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125团种植棉花8733.36hm2,其中优质中长绒棉“217”3040hm2,新陆早23号2453.33hm2,高抗黄萎病品种新陆早12号2873.33hm2,杂交棉366.7hm2。全团平均每公顷产皮棉2001.45kg,其中1266.67hm2单产皮棉在3000kg以上,其产量构成为:公顷收获株数23.25万~25.5万株,单株结铃6.5~7.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钾肥对棉花早熟品种引入南疆的前期发育快、后期易早衰问题,以中长绒棉品种新陆早3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施钾肥量对棉花延缓早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硫酸钾270kg/hm2比基施90kg/hm2(对照)可促进棉花生长,降低红叶枯病发病率6.4个百分点,籽棉增产5.8%。  相似文献   

3.
中长绒棉品种选育及其产业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中长绒棉发展现状、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疆发展中长绒棉前景进行了较全面总结分析 ;提出新疆应积极发展中长绒棉、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要尽快解决中长绒棉品种存在的产量低、适应性差、抗性低、品质性状匹配不合理、吐絮不畅等问题。同时提出新疆棉花品质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 ,形成倒三角形结构 ,发展多类型棉花 ,满足棉纺织工业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自育的10个中长绒棉新品系进行麦后直播栽培的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新品系531252的综合表现最好,皮棉产量1575.8 kg/hm2,与春棉的产量水平相当。纤维品质指标搭配合理,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2.6 mm,整齐度指数为87.1%,马克隆值为4.2,断裂比强度为32.5c N/tex,纤维品质指标达到了优质棉AAA标准,是一个优质高产的麦后直播棉新品系,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1超长绒棉(ELS棉)1.1面积与产量2014/2015年度美国超长绒棉产量预计57.8万包(约合12.58万t;每包=480磅≈217.724kg),同比下降9%;种植面积为7.77万hm2,同比下降4%;平均单产预计1643kg·hm-2,同比下降4%。2013/2014年度收获面积预计7.66万hm2,弃收率不足2%。加利福尼亚州仍为ELS棉生产的优势区。1.2国内工厂用量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溶液对中长绒棉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其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于2013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苗期灌根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溶液灌根后,中长绒棉3-110C9对枯、黄萎病的抗性增加,但棉株的株高降低,铃重、绒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对亲本的纯度要求比陆地中绒棉品种更加严格,特别是纤维品质。如果两亲本之一在繁育过程中,受天然杂交或人为混杂影响,纯度不高,不单是杂交种的产量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纤维品质不一致,达不到陆地中长绒棉的标准。因此,有必要研究总结了陆地中长绒杂交棉的亲  相似文献   

8.
 以中长绒棉品种新陆早39号为材料,通过设计不同基肥用量处理,研究了基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基施尿素150 kg、磷酸二铵525 kg、硫酸钾镁 75 kg的棉花产量最高,肥料成本中等,纯收益最高,超过此用量后产量和效益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9.
油菜经济施肥量与施肥比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溪河沿岸潴育性水稻土上开展了油菜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的回归设计试验,以探讨不同肥料施用量与施肥比例对油菜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并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油菜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及最佳经济施肥量。结果:油菜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59.15kg/hm2,P2O5 81.75kg/hm2,K2O 54.3kg/hm2,其产量为2170.5kg/hm2;油菜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18.95kg/hm2,P2O5 61.5kg/hm2,K2O41.4kg/hm2,其产量为2121.15kg/hm2。  相似文献   

10.
中棉所46高效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棉所46属于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品种,纤维长度32.4mm。近两年对其制种期间父母本的开花规律、父本花粉量、授粉技术及制种田管理等进行研究,总结出了中棉所46高效杂交制种技术。1播前培训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对亲本的纯度要求比陆地中绒棉品种更加严格,如果两亲本之一在繁育过程中,受天然杂交或人为混杂影响,纯度不高,不单是杂交种的产量降低,更为严重的是纤维品质不一致,不能符合陆地中长绒棉的要求。因此,播种前对制种人员的培训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从而确保杂交种的纯度和质量。2制种田的选择制种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排灌自由、土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长绒棉在开花期花喷施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试验,以阐明赤霉素对棉铃空间分布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能增加中长绒棉的结铃,对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用赤霉素10 mg/L溶液多次喷施更有利于棉花结铃,有利于提高原棉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局经作站引进湘杂棉6号F1试种,皮棉产量高的达到2225kg/hm2,平均皮棉产量1873kg/hm2。2006年该镇种植了140hm2湘杂棉6号F1,占该镇棉花面积的88.4%,平均皮棉产量达到1970kg/hm2,比上年平均皮棉增产达97kg/hm2。在黄田埔镇设计6个已在当地种植一定面积的棉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湘杂棉6号子棉、皮棉产量比对照湘杂棉2号分别增产4.0%和5.76%,比中29增产9.76%和9.24%。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纺织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中长绒棉的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发展中长绒棉对推动优质高效农业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十分有利的。新疆北疆作为我国主要的优质棉区,近年来在早熟中长绒棉选育和生产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品种选育成就从“十五”到“十一五”初,北疆各棉花育种单位先后育成新陆早16号、新陆早24号、新陆早28号、新陆早29号和新陆早31号5个早熟陆地中长绒棉品种。这几个中长绒棉品种的育成和推广,为推动垦区的中长绒棉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表1可看出,这5个品种的绒长在32.9~33.6mm,…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棉花种植最佳经济效益,农三师前进水库管理处在2006年引进中长绒棉新陆早24号在前进水库种植,采取宽膜种植的棉田,公顷子棉产量达到6000kg,部分小块地产量更高。衣分平均42.5%,纤维长度多在33mm,每公斤子棉市场销售价格高于细绒棉1元左右,种植经济效益高于细绒棉经济效益。经过一年种植实践,探索出高产栽培技术,并积极将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到周边民族区域推广应用。1播种及土地准备。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的中潮耕地是获得中长棉丰产的基础,播前重施农家肥或者增施棉仁油饼,公顷1500kg为好。播前用禾耐斯除草剂对耕地进行喷施,减少田间…  相似文献   

15.
湖北短季棉麦后直播不同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用两个短季棉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4进行麦后直播棉不同密度(密度在37 500株/hm2至60 000株/hm2之间)高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单株铃数下降,公顷总铃数、籽棉产量增加;实收籽棉产量的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密度间籽棉产量差异极显著,中棉所50、中棉所64两品种均在60 000株/hm2的密度下产量最高,籽棉单产分别达4 188 kg/hm2、4 075 kg/hm2.  相似文献   

16.
新陆中 9号 (386- 5)是新疆农科院经作所选育的高品质陆地型中长绒棉新品种。它是利用群体剩余遗传变异 ,从优质品种新陆中 4号中系统选育而成 ,于 2 0 0 0年 1 2月 1日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命名为新陆中 9号。其突出特点是 :既具有普通陆地棉的丰产性 ,达到了普通陆地棉的产量水平 ,又具有中长绒棉优异的纤维品质 ,明显优于普通优质陆地棉。1产量结果1 994~ 1 996年参加了西北内陆棉区第六轮常规品种区试 ,其霜前皮棉产量较对照军棉一号增产1 2 .71 % ,丰产性表现较好。2 0 0 0年在区试主持单位新疆维吾尔…  相似文献   

17.
2002-2003年新疆棉花早熟组区域试验中丰产型品系较少,品种的早熟性下降,品质均属中等水平,无符合中长绒棉标准的品种.建议重视中长绒棉育种,改善中绒棉品种品质,同时注重新品种丰产、早熟与优质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陆海三系杂交棉新杂棉2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杂棉2号纤维品质特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强,具有优质、丰产、早熟、抗病和中长绒等优良综合性状.田间表现为:出苗快、结铃性强、早熟性好、吐絮集中,抗枯耐黄、纤维品质超过中长绒棉接近长绒棉标准,适应南北疆种植,实现了多种优良性状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2003~2005年,从湖南农业大学引入金农棉2号在都昌县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金农棉2号生长稳健,株型疏朗,茎秆粗,不早衰,易采摘,品质好,产量高,是理想的替代品种.示范中金农棉2号理论籽棉产量为5 469kg/hm2,理论皮棉产量为2 187 kg/hm2,比中棉所29增产19.4%.  相似文献   

20.
苦荞黔苦3号秋播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在秋播条件下研究苦荞黔苦3号籽粒产量与播种量及氯、磷、钾肥施用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试验,建立了籽粒产量与播种量、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回归数学模型;经计算机模拟试验和优化选择,提出了秋播苦荞苦3号籽粒产量≥2500kg/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为:播种量33.41~41.76kg/hm2、施N量39.60~53.01kg/hm2、施P2O5量175.50~214.50kg/hm2、施K2O量57.96—68.72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