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饲料(5、10、30、50、60mg/kg)处理孵化后10d的尼罗罗非鱼鱼苗30d,之后改喂正常饲料继续进行养殖。经过4个月的饲喂后,MT处理组的绝对增长率、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长率和瞬时增重率等参数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雄性率,发现高浓度处理组(50mg/kg和60mg/kg)超过99%,低浓度处理组(5mg/kg和10mg/kg)则低于80%。MT处理30d后,对照组与处理组MT残留量分别为对照组(0μg/kg)5mg/kg组(23.19μg/kg)10mg/kg组(30.82μg/kg)30mg/kg组(37.76μg/kg)50mg/kg组(44.75μg/kg)60mg/kg组(68.41μg/kg)。残留量与MT添加量呈现正相关。继续投喂正常饲料30d后,在各浓度处理组均未检测到MT残留。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T处理30d可提高罗非鱼苗雄性率,促进生长;MT处理后60d,均检测不出MT残留。  相似文献   

2.
大规格罗非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从养殖条件、品种的选择、苗种培育、成鱼养殖模式以及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日常管理和病害防治等综合技术方面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方法和经验,供罗非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乳酸杆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乳酸杆菌分别按0.1%、0.2%、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罗非鱼,在饲养20 d后分别计算增重率、存活率及饲料系数,并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7 d内的累积死亡率及攻毒后第2 d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果】以添加乳酸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乳酸杆菌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杆菌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测定罗非鱼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可有效抑制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结论】乳酸杆菌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可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为乳酸杆菌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乳酸杆菌分别按0.1%、0.2%、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罗非鱼,在饲养20d后分别计算增重率、存活率及饲料系数,并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统计攻毒后7d内的累积死亡率及攻毒后第2d罗非鱼的肠道菌群。【结果】以添加乳酸杆菌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乳酸杆菌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投喂添加乳酸杆菌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抗病力越强。测定罗非鱼的肠道菌群发现乳酸杆菌可有效抑制罗非鱼肠道病菌的增殖。【结论】乳酸杆菌有利于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抗病力,可在水产养殖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复方蜈蚣藻对罗非鱼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作用,将复方蜈蚣藻分别按1%、2%、3%的比例添加至饲料中,以其投喂罗非鱼,并在饲养20d后以链球菌悬液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以添加复方蜈蚣藻的饲料投喂罗非鱼,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复方蜈蚣藻的对照组,饲料系数则显著降低;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罗非鱼增重率呈上升趋势,而饲料系数呈下降趋势。链球菌攻毒试验结果也表明,投喂添加复方蜈蚣藻饲料的罗非鱼的抗病力亦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其抗病力越强。  相似文献   

6.
以初始体重(65.2±4.25)g的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 of farmed tilapia,GIFT)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香菇多糖对其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分别向基础饲料中添加0(CK)、1000、2000、3000 mg/kg香菇多糖,配制出4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6周的摄食生长试验.试验采取饱食投喂方式,每天投喂2次(06:30和17:30),试验期间水温为25 ~ 28℃,溶解氧含量在7mg/L以上.饲喂试验结束后测定试验鱼的生长及相关的免疫学指标.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香菇多糖试验组的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比、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适宜含量的香菇多糖可显著提高香菇多糖非特异性免疫力,可以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免疫增强剂应用于罗非鱼的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20 mg.kg-1和2 mg.kg-1剂量对经检测不含甲基睾丸酮残留的罗非鱼单次口灌给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组织中甲基睾丸酮(MET)的浓度。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Florisil小柱净化。以3p97软件分析药时数据,MET在两个浓度组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吸收半衰期分别为0.29和0.28 h;分布半衰期分别为0.65和0.57 h,达峰时间分别为是0.78和0.60 h,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8.40和5.98 h。20 mg.kg-1组血液和肌肉中MET残留至144 h仍有检出,至216 h血液和肌肉样品MET均未检出;肝脏中的药物浓度高于血液和肌肉中的浓度,MET残留至24 h有检出,48 h的样品未检出。结果表明,口灌给药,MET在罗非鱼体内吸收、分布快,肝脏为主要吸收和代谢器官,与血液和肌肉相比消除速率要快,血液和肌肉中的MET消除速率相对较缓慢,因此开展MET监督检验除了常规的肌肉样品的检测外,还应增加血液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证实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商品罗非鱼养殖生长性能、成活率、饲料系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吉富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添加10%、15%、20%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饵料,以基础饵料为对照,进行商品罗非鱼饲养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投喂添加10%、15%、20%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商品罗非鱼日增重分别提高1.75%、22.14%和21.36%;成活率明显提高,分别为(96.10±0.60)%、(98.07±0.81)%和(97.67±0.63)%;饲料系数明显下降,分别降低了5.51%、15.14%和15.60%;其饲养经济效益均有提高,且以添加15%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所产生的单位利润最高。【结论】添加适量微生物发酵饲料养殖商品罗非鱼可促进罗非鱼生长、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和提高经济效益,且以添加15%为宜,可在广西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平饲料铅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80尾罗非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100、400和800 μg Pb·g-1的基础日粮,研究不同水平饲料铅暴露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组织中铅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5 d养殖试验,铅暴露组罗非鱼的终末重、日增重和饵料系数与对照组罗非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铅暴露剂量的增加及暴露时间的延长,罗非鱼组织中铅残留量均呈上升趋势.铅在罗非鱼体内的蓄积分布具有不同的组织亲和性,在不同组织中的残留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肠>中肾>骨>胃>肝脏>鳃>脾脏>精巢>背肌>脑.以上研究结果揭示,罗非鱼对饲料铅具有较大的耐受性;中肾和骨等铅残留量高的组织能够敏感地反映环境中铅胁迫情况,而胃、肠组织中铅残留量可作为食料铅污染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在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对商品罗非鱼养殖生长性能、成活率、饲料系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吉富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分别投喂添加10%、15%、20%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的饵料,以基础饵料为对照,进行商品罗非鱼饲养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并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投喂添加10%、15%、20%微生物发酵饲料的商品罗非鱼日增重分别提高1.75%、22.14%和21.36%;成活率明显提高,分别为(96.10±0.60)%、(98.07±0.81)%和(97.67±0.63)%;饲料系数明显下降,分别降低了5.51%、15.14%和15.60%;其饲养经济效益均有提高,且以添加15%复合微生物发酵饲料所产生的单位利润最高。【结论】添加适量微生物发酵饲料养殖商品罗非鱼可促进罗非鱼生长、提高成活率、降低饲料系数和提高经济效益,且以添加15%为宜,可在广西罗非鱼养殖主产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以初始体重(99.98±2.79) g的尼罗罗非鱼(Oreoe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对其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剂量为0.2%,0.4%,0.6%,0.8%,1.0%的壳聚糖,连续投喂经注射接种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尼罗罗非鱼30d后,测定血清中抗体效价,60d后测量其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酸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用添加量为0.6%壳聚糖的饲料投喂受免罗非鱼,不仅可以提高生长速度,还能提高受免罗非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水平,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和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为益生菌在罗非鱼饵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720尾奥尼罗非鱼种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种,采用网箱养殖,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0.3%、0.4%、0.5%、0.6%和0.7%复合益生菌,饲养102 d后测定各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指标和肠道蛋白酶活性,并建立曲线回归模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益生菌试验组罗非鱼平均增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的最大幅度分别为11.98%、19.43%和6.99%,饵料系数最大降幅为9.77%,肠道蛋白酶活性提高的幅度为29.54%~49.81%.回归分析复合益生菌添加水平与罗非鱼平均增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肠道蛋白酶活性、饵料系数的相关性,得知复合益生菌在罗非鱼基础饵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40%~0.66%.[结论]在基础饵料中添加适量(0.40%~0.66%)的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降低饵料系数,进而节约饵料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地理生境对野外逃逸尼罗罗非鱼形态变异的影响,为今后研究罗非鱼种群入侵及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玉林、南宁、钦州、贵港、防城港和北海6个主要养殖区域采集一龄左右的雄性逃逸尼罗罗非鱼自然群体,以形态测量、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形态特征和多变量形态度量分析.[结果]在尼罗罗非鱼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和体质量方面,均以玉林地区的最高、钦州地区的最低,且两地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74.31%、9.23%和6.21%,累积贡献率达89.75%,能较好地概括不同养殖区域野外逃逸尼罗罗非鱼的生长特征.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全长、体厚、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和体质量等7项体表性状建立的判别函数能有效区分不同养殖区域的尼罗罗非鱼,其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6.11%.经聚类分析发现,钦州地区的尼罗罗非鱼与其他地区的相似性最低,变异程度最大,单独聚为一支.不同养殖区域尼罗罗非鱼样本体质量与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间的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其中与全长、体长和体高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9375、0.9359和0.8327,而与眼径的相关性最低(0.5947).[结论]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是辨别逃逸罗非鱼来源的可行手段,而分析逃逸尼罗罗非鱼的全长、体长和体质量有助于了解其生存状态,并为控制其入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罗非鱼类原产于非洲和东南亚,具有生长迅速、耐粗食、肉质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世界渔业的重要鱼品。世界罗非鱼生产以捕捞和养殖两种方式进行。九十年代,世界罗非鱼养殖业迅速崛起,养殖产量开始逐渐超过捕捞产量。世界罗非鱼养殖主要品种是尼罗罗非鱼。与此同时,世界罗非鱼的加工与贸易,亦有比较快速的发展。根据1981—2002年FAO关于罗非鱼捕捞和养殖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世界罗非鱼产业的动态特征,目前中国罗非鱼养殖年产量世界第一,有必要继续关注和提升中国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世界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世界罗非鱼捕捞和养殖的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非鱼类原产于非洲和东南亚,具有生长迅速、耐粗食、肉质好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世界渔业的重要鱼品。世界罗非鱼生产以捕捞和养殖两种方式进行。九十年代,世界罗非鱼养殖业迅速崛起,养殖产量开始逐渐超过捕捞产量。世界罗非鱼养殖主要品种是尼罗罗非鱼。与此同时,世界罗非鱼的加工与贸易,亦有比较快速的发展。根据1981—2002年FAO关于罗非鱼捕捞和养殖的统计资料,分析了世界罗非鱼产业的动态特征,目前中国罗非鱼养殖年产量世界第一,有必要继续关注和提升中国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世界地位。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海豚链球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准确快速的海豚链球菌鉴定方法,设计合成了海豚链球菌种特异性引物CM1/CM2,进行了其特异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及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同时还进行了不同检测材料的比较及9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引物CM1/CM2只能从海豚链球菌中扩增到特异性基因片段,供试的其它9种水产常见病原菌PCR扩增均呈阴性;能够检测的最低细菌数在20~30个细菌;方法可直接从病鱼的脑、肝脏、肾脏及脾脏组织检测到该菌;另外,临床菌株检测结果与基于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一致.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细菌鉴定很难将该菌鉴定到种的缺点,并显著缩短了检测时间及降低了检测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准确快速的海豚链球菌鉴定方法,设计合成了海豚链球菌种特异性引物CM1/CM2,进行了其特异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及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同时还进行了不同检测材料的比较及9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引物CM1/CM2只能从海豚链球菌中扩增到特异性基因片段,供试的其它9种水产常见病原菌PCR扩增均呈阴性;能够检测的最低细菌数在20~30个细菌;方法可直接从病鱼的脑、肝脏、肾脏及脾脏组织检测到该菌;另外,临床菌株检测结果与基于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一致.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细菌鉴定很难将该菌鉴定到种的缺点,并显著缩短了检测时间及降低了检测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罗非鱼油,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包埋壁材两种淀粉配比、载油量、均质压力、均质次数、喷雾干燥进风温度、进料速度进行优化,并探讨添加不同抗氧化剂[维生素E、芝麻酚、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精制鱼油与微胶囊化鱼油氧化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鱼油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CAP与烯基琥珀酸酯淀粉Mira mist SE比例2∶3(w/w)、载油量30%、均质3次、均质压力25 MPa、进风温度170℃、进料速度10 mL/min,包埋率达95.9%±0.73%。微胶囊产品的感官及理化指标(水分含量:1.93%、表面含油量:0.59%、过氧化值2.10 mmol/kg)均达到SC/T 3505-2006《微胶囊化鱼油水产行业标准》。通过扫描电镜可观察到微胶囊化罗非鱼油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痕,具有较好包埋效果。鱼油氧化稳定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罗非鱼油微胶囊的氧化稳定性最好,其在(65±1)℃条件下贮藏12d后,过氧化值仅为5.22 mmol/kg,低于行业标准(6 mmol/kg),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也明显低于精制鱼油。推测此微胶囊产品在常温条件可保持其品质达1年以上。在添加抗氧化剂的鱼油中,添加TBHQ的精制鱼油的氧化稳定性最好,经烘箱加速试验推测精制鱼油在常温条件下可贮藏8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