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针对江河源区草场退化、高原鼠兔危害严重的状况,采用了翻耕、耙耱、撒播、轻耙、镇压等一系列治理措施.结果表明,这种以生态工程为主的治理措施,不仅使草场植被在短期内得到恢复,而且害鼠种群数量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为防止鼠兔数量回升、减少扩散、播种牧草幼苗免遭啃食和挖掘破坏,在不同处理区又采取了以药物防治为辅的控制措施.在现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灭鼠中,0.075%敌鼠钠盐、0.1%C型肉毒杀鼠素和0.1%D型肉毒杀鼠素毒饵对鼠兔均具有良好灭效,且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对保护天敌、发挥生物控制危害具有一定意义.因此,在退化草场鼠害治理中,综合分析各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才能收到良好效果,从而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D型肉毒杀鼠素防治高原鼠兔灭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江河源退化草地治理与示范项目要求,在果洛州玛沁县大武乡格多牧委会人工和半人工草场上,使用D型肉毒杀鼠素对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进行现场药效试验和大面积灭鼠。结果表明,0.1%和0.2%D型肉毒杀鼠素毒饵对鼠兔具有良好的灭杀效果,且不污染环境,无二次中毒,对保护鼠类天敌,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回升,减少扩散,使治理后的草场植被再次免遭破坏等方面均具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3.
将C·肉毒杀鼠素铒粒在不同存放条件下进行高原鼠兔灭治试验,结果表明,配制后的C·肉毒杀鼠素饵粒在-16℃冷库内放置47d的Q1%和n2%两种浓度的饵粒防效分别为94.67%和95.63%;配制后的C·肉毒杀鼠素饵粒在1-9℃仓库内放置13d的0.1%与0.2%两种浓度的饵粒防效分别为89.10%和90.88%。在0.05水平上,A、B处理间无显著差异,C、D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但A、B与C、D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1-9℃仓库内放置13d的C·肉毒杀鼠素饵粒其毒力可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C.肉毒杀鼠素诱鼠颗粒毒饵和D.肉毒杀鼠素诱鼠颗粒毒饵进行防治高原鼠兔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诱鼠颗粒毒饵防治高原鼠兔的平均校正防治效果分别可达93.65%和91.56%,两药剂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F=1.6990.05)。且与常用药剂(0.1%C.肉毒杀鼠素燕麦毒饵)具有相同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应用D型肉毒杀鼠素防治高原鼠兔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000万毒价/mL的D型肉毒毒素水剂,按1/1000、1.25/1000、1.5/1000、2/1000的浓度配制毒饵,平均校正灭洞率可分别达到87.26%、86.74%、88.37%和90.03%,差异均不显著。本着经济、安全、高效的宗旨,以1.5/1000的浓度配制毒饵使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通过应用D型肉毒杀鼠素防治高原鼠兔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000万毒价/mL的D型肉毒毒素水剂,按1/1000、1.25/1000、1.5/1000、2/1000的浓度配制毒饵,平均校正灭洞率可分别达到87.26%、86.74%、88.37%和90.03%,差异均不显著。本着经济、安全、高效的宗旨,以1.5/1000的浓度配制毒饵使用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C·肉毒杀鼠素(下称毒素)0.1%浓度毒饵,对新疆的主要害鼠大沙鼠和黄兔尾鼠进行灭治,校正灭洞率分别为97.4%和90.2%,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常用农药0.5%甘氟毒饵的灭治效果分别为98.5%和67.1%。因此,毒素能够代替甘氟在新疆草地灭鼠中应用;以小麦和草颗粒作载体与0.1%毒素拌制毒饵,灭杀大沙鼠和黄兔尾鼠灭洞率分别为98.2%、99.3%和90.2%、91.7%,两种载体均可使用;新疆草地的害鼠四月份正值数量低峰期,废弃洞数量很大,有效洞率大沙鼠为9.37%、黄兔尾鼠为14.70%。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海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0.10%C.肉毒杀鼠素诱鼠颗粒毒饵Ⅰ和诱鼠颗粒毒饵Ⅱ,进行的防治高原鼠兔的田间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诱鼠颗粒现场配制的毒饵防治高原鼠兔的平均校正防治效果可达94.95%,两药剂间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F=8.643>F0.05=3.885,既P<0.05)且与常用的0.10%C.肉毒杀鼠素燕麦毒饵具有相同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将C·肉毒杀鼠素铒粒在不同存放条件下进行高原鼠兔灭治试验,结果表明,配制后的C·肉毒杀鼠素饵粒在-16℃冷库内放置47 d的0.1%和0.2%两种浓度的饵粒防效分别为94.67%和95.63%;配制后的C·肉毒杀鼠素饵粒在1~9℃仓库内放置13 d的0.1%与0.2%两种浓度的饵粒防效分别为89.10%和90.88%.在0.05水平上,A、B处理间无显著差异,C、D处理间也无显著差异.但A、B与C、D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在1~9℃仓库内放置13 d的C·肉毒杀鼠素饵粒其毒力可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掌握草原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开展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原鼠害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控制鼠害的主要途径是研究主要害鼠生态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从而进行综合防治。害鼠数量消长经过低谷-上升-高峰-下降-低谷四个期。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的数量变动一般低谷期10年以上.上升期1~2年,高峰期1~2年.下降期1~2年。掌握鼠的数量变动规律,建立预测公式,开展预测预报.在鼠数量上升期选用抗凝血杀鼠剂把鼠密度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对退化草场采取多种措施如禁牧、围栏、封育等使草场恢复生产力,对未退化的草场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牧,不给鼠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鼠类天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把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危害的程度,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低湿草场翻耙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 ̄1993年在三江平原低湿草场上,采用翻耙,重耙松土,翻不耙等措施对退化的草场进行了改良试验,其研究结果表明,以翻耙结合和5月上旬重耙松土改良效果最好,二者分别比对照增产干草40.3%和26.3%,为低湿草场的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体模式。  相似文献   

12.
C-型肉毒杀鼠素灭鼠试验报告闫文平①胡振江②吕建国②刘中德②马应军②陈维会②刘军②孙福忱②戚长秋①(执笔)C-型肉毒杀鼠素是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生产出的新型广谱型灭鼠药。该药品具有高效灭鼠,无二次中毒,无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对人畜无害...  相似文献   

13.
鼠害控制综合配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饵料引诱剂 ,不同灭鼠药品 ,不同拌饵浓度 ,不同施饵方法对高原鼠兔进行了灭治试验 ,结果以Y1 、Y2 作为引诱剂 ,分别以 0 .5%的比例拌入饵料 ,引诱效果较为明显。用 1 /1 0 0 0C·肉毒杀鼠素毒饵 ,以投饵量 1 .5~ 2 .2 5kg/hm2 ,采用机械间隔撒施法 ,不但能达到 90 %以上的灭鼠效果 ,而且能节约大量人力 ,降低灭治费用 ,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C·肉毒杀鼠素的使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肉毒杀鼠素的使用现状及前景李韬(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8)由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品厂(下称生药厂),生产的C·肉毒梭菌外毒素,作为杀鼠剂的试验始于1985年。经室内、外一系列试验证实,对于青藏高寒草地的害鼠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  相似文献   

15.
C-型肉毒杀鼠素在草地灭鼠中应注意的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型肉毒杀鼠素是一种高效,低毒,无二次中毒,无环境污染的新型生物毒杀鼠剂,在阿勒泰地区首次应用于草原灭鼠。为确保草地大面积人工灭鼠中的人畜安全,2003年4月9日-4月15日。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养鸡场,对灭鼠非靶动物鸡和山羊进行了染毒试验。由于春季是牛羊等家畜体弱期,通过试验说明在放牧草场投放C-型肉毒杀鼠毒饵料。羊只误食后,四肢无力,难以在野外自然放牧条件下长途迁徙。需引起注意,设置禁牧区和禁牧期,禁牧时间15-20d。  相似文献   

16.
掌握草原害鼠数量变动规律开展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鼠害已成为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控制鼠害的主要途径是研究主要害鼠生态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从而进行综合防治。害鼠数量消长经过低谷—上升—高峰—下降—低谷四个期。黑线仓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的数量变动一般低谷期10年以上,上升期1~2年,高峰期1~2年,下降期1~2年。掌握鼠的数量变动规律,建立预测公式,开展预测预报,在鼠数量上升期选用抗凝血杀鼠剂把鼠密度控制在危害阈值之下;对退化草场采取多种措施如禁牧、围栏、封育等使草场恢复生产力,对未退化的草场制定合理载畜量防止过牧,不给鼠类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保护鼠类天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把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不危害的程度,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C肉毒杀鼠素在高寒草甸地区灭鼠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C肉毒杀鼠素草原灭鼠应用技术,充分肯定了C肉毒杀鼠素毒力强、适口性好、对非靶动物毒性低、作用缓慢、无二次中毒、易降解和适合规模灭鼠的特点,为鼠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青海海晏县甘子河乡设置每洞10、15、20、25粒毒饵和70%、80%、90%和100%的投洞率,研究利用C型肉毒杀鼠素毒饵不同投饵量和投洞率对高原鼠兔防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洞投放毒饵20粒、25粒和投洞率90%、100%的情况下,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减退率符合《草地鼠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DB63/T787-2009)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750g/hm2、1500g/hm2、2250g/hm23个投药剂量的3000毒价/g(浓度为1.5ml/kg)C型肉毒杀鼠素对新疆的主要草地害鼠进行灭治,其矫正灭洞率分别为:82.93±2.3%、85.11±1.53%、88.19±1.44%,均取得较好效果,且各投药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3000毒价/gC型肉毒杀鼠素适口性好,无二次中毒现象,可在新疆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0.
天祝县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0  
天祝县目前天然草原巴普通发生退化,其中退化比较严重的达到13.47万hm^2,占天然草原总面积的34.41%,重点分布于草原草场和山地草甸草场,沙化、碱化面积8.6万hm^2。草原退化是内围和外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气候变化、超载过牧、鼠虫危害、滥垦乱挖、不合理利用等。提出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改良退化草场,发展人工草地,实施退耕还草,强化草地监管力度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