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是近几年水禽饲养场普遍存在、广泛流行的疫病之一,尤其是该病和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对水禽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病原特性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  相似文献   

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anatipestifer,RA)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RA感染也称为鸭疫巴氏杆菌感染和鸭传染性浆膜炎。1~8周龄鸭易感,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脑膜炎等病变为特征,是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文综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我国的研究进展。1流行情况鸭疫巴氏杆菌感染最早于1932年在美国报道,以后发现RA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鸭国家和地区李康然(1996),张大丙等(1998)。我国于1982年由郭玉璞教授首次报道本病鲍国连等(1999),北京…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东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流行情况,研究采用随机引物初步建立了鸭疫里默氏杆菌RAPD扩增多态性方法,对分离自广东地区的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产生16种不同的指纹图谱;有些鸭场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基因型的菌株并且不同鸭场流行基因型不一样。该结果可为该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鸭疫里默氏杆菌RAPD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快速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是鸭、鹅、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鸭疫败血症(Anatipestifer septicaemia)、鸭疫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a anatipestifer infection)和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曾被称为鹅渗出性败血症(Septisemia anseru exsudative)。Hendrickson等首次报道了该病在美国纽约长岛的三个鸭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1流行病学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强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细菌性传染病,多见于1~8周龄雏鸭,2~3周龄雏鸭发病风险较高,成鸭发病较少。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多发于春夏、秋冬交替时节,当环境改变,雏鸭免疫力低下时,其易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传播途径较多,病菌可通过种蛋、呼吸道及饮水、饲料等传播。  相似文献   

6.
江苏安徽两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对江苏、安徽两省86个鸭场的发病鸭从日龄、品种、流行季节、流行菌株的血清型以及血清流行病学等方面进行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调查。结果,在57个鸭场的樱桃谷鸭、番鸭及野鸭体内分离到鸭疫里默氏杆菌92株,而从麻鸭的病料中未分离到该菌;分离到病原的鸭最小为12日龄,最大为41日龄,主要集中在12-30日龄;这些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这些地区鸭场疫里默氏杆菌流行菌株的血清型至少有5个,其中1、2和10是流行株的主型。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曾用名鸭疫巴氏杆菌)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水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县及周边地区雏鹅群中流行,并严重危害养鹅业发展。现就一典型病例的诊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鹅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某些养鹅区广泛流行,给养鹅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现将一例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在普宁市各养鸭场曾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通过采取有效的综合防制措施,该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现将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鸭、火鸡、孔雀、鹌鹑和其它多种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也称鸭的败血症、新鸭病、鸭疫综合征和传染性浆膜炎等。1 流行特点及危害性 该病1932年首先在美国的纽约、长岛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发生流行,80年代的中后期又在  相似文献   

11.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我区家禽养殖业快速发展,年存栏家禽80万羽,出栏家禽150万羽,番鸭饲养量占鸭类总存栏量的60%以上,但是由于一些专业户防疫措施不到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常常造成流行,养殖户大约年损失达80多万元,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群众饲养的积极性。现就几年来我区番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生情况及防制体会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的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渗出性和败血性传染病,这两种疾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它们既可  相似文献   

14.
叶土发 《中国家禽》2003,25(7):18-1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其病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革兰氏阴性菌。该病是近几年造成肉鸭严重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笔者对门诊资料记载的171例鸭病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83例,占48.54%,现将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诊断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1997年首先在邵武市城区附近的规模肉鸭场(鸭苗都是从外县市购进)饲养的肉鸭,一般3~4周龄发生一种以咳嗽、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摇头、点头、脚软、不愿走动为主要特征,剖检以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主要病变的鸭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后将病料送有关部门进行实验室…  相似文献   

15.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严重危害鸭健康的细菌传染病之一,该病具有四季多发、传播途径广泛、其致病菌可在养殖场长期存在、经常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等特征。临床上,疫苗免疫是防控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要方法。目前鸭疫里默氏菌疫苗主要有活疫苗、灭活疫苗、多价苗、联苗、菌体成分疫苗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是控制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点。近年来,根据当地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流行情况筛选当前流行血清型毒力较强的菌株研制灭活疫苗之外,还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原生质体结合的联苗和菌体成分疫苗。本文综述了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的研究、应用及应用效果和前景,同时讨论了各类型疫苗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鸭、鹅等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临床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为主,可导致患病家禽体重降低、产蛋量下降,甚至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日常生产中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肉鸭暴发里默氏菌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旧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目前造成养鸭业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在广东、黑龙江、湖北、上海、海南、四川等省地均有流行。郭玉等(1982)在北京郊区鸭场首次分离鉴定出本病病原鸭疫里默氏菌。本病主要危害2周龄~3周龄仔鸭,其病理特征是纤维素性心包炎、腹膜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等。湖南省于1997年首先报道番鸭群流行本病。1999年底在长沙捞刀河镇一农户的仔肉鸭群中暴发急性传染病,我们经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鸭里默氏菌病。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和…  相似文献   

1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重大细菌性疾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今年初我省某地区发生了雏鸭大批死亡现象,经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现将其流行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2003年初,我省某鸭场与我所联系其单位出现雏鸭大批死亡现象,并送检雏鸭12只。被送检鸭的具体情况为:1周龄的2只,2周龄的2只,3周龄的2只,4周龄的2只,5周龄的2只,6周龄的2只。主要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发病日龄集中在1~6周龄,经解剖12例,并做细菌分离培养,镜检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2流行特…  相似文献   

1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幼鸭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罗源县鸭的饲养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与养鸭业息息相关的鸭病,特别是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制约罗源县养鸭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这两种病的临床剖检病变相似,在临诊中易混淆。为给这两种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现将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鉴别要点等介绍如下。1鸭传染性浆膜炎俗称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省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细菌病之一。1.1流行病学该病可发生于番鸭、半番鸭、麻鸭、樱桃谷鸭等各品种鸭及鹅;发病日龄从5~60日龄均可发生,但以10~30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