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洋紫荆资源培育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洋紫荆属羊蹄甲属植物,为华南地区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乡土树种,因具有极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而广受重视。文章从洋紫荆基本现状、资源培育和生产应用等角度出发,简述了洋紫荆生物学特性、种子繁殖、无性繁殖、栽培技术、观赏价值以及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洋紫荆资源培育和开发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种质资源收集和良种选育、快速繁殖、定向培育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羊蹄甲属Bauhinia植物为华南地区代表性景观树种。本文通过属的命名来由、植物化石考古记录、现存古树资源调查结果、植物志考证、文艺作品五个方面对该属进行考源,意在辨析其名实并追溯观花历史文化。据可考资料,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于晚清时广泛种植;羊蹄甲B.purpurea为同时期应用的庭院树。红花羊蹄甲B.×blakeana从香港引进,嘉氏羊蹄甲B.galpinii和黄花羊蹄甲B.tomentosa为海外引进种,此三种最早出现在民国时期的中山大学康乐园。  相似文献   

3.
乡土树种是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城市园林建设的需要,基于广州乡土植物名录,筛选出一批适合华南地区城市绿化的乡土树种。从景观与美学价值、生态与资源价值、科研价值和适应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广州、华南地区乡土树种筛选与评价体系,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针对乡土树种共99科327属609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共筛选出优良I级树种104种,II级树种156种,III级树种162种,IV树种187种,建议选取前2级进行开发利用。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筛选了包括观赏树种、硬木类树种、湿地适宜树种等9类乡土特色树种。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园林绿地节庆主题花境与花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个代表性园林绿地花境或花坛的实地调查,分析其应用的植物种类与配置、设计手法等。结果显示,应用的植物共78种,隶属45科72属;节庆主题花境与花坛根据主题可梳理为传统节庆、红色节庆、大型会议与活动、城市生活4类。基于对不同主题花境与花坛的应用特点与配置手法的分析,以及创新表达方式、合理选择植物、融入地域文化等的优化策略,凝练出具有广州花文化、岭南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的节庆主题花境或花坛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涠洲岛上的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该岛植物资源丰富,共有131种,隶属于77科121属,其中蕨类植物2科3属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74科117属126种。植物构成体现滨海特色、风水林文化特色等,大多数种类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对其生态特性及绿化应用进行分析,为滨海地区的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雷州西湖园林绿化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种类构成、园林应用特点等,结果表明:雷州西湖有园林植物113种,隶属于50科91属,其中,乔木树种57种,灌木44种,草本12种。根据功能分区及景观节点,对入口区、宋园、龙宫、苏公亭、休闲及儿童活动区、滨水区植物景观构成及特色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造景特色。建议雷州西湖增加乡土树种的应用,营造凸显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并加强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7.
调查分析广州十个城区公园木兰科植物种类、应用形式及配置情况,结果显示共有4属9种木兰科植物种类得到较好应用。归纳其景观特点与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广州城区公园木兰科树种应用及管养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加大对木兰科植物的开发性繁育生产、推广应用技术以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广州素有"花城"之称,花境植物在广州城市公园的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文章对广州市6个城市公园的花境植物应用及其配置模式进行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常用花境植物95种,隶属61科88属;常用的4种配置模式分别是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灌木+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观花草本、观叶灌木+观叶草本;运用乡土植物或热带亚热带植物进行花境配置,能体现岭南特色及亚热带风情,然而花境应用中存在乡土植物较少,人工痕迹较为明显,自然野趣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榕属植物在园林空间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榕属(Ficus)植物作为岭南园林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植物,通过其各种生物学特性,在植物空间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广州及附近城市园林绿地的调查,阐述了榕属植物在园林空间构建中的作用和影响因素,总结出榕属植物通过孤植、列植、垂直绿化、空间点缀、形成空间序列等形式,构成植物空间。并对空间构建过程中,榕属植物与其他造景要素的配合以及榕属植物独特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浅谈棕榈科植物在房地产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棕榈科植物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园林植物资源,全科约210属2800余种,以其独特的风格、别致的形态特征,成为营造园林绿化景观的热门树种。最早流行于欧美园艺界,后被世界各地争相采用为行道树、庭荫树,园景树。当前特别在广州的房地产园林中应用广泛。本文根据棕榈植物的特点和造景功能,对在广州市楼盘园林里恰当运用棕榈科植物,形成地方特色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广州市城市公园、主干道和高校3种绿地类型的羊蹄甲属(Bauhinia)景观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查阅文献和访问调查方法,对羊蹄甲属景观树种在广州市绿地中应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城区3种绿地中,共有5种羊蹄甲属树种,分别为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红花羊蹄甲(B.blakeana)、白花洋紫荆(B.variegata var.candida)、羊蹄甲(B.purpurea)、嘉氏羊蹄甲(B. galpinii)。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宫粉羊蹄甲,其次为红花羊蹄甲;从生长指标来看,各羊蹄甲属树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在配置方式上,公园绿地以自然种植中的群植为主,城市主干道和高校绿地以规则种植中的列植为主;在景观表征上,有67.3%样方的羊蹄甲属树种都居于林冠优势层或优势木空间窄小的亚乔层,能够充分发挥其林冠花和观叶的生态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12.
采用 MTT 法和离体萌发法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5个羊蹄甲属树种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羊蹄甲、黄花羊蹄甲(B. tomentosa)、宫粉羊蹄甲(B. variegata)、橙红羊蹄甲(B. galpinii)和羊蹄甲(B. purpurea)花粉 MTT 染色率分别为40.3%、79.8%、93.6%、95.7%、100%,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橙红羊蹄甲花粉细胞生活力较其他两个树种要高;离体萌发试验测得以上5个树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很大,红花羊蹄甲、黄花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橙红羊蹄甲和羊蹄甲花粉的最高萌发率分别为0、23.0%、92.1%、50.0%、80.3%,其中宫粉羊蹄甲花粉萌发率最高,羊蹄甲花粉次之,红花羊蹄甲花粉不萌发。以上5个树种中宫粉羊蹄甲及羊蹄甲的盛花期花粉可以作为人工授粉进行杂交育种较为理想的花粉来源。宫粉羊蹄甲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20 g/L+硼酸20 mg/L。  相似文献   

13.
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是羊蹄甲属常见的景观树种,为研究其不同家系的抗寒能力,利用电导法分别对半年生实生苗进行人工低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重,各家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家系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长速率不同,表明低温胁迫下各家系叶片的质膜受损程度不同。结合其形态特征变化和后期恢复速度,发现羊蹄甲Y15、洋紫荆G48、G26、G34家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较小,低温胁迫后恢复生长情况良好,表明其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黄心土为基础,选用泥炭土、椰糠、蘑菇渣3种常用轻基质材料,设置不同比例组成15种基质配方,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下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生物量、根冠比、根系生长,评价其育苗效果,确定培养基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容器苗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处理组Z7(黄心土:泥炭土:椰糠=2:1:1)、处理组Z14(黄心土:椰糠=1:4)、处理组Z5(黄心土:椰糠=4:1)的洋紫荆容器苗综合评价值为0.75,0.63和0.55,Z3(椰糠=1)、Z13(黄心土:泥炭土=1:4)、Z6(黄心土:蘑菇渣=4:1)的洋紫荆容器苗综合评价值为0.32,0.39和0.43。综上所述,黄心土:泥炭土:椰糠=2:1:1的基质配比是洋紫荆容器苗最为理想的轻型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5.
选用黄泥、黄泥︰泥炭=5︰2、黄泥︰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5︰2、黄泥︰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泥炭=5︰1︰1等4种基质,研究其对宫粉紫荆袋苗生长的影响。综合分析植株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片氮含量3个指标,结果表明:以黄泥︰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泥炭=5︰1︰1配制的基质对宫粉紫荆生长有最好的效果,其次是以黄泥︰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5︰2配制的基质,说明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是园林苗木基质的优良组成材料。  相似文献   

16.
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作为华南地区主要的观花乡土乔木,开花表现优异,受到市民们的广泛喜爱,被大量地应用在园林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该研究针对广州地市5个行政区域11个景观节点约1000株宫粉羊蹄甲进行实地调查,筛选出60株宫粉羊蹄甲优良植株作为基础材料,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优中选优。对其株形、生长势、树冠浓密度、花期、花色、盛花期花量、花朵形态、花香、花朵直径进行综合评价,使用聚类分析得出Ⅰ、Ⅱ类的植株有林机场05、林机场01、火炉山08、火炉山09、火炉山05、火炉山03、渔沙坦01、渔沙坦03、华农04、长乐01、林科院01、林机场06、流花湖06、流花湖08、林机场03、林机场02、火炉山07、渔沙坦02、火炉山04、林机场04、流花湖07、流花湖03、流花湖02、流花湖04、华农05、流花湖01,进一步分类得出优等植株有林机场05、林机场01、火炉山08、火炉山09、火炉山05、火炉山03、渔沙坦01、渔沙坦03,这些单株的综合评价值较高,可选作宫粉羊蹄甲新品种栽培推广的母株。  相似文献   

17.
五种观花树种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光合作用是树木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叶绿素荧光是监测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效探针。文章对大叶紫薇(Lagertstroemiaspeciosa)、宫粉紫荆(Bauhiniavariegata)、腊肠树(Cassia fistula)、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深山含笑(M.maudiae)这五种观花树种的2年生苗木进行了光合特征及叶绿素荧光特征指标的测定,比较了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大叶紫薇、宫粉紫荆和腊肠树总体上具有较高的光合指标,而乐昌含笑和深山含笑则相对较低;大叶紫薇、宫粉紫荆和腊肠树总体上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PSII的实际量子产量Y(II)以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相对较高于乐昌含笑和深山含笑,而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则相反。总体上看,大叶紫薇、宫粉紫荆和腊肠树具有更高的光舍效能和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羊蹄甲属观赏植物的辨别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蹄甲属(Bauhinia)观赏植物,在华南地区的园林中被广泛应用,并呈现应用种类逐渐增多的趋势.本属观赏植物形态类似,由于各个地区传统称谓不同,导致这类园林观赏植物的命名混乱.本文对羊蹄甲属8种观赏植物进行描述和区分,编制以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检索表加以区分,并阐述其园林应用的方法和前景,为园林工作者对其准确识别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0,20,40,60,80,100 Gy 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种子,观察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指标,研究辐照对洋紫荆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在0~100 Gy 辐射剂量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洋紫荆种子发芽率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由51.66%(20 Gy)降至42.66%(60 Gy),又升高至54.33%(100 Gy)。一定剂量的辐照能促进胚根的生长,其中20 Gy 的辐射下平均胚根长度为3.28 cm,显著大于对照组(2.49 cm)(P<0.05)。40~60 Gy 辐射剂量使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降低。各辐照处理对幼苗苗高、地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幼苗生长6个月后,各辐照组苗高、地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叶片分裂角度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幼苗未出现致畸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