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生态系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根据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分布区的环境特征,分析了塔南绿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也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适度绿洲”的定义,建立了塔南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对塔南各绿洲的“适度绿洲”面积进行了计算。最后提出了塔南绿洲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2.
绿洲是干旱区人民赖以自下而上的一片沃野。由于人类的强度作用,绿洲向复杂方向演变发展。本文以高台绿洲为例,以地下水位为指标确定了绿洲边界范围,进而研究了绿洲从1958年至1985年边界的变化,并分析高台绿洲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指出草地生态系统的恶化是绿洲边界变化的重要原因,应当加强对草地的投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该流域的绿洲化和沙漠化环境问题为主线,通过对沙漠与绿洲过渡带的评价,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评价,河床改造利用的评价,阐述了荒漠生态系统的被破坏和绿洲生态系统的被建立。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廓绿洲生态系统及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扼要论述了河西走廓荒漠绿洲景观及生态系统的态势,分析了河西走廓绿洲生态系统及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针对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了河西走廓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想与开发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本文简要介绍了绿洲生态系统在干旱区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以及绿洲生态系统开发利用的不足之处 ,分析了其持续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提出了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本概念、科学原则 ,最后提出了绿洲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具体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全球变化下的绿洲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给出了绿洲的定义,绿洲分布于干旱区,强烈依赖于水源(地表水与地下水),以中生、旱中生植物为优势类群所构成的隐域性绿色景观;提出了绿洲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向,认为绿洲生态学应以景观以上水平的生态学过程的研究为重点,将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绿洲水文过程和土壤盐分运移变化对绿洲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反馈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章还初步探讨了全球变化下绿洲生态学研究的四个主要方面,即:全球变化与绿洲荒漠化;全球变化与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全球变化与干旱区生物多样性;以及全球变化与绿洲生态系统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疆平原绿洲环境变化与生态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受控于水分因素,绿洲环境变化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但都有自身的生态系统特点和对人类服务的功能。对新疆平原地区绿洲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人工绿洲扩大和发展、城镇绿洲兴起和开拓、天然绿洲缩小和维护的总趋势。因此,需要在以流域或盆地为单元,以水为纽带并受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对流域或盆地内的所有农业绿洲、城镇绿洲和天然绿洲等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进行总体的水资源消耗平衡与生态平衡规划,科学配置水资源,才能维护相互的依存关系,并使各类绿洲得到生态维护。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进程中的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倍受关注,本文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对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和相关属性进行了探讨,强调了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在绿洲稳定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绿洲稳定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定方法,最后以此为基础对新疆昌吉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实例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是具有敏感地退化趋势的生态交错带,它受绿洲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双重影响。本文在分析了绿洲-荒漠生态脆弱带的性质、特点等以后,按照其毗邻绿洲的不同,探讨性地将分为三类:(1)河岸林绿洲-荒漠脆弱带;(2)冲洪积扇绿洲-荒漠脆弱带;(3)湖沼和湖滨三角洲绿洲-荒漠脆弱带。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脆弱性,加上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该区出现了以土地荒漠化为主的多种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若干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绿洲系统的结构优化及数据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探讨了绿洲系统的构成,认为绿洲系统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利用下而形成的复杂的开放的人工生态系统。文章在分析绿洲系统结构功能的基础上,以甘肃河西地区的酒泉绿洲为例,绘出了绿洲系统的结构优化模型。文章最后为绿洲系统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关系型数据库,并对绿洲数据库的特点、分类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北京顺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区域生态管理的重要依据。文中提出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关键生态问题识别、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及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核心步骤的技术路线,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研究区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顺义的主要生态系统为林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类型,存在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萎缩、水污染、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在区域生态安全上潮白河沿线一带、东北部山区地带和潮白河以东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水平较高,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尤其是西南部地区生态安全指数较低;应通过在主要城镇组团核心周边进行生态控制带建设、恢复潮白河等天然河流,保护汉石桥湿地、东北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潮白河沿线等大型斑块,建立沿道路的生态廊道,综合构建顺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2.
生态足迹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评价方法。阐述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模型,设计了城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乌鲁木齐市2004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4年乌鲁木齐市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3.424389hm2,而生态承载力只有0.358905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065484hm2,该市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3.
疆近十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在阐述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模型基础之上,设计了区域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对新疆2001-2007年共7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人均生态足迹由1998年的2.5957hm2逐年增加到2007年的4.0551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3.1270hm2逐年减少到2.8266hm2,,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呈现反向发展趋势。这十年来,新疆由生态冗余状态转变为生态赤字现象,目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4.
风险一般指遭受损失、损伤或毁坏的可能性。生态风险是生态系统及其组分所承受的风险。生态风险评价是对产生不利的生态效应的可能性进行评价的过程。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是采用生态风险评价技术评价农药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本文就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模型、内容和方法以及农药生态风险的评价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在生态足迹原理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压力指数、生态占用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指数3个概念,并将其作为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该方法对西安市1978—2003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均生态足迹由1978年的1.0517hm2逐年增加至2003年的1.4419 hm2,而实际人均生态承载力则波动在0.3182(0.2759—0.3539)hm2左右,人均生态赤字从1978年的0.712 hm2增至2003年的1.166 hm2。生态压力指数从1978年的1.38逐年增至2003年的4.21,同期的生态占用指数从0.47增至0.66,生态经济协调指数由0.34降低为0.16。说明西安市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处于极不安全状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很差。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法是一种评估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和度量维持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费量的帐户工具,运用该方法对宝鸡市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市人均生态足迹1.8887 hm2,生态承载力0.4627 hm2,生态赤字1.426 hm2;此外,对宝鸡市1995~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了动态分析,反映出10年来宝鸡市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所受压力偏大;最后提出了缓解宝鸡市城市生态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依据生态足迹方法核算了陕西省各市1990年~2008年生态资本,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90-2008年陕西省各市生态资本供需态势可分为三类: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和渭南市为I型(生态赤字扩大),铜川市、汉中市、安康市和榆林市为Ⅱ型(盈余转赤字),商洛市和延安市为Ⅲ型(盈余转持平);(2)生态压力变化表现出高压力高速扩张(如西安市)、中压力中速扩张(如咸阳市、宝鸡市、渭南市)、低压力低速扩张(如榆林市、延安市、铜川市、安康市、商洛市和汉中市)的特征;(3)关中地区人均资本需求量普遍较大,但是人均资本供给量普遍偏小,陕北和陕南地区人均生态资本需求量较小,但人均资本供给量较大。因此,关中地区生态资本供需缺口最大。2008年,生态赤字总量占陕西省89%。其中,西安市是陕西省最大的生态赤字贡献城市,占到了陕西省的41.4%,咸阳市第二(17.7%),渭南市第三(15.4%),宝鸡市第四(13.2%)。  相似文献   

18.
煤矿开采对矿业城镇生态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煤矿开采前各类生态足迹和区域的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2007年研究区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76359hm2,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供给面积为1.5563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0.20728 hm2,表明研究区人类对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然后根据矿区开发强度及类比同类矿区,在矿区开发对土地利用及人口变化的影响进行预测的基础上,计算了不同时期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结果显示:煤炭开采对区域生态环境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随着生态修复措施的采取这种负面影响会逐渐降低。如果合理利用煤炭开采所建立的生态补偿机制,在煤炭开采后期,区域的生态承载力会显著提高,甚至高于煤炭开采前的区域承载力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判断区域生态对矿区开发的承载与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生态旅游基本理论与西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本文在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旅游系统,划分生态旅游类型和层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规范要求及西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发展趋势,为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干旱牧区乌审旗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与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对内蒙古典型干旱牧区乌审旗2000-2003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地生态足迹呈现上升的趋势,生态赤字不断增加,万元GDP的生态足迹逐年下降。单从生态足迹的角度而言,乌审旗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