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桃小食心虫在河南平原地区果园中发生较多,为防治桃小食心虫,我们对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测,基本掌握了桃小食心虫在河南平原地区的发生规律,总结出桃小食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别名:桃蛀果蛾,是重要的经济林蛀果害虫。性诱剂是防治桃小食心虫的重要手段。通过2年应用防治试验,总结出桃小食心虫成虫羽化初期、高峰期、末期,为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桃小食心虫在我省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在防治上又存在很多困难。年产红枣900万斤的唐县军城区,1981年红枣虫果率高达80%,全区因此减少收入100多万元,给国家和枣区群众造成严重损失,过去长期采用常规农药防治,使害虫产生了抗性,污染了环境,杀伤了大量天敌。为了探索防治新途径,提高生物防治效果,1982年在我县红枣集中产区军城区的3个村6个地点进行了性诱剂直接防治桃小食心虫试验。  相似文献   

4.
桃小食心虫是黑龙江省果树生产中主要的蛀果害虫。2009~2010年在黑龙江省东部果区设4个田间观测点,对桃小食心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论:桃小食心虫在黑龙江省一年发生二代,发生期在7月上旬和8月中旬,所以防治住这两个时期是关键。根据桃小在树上蛀果危害和在土壤中过冬的特点,防治桃小要抓好树下与树上防治相结合,化学与人工防治相结合等多方面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和苹果蠹蛾性诱剂田间诱蛾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苹果蠹蛾性诱剂、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和防治苹果蠹蛾和桃小食心虫2种害虫,试验设置2组诱捕器,分别为单放苹果蠹蛾性诱剂和单放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芯各1枚,以及1个诱捕器内放入苹果蠹蛾性诱剂和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各1枚,比较不同诱捕器处理诱蛾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苹果蠹蛾性诱剂单用诱芯,诱集雄虫的数量平均占到总量的21.10%;苹果蠹蛾与桃小食心虫诱芯合用,诱集苹果蠹蛾的数量平均占到总量的78.90%,2种方式存在极显著差异。苹果蠹蛾性诱剂在和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合用时,对苹果蠹蛾的诱捕能力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桃小食心虫连续4年的观察,掌握了桃小食心虫的生活规律,探讨了利用先进的测报手段,准确地做好预测预报,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桃小食心虫成虫的季节性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小食心虫(Caypaosina niponensis Wals)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果区。寄主植物有苹果、梨、海棠、山楂、桃、李、杏、枣等,对苹果、梨、山楂危害严重,以幼虫蛀害果实。在黑龙江省桃小食心虫是果树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各果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果园虫果率15.0%~27.5%,使果园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积极性。对于桃小食心虫的研究,有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的多方面报导(1、2、3),在生产中主要采取地面和树上的药剂防治方法。因各地气候条件不同,桃小食心虫的发生时期各异,为了掌握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桃小食心虫的最佳防治时期,提高…  相似文献   

8.
枣桃小食心虫简称枣桃小,是危害枣、苹果、梨、桃、山楂等果实的重要害虫.近几年,随着平山县枣树面积的迅速扩大,枣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十分严重,造成大范围大面积的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枣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监测技术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出枣桃小食心虫在襄汾县的发生危害规律以及最佳防治时间,可以有效指导枣农在生产实践中适时防治。  相似文献   

10.
枣树桃小食心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鄯善县山南各乡镇是我县的红枣主产区,近三年来桃小食心虫普遍发生,危害严重,虫果率达90%以上。造成枣园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影响果农的生产积极性及林果业的发展。本人通过对鲁克沁镇沙坎农场1.5公顷(22.5亩)受桃小食心虫危害严重的红枣园进行防治试点,基本掌握了桃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无公害化综合防治措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18~2020年,在开鲁县塞外红苹果园系统观察了桃小食虫发生规律,并开展了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在通辽地区大多数果园出现较晚,1代/年,少部分果园2代/年,全年发生相对集中,整个发生期历时3个多月,成虫最早出现在6月下旬,但数量较少,连续出现在7月中旬,7月下旬到8月上旬为高蜂期,8月中下旬进入盛末...  相似文献   

12.
果树病虫害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意义、基本方法,提出了一些主要树病虫害实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和措施,能够有效指导果树病虫害的无公害防治。  相似文献   

13.
金龟子对果树特别是幼龄果树为害相当严重,本项目对白城市幼龄果树所发生的黑绒鳃金龟子和东北大黑鳃金龟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虫口密度;采用六六六加敌敌畏按3∶1混合剂进行化学防治,防治效果达98.6%。  相似文献   

14.
油茶落花落果成因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品种、授粉、林龄、气候、土壤、栽培技术、病虫危害、机械损伤等影响油茶落花落果的外界因素与生理因素,同时,提出了合理的品种配置、控制授粉条件、营养平衡调控、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油茶保花保果技术。  相似文献   

15.
褐根病是由有害木层孔菌Phellinus noxius引起的林木和多年生果树的重要根部病害。通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褐根病菌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法等4种分子检测技术和生防放线菌等4种生物防治的研究,指出由于分子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用于早期诊断褐根病菌;同时也表明用生物防治替代传统的化学防治进行褐根病菌防治,并使生物制剂有效推广运用,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控制该病害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介绍珍稀名果——槜李的生物学特性,着重对槜李的定植、定干、各时期树体管理、疏花疏果、肥水管理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对仁用杏生长结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分析了穴贮肥水、生物覆盖、穴贮肥水和生物覆盖、压于等四项生物措施对仁用杏幼树园、成龄树园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以及对仁用杏生长、结实的影响。认为,“穴贮肥水加生物覆盖”不但对仁用杏园的土肥条件有明显改善,而且可显著提高仁用杏的生长及结实量。  相似文献   

18.
油茶遗传变异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遗传变异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脂肪酸和抗逆性等的遗传变异特性。其中,形态特征包括树体性状、果实性状、枝叶性状;生物学特性包括花器官及花期变异和果实成熟期变异等特性;经济性状包括产果量、果重、出籽率、出仁率和出油率等性状。本文对照国外对油橄榄的研究,综述了油茶遗传变异特性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油茶遗传变异特性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脐橙炭疽病发生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调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脐橙炭疽病首次在吉州区林业局果木试验场和兴桥镇长岭果园发现,对脐橙危害极大。该病主要危害脐橙的花、叶、枝、果。脐橙受害后,会引起落叶,枝梢枯死,枝干开裂,树势衰退,蒂枯落果,轻则影响果株生长发育,重则会造成秃株,甚至整株死亡。本文报道该病的症状、生物学特性、发生及其与气候、土壤、肥料、林龄及栽植方法等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提出对该病的防治意见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充分调查项目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根据福建果茶良种繁育场的建设要求,依据果茶良种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繁育场的分区、果茶种植、综合楼、道路、桥梁、保护工程等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