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要:森林质量评价服务于森林经营决策、监督管理和验收的全部流程。为克服地面调查林分质量中存在的成本高、时效性差等缺点,基于遥感数据形成一套林分质量评价体系,以提高评价效率,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进程。本研究以新密市2018年生长季哨兵二号数据为基础,辅以数字高程影像,构建了基于遥感影像森林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选取样本小班,然后基于哨兵影像提取植被指数、纹理指数和干扰指数三类与森林质量密切相关的指标,借助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构建出遥感估算林分质量模型。并以基于当年小班调查数据评价的林分质量结果作为参照,检验模型可信度。最后将模型用于量化全市森林质量并提出后续经营对策。结果发现,遥感评价指标中二阶矩、对比度和方差三个指标的权重相对较大,遥感评价林分质量结果与小班数据所得林分质量线性拟合的决定系数R2可达0.9861。结果表明:基于遥感数据的林分质量评价方法是可行的,该结果为大尺度区域范围森林质量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场现有森林绝大部分遭受过严重破坏,形成了大面积的过伐林。为了解和掌握过伐林采伐后林分质量的变化情况,于1981年冬对我场北沟营林区三个林班中的三个小班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过伐林择伐后其林分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调查区林分概况和两次采伐位于我场的北沟营林区,在原13林班1小班、30林班1小班和31林班4小班内各设置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经营中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7,(5):28-34
采用小班水平上的划分方法,将小班看做是林分中的"单木",相邻小班之间的边缘效应近似模拟了林分中"单木"与"单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GIS构建森林耦合体。通过复杂网络将之抽象化为森林耦合网络,利用已构建的森林耦合网络结构稳定性模型,针对人工林的林学特征与经营方式,探究人工林经营中森林结构稳定性的优化调控。研究结果表明:1)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面积较大的、林分质量较差的小班时,可将其更新为面积较小的小班,在小班上选择性更新与周围小班不同的树种,使面积较大的小班逐渐演替为"混交"的面积较小的小班。这一过程平衡了面积较大的小班周围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2)当森林耦合体中存在林窗时,可以在林窗中补植与周围优势树种不同的林木。这一过程降低了林窗周围节点的介数,平衡了整个网络的介数分布,提高了森林结构稳定性。研究森林耦合网络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解决小班如何在有限空间内的合理布局,旨在为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如何保持森林结构稳定性,同时又兼顾林业生产的可操作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林分为空间单元,动态评估小班尺度潜在森林火灾风险对于火灾预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多年采脂思茅松林分为对象,采集多年未采脂、采脂条件下的林分因子样本,以火源可及性、死可燃物载量、林分易燃性,以及坡度、坡向、地表湿润度为评估变量,构建小班尺度上的森林火险评估模型,分别评估林分在全国火险等级模型下的基础火险值(BHX)、未采脂条件下的静态火险值(SHX)及采脂条件下动态火险值(DHX)。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地图模拟表达采脂活动引起林分可燃物载量和易燃性、火源密度等增加下的火险动态变化格局,并分析林分森林火险等级大幅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林分具有一致的基础森林火险值(BHX),危险性大;林分可燃物条件差异造成的未采脂林分静态火险值差异较大,大部分小班处于高火险等级;林分因采脂经营活动使各小班火险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林分火险等级主要集中在极高火险,火险上升比率大于25%的林分面积超过60%;过度、非规范的采脂经营活动是林分火险等级增加的主要原因。林分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火险评估精细化至不同经营水平下的林分小班尺度,研究对基层林火管理及其它经营措施下火险动态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从系统工程学角度,探究采伐后的林木小班如何保持森林的整体稳定性,采用小班水平上的划分方法,将小班视为林分中的"单木",那么相邻小班之间的边缘效应近似模拟为林分中单木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同时利用GIS构建森林耦合体.再通过复杂网络抽象化为森林耦合网络,选取网络进行随机攻击,对不同介数范围内的累计节点数与介数中值进行回归分...  相似文献   

6.
从凤庆县创建"森林县城"的森林网络建设多项指标着手,结合森林城镇建设的基本原则,围绕交通廊道绿化、水系廊道绿化、村庄绿化、城市公园绿化等内容,针对凤庆县城镇建成区绿地乔木应用比例较低,生态防护隔离带林分质量低等问题,提出创建森林县城所必须的森林网络构建思路。阐述森林网络构建原则、理念、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并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完整立体、强化保护管理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兴国县飞播马尾松林多功能经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江西省兴国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飞播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森林多功能经营内涵的探讨,从兴国县飞播马尾松林功能定位与林种结构现状出发,采用理论分析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由水土保持功能、水源涵养功能、用材功能3个方面共13个指标组成的多功能经营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从林分尺度分另别对兴国县飞播马尾松林各小班和林分多功能经营总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兴国县1 894个飞播马尾松林小班中,多功能经营状况优等级的小班160个,中等级的小班665个,差等级的小班1 069个;兴国县飞播马尾松林林分多功能经营总体上处于差等级.制约其森林多功能充分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林下植被盖度低、树种结构单一和林分蓄积生长率低.  相似文献   

8.
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在林业资源管理中的广泛运用 ,林班、小班号的科学命名 ,就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1 现行的林班、小班号的命名方法及依据林班、小班是在林区区划时 ,在林场的范围内 ,为了便于生产、经营管理及资源统计计算 ,根据森林的经营水平、森林的林学特征及调查因子区划出的不同林分地段。现行林班小班的“命名”既林班号小班号是依据区划时林班及林班内小班的个数 ,按其排序的序数命名的。如某一林场按经营水平和林分结构可区划 2 0 0个林班 ,则从界内的方位起 ,按大小顺序分别用1、2、3…… 2 0 0排序并按序号命…  相似文献   

9.
陈晓东  赵文雁 《绿色科技》2021,(7):83-85,88
阐述了一种近自然营林理念指导下的小班调查规划方法-在对小班开展全面踏查的基础上,记录小班内的立地和林分现状,设定本经理期内小班的经营目标和所需的经营措施,包括基础设施和森林保护规划,运用近自然可持续的森林经营理论,优先对营林紧迫度高的小班开展机械分布式的样圆调查,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和森林经营活动的组织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中村林场已在约5万亩林地中实施了该方法并开展了充分的讨论、改进工作,引进了一套与该调查规划方法相匹配的调查指标、规划原则、应用平台和先进工具,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实施经验,提高了森林经营基础单元的调查规划质量和效率。通过对该小班调查规划方法的主要特点、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探讨,希望为广大务林同仁在森林经营调查和规划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森林监测与效果评价1.立地指数及生物标准量确定。在作业小班或类似立地林分中踏查,选定3~5棵优势木,按照河北农业大学森林健康研究技术报告中的《华北落叶松立地指数表》确定小班立地指数,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林区小班森林资源数据的更新模型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例,根据199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848块固定样地数据,与全林整体模型方法相结合,建立了适合于天然林区林业局(场)无人为干预小班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林分级生长模型组。该组模型包括林分密度指数,平均高,断面积,形高,郁闭度等林分测算因子的生长或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2.
天然林分生长模型在小班数据更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当小班调查得到各组成树种的平均高,平均直径以及小班的年龄,每公顷株数,郁闭度,散生木蓄积等因子后,应用天然林分生长模型可以实现无人为干预小班数据的全面更新和连续预测。这些模型应用于小班数据更新时的特点是分别组成树种,以地位级指数评价立地质量,以预估间隔期代替年龄,更适用于天然混交异龄林小班数据的更新。通过吉林省汪清林业局108块复位样地的验证,表明天然林分生长模型的预估结果优于目前生产单位所用的生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在内蒙古两个林业局的森林二类调查中用TM影象代替航片进行区划、调绘、定位和面积量算、测树因子估测的试验方法和结果。试验与生产同步展开,进行了对照,数据表明,用1:5万TM影象代替航片进行区划、调绘、求积,其精度均能满足规程要求,但在测树因子估测方面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与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模型和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的结合在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以广州市白云区为例,应用ArcGIS进行空间数据采取、处理与分析,选取树种组成、林分郁闭度、林层结构、林龄、覆盖度、凋落物层厚度和平均胸径为评价指标;以小班为评价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构造灰关联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各单元的灰关联综合评价值,得出各单元按质量从劣到优排列的序列,根据评价标准将林分质量分为一、二、三等,分别占全区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6.19%,28.52%和65.29%;并应用ArcGIS绘制评价结果图。  相似文献   

15.
潘国兴 《林业科学》1993,29(6):563-568
我们自1989年起,在完成安徽省12个重点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试点研究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森林经营方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及如何保证森林经营方案的有效实施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加强“编案”的基础工作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要建立在较准确的全面的第一性资料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加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编制森林经营数表等基础性工作。当前的二类调查一般都侧重于小班蓄积量调查,森林经营方案基本上是森林采伐与收获调整方案。为了扭转这一倾向,我们在二类调查中,以林分诊断为导向,加强了立地调查和小班营林史调查,对每个小班提出今后的经营意见,如今后培育的树种、作业法、轮伐期;确定经理期内进行主伐、间伐的预定地块,采伐方式、采伐强度;确定经理期内预定更新的地块,更新方式和造林地的改植和补植的必要程度;确定幼林抚育、间伐的方法、时期、次数等。以上调查成果是编案中确定经营方针和目标,组织经营单位,编制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林业调查规划中推广应用ArcGIS,提升林业调查规划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探讨综合运用ArcGIS10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小班四至点坐标自动获取并标注于图上的方法及步骤,并给出了实现小班四至点坐标自动标注的空间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7.
PowerBulider下天然林森林资源数据更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前有关小班数据更新方面报道是以人工林为例 ,在 DOS操作系统下 ,对 d Base数据库进行管理和运作 ,但存在一些问题 :( 1) d Base之类的数据库直接在 PC根目录下运行。它们只有一种数据库格式 ,主要是针对单用户存取的 ,在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上功能较差。 ( 2 ) DOS环境下开发的软件使用繁琐 ,可操作性差。 ( 3)数据是单用户存取 ,浪费大量资源 ,难以实现数据共享 [1,2 ] 。天然林由多林种组成 ,其小班数据更新比人工林更新繁杂 ,国内在天然林资源如何更新 ,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 ,国内林业系统所用计算机多平台并存、数据库类型不一。…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在内蒙古两个林业局的森林二类调查中用TM影象代替航片进行区划、调绘、定位和面积量算、测树因子估测的试验方法和结果。试验与生产同步展开,进行了对照,数据表明,用1∶5万TM影象代替航片进行区划、调绘、求积,其精度均能满足规程要求,但在测树因子估测方面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广州市林分质量差、林种结构不合理和龄组比例不协调等城市森林现状,阐述了广州市城市森林体系规划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构建了广州市内环、中环和外环分项规划框架,重点讨论了市域林带(包括主干道绿化带、市域生态廊道、市域滨水林带)和城市林区(包括生态景观林区、水源涵养林区、商品林区)、城区花园式单位、自然保护区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0.
虚拟森林环境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不同尺度的森林可视化建模内容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从单棵树的建模、林分结构规律,森林场景的绘制技术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虚拟森林环境系统原型,系统采用几何与图像混合绘制的方法实现森林环境建模,场景采用八叉树空间分割方法,实现了虚拟森林三维场景模拟、小班信息查询等功能,为森林资源和经营可视化提供了虚拟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