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奶牛真胃变位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由于目前奶牛价格偏低,手术费用偏高,一头奶牛费用需1000元左右,手术风险大,而且有复发的可能。当奶牛诊断为真胃变位时大多畜主都是以淘汰处理,造成了很大损失。近几年笔者对42例奶牛真胃左方变位进行治疗,共治愈25例。现就把笔者采取用穿刺放气治疗真胃左方变位的方法介绍如下,谨与畜牧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
1 原因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疾病特别是真胃变位也呈上升趋势.真胃离开原来的位置,按变位的方向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移动到左肷部称左方变位,反之向右腹侧或右前方移动称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这两种真胃变位都可引起消化器官功能紊乱,统称真胃变位. 2 真胃左方变位治疗方法 2.1 左方变位支持治疗 支持疗法采用输液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低血钾、低血氯,并配合兴奋胃肠、消气导滞的药物.连续用药3~5d,治疗期间停饲,正常饮水.多用于左方变位的初期,但效果往往不佳,且易复发,对于真胃周围组织器官发生粘连者则无效.  相似文献   

3.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一种由于真胃弛缓或真胃机械性转移所致的奶牛常发性胃肠疾病之一。对奶牛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制约着奶牛的养殖效益。为此,笔者近年来运用中西药结合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案诊治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先后治疗83例,治愈78例,治愈率达95%以上。现归纳总结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规模和饲养数量不断增加,奶牛的生产性能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情况时有发生,奶牛真胃左方折叠和左方扭转的发病率呈现高发趋势。由于引起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在奶牛真胃变位的同时还会引起很多并发疾病,尤其是真胃变位并发盲肠变位对奶牛的危害十分严重,会严重影响到奶牛生产性能。基于此,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并发盲肠变位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道梗阻,导致消化机能障碍的内科疾病,包括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扩大和产奶量的提高。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引起畜牧兽医界的关注和重视。真胃左方变位用手术方法治疗疗效确实,见效快。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两种形式之一,即真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位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其特征为积液、腹痛、腹胀和脱水等症状,多数病例集中出现在产后1个月内.笔者在奶牛场手术治疗若干例真胃左方变位的奶牛,奶牛均痊愈,在此将手术治疗要点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7.
高产奶牛产后真胃左方变位的诊治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畜牧三场祖新法随着高产奶牛的增多,精料在饲料中所占的比例增大,高产奶牛产后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逐步增多。笔者1994年1-5月份遇到病牛5头,2头由于病程长、体质差而淘汰。3头经手术治疗而愈。报道如下:一...  相似文献   

8.
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右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临床上常见的多为左方变位.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的紊乱。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奶牛真胃变位以左方变位发病率较高,多发于4~6岁的奶牛,常见于泌乳早期,大部分确诊的病例发生于产后1个月内。近年来,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北省冀东地区5个养殖区1 962头奶牛的调查,研究了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生与采食量、产乳量和体况评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率为1.60%-4.61%(平均1.90%),其采食量、产奶量和体况评分极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牛(P〈0.01),该病主要发生于年产奶量在6 500-8 000 kg的高产奶牛,产后突然急剧增加精料可能是该地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1原因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疾病特别是真胃变位也呈上升趋势。真胃离开原来的位置,按变位的方向分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移动到左肷部称左方变位,反之向右腹侧或右前方移动称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这两种真胃变位都可引起消化器官功能紊乱,统称真胃变位。  相似文献   

12.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5].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1)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2)真胃向前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也叫真胃扭转.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奶牛真胃变位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6-11].  相似文献   

13.
真胃变位也叫真胃移位或皱胃变位,在临床上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近几年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发病率比较高,笔者已接触100例左右。真胃右方变位较少遇到。现就临床诊治真胃左方变位过程中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奶牛产业的发展,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给奶牛养殖户造成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收治了一例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典型的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牛,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产后左方真胃变位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该病可能的发病机制,试验采用多元统计学方法对产后真胃左方变位(LDA)奶牛血液生化轮廓、差异生化指标及其诊断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后真胃左方变位奶牛和健康奶牛血液生化轮廓存在明显差异,酮体(KB)、总胆固醇(TC)、葡萄糖(Glu)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导致血液生化轮廓差异的主要指标(P0.01),聚类结果进一步表明这4个指标对真胃左方变位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说明奶牛产后真胃左方变位与能量负平衡密切相关,血液酮体、总胆固醇、葡萄糖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可以作为判断产后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辅助性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真胃变位(abomasal displacement)是指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消化系统疾病。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疾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分娩前后,一般情况下多发生左方变位,在断奶前一般发生右方变位。该病主要造成奶牛的淘汰率增加,生产能力下降,治疗费用增多,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介绍在富宁兰养殖场实习期间遇到的奶牛真胃变位病例,并从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有效防治奶牛真胃变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真胃变位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真胃疾病,多发于高产奶牛,也是实施奶牛腹部外科手术的最常见原因.真胃变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其发病高峰在泌乳期的前6周,但也可散发于泌乳或怀孕期的任何阶段,犊牛和公畜也可发病.  相似文献   

18.
奶牛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机能紊乱,导致营养不良的一种疾病称为真胃变位。大多数兽医临床工作者将真胃变位分为左方变位与右方变位两种类型,并且习惯上把左方变位称为真胃变位,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以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比较少见,但最近几年随着奶牛集约化饲养的逐渐扩大,发病率迅速升高。造成奶牛产奶量下降,甚至出现死亡;部分治愈的奶牛产奶量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9.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的真胃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真胃疾病.成年高产奶牛的发病率高于低产奶牛,4~6岁的成年奶牛和冬季舍饲期多发.  相似文献   

20.
<正> 牛真胃变位(Iest Displaced Abomasum)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LDA)和真胃右方变化(RDA)。早在1950年,英国Begg和Ford就报道了奶牛的真胃变位,1955年美国也报道了奶牛33例真胃变位。国内近十几年也相继报道了奶牛真胃变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校动物医院2003年9月接诊第1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此后又先后接诊了奶牛真胃右方变位6例,真胃左方变位1例。现将第1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 患病奶牛来自原阳县某奶牛场,病初采食减少,不吃精料,只吃些少量干草,喜饮水,体温、呼吸正常,心跳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