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条件,必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分析了粮食安全和农业节水的关系、农村经济和农业节水的关系、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节水的关系。结论指出:农业节水将是21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旋律,也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疆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新疆农业节水型灌溉面积占总灌面积4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4%。在高效节水面积中,微灌比重65.73%,高出全国56.8%;渠道防渗面积比重48.1%,高出全国30.2%。节水灌溉的较快发展,为极为干旱的内陆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优化配置经济用水结构调整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今后所关注的新疆农业灌溉系统节水灌溉发展规模、系统结构、主要推广的节水模式等问题,采用系统工程技术方法规划研究。结果表明,微灌和低压管灌是农业高效节水发展主体,与目前推广微灌等高效节水现状相吻合。为"十二五"加大农田节水发展规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中的水利建设工作也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已经逐步被淘汰,现阶段大多灌溉方式都采用的是节水灌溉.因为我国水资源分配不均,所以在干旱地区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就很重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高效节能灌溉工程的价值入手,分...  相似文献   

6.
新疆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化示范研究,探索干旱地区规模化灌溉农业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技术及发展模式。提出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方案,研究了抗冻胀防渗渠道的结构设计、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及相应的灌区管理技术,形成干旱地区规模化灌溉农业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综合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河套灌区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工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河套灌区深度开发的关键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解决好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和高效节水技术。在总结前三期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今后的开发目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提出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将加大农业节水力度、重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四川是一个耕地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脆弱、旱灾频繁的农业大省,加快四川旱作节水农业的建设步伐,已成为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一、专家评说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近20年才开始提出和实施的一项重大农业技术措施,到目前,在干旱地区已逐步形成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就对旱作节水农业的定义而言,从广义上讲,旱作农业属节水农业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主要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雨进行的农业生…  相似文献   

9.
新疆干旱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干旱区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应用实际为基点,采用收集资料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主要针对新疆内陆干旱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节水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对新疆节水灌溉分区和各分区适宜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适宜各分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发展模式。为推动新疆干旱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本刊2008年第1期发表的"浅谈现代农业节水新概念--可持续节水"一文中给出的可持续节水定义提出了异议.认为谈农业节水问题必须树立系统工程观念、因地制宜观念和发展的观念.节水措施必须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属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范畴,简单地把某种节水措施归结为可持续或不可持续是不恰当的.并阐述了以下观点:真实节水是可持续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是节水技术可持续的第一要素;把无效蒸发降低到最低,充分提高农业水分生产率是节约水资源的重要途径;以流域为尺度进行节水技术的优化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正确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其可持续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农业灌溉用水量是全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灌溉用水的高效利用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面积变化对新疆水资源结构偏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棉花、小麦、玉米作为新疆的主要农作物,既是促进农业节水的重要切入点,又是农业生产与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纽带,其种植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新疆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通过对新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结构偏差值的计算,分析新疆各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并计算棉花、玉米、小麦种植面积变化对新疆各地区水资源利用结构偏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新疆农业种植结构与农业节水效率之间的关系,为今后优化配置新疆水资源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 1个水库灌区为例 ,从节水的 3个作用分析了灌溉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调度的 2个模型。优化调度不仅能减少灌区水量损失 ,提高水分生产效率 ,还能在提高灌区水分生产效率方面起明显的作用。这类节水技术对于缓解我国农业供水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是节水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灌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在灌区水资源配置时不仅只追求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尽量将地下水位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维持地下水资源的采补平衡,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按此原则,建立了井渠结合灌区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实例计算表明:应用此模型指导井渠结合灌区的水资源配置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态和社会经济二类用水指标将水资源利用阶段划分为生态安全、生态临界-农业增长、生态临界-工业增长、生态破坏-农业增长、生态破坏-工业增长和生态恢复6个阶段。分析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形态和特征,以确定未来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利用走势。对全国水资源二级区2000年所处的水资源利用阶段进行划分,分析了不同阶段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指标变化特征和不同阶段与上下游和气候分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灌区高效用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灌溉、节水灌溉和农业节水3个方面,对灌区高效用水的内涵进行了诠释。通过分析论证,认为我国灌区高效用水蕴含着巨大潜力。同时提出灌区高效用水的4个基本要求,即正确的工作思路、良好的工程条件、有计划的灌溉水管理以及用水户积极参与。根据我国灌区特别是大型灌区的实际情况,灌区高效用水的途经应重点强调试验研究、灌溉用水管理和水资源重复利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三江平原的平原-丘陵-湿地交融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显著,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水资源紧缺等问题,然而揭示该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报道较少,且难于精准描述地表、地下、湿地和绿水等水资源量时空变化。本文联合基于格子波尔兹曼法的分布式TOPMODEL和湿地水流运动模型构建平原-丘陵-湿地交融区水文模型,利用GIS和RS技术,结合地学信息图谱与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及其对水资源量影响。结果表明:根据耕地面积变化和动态度分布得1990—2013年间挠力河流域草地和林地面积变化不大,旱地面积轻微下降;挠力河流域中部与北部区域生产条件优越的未利用地和旱地转为水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灌溉水田抽取地下水量、绿水储量、径流深、绿水流量、补给地下水量;水稻田不同生育期蒸发量不同,造成了挠力河流域5—6月期间绿水流量增加、绿水储量减少、径流深减少、补给地下水量增加和灌溉水田抽取地下水量增加等趋势,7—8月期间这一增加趋势逐渐减弱,8月后这一趋势结束;水田密集区域绿水流量大,绿水储量和径流深减少,而补给地下水量和灌溉水田抽取地下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新疆水资源与经济发展要素的匹配程度及其对新疆农业水利用效率的而影响。通过统计2004-2013年新疆水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增长和耕地面积等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农区水利用综合系数和时间序列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疆水资源与经济发展和耕地面积的匹配度处于"相对平均"的阶段,而新疆水资源与人口增长的匹配度处于"两极分化"阶段。新疆水资源匹配度与新疆农业水利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新疆水资源和耕地面积的匹配度与新疆农业水利用效率呈双向因果关系,但是新疆农业水利用效率与新疆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匹配度之间只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Barriers to water markets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in northwest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adable water rights systems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distributive efficiency for water resources. However, it is not easy for countries or regions to establish water market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barriers. In early 2002, the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MWR) of China initiated an experimental project—Building Water-saving Society in Zhangye City. This project wa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China. The aim of the project was to establish a new water use rights (WUR) system with tradable water quotas and to reallocate water resources reasonably and efficiently through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earch done on the system and water market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at the system is hard to implement well and that WUR trading is not popular. The barriers to implementing a WUR system are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in nature. WUR trading faces management, legal, administrative, and fiscal barriers. We discuss why these barriers exist and we provi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to overcome them.  相似文献   

20.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开展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是开展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条件。从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内涵入手,结合拟研究区域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可构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选择具有分类评价优势的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并以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对川中丘陵区2008年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评价结果显示,指标含义明确客观,评价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为川中丘陵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