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渔业现代化》1976,(3):25-27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厦门水产造船厂、厦门水产学院、厦门水产科学实验站和厦门渔捞公社的工人、渔民、科技人员和师生,以阶级斗争为纲,大鼓革命干劲,力争上游,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组成三结合的科研小组,深入渔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渔工、贫下中渔的意见,在广大渔民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2.
蓝斑背肛海兔Notarchus(Bursatella)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的卵群带,俗称“海粉”,是防治淋巴结核等多种疾病的有效中药,也是一种富有营养的名贵海味。厦门一带鲜食海兔肉,莆田一带则晒干后贮存食用,或捕捞作为家禽饲料及农肥。因此海兔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软体动物。厦门已有二百多年开展海兔养殖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水产养殖》2006,27(5):22-22
为进一步对接东盟市场,加速北海传统产品升级,打造北海干海味品牌,规范北海干海味市场秩序,近日,全国首个海味干货行业协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北海传统特产——北海海味干货市场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相似文献   

4.
鲍鱼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海产食品.自古就闻名遐迩,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近代又被列为“海味四珍”(鲍鱼、海参、鱼翅、鱼肚)之首。它集珍、稀、贵、美为一体.是其他海味无法相比的.因而又有“海味之冠”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为落实领导上对海洋鱼类资源调查工作的重要指示,根据1971和1972年全国海洋鱼类资源调查座谈会纪要精神,在省水产局的领导下,由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系、厦门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厦门海洋渔捞公社、厦门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东山县水产局等单位组成生产、科研与教学“三结合”资源调查组,对闽南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渔业现代化》1978,(3):20-20
为了推广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三水)作为鱼类饲料,我们在县农业局和黄桥公社党委的领导下,并由厦门水产学院指导,改制成功一台立式高速饲料打浆机。把“三水”打成草浆,作为培育夏花和冬片鱼种的饲料。该机经张庄大队使用,性能良好。到今年四月初为止,已打浆30多万斤,平均每小时打浆2000斤。  相似文献   

7.
机帆船灯光围网渔业,是广东、福建两省海洋捕捞生产中一种重要的作业方式,年产量约300~350万担,其中福建年产量为70~80万担。尤其厦门渔捞公社近几年来发展更快,灯围作业渔船占58%,1982年产量为34万担,占总产量60%以上。但是,目前厦门乃至省内机帆灯围作业机械,  相似文献   

8.
李志鸿 《海洋渔业》1982,(3):127-127
<正> 厦门水产科学实验站在厦门海洋渔捞公社的配合下,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采用以纤维板为基体进行多层粘合,初步试制出造船的代用材“混合结构板”。经在2条木壳机帆渔船驾驶台的顶甲板上试用多年,历经海上考验,情况良好。即顶甲板一项,每船可节约杉木2m~3,成本比杉木低2%。去年年底召开的观摩座谈会上,受到干部、渔民们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内陆水产》1975,(2):24-28
衡阳市郊有八个公社(三个蔬菜公社和五个农业公社),共有养鱼水面一万零五百三十亩,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郊区广大贫下中农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坚持近郊为城市服务的方针,实行菜、猪、鱼三结合,粮食连续五年跨“纲要”,牲猪发展实现了一人一头,一九七四年鲜鱼产量达四万二千九百四十二担,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78,(3):1-5,10
1977年初,在江苏省无锡市河埒公社党委的领导下,邀请了厦门水产学院等单位参加,我们组成了专题协作小组,并选定了河埒公社渔业一队两口高产池进行重点探索。经过近一年的工作,于去年十一月十二日干池核算,结果:两口池(10.5亩水面)亩产均超过三千斤。  相似文献   

11.
鲍鱼菜谱     
<正> 干了几十年的水产工作,也称得上是一位“老水产”了。有一次一位朋友请我吃饭,并且很客气地要我也点一个菜。我随手翻了一菜谱,要了一个“爆炒腰花”。朋友看我点了这只菜笑了。“平时常吹是老水产”,“中国菜肴中的山珍海味闻名世界,老兄怎么点这个菜?”我也笑了一笑说:“此话不错,几十年来山珍不敢说,海味确实吃得不少。不过,我们都是工薪阶层,高档的海味太破费,一般的海味又无多大兴趣,所以不吃鱼,就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产》1978,(4):24-24
我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普及养鱼知识,三年来为公社、大队培训养鱼人员500人次。同时,编写“养鱼知识”一书,出版5000册,发到公社、大队等养鱼单位。  相似文献   

13.
《淡水渔业》1978,(3):5-11
1977年初,省水产局、水科所和市、区有关领导部门,下达我所池鱼亩产3000斤试验及其水质研究的课题任务,为此,我们选定河埒公社渔业一队两口高产池进行重点探索。由公社党委统一领导,邀请厦门水产学院等单位,组成专题协作小组。经过一年的工作,于1977年11月12日干池核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鲍鱼,古称“鳆”,又称“海耳”、“九孔螺”、“千里光”、“石决明”等。属腹足纲、鲍科,是名贵的海产品之一,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我国的鲍鱼有两种,一种分布在我国东南  相似文献   

15.
鲍(Abalone),俗称“鲍鱼”,是国际市场最畅销的海产品之一。鲍是名贵的海珍品,其肉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素有“海味之冠”的美称,自古就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从鲍肉中提取的鲍灵素Ⅰ、Ⅱ、Ⅲ和馏分物C可抑制疱疹病毒和流感病毒A,鲍灵素Ⅲ还具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海兔的卵群带呈细索状,我国俗称“海粉”、“海挂面”,日本习称。海素粉”。其干品含蛋白质31.6%,脂肪9.2%,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等物质,是富有营养的海味。又可治疗风炎眼肿痛、止鼻血、发烧、肺燥喘咳、瘿瘤、瘰疬等疾。上海等地用以防治淋巴结核。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6,(3):32-32
青龙公社位于成都市北郊,地处浅丘问平坝。沟渠纵横,水利条件较好。近三年来,公社党委为了进一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稻田养鱼。1972年公社党委在荆竹大队试点,利用30亩中稻田养鱼,当秧苗返青后即放鱼苗下田,每亩放养鲤鱼苗300—500尾,饲养两个多月,到水稻将收割时捕鱼,共收鲜鱼900斤,平均亩产25斤,每尾体重三两至半斤不等。公社党委推广了荆竹大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晋江县泉州湾畔的石湖村,出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红膏(虫寻)。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中药里不可缺少的原料,是闽南侨乡的海味珍品。当地人称:“石湖红膏(虫寻),胜过高丽参。”但是自然生长的红膏(虫寻)瘦且产量低。去年秋,该村复员军人郭勋东在县水产部门和公社信贷部门的支持下,联合村里的11户社员,在一处岩礁旁围筑了一个面积3亩的海水塘,放养瘦(虫寻)7,000只,经过20多天的管养,便长得红膏肥满,足肌壮实,  相似文献   

19.
《内陆水产》2013,(11):22-22
2013年11月9—11日,“第三届中国(厦门)国际休闲渔业高层论坛”在厦门召开,此论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中国水产学会、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1975,(2):28-30
我们东塘公社位子杭加湖地区,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开展多种经营的公社。近年来,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推广“种草养鱼,以鱼养鱼”的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我公社渔业生产的发展。全公社1973年鲜鱼总产6,474担,比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的3,546担增长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