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9 毫秒
1.
黑木耳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历来都是用段木栽培,由于段木资源减少,近年来不少耳产区的耳农采用木屑、棉子壳等为代料来生产黑木耳,节约了不少木材,但在非棉区、林区要发展木耳生产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因地制宜,以稻草为栽培黑木耳的主料,1992年至1993年6月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功和良好经济效益。现简报如下: (一)品种选育 我们从国内12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引进的一些黑木耳品种,通过品比试验筛选出了一个适应稻草原料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菌株,定名为随丰一号。该菌株每百公斤稻草料可产干耳12~14kg。 (二)制生产种 培养料配方:①稻草80%,麸皮15%,过磷酸钙2%,石膏粉、红糖、食盐各1%;②稻草63%,棉子壳25%,麸皮、石膏粉、过磷酸钙各1%。pH均为6~7,料水比1:2,每100kg料内另加黑木耳专用肥2包(100g)。稻草要加工成2cm左右长。培养容器可用罐头瓶和17×35cm的塑料袋,装料后常压灭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是我国主要食用菌之一,历来都是利用栎树、枫树、榆树、化香树、械树等阔叶树,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栽培,生产周期需三年,每百斤木材只产黑木耳一斤左右。目前耳林资源不足,使黑木耳生产发展受到限制。为此,我们从1979年开始以木屑、棉籽壳、甘蔗渣等代料,采用聚丙烯袋进行栽培获得成功,每百斤料产干木耳3斤以上,高产的可达8斤,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代料栽培黑木耳以其生产周期短、收益高等优点在浙江省得到快速发展。在栽培过程中,刺孔出耳是代料黑木耳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们进行了不同刺孔方式对代料黑木耳的生长与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黑木耳,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我国最主要的食(药)用菌之一,有素中之荤的美誉。黑木耳传统上为段木栽培,1989年代料地栽黑木耳获得成功后,代料栽培成为黑木耳栽培的主要方式。代料地栽黑木耳具有原料来源广泛、资源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管理方便、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等优点。代料地栽黑木耳需要划口才能出耳,过  相似文献   

5.
代料栽培黑木耳是利用木屑、甘蔗渣、稻草、棉籽壳、玉米芯等农作物的副产品,加入适量的米糠、麦皮、蔗糖、石膏粉等辅助料,混合配制成培养料,装入塑料袋(或瓶子)内,经灭菌、接种、培养成菌丝体后,置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出耳。一般每百公斤培养料,经三个月时间的培养,可产鲜耳60-80公斤。下面介绍几种培植新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曹隆枢 《食用菌》2008,30(3):46-46
黑木耳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由于它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很受农民的欢迎。以代料栽培为例,一般每袋成本为0.8元,可产干耳75g,以40元/kg计算,每袋可得2元以上纯利。但是,代料栽培黑木耳由于其菌丝生长弱,抗霉能力差,在栽培中极易遭霉菌的污染,因而其生产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笔者根据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市的气候特点,经过研究总结,掌握了一整套代料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只要严格认真操作,就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7.
吕本国  胥成刚 《食用菌》2000,22(1):31-31
黑木耳生产,长期以来用段木栽培,产量低,成本高,耗材大,每百公斤木材只能生产1.5kg。现在改用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稻草、甘蔗渣代料栽培:每百公斤代料可生产干木耳6~10kg,单产提高4~5倍,现将黑木耳代料速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时间 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生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改变原来一年长一季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温,早春气温低,可加温调…  相似文献   

8.
益阳县微生物研究所从八○年开始立课题研究黑木耳的代料栽培,一九八三年瓶栽中试成功,一九八四年大面积栽培成功,每百斤干料产干耳2.15公斤,通过了省级鉴定。在瓶栽成功的基础上,进而采用塑料袋太空包栽培法,一九八五年春季栽培800袋,共产鲜耳482公斤,每百斤干料产鲜耳200公斤,生物转化率200%。一九八六年元月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总投资120万元。益阳县微生物研究所为了不违生产季节,采取边建厂,边生产,边推广的办法。一九八五年秋冬季,先改建了简易的厂坊,上了小型液体菌种生产设备。一九八六年春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代料栽培中的杂菌污染,是影响其产、质量的严重问题,试验中常出现前期(指头批耳)减产,后期无收的现象。代料栽培黑木耳,杂菌污染之所以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基质疏松,营养丰富;菌块  相似文献   

10.
杜庭树  赵传孝 《食用菌》1995,17(2):29-29
近年来,代料栽培黑木耳已成为北方农民治穷致富的门路之一。榆树县土桥乡王显宝组织本地农民,利用杂木屑、玉米芯等农副产品资源,袋栽黑木耳800000袋,接种后60天左右开采,每袋可收干耳30~50g,当年收黑木耳28000kg,收入达120000元。七队农民王季燕栽培黑木耳8000袋,当年收干耳300kg以上,纯收入达12000元。现将袋栽速生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工栽培黑木耳,历来都是利用栎树榆树段木栽培,耗费大量木材,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日益紧缺,也就限制了黑木耳的生产。为此,我县于2004年春季引进黑木耳袋料露畦栽培示范,取得较好的效益,批量生产已突破每袋(简)(装干料0.9kg)平均产鲜耳500~700g以上(折干耳50~70g以上)。特别是探索出一套不搭荫棚省工、省成本的露天畦栽的简易栽培方法,大大地推动了黑木耳袋料生产。  相似文献   

12.
徐代贵  姜建新  陈华 《食用菌》2011,33(3):52-52
传统的代料栽培黑木耳由于需要搭建菇棚、覆盖薄膜,大大增加了栽培成本和管理难度,制约了生产发展。黑木耳仿野生栽培采用段木生产的露天出耳方式,不仅节省了大棚和薄膜投资,而且结合微喷技术,模仿自然环境更适合黑木耳生长,产量更高,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3.
麦草袋栽黑木耳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麦草栽培黑木耳,结果表明,以棉子皮配比麦草栽培黑木耳生物学效率达100%,出耳率93%,每百公斤料投资比全棉子皮低60元,总成本下降30%。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利用农副产品资源,简化木耳代料生产工艺,夏县菌种场开展了整玉米芯(不经粉碎)袋式栽培黑木耳试验,取得较好效果。每百公斤玉米芯产干耳7.4公斤。经多点试产证明:该技术具有原料广泛、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投资小、收益大之优点,适合农村推广运用。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沈晓红 《食用菌》2016,(6):56-57
正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部,属典型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独特的自然气候较适宜中温型食用菌的生长。浦城县年均代料栽培黑木耳2000万袋,占食用菌生产总量的29%,是菇农增收的主栽品种之一。代料栽培黑木耳过程中极易发生流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严重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因此,预防黑木耳流耳对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1"流耳"症状黑木耳的"流耳"又名"水烂耳"是细胞充水破裂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目前正在我国城乡开始推广。但多数栽培者反映:发菌慢,杂菌多,出耳迟,生产周期长,产量和质量不理想。我从栽培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夺取黑木耳高产优质,除掌握其生物学特性,满足它所需的环境因子外,应抓住以下三个关键措施。 (一)添加阔叶树木屑。黑木耳是一种腐生性很强的木腐菌,因此在栽培料中添加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量高且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7.
1986~1987年,我区利用收香菇后的闲菇棚,大面积袋栽黑木耳,变一季单一种植为常年生产,不仪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而且增加了经济效益.利用菇棚种耳,生物效率达到96.4%,比传统老法栽培产量提高一倍多。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利用香菇棚袋裁黑木耳,时间一般应提前到3月中旬培育菌种,4月下旬装袋、投料、接菌和室内培育,5月底早熟香菇生产结束即可移至棚内栽培。(二)料袋制作每百公斤培养料配比为:阔叶树木屑55公斤,棉籽壳27.5公斤,麸皮15公斤,白糖0.8公斤,石膏粉1.4公斤,碳酸钙0.3公斤,混合后加水拌匀,随即装袋。袋规格为17×33厘米,每袋干  相似文献   

18.
吕本国  王伯华 《蔬菜》1999,(11):19-19
黑木耳生产长期以来用椴木栽培,产量低、成本高、耗材大,每100kg木材只能生产1.5kg木耳。现在改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稻草、甘蔗渣代料栽培法,每100kg代料可生产干木耳6~10kg,单产提高4~5倍,代料速生高产栽培的技术是。一、栽培时间与培养料配制1.栽培的时间代料栽培黑木耳,从接种到出菇只要45~55天,牛产周期100~120天,比原生产时间缩短50%~60%,将原来1年长1季改为春秋长两季:春季2~3月接种,9~10月子实体生长;秋季8~9月接种,10~11月子实体生长,但要避开高…  相似文献   

19.
傅永春 《食用菌》1989,(4):35-35
为了开发利用我省丰富的蔗渣资源,发展代料栽培黑木耳,我们通过选育良种、优化配方和改进栽培管理技术等,已取得百公斤蔗渣培养料产干耳8~10公斤(最高达13公斤)的好记录。这个成果于1987年2月通过省级鉴定,同年在我省重点蔗区示范推广300万袋,成效显著,已被列为省农业部门的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之一,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一)选择优质蔗渣优质蔗渣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吴丽萍  韩向宁  赵红兵 《蔬菜》2014,(12):77-78
液体菌种代料栽培黑木耳可满足关中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从季节安排、品种选择、制袋、耳棚建造、出耳管理等环节介绍了液体菌种黑木耳代料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