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蔸子移栽至有机土和普遍土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试验结果表明,3年生有机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普遍高于同期移栽、同期采收的3年生普通土日光温室栽培的芦笋。而不同栽培方式芦笋嫩茎采收的经济系数的差异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2.
<正>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是天门冬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嫩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被誉为“蔬菜之王”[1]。据统计,2018年平湖市大棚芦笋种植面积最大,达到603.6 hm2,是浙江省绿芦笋的重要产地之一[2]。种植品种以格兰德、绿龙、加州早生等为主,采用避雨栽培,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芦笋一般8~9月播种,第2年春季定植,秋季采收嫩茎,以后春、秋2季各留1次母茎,3~11月为采收期。  相似文献   

3.
芦笋栽培成功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芦笋和其他蔬菜不同,它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具有一次性播种、育苗、移栽、定植,到大田后多年受益的植物,可以连续采笋10~15年。它既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蔬菜,素有"蔬菜之王"的美称,又是蔬菜中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最高的。要想栽培成功,以下因素必须有保证:1精心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芦笋种子是决定嫩茎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和栽培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品种差的种子或2代种子则严重影响芦笋的产量和品质。优良品种应该是高产优质、嫩茎肥大且粗细均匀、茎杆圆、  相似文献   

4.
紫色激情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芦笋种子公司育成的第一个多倍体紫芦笋品种。嫩茎粗大、多汁、微甜,质地细嫩,纤维含量少,滋味鲜美,气味浓郁,没有苦涩味,是高级饭店、餐馆十分走俏的高级生食蔬菜品种。成年笋每667m^2产量一般为750~1000kg,是目前国内推广的一个产量高、品质优的芦笋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2016~2017年引进来自不同国家的18个芦笋品种,开展苗期长势、田间生长和抗逆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芦笋种子发芽率明显优于贮藏2年及2年以上的,贮藏期4年的种子发芽率在10%以下;特色芦笋品种‘紫色激情’,在品质上具有明显优势,但产量表现较低;其余13个绿芦笋品种中,‘绿龙’、‘格兰特’、‘航天3号’、‘K1465’、‘太平洋早生’、‘丰岛2号’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太平洋早生’、‘绿龙’等品种具有早熟性,‘格兰特’、‘K1465’等品种具有品质优、全年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适合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5大棚芦笋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芦笋是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的多年生蔬菜,品种选择对芦笋整个生长期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长江流域大棚栽培芦笋宜选择笋株高大、笋茎粗壮、抗病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目前表现比较好的品种有88-5改良系、2000-X、芦笋王子F1、冠军、格兰德、阿特拉斯和帝王等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7.
全州县芦笋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州县2013年引进绿芦笋品种试种,3年来,其宿根生长良好,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芦笋的播种育苗、选地整地、种植、田间水肥管理、中耕除草与培土、支架、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嫩茎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绿芦笋在全州县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全州县的绿芦笋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秋栽绿芦笋     
吕纪增 《蔬菜》2004,(10):16
绿芦笋是药食兼用型经济作物,其嫩茎质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是世界上公认的十大名菜之一。秋季栽培绿芦笋可用营养袋育苗,此法具有出苗快、出圃率高、省工等优点,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栽培绿芦笋时应首选高产、优质的进口品种,其次可选国产的杂交一代良种。选择籽粒饱满、成熟度高的种子,播种期为10-11月。2.种子消毒播种前选晴天将种子晾晒2~3 d,然后进行种子消毒,方法有两种:一是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 %甲基托布津50 g,对水12.5 kg,充分溶解后放入10 kg种子,浸泡24 h后取出;二是用5 %的次氯酸钠1份,加清水4份,搅拌均…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目前芦笋栽培面积超过3866.7hm^2,而芦笋产区现阶段栽培的品种主要以加州的玛丽华盛顿及UC系列居多,其嫩茎细而老,笋龄大多数在8a(年)以上,逐渐步人衰产期,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品质的需求。为此,笔者从美国、荷兰、日本引进6个芦笋品种在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田间栽培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应本省栽培的熟性早、优质、高产绿芦笋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芦笋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笋学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天门冬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称其为芦笋是因为其主要食用部位为嫩茎,形似芦苇嫩茎和竹笋。芦笋具有独特鲜美的风味,其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蔬菜,同时还具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因此,备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全世界芦笋栽培面积26-30万hm^2,我国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山东、福建、山西、河北、四川、河南、湖北等20多个省。  相似文献   

11.
石刁柏种子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刁柏种子活力的研究陈景长,李红岑(北京农学院102208)石刁柏俗称芦笋,其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然而,石刁柏种子寿命短,加之种皮厚,透性差,发芽困难,种子质量对石刁柏嫩茎产量和质量有一定影响。本试验拟通过对石刁柏新种子(收...  相似文献   

12.
芦笋采收和贮藏中Vc和粗纤维的变化本试验以五年生芦笋UC157品种为试材,测定分析了不同粗度、不同部位及采收期间和贮藏中的Vc和粗纤维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粗度和部位的Vc和粗纤维含量有显著区别,嫩茎从尖端到基部,Vc含量逐渐降低;嫩茎越细,Vc含...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生产中芦笋重茬衰产、早生性品种缺乏等问题,选取国内外14个芦笋新品种在富阳进行大棚栽培条件下有关产量测定及性状方面的观察。结果表明:春季嫩茎出土最早、抗低温的品种是ZF112、UC115,其均在2月18日开始出笋;春、秋2季平均667 m~2产量较高的品种是ZF112、Ava1im,分别为516.73、498.81 kg;春、秋2季的单笋质量较高的品种是Plasene、Herkolim,分别为36.36、35.32 g;第1分枝高度最高的是UC115,达65.7 cm。综合来看,国内选育的ZF112表现相对较好,建议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雷蕾 《长江蔬菜》1991,(4):16-16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inn)又名石刁柏,百合科天门冬属,其嫩茎可作珍贵佳肴。为我国“七五”计划的重要发展商品。我市芦笋发展也很快,种植面积已有两万多亩。但由于芦笋茎枯病为害,严重影响了商品的产量和质量。该病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莫现会  李全等 《蔬菜》2001,(5):32-33
绿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L.)属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幼茎(即嫩茎)是一种高档保健名菜。广西1996年引种成功,经多年试种,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一般健壮苗移栽大田后,8-10个月开始采笋,第2年667m2产鲜笋200~300kg,第3年产鲜笋500kg左右,第4年进入盛产期,产量800~1000kg,可连续采笋10年。绿芦笋产品投放市场后,市场销路好,生产效益高。深受种植业者及消费者的欢迎。 绿芦笋育苗有露地育苗、营养钵或营养袋育苗、塑料大棚及阳畦育苗等方…  相似文献   

16.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采割嫩茎供食。在芦笋有休眠期的地区,一般都于春夏季采割,嫩茎抽生所需的养分大部分依靠根株中所积累的贮藏养分。我国华南等地芦笋生长季节长,无明显休眠期,根株积贮养分少,都行国母茎采收,借母茎枝叶的光合产物来弥补贮藏养分的不足,直接供应撤茎的抽生,且全年行春、秋两季采收。 近年在我国长江流域的浙江等地,也在推行留母茎采收。这对缩短养育根株年限,提早投产,夺取幼龄植株高产,无疑是行之有效的。但有些地区为了提高当年产量,也采取闽、…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芦笋作为一种营养保健型多年生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09年我县将芦笋作为现阶段发展设施、高效、特色农业的好品种,从外地引进试种成功并进行规模种植,667m~2产量保持2000kg左右,667m~2均产值超过2万元。现将绿芦笋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宜选用优质丰产、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本地主栽品种为格兰德F_1(Grande)。  相似文献   

18.
正芦笋是百合科多年生蔬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在浓度1%以下的盐碱地生长,具有改良盐碱化土壤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初引入我国种植。随着芦笋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被人们所认识,其需求量不断上升~([1])。我国具有绵长的海岸线,沿海滩涂为土地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为芦笋的种植提升了空间。目前国内种植的芦笋种子大部分来自进口,价格昂贵,国内外耐盐芦笋品种报道比较少,如山东省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  相似文献   

19.
邵中庆 《西南园艺》1999,27(2):32-33
芦笋系多年生作物,其嫩茎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是一种高档保健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我市从1985年开始引种,至1988年发展到333公顷,由于经验不足、缺乏技术、茎枯病发生严重,致使芦笋种植面积大大削减,到1989年全市仅剩芦笋120公顷,每667m~2产量也从680公斤降至400公斤。从1990年开始,我们总结推广了“六改二选二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使芦笋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面积不断扩大;到1997年底,全市芦笋种植面积达到533公顷,平均667m~2产芦笋795公斤,总产值达3200余万元。目前我市为浙江省最大的绿芦笋生产基地,种植芦笋已成为我市农  相似文献   

20.
大棚绿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芦笋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其嫩茎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还有抗癌、降血脂、调节机体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保健功效。所谓绿芦笋,就是芦笋生长过程中不培土,让嫩茎见光后采收,笋体青绿色浓,条形匀称,粗细适中,口味清爽质脆。大棚栽培绿芦笋可以大大减轻芦笋病害的发生,促使春笋提早采收,较露地春笋667m~2产量增加40%~50%,产值翻番,实现了春笋冬季采收、春节前后上市,既丰富了春节蔬菜市场供应,又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宣城市四季康蔬菜有限公司自2011年开始引进美国格兰德F1芦笋品种,在安徽省敬亭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