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Hance.)Hedl.]又名山槐子,为蔷薇科、花楸属乔本植物.成苗可用于绿化,幼苗可用于梨树嫁接砧木,是一种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树种. 1 生物学特性 花楸为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m.花期5月下旬至6月底,花白色,果实成熟期为9~10月.花楸在东北三省均有分布,如长白山区、完达山脉及大、小兴安岭等地.喜光,耐阴.  相似文献   

2.
为花楸的引种驯化及开发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固原市引种的欧洲花楸和当地陕甘花楸的叶片和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技术对叶片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并检测花楸果实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欧洲花楸和陕甘花楸具有遗传差异性,属于花楸属的2个不同种;果实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为欧洲花楸琥珀果欧洲花楸玫瑰果陕甘花楸,酚类化合物含量陕甘花楸欧洲花楸玫瑰果欧洲花楸琥珀果。欧洲花楸比陕甘花楸的开发利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欧洲太阳神花楸是国内相关科研部门从俄罗斯引进的园林绿化新树种。利用欧洲太阳神花楸大规格苗木根际可萌蘖出大量新枝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培土辅以必要的管理措施,可将自然萌蘖的枝条培育成生根幼苗以及可用于造林的成品分株苗,从而获得可观的额外收益。这种无性繁殖育苗新法具有简单、科学、易操作等特点,丰富了林木育种的技术系统,进而为良种扩繁快繁开辟一条新路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为花楸的引种驯化及开发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固原市引种的欧洲花楸和当地陕甘花楸的叶片和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 技术对叶片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并检测花楸果实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欧洲花楸和陕甘花楸具有遗传差异性,属于花楸属的2个不同种;果实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为欧洲花楸琥珀果>欧洲花楸玫瑰果>陕甘花楸,酚类化合物含量陕甘花楸>欧洲花楸玫瑰果>欧洲花楸琥珀果。欧洲花楸比陕甘花楸的开发利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黑果花楸是裕民县结合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引进的特色作物,在干旱地区试种6.7公顷,平均每株产量15千克。黑果花楸适应性强、结果早、见效快、经济价值高,无论作为特种经济作物栽培,还是用于园林绿化,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对黑果花楸栽培管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黑果腺肋花楸是蔷薇科黑果腺肋花楸落叶灌木。该树种适应性强、结果早、经济价值高,无论作为特种经济林栽培,还是用于园林绿化,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法库县从2014年开始引进黑果腺肋花楸的种植生产,采用公司+农户的种植形式,种植面积达到120 hm2,根据法库县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黑果腺肋花楸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前准备、栽植、幼树管理、成树管理、采收和越冬防寒。  相似文献   

7.
天山花楸属蔷薇科花楸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果实红色,树型美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树果可酿酒或入药,枝干材质细腻坚硬,韧性好。生长的海拔范围为1800~3200米,在山麓、溪  相似文献   

8.
花楸是蔷薇科花楸属落叶小乔木,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非木质资源树种,兼具观赏、药用、蜜源等多种功能.由于花楸种子深度休眠,播种育苗技术难度大,成苗率低.本文综述了花楸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期望能为花楸人工繁育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初建花楸林地间种黄芪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节约型经济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花楸林地建设初期的土地资源和空间,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在本研究中,选择朝阳县六家子林场初建黑果腺肋花楸林地为试点。选择黑果腺肋花楸移栽苗木为2-3年生,高度1-1.5m;选择当年繁育的黄芩幼苗进行间种,黄芩幼苗高度为5-10cm,间种株、行距都为20cm,在距离花楸植株0.5m外进行间种,间种带宽度为2m,间种密度为25株/m2,黄芩数量约为1.11万株/亩。研究结果表明,在间种模式下,花楸当年生长量处于正常范围内,略为偏低的水平,基本未受到黄芩间种的影响;黄芩当年的生长量亦处于正常范围内,未受到花楸的影响,因此初建花楸林地间种黄芩经济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以蔷薇科花楸属单叶的2种植物水榆花楸、棕脉花楸和复叶的1种1变种植物黄山花楸、少叶花楸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解剖构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1变种花楸的次生木质部构造和次生韧皮部横切面细胞组成较为相似;木质部细胞形态和韧皮部细胞排列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差异。花楸属2种单叶植物的导管长度和木纤维长度均显著大于复叶种类,横切面上,2种单叶花楸属植物的韧皮纤维呈细带状分布而复叶的花楸属植物韧皮纤维则呈团状分布,单叶种类韧皮纤维的径向间隔远小于复叶种类。同时这3项指标的种间差异显著,为花楸属下类群划分及种间区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初建花楸林地间种黄芩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节约型经济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花楸林地建设初期的土地资源和空间,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本文在初建的黑果腺肋花楸林地,选择当年繁育的黄芩幼苗进行间种,黄芩幼苗高度为5~10 cm,间种株、行距都为20 cm,在距离花楸植株0.5 m外进行间种,间种带宽度为2 m,间种密度为25株/m2,黄芩数量约为16.65万株/hm2。研究结果表明,在间种模式下,花楸当年生长量处于正常范围内略偏低的水平,基本未受到黄芩间种的影响;黄芩当年的生长量亦处于正常范围内,未受到花楸的影响,初建花楸林地间种黄芩经济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突破干旱沙区黑果腺肋花楸硬枝扦插繁殖关键技术,以3年生黑果腺肋花楸萌蘖枝条为扦插材料,分别以不同浓度ABT、IBA、2,4-D为外源激素进行浸泡处理,开展了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在蘖枝基部、中部插穗成活效果优于梢部,中下部插穗扦插生根率高于30.00%,梢部插穗生根率只有5.52%;ABT1号生根粉对黑果腺肋花楸插穗生根效果明显,其浓度为100 mg/L时,浸泡8 h以上可明显提高插穗成活率,插穗平均萌芽率90.28%,平均生根率67.99%;20 mg/L 2,4-D+60 mg/L IBA的激素组合可促使硬枝扦插生根,生根率为36.57%。  相似文献   

13.
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 (Hance)Hedl,]又名花楸树,百华花楸、绒花树等,属蔷薇科花楸属植物. 1 利用 观赏与绿化花楸为落叶小乔木,树形优美.春季其羽状复叶颜色嫩绿;初夏时繁花似锦;秋季鲜红的果实累累,叶如枫叶.  相似文献   

14.
摘要:随着黑果腺肋花楸栽培面积不断增大,苗木最佳的无性繁殖技术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以辽西地区为例,系统总结了黑果腺肋花楸无性繁殖关键技术,以期为生产上黑果腺肋花楸苗木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花楸是辽东乡土树种,能很好的适应辽东的环境。黑果腺肋花楸是这几年来发展最为快速的花楸品种。本文介绍了花楸的开发利用价值、病虫害类别以及防治方法、不同品种花楸的嫁接成活率,并探讨了在辽东发展花楸苗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天山花楸是我国新疆天山林区重要的伴生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分析天山花楸的天然更新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天山花楸野生资源保育和天山花楸的种群扩繁提供理论依据。在踏查调查法的基础上,根据调查区林分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的不同设置45个50 m×50 m的标准样地,研究分析了天山花楸的天然更新特点以及影响其天然更新的因素。结果表明:(1)天山花楸在天山中段不同坡向的天然更新分布情况由高到低的分别为半阴坡、阴坡和半阳坡占比各为60.31%、37.98%和1.71%,阳坡没有天山花楸分布。(2)天山花楸在天山中段天然更新的主要海拔范围为1 900~2 100 m,更新株数占调查总数的71.70%。(3)Ⅰ级地径≤0.1 cm、Ⅱ级地径为0.2cm、Ⅲ级地径为0.3cm和Ⅳ级地径为0.4~2cm的幼苗比例占总径级的94.00%,各自分别占比23.15%、29.70%、24.32%和16.83%,Ⅴ—Ⅷ级的总幼苗占总径级的比例仅仅为6.00%,同时Ⅳ级向Ⅴ级径级幼苗的转化率为8.48%,则严重阻碍了天山花楸幼苗的天然更新。(4)天山花楸幼苗的树高与土壤含水量(r=0.99*)、全K(r...  相似文献   

17.
花楸属植物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是一种价值潜力巨大的乔木或灌木。前人的探索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知识水平,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使得花楸属类群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花楸属的研究现状,着重突出花楸属的生态效益,旨在为将来的开发利用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花楸是集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一体的珍稀野生树种,在水土保持、城市绿化、荒山绿化、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西伯利亚花楸的特征特性,并从种子采集与处理、苗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伯利亚花楸育苗技术,为西伯利亚花楸开发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气候问题,园林绿化树种资源比较缺乏,基于这种情况,为了满足北方寒冷地区的园林绿化树种资源的需求,有必要引进一些适合该地区生长的园林绿化树种,其中包括欧洲花楸的引种.但是,生物具有一个侵略特性,如果植物引进不当,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系统研究引进的欧洲花楸及它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研究它的植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长节律等.研究结果表明,欧洲花楸适合在东北地区引种栽培,欧洲花楸的生长周期一般,7月中下旬是其生长高峰期,全年可生长120d左右.欧洲花楸在种植3年后,就可以进入快速生长期,140 cm是欧洲花楸的年平均生长量,5年后即可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哈尔滨市主栽花楸果实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方法]以哈尔滨市主栽的5个花楸种源的花楸果实作为研究材料,对它们进行了可溶性糖、总黄酮、芦丁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结果]5个花楸种源中的欧洲花楸US-05果实中可溶性总糖、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分别达到6.389%、1.564 1%和6.986 744 μg/ml.[结论]筛选出欧洲花楸US-05为适于哈尔滨地区栽培的药用花楸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