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网箱养鱼在解决水库鱼种放养不足问题上,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前我省网箱养鱼多为培育当年鱼种,生产水平200-400尾/平方米,规格3~4寸。  相似文献   

2.
《水库渔业》1982,(2):54-58
新安江水库的网箱养鱼是以培育1^ 龄(老口)鱼种为主,配套部份仔口和成鱼网箱,以满足大水面老口鱼种放养要求。这就是新安江水库网箱养鱼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网箱养鱼鱼病防治网箱养鱼鱼病发生与池塘水环境不一样,网箱这一特殊生态系统,不断与外界大水体进行水体交换,以往在静水池塘中行之有效的鱼病防治方法,用于网箱则收效甚微;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单位水体鱼种密度大,一旦鱼病原体侵入,能迅速在网箱...  相似文献   

4.
在省水产局网箱养鱼会议精神的推动下,我区网箱养鱼生产发展快。局党委加强了对网箱养鱼生产的领导,组织网箱养鱼单位认真学习网箱养鱼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对网箱养鱼生产进行研究。湘乡县溪口渔场党委对网箱养鱼生产很重视,认识到网箱养鱼这一新生事物的优点是密度大,生长快,成活率高,生产周期短,单位水体产量高。适应水库面积大,鱼池少,需要鱼种多的特点,能为水库培育数量多,质量妤的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5.
网箱养鱼引进国内后,从起初的用于培育大规格鱼种,以解决大水面放养鱼种不足,到现在已发展为用网箱养殖商品鱼。网箱养鱼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成本低、效益好、管理方便、操作简单,近年来,国内已普遍开展网箱养鱼,因此,网箱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用户对网箱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就如何解决网箱投入使用中能确保其形状不变,以便有效地利用网箱容积和解决网箱养鱼的防逃问题.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网箱加工工艺的优劣是网箱能否保持良好形状和适用的关键,为此,我们总结了网箱加工的新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高网箱养鱼入箱鱼种初期的存活率,是提高网箱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河池地区自1993年实施万箱网箱养鱼技术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入箱鱼种初期存活率低,是制约网箱养鱼发展的重要因素。1993年入箱鱼种初期存活率最高为90.48%,最低为0。  相似文献   

7.
网箱养鱼是一种高密度、集约式养鱼方式,在全国已大力推广,而在我省尚未取得成功的经验。1986年我们承担了福建省水产厅下达的“网箱养鱼”的试验项目,在池潭水库上游进行网箱饲养成鱼和培育鱼种的试验。网箱面积672平方米,其中,船树林库湾网箱养鱼528平方米.赤坑库湾网箱养鱼144平方米,试验基本获得成功。现将赤坑库湾网箱培育鱼种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箱养鱼,特别是“放牧式”网箱养鲢鳙鱼在我省发展较快。但长久起来,网箱养草鱼却一直比较落后,特别是网箱培育其大规格鱼种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加速我省大水面开发进程,使网箱养草鱼从鱼种到成鱼一条龙生产。我县于91年开始进行网箱培育草鱼大规格鱼种试验,至今已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取得了初步的生产经验。  相似文献   

9.
大规格优质鱼种是影响网箱鲤鱼成鱼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池塘培育的鱼种因拉网操作和运输中损伤,以及入箱后不适应网箱环境,入箱初期死亡率较高,此外,网箱养鱼需要鱼种量较大,因此占用池塘面积较多;网箱培育鱼种则没有上述缺点,但以往培育的鱼种一般个体重在50克以下,在成鱼箱中当年很难达到0.5公斤以上的商品鱼规格。  相似文献   

10.
周正良 《内陆水产》1991,(1):37-37,39
东江水库号称“湘南洞庭”.1991年首次发展网箱养鱼。据统计下水成鱼网箱60只.共投放鱼种40210尾.鱼种规格在20厘米以上。4月中下旬进行全面检查。成活率在90%左右。鱼病得到了控制。鱼类摄食正常,生长速度良好。二季度将有25只鱼种箱下水。预计今年网箱养鱼产量。效益超过年初计划,前景看好.纵观今年网箱养鱼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天然水域中网箱养鱼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养鱼业。我国网箱养鱼的特点是:以养殖鲢、鳙鱼为主,不投饲料,完全利用天然饵料。1973-1979年,我们在武昌东湖不同湖区进行了网箱培育鱼种的实验和生产性试验,探讨了提高网箱养鱼种效率的几个技术问题和网箱鱼种生长与浮游生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情报》1976,(7):40-41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基础,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成活率和单产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在大规格鱼种的生产中,较普遍地存在鱼种池水面不足,而且池小、水浅,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在鱼种培育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肥料及商品饲料,生产成本较大。为此,我场在水库中利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进行了试验,对鱼种生长速度、放养密度、成活率和网箱养鱼的生产能力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近几年网箱养鱼发展很快,养殖面积由1985年的不足200亩发展到去年的1082亩,产量达6600吨,平均亩产6000公斤;养殖品种由单一养殖鱼种发展到鱼种、成鱼配套生产,鲤、草、鲂、罗非鱼多品种发展。目前,网箱养鱼已成为该省大水面渔业生产的主力军。安徽省在发展网箱养鱼生产中有三  相似文献   

14.
江帆 《科学养鱼》1986,(1):25-25
由于网箱养鱼机动,灵活以及水域适应性强的特点,不少专业户都采用了网箱养鱼技术。得法的,经济收益每年增加;不得法的,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位网箱养鱼专业户请我去指导,说是刚买的大鱼种放进网箱后已经死得差不多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二年来,四川省大部分地区的流水养鱼和网箱养鱼鱼病严重,广为流行,损失惨重,如富顺县木桥沟水库的网箱养鱼,共投放大规格鲤鱼种2,000余斤,1987年2月中旬鱼病逐渐漫延,共死鱼1,000斤;乐山市流水养鱼场共投放大规格鲤鱼种2万斤,因鱼病共死亡3,000斤。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鱼生产的不断发展,大型水域鱼类放养和网箱养鱼所需花白鲢鱼种,仅由池塘培育有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且池塘培育的鱼种因不适应大水域和网箱的生态环境,出池和运输中受伤较多,放养初期死亡率较高。利用网箱培育的鱼种,则没有这些问题,可以就地放养,提高入箱鱼种的成活率和生长率。一、网箱的设置1.网箱应设置在水质较肥、浮游生物丰富的区域。一般选水库中上游较开阔的库湾、汊处。2.选集雨区和消落区较大的水库。消落区常种植农作物或长满青草,水淹后有肥水作用,饵料生物较多;集雨区面积大,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较多。…  相似文献   

17.
随着集约化养鱼生产的发展,大规格鱼种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摸索出网箱培育鲤鱼种高产低耗的规律,为水库发展大规模网箱养鲤提供大量鱼种.1986年我们在蓬溪县寸塘口水库进行了网箱培育鲤鱼种的生产性试验。775平方米网箱,放养鲤鱼种36.415万尾,1196公斤,经50~113天饲养,产大规格鲤鱼种9325.25公斤,平均饵料系数为1.87,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集约化网箱养鱼规模的日益扩大,鱼种运输在网箱养鱼工作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鱼种运输成活率成为制约网箱养鱼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现在罗非鱼种运输成活率一般在85%~90%,有的甚至低于50%;鲤鱼种运输成活率在90%左右。为了提高鱼种运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省网箱养鱼工程的推进,网箱养鱼的病害防治务必要让养殖户知道,防治疾病是网箱养鱼至关重要的日常管理内容。网箱养鱼是高密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单位水体鱼种密度大,一旦鱼病原体侵入,能迅速在网箱中感染、蔓延,即使能及时治愈鱼病,病愈后也会生长慢。网箱养鱼鱼病防治有其独特性,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  相似文献   

20.
《水库渔业》1982,(2):63-68
网箱养鱼在佛子岭水库是1976年开始的,由网箱养大规格鱼种到养商品鱼,经历了五年的生产实践。现将近几年在水库设置网箱养商品鱼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