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竹子学报》(原刊名《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3.
《竹子研究汇刊》2010,29(2):F0003-F0003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竹子学报》(原刊名《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林业》上看到关于评选省树的倡议,很有触动。选什么为云南省树呢?我以为,云南松退化、变异太厉害,思茅松、华山松,地域狭窄;红椿,零星、散生;杉,地域更窄;望天树数量有限。唯独竹子兼众树之长而无众树之短。竹子似树非树、别具一格。竹子也是森林和林木。我国《森林法》中明确指出,“森林,包括竹林。竹木,包括树木,竹子。”我省竹子种类之多,资源之丰富为全国之冠,又是东南亚竹类分布中心。它适应性极强,滇东北有用材的毛竹,观赏的罗汉竹;滇中有慈竹、金竹;  相似文献   

6.
《竹子研究汇刊》2007,26(4):63-63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实用技术、生产实践和研究开发成果。现向社会各界征稿,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  相似文献   

7.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  相似文献   

8.
《竹子研究汇刊》2007,26(3):63-63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实用技术、生产实践和研究开发成果。现向社会各界征稿,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  相似文献   

9.
正《竹子学报》(原刊名《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学报》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16年2月起更名,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资源、竹林培育、竹材加工,竹子资源综合利用、竹林经济及竹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结合生产实践的研究成果。现向社会各界征稿,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竹子学报》(原刊名《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学报》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16年2月起更名,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资源、竹林培育、竹材加工、竹子资源综合利用、竹林经济及竹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和结合生产实践的研究成果。现向社会各界征稿,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1.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  相似文献   

12.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  相似文献   

13.
《世界竹藤通讯》2011,(2):39-39
中国竹子博物馆是6000年竹文化的浓缩,是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竹子专业博物馆。全馆占地12000m2,分历史厅、资源栽培厅、文学艺术厅、工艺集萃厅、国际陈列厅等八个展厅。竹编《清明上河图》,《兰亭序》,世界  相似文献   

14.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15.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  相似文献   

16.
《竹子研究汇刊》是由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国内唯一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竹子研究汇刊》为季刊,创刊于1982年,2004年起改版为国际标准的A4开本,装帧精美,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国内外有关竹子培育、竹子综合加工利用、竹子园艺、竹文化及竹子贸易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实用技术、生产实践和研究开发成果。现向社会各界征稿,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下:1.来稿总体要求文稿力求简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每篇以6 000字以内为宜(即不超过4个版面)。来稿以中文稿为主,也欢迎用英文撰写论文投稿。  相似文献   

17.
《陕西林业》2005,(Z1):64
我们知道大熊猫最需要什么:一片生长竹子的森林,一个生育幼仔的洞穴,一份不受打扰的自由。——乔治·夏勒乔治·夏勒被誉为当代最卓越的动物学家之一,他曾经主持多项国际研究计划,著有《高山大猩猩》、《山中帝王》、《沉默之石》等多种专著。而他在中国巨大威望的建立,是从1980年至1985年,他参加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  相似文献   

18.
竹之最     
我国是世界上竹子最多的国家,有30多属、300多种。 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是最早记载食用竹笋的书,距今2500多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子造纸的国家,晋代就开始用竹子造纸,距今1700多年。  相似文献   

19.
王本泉 《云南林业》2001,22(4):25-25
竹子是很有趣的植物,汉字的“笑”,就是根据竹子的形态设计的。《说文解字》对“笑”字的解释是“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古人讲迷信,连在梦中见到竹子也认为是大吉大利。汉代王符在《潜夫论·梦列》中说:“凡寥梦之大体……竹木茂美……皆为吉喜”。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竹子最有趣的却在于它“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由于竹子所特有的结构,我国古代乐器,大都取其做成。如萧、笛、笙、琴等。所以古代音乐特称“丝竹”。演奏乐器的人称“竹人”,至今音乐舞台上仍有“江南丝竹”之名。 据《吕氏春秋》记载,相传黄帝轩…  相似文献   

20.
<正>《竹子学报》(原刊名为《竹子研究汇刊》)创刊于1982年,季刊,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编辑出版发行,是目前国内竹子科学研究文献报道最多的竹子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之一,国内外公开发行。1征稿范围竹子资源、竹林培育、竹类新品种、竹材加工、竹资源综合利用、竹林经济、竹食品加工、竹材精细化工以及竹文化、竹产品设计、竹类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