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彦中  吴道慧  王忠跃  强继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05-5205,5207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整株长寿花后,测定其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光合色素等的含量。结果表明:处理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高,其中50 Gy处理最高;90 Gy处理淀粉含量下降,比对照低16.9%,其他剂量条件下升高;30 Gy以上处理蛋白质含量的上升较大,50 Gy处最高;光合色素含量也不同程度的增加。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b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  张益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63-646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以期为金荞麦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金荞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UV-B辐射处理下光合色素的含量,并计算光合色素比值。[结果]金荞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随干旱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处理中后期基本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有升高的趋势,在后期达到显著水平;在水分充足的状况下,增强的UV-B辐射降低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结论]金荞麦光合色素对干旱胁迫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反映叶片受伤害程度,并反映土壤干旱水平;增强的UV-B辐射能减小由干旱胁迫带来的金荞麦光合色素变化。  相似文献   

3.
费金喜  强继业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16-616,618
用不同剂量60Co-r射线辐射处理整株红掌后,测定其叶片中可溶性糖、淀粉等的含量。结果显示:可溶性糖在10 Gy时变化明显,是对照的2.54倍;30 Gy时,蛋白质含量增加最大,是对照的173.1%;60 Gy时,叶绿素含量最低。叶绿素含量同剂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同叶绿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b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整株蟹爪兰后,测定叶片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含量。结果表明:在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在60Gy时达到最大;蛋白质含量则变化不一,但在20Gy时有一最大值;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均在60Gy时含量最大;可溶性糖含量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a含量呈正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与叶绿素b呈负相关,所以60~70Gy剂量处理蟹爪兰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其日常养护管理和扩大在广西的引种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年生黄花风铃木幼苗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在培养基质相对含水量100%、80%、60%和40%处理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分析其对不同土壤水分含量的适应能力。【结果】随着培养基质水分含量的减少,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株高增量、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地径增量、总根长、根尖数、地下部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均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土壤相对含水量60%处理下幼苗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根尖数、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单株生物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MDA含量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土壤相对含水量100%处理(P0.05,下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花风铃木幼苗的株高增量、单株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及地径增量、总根长、根尖数和地下部生物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地上部生物量及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培养基质不同水分含量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时株高增量、地上部生物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POD活性最佳,MDA含量最低,最适宜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不同大丽花品种盛花期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外12个优良大丽花品种为试材,研究其盛花期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大丽花品种盛花期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斯温顿叶片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天数的增加均呈双峰曲线。象牙塔、霍莉、塞尔维亚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双峰曲线。亮剑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双峰曲线。北极星叶绿素a和b均呈单峰曲线,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双峰曲线,其它品种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单峰曲线。不同大丽花品种叶绿素a/b随天数的增加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1999年对银杏极短枝叶中叶黄酮,叶绿素组成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了全周期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含量早期迅速上升,于6月13日达到全年最大值,此后含量下降,在10月中旬降解加快,叶绿素中以叶绿素a为主,叶绿素总量与叶绿素a含量变化曲线之间r=0.9964,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叶绿素a/b值介于2.10-5.77之间,前期高,后下降到6月中旬后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变化趋势与之正好相反,叶黄酮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与叶绿素a/b值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偏相关分析中只与叶绿素a/b值之间负相关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分别用10、20、50、100g/L的丁草胺和莠去津处理细砂,以喷清水处理作对照,结果表明,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种子的发芽率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药剂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显著;分别用10、50、100、150、200mg/L丁草胺和莠去津喷施3叶期的西葫芦幼苗,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药剂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丁草胺和莠去津对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差异显著;分别用100mg/L丁草胺和莠去津喷施西葫芦幼苗,2~10d后发现,其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随时间的延长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镉胁迫对烤烟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通过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Cd对烤烟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的烟株生长受到抑制,烟株地上部干重和根干重随Cd胁迫强度的增加而降低,Cd处理浓度越高,抑制的效应越明显。低浓度Cd(<8 mg.kg-1)对烤烟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促进作用,并提高烟株体内活性氧防御体系,使MDA酶含量下降,SOD、POD酶的活性相应提高。高浓度Cd(>16 mg.kg-1)对烤烟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活性氧防御体系产生胁迫效应,MDA酶含量上升,SOD、POD酶活性明显下降。各项生理指标与Cd处理浓度之间相关分析表明,Cd浓度与根部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SOD、POD呈极显著负相关,与MDA呈极显著正相关。MDA含量变化为Cd胁迫烤烟生长的最敏感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0.
UV-B辐射对烟草形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以烤烟品种K326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UV-B辐射时间对烟草相关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增强,株高降低,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缩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UV-B辐射使类胡萝卜素含量得到显著提高,与处理时间、强度呈正相关。烟草的SOD活性、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但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这表明,烟叶SOD、POD和CAT的活性对UV-B辐射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素水平下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增强的UV-B辐射对水稻沈农265生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能够降低相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的叶绿素a、叶绿素b、SOD和POD活性,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外渗电导率、MDA的含量;在增强的UV-B辐射条件下,随氮素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增加,MDA含量降低,而外渗电导率无影响,SOD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金叶白蜡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的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金叶白蜡的呈色机理,以白蜡为对照,对金叶白蜡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和叶色参数(L*、a*、b*)的年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5-10月,各色素含量及比例发生变化,金叶白蜡和白蜡的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入秋后两者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逐渐升高。花色素苷的含量稳定,且保持在较低水平,对两者叶片的呈色影响不大。(2)金叶白蜡各色素含量都低于白蜡,但其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却高于白蜡;7月~8月,叶绿素含量不断升高,类胡萝卜素含量不断降低,分别与生长初期的含量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3)叶色参数(L*、a*、b*)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波动,金叶白蜡b*值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L*值与叶绿素含量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关系。花色素苷与各参数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性,叶片呈黄-绿-黄的变化趋势。白蜡叶绿素含量与L*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与各参数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性,叶片呈绿-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烤烟品种苗期的抗旱性,选育抗旱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于烟草苗期对17个材料进行干旱处理,测定相关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烟草抗旱性鉴定指标筛选,并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烟苗经干旱处理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组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SOD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SOD、MDA各指标平均隶属函数值与幼苗成活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参试材料间的抗旱性存在差异,以NC82和红花大金元的抗旱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以烟用烤房内生产豌豆苗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蓝光、红光、蓝红混合光)对豌豆苗长、重量积累、色素含量及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光照条件下,相对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提高豌豆苗长、鲜重和干重、色素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其中蓝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a、V_C含量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红光照射条件下,叶绿素b、类黄酮和总酚含量显著增加,蓝红混合光照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V_C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相同喷水频度下,蓝光处理能够显著提升苗长及显著增加豌豆苗茎叶鲜重、总鲜重、总干重。不同光质对豌豆苗叶片中不同色素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蓝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a含量,红光处理显著增加叶绿素b含量,蓝红混合光照处理显著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红光处理酚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光质。蓝光照射处理V_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类黄酮含量高于红光照射。豌豆苗中色素总量与V_C含量、类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总之,豌豆苗生产过程中采用蓝光照射配合较高的喷水频度能够改善豌豆苗生长发育状况和达到提升豌豆苗营养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以紫叶曲枝榛和平榛为试材,研究了其发育期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紫叶曲枝榛和平榛的叶长和叶宽随发育天数的增加而增加,5月27日左右时发育成功能叶,平榛功能叶大于紫叶曲枝榛;紫叶曲枝榛发育期叶片中花青苷、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高于平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平榛发育期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逐渐降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逐渐升高;平榛叶片中叶绿素a/b高于紫叶曲枝榛,但紫叶曲枝榛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高于平榛;紫叶曲枝榛和平榛发育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出现峰值的时间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紫叶曲枝榛叶片中叶绿素与花青苷呈极显著负相关;平榛叶片中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呈显著正相关,其它相关性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遮光对超级杂交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遮光条件下超级杂交稻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特征,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和高产常规稻代表品种为供试材料,设置齐穗后遮光30%、60%和不遮光3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遮光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影响显著,超级杂交稻在齐穗后遮光其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叶绿素b含量增加的幅度高于叶绿素a;遮光处理对超级杂交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遮光处理降低超级杂交稻叶绿素a/b,超级杂交稻叶绿素a/b下降幅度要高于常规稻和普通杂交稻,这可能与超级杂交稻对环境适应能力的脆弱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UV-B辐射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UV-B辐射对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研究UV-B辐射增强对葡萄光合作用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在室外条件下,以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为材料,通过增加不同强度的UV-B辐射,测量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低辐射(T1)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平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2%、4%、3%;高辐射(T2)处理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9%、10%、7%,其中,叶绿素a差异达显著水平。类黄酮的含量也随着UV-B辐射天数延长而显著增加,T1、T2平均值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3%、9%。[结论]葡萄对UV-B辐射增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UV-B辐射可能不会对葡萄叶片的光合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湘烟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烤烟打顶后上部烟叶中质体色素、磷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在打顶后的生育期间,烟叶的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打顶当天的含量最高,随后则不同程度地下降;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解前期较少,主要在打顶后的30~45 d之间;影响烟叶中磷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均与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次是叶绿素,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叶绿素a/b值、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值与磷含量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但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苹果果皮色素类物质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6个富士系品种富士、早熟富士、长富2号、红将军、福岛短枝富士和望山红为试材,对果皮中花青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研究成熟过程中色素类物质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富士系品种在成熟过程中色素含量变化较为一致,花青素含量逐渐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有双峰出现,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变化不大。在早熟富士和红将军成熟前,花青素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低于其他品种。通径分析表明,花青素含量变化与其他色素呈负相关,受叶绿素a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片变色期相关生理物质的变化,探索其叶色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色机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便携式色差仪测定北美豆梨4 个品种秋冬叶色变化过程中可溶性糖、花色素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色的明度参数△L,色相参数△a 和△b值。在叶片变色期,花色素苷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且变化平稳。叶绿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具有相关关系;品种‘首都’和‘红塔’叶片中类胡萝卜素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品种‘贵族’和‘新布’相关不显著;4 个品种可溶性糖与花色素苷含量不相关。叶色参数△a 值均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首都’和‘红塔’叶色参数△a 值与类胡萝卜素呈极显著负相关;‘首都’△L 值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其他品种△L值与叶绿素、花色素苷含量之间均不相关;△b 值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均相关性不显著。叶绿素和花色素苷含量是影响北美豆梨叶色的关键因素,类胡萝卜素不是主要色素,可溶性糖有利于叶色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