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眉猪     
《中国畜禽种业》2006,2(12):49-49
八眉猪又称注川猪或西猪。中心产区为陕西径河流域、甘肃陇东和宁夏的固原地区,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肉质好、脂肪沉积能力强、耐粗放管理、遗传性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八眉猪种质资源现状与繁育体系建设。[方法]在调查青海省互助八眉猪的数量和分布、体型外貌和体尺指标基础上,测定了高原八眉猪及其杂种猪的肥育性能,并探讨了高原八眉猪繁育体系的建设。[结果]青海省共有八眉猪470余头(公猪34头),二元杂种母猪2 700余头;经过近30年的保种选育,八眉猪的体尺指标显著提高(P0.05);肥育期长×(约×八)、约×(长×八)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八眉猪(P0.01),而(约×八)和(长×八)显著高于八眉猪(P0.05);对互助八眉猪保种场现有的155头八眉猪,将基础群公、母比例确定为1∶10,其中核心群、繁殖群和生产群的比例为1∶3∶6。最后,建立了高原八眉猪的二元和三元杂交繁育体系。[结论]该研究为建立高原八眉猪的合理纯种繁育和杂交利用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八眉猪杂交育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台县地方品种八眉猪与引进品种杂交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八眉猪(母猪)与大约克猪(公猪)杂交后代平均日增重为576.42 g/(头·d),料肉比为3.74,分别较八眉猪(母猪)与长白猪(公猪)杂交后代和纯种八眉猪后代日增重高8.28%和34.63%,料肉比降低4.01%和25.13%,大约克猪可作为八眉猪...  相似文献   

4.
对八眉猪、内江猪、荣昌猪、汉江黑猪等西部地区地方品种和汉中白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8个猪品种以及野猪基因组DNA、混合DNA样进行了RAPD分析。根据8个多态引物的扩增结果计算了遗传距离指数并进行了UPMG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白猪与大白猪亲缘关系最近,八眉猪和汉江黑猪次之,而野猪与长白猪的遗传距离最远。综合考虑现行的分类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认为内江猪、八眉猪和汉江黑猪为一类型,荣昌猪和汉中白猪可划分为同一类型,但对野猪与其他品种的亲缘关系应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内乡猪俗称“八眉猪”,又名“双脊背猪”,原产我省内乡县师岗一带及附近各县,是我省地方猪种之一。它的特点是繁殖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但也还存在着增重缓慢,饲料利用率低和泌乳力差等缺点。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群众对于种猪的迫切要求,我院从一九六五年起就利用苏大白、中型约克夏、长白和巴克夏等品种猪采用育成杂交和级进杂交方法,对内乡猪  相似文献   

6.
我国猪品种资源丰富,有不少地方优良品种。然而,由于改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正逐渐走向衰落甚至灭绝。八眉猪就是很突显的例子。八眉猪被毛常为黑色,头较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八眉猪SLA DRA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采用PCR SSCP和克隆测序的方法对八眉猪SLA DRA基因第2外显子进行分型,并对不同等位基因进行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22头八眉猪中共检出2种等位基因(A和B)和3种基因型(AA,BB和AB),其中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的频率最高,为优势基因和优势基因型。对不同SSCP带型的对应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发现该基因仅有一个核苷酸突变位点(c.3093 A→C),为错义突变,使甲硫氨酸(Met)变为亮氨酸(Leu),并且该氨基酸位于抗原结合位点上。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八眉猪遗传杂合度(He)为0.351 4,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08 8,且经χ2适合性检验,八眉猪在此位点上没有偏离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八眉猪SLA DRA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生长猪肌纤维类型的转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八眉猪,长白猪的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的肌纤维类型研究结果:在猪的生长过程中,红肌比例增高,白肌纤维比例降低,长白猪肌纤维类型的转化规律与八眉猪相同,但增降程度不同。八眉猪β红维持产长率和白肌纤维的下降率均大于长白猪,α红肌纤维的增长率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八眉猪蛋白质多态位点上的遗传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血清蛋白质和酶多态位点作为遗传标记,通过检测八眉猪四大产区六个亚群的遗似传组成。对八眉猪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八眉猪亚群间在个别位点上有较大分化,主要是Po和Hp位点;八眉猪亚群间遗传变异占其总群体的4.15%,八眉猪群体内的遗传眯慢占我国部分地方猪种(或群体)总和的10.84%;亚群间的亲缘关系以L和Ch亚群最近,与HD亚群最远;亚群间的分化有一定的层次,即主要是中心产区  相似文献   

10.
以血清蛋白质和酶多态位点作为遗传标记,通过检测八眉猪四大产区六个亚群的遗传组成,对八眉猪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八眉猪亚群间在个别位点上有较大分化,主要是Po和Hp位点;八眉猪亚群间遗传变异占其总群体的4.15%,八眉猪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我国部分地方猪种(或群体)总和的10.84%;亚群间的亲缘关系以L和Ch亚群最近,与HD亚群最远;亚群间的分化具有一定的层次,即主要是中心产区与一般产区的分化。  相似文献   

11.
猪H-FABP基因PCR-RFLP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RFLP(Hinf 、Hae 和Msp 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内江猪、荣昌猪、汉江黑猪、汉白猪、八眉猪和野猪等8个猪种,共计265头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区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在Hinf -RFLP位点上,上述猪种和野猪均存在多态性,等位基因H的频率分别为0.7500,0.7188,0.9167,0.3333,0.1250,0.6909,0.1167,0.8500和0.9375;除汉江黑猪(P<0.05)和野猪(P<0.01)外,其余猪种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处于Hardy-Weinderg平衡状态(P>0.05);大白猪、八眉猪、汉江黑猪、汉白猪和野猪表现为低度多态性(PIC<0.25),杜洛克猪、长白猪、内江猪和荣昌猪为中度多态性(0.25相似文献   

12.
以互助八眉猪肉和香菇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和感官评定研制出风味独特、富有营养的调味食品——八眉猪香菇肉酱。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配方:鲜红辣椒用量为15%,豆瓣酱用量为25%,葱姜蒜用量之比为:30%∶9%∶15%,白砂糖用量为3%。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八眉猪香菇肉酱颜色鲜亮、香气悦人、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能更好的体现出八眉猪肉独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3.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FABPs)属细胞内脂质结合蛋白超家族,FABPs家族所有成员都具有管理游离脂肪酸吸收和细胞内转运的最基本功能。为了探究FABPs主要家族基因在八眉猪体内脂肪沉积代谢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以八眉猪为试验对象构建DNA混合池,采用分段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对八眉猪FABP_1、FABP_2、FABP_3、FABP_4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快速筛查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八眉猪FABPs主要家族基因中共检测出15个SNPs,其中编码区有3个同义突变和2个错义突变(C~(2033)A-Exon2-FABP_1、G~(3 751)A-Exon3-FABP_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核苷酸突变前后mRNA二级结构和自由能的改变导致其结构稳定性发生改变;突变前后的等位基因频率估算,mRNA二级结构预测,蛋白质二、三级结构预测分析均有差异。说明八眉猪FABPs主要家族基因具有较高的突变性,为研究八眉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提供了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荣昌猪原产于重庆荣昌县,现已推广到四川、云南、陕西、浙江、河南等20多个省(市).朝鲜和越南也曾先后引进过荣昌猪.荣昌猪是目前国内分布最广的猪种,育成历史已有300多年,列为国家一级保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杨葆春  刘永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713-14714
[目的]为八眉猪的保护、选育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2头青海八眉猪为试验动物进行肥育试验,肥育结束后随机选择6头屠宰,测定其胴体和肉质性能,并与国内外其他品种进行比较。[结果]八眉猪肥育期平均日增重409.86g,低于杜洛克猪、荣昌猪和民猪;屠宰率70.19%,与国内外大部分品种相当;平均膘厚3.38cm,较二花脸猪和民猪薄;肌肉pH值6.43,与地方品种相当;肉色和肌肉大理石纹全部被评为3~4分(1~5分制),略低于民猪和内江猪;失水率18.86%,低于杜洛克猪;熟肉率66.12%,低于内江猪,高于民猪、二花脸猪和杜洛克猪;肌肉脂肪含量(7.16%)高于其他品种。[结论]应继续对青海八眉猪进行保种选育。  相似文献   

16.
八眉猪种质资源微机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眉猪是西北地区主要的地品种之一,已确定为保种猪种。本研究根据生产单位的迫切需要物养猪生产的特点,开发了八眉猪种质资源微机管理系统,旨在解决猪的资料残缺不全,利用程度低的问题,为猪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用48头八眉猪,以异速模型Y=αX~b研究了两个营养水平、初生至80kg体重阶段的肌肉化学组成的异速生长特性及其营养和性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八眉猪肌肉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异速生长系数(b)分别为1.049,1.375,1.078和0.978.去势公猪肌肉蛋白质b的值大于去势母猪,水分b值小于去势母猪(P<0.05),脂肪和灰分的异速生长则不受性别的明显影响。将日粮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分别从14.25%和13.10MJ/kg降至12.15%和11.88MJ/kg,不会明显地影响八眉猪肌肉化学组成的异速生长模式。  相似文献   

18.
用异速方程Y=αX~b研究了48头八眉猪胴体物理组成的异速生长特性、及其性别和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八眉猪胴体物理组成的早熟顺序为骨骼>皮肤>肌肉>脂肪。皮肤组织的增长比值与胴体的增长比值相比较,后期较高,脂肪组织的增长比值后期上升较快,而肌肉组织的增长比值较小且后期下降较快,这是八眉猪胴体瘦肉率低而皮较厚的生长发育机制。同时发现,去势母猪脂肪组织的b值明显地(P<0.05)大于去势公猪,将日粮的消化能和粗蛋白质分别由13.02(MJ/kg)和14.25%降至11.89(MJ/kg)和12.15%,不会导致八眉猪胴体物理组成之异速生长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柠条豆象(Kytorhinus immixtus Mostschulsky)属鞘翅目豆象科,细足豆象亚科,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青海,主要危害柠条等锦鸡儿属植物的种子.  相似文献   

20.
以八眉猪、蕨麻猪和甘肃黑猪为研究对象,利用PCR-SSCP和测序方法对SLA-DRA基因4个外显子进行SNP位点筛选,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各SNP位点对DRA基因mRNA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在3个猪种中共检测到6个DRA基因SNP位点,分别为外显子1的A~(177)G,外显子2的A~(3093)C,以及外显子4的A~(4167)G、A~(4246)G、C~(4282)T和G~(4293)A,其中A~(3093)C、A~(4167)G和G~(4293)A为错义突变,分别导致甲硫氨酸(Met)变为亮氨酸(Leu)、谷氨酰胺(Gln)变为精氨酸(Arg)和精氨酸(Arg)变为组氨酸(His)。以3个错义SNP位点为基础,构建了6种DRA单倍型,其中H1、H3和H6为主要单倍型,频率分别为0.25、0.21和0.21。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三个猪种DRA基因单倍型的mRNA二级结构、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与野生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八眉猪、蕨麻猪和甘肃黑猪的保种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