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年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与新疆农八师农业局开展了抗病棉花品种的引种筛选鉴定试验。在试验中,中棉所24表现抗病、早熟、丰产、优质,同年通过新疆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在南疆早熟棉区和北疆棉区成为抗病主栽品种,1998年大面积示范推广。为了掌握新品种在...  相似文献   

2.
新疆博州地区属次宜棉区 ,棉花生产占主导地位。由于棉花枯黄萎病逐年扩展蔓延 ,导致植棉效益降低 ,种棉积极性下降 ,故而 1 994年自治区种子站和博州种子站从中棉所联合引进中棉所 2 4棉花品种 ,参加了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试和生产试验。1 995、1 996年连续 2年参加了精河县品种比较试验 ,截止 1 998年中棉所2 4在博州累计推广种植 40 0 0 hm2 ,皮棉单产 1 677~ 1 890 kg· hm-2 ,1 997年该品种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认定在当地早熟棉区病区推广。1 生育特性中棉所 2 4全生育期 1 2 5天 ,比中棉所 1 6早熟 2~ 3天 ,比新…  相似文献   

3.
中棉所43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早中熟棉花新品种,2002年、2003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早中熟陆地棉品种区域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2004年进入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自2003年在南疆试验示范以来,表现高产早熟,综合性状优良。1中棉所43在南疆的特征特性在南疆试验示范中,全生育期139天,比当地主栽品种中棉所35早熟3天。株高65~70 cm,果枝10~13个,叶枝0.3个,第一果枝着生节位、高度分别为5.1节和11.6 cm,单株结铃7~8个,主茎节间长4.1 cm。植株塔形,Ⅱ型果枝,较紧凑,叶片中等大小,叶毛稍多,茎秆较粗壮,…  相似文献   

4.
新疆博州棉区属西北内陆北疆次宜棉区。本区通过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 2 4 ,目前该品种推广面积已占全州棉花播种面积的 60 %。现将其种植表现概述如下。1 产量水平博州市种子站 1 999年对一县一市 6点次棉花早熟品种大区示范结果汇总 (表 1 )。中棉所 2 4在 6个示范点产量均排第一 ,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能。表 1 中棉所 2 4与对照品种的产量比较  hm2品 种 株数/万株单株成铃 /个产量/ kg 位次中棉所 2 412 .2 87.6 0 1939.5 1新陆早 7号 (CK 1) 11.92 6 .6 7175 6 .5 2中棉所 16 (CK 2 ) 11.43 6 …  相似文献   

5.
辽棉13(辽无2152)是辽宁省经济作物所于1981年以本所早熟大铃品系7440为母本,以海陆杂交的早熟育种中间材料01101、456和6051的混合花粉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和复交,连续定向选择育成的早熟、丰产、低酚的棉花新品种,是继辽棉11后我省育成的又一个低酚棉花新品种。1990~1991年参加全国特早熟棉区棉花品种区域试验,1992年参加并通过特早熟棉区生产试验。1992~1993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大面积示范。1994年11月经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1 特征特性1.1 植物学性状。植株呈塔形,1.5式果枝,株高52…  相似文献   

6.
新陆早 9号 (原 97- 1 45 )是 1 989年以自育品系系 5为母本 ,引进美国长绒、高强力品种贝尔斯诺为父本进行杂交 ,经多年南繁北育定向选育而成。 1 996~ 1 997年参加农七师多点试验 ,1 998~1 999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第七轮早熟陆地棉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及北疆棉区示范 ,综合表现突出 ,1 999年 1 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新陆早 9号属早熟陆地棉 ,生育期 1 2 5天 ,株形 式 ,果枝较紧凑 ,始果节 4~ 5节。种子出苗好 ,苗期生长快 ,中后期生长稳健 ,后期不早衰。叶片中等偏大 ,叶色浅 ,棉田通透性好。结铃性强 ,铃…  相似文献   

7.
中棉所36在北疆棉区的种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疆棉区由于气候条件特殊 ,春季升温慢 ,波动大 ,秋季降温快 ,无霜期短 ,因此推广品种的早熟性是丰产优质的保证条件 ,除自育品种外 ,引进品种必须具备短季棉的特点 ,且我区近年来棉枯萎病发展蔓延快 ,危害损失不断加重 ,生产上对品种抗病性的迫切要求与本地抗病育种工作薄弱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为此 ,我们与中棉所合作 ,引进短季棉中棉所 36,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通过两年的观察 ,表现出早熟、丰产性较好 ,纤维品质优良 ,抗病性强等特点 ,在我区有较好的发展前景。1 特征特性中棉所 36在北疆生育期 1 2 0~ 1 2 5天 ,较…  相似文献   

8.
棉花新品系“郑 1 1 3"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培育的稳产、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系。1 995~ 1 996年参加本所品系比较试验 ,比对照中棉所 1 2增产 1 2 .2 %~ 1 6.5%,产量均居第一位 ,且综合性状优良。1 997~ 1 998年推荐参加河南省中早熟棉区域试验 ,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位 ,1 999年推荐参加河南省中早熟棉生产试验和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 ,同时由主持单位中棉所安排参加新疆部分棉区试验示范。1 特征特性。该品系种子饱满 ,出苗快 ,易捉苗 ,子叶肥厚茁壮 ,出苗整齐 ,中后期长势均匀 ,无明显早衰现象。植株呈塔形 ,稍松散。叶片中等大小…  相似文献   

9.
1选育过程晋棉 36号系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于 1 994年以多抗、广适、丰产、高衣分晋棉 1 9为母本 ,与优质、抗虫品系运 1 48为父本 ,经多年杂交、回交转育而成。 1 998年在病圃水地种植株行 ,1 999年参加水地抗虫棉品比试验 ,2 0 0 0 - 2 0 0 1年连续两年参加山西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2 0 0 1 - 2 0 0 2年参加山西省棉花新品种生产示范 ,2 0 0 3年 3月通过山西省审定并命名。2特征特性晋棉 36号属中早熟品种 ,生育期 1 2 4 d左右。植株塔型较紧 ,株高 80 .5 cm,叶片掌状较小 ,叶色深绿 ,株型清秀 ,透光性好 ,苗期生育较慢 ,后期发育快 ,上…  相似文献   

10.
新陆早1 7号(原代号新B1 )系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 998年从内地引进的高代材料990 8品系中系选而成。1 999年在玛纳斯试验站参加引种比较试验,从中选择早熟性好、抗病性强及丰产性状突出的优良单株,当年送海南进行扩繁。2 0 0 0年在玛纳斯试验站进行品系比较试验,继续送海南进行扩繁。2 0 0 1年推荐参加区试,2 0 0 1 -2 0 0 2年参加国家西北内陆棉区陆地棉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2 0 0 3年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早熟棉区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 0 0 4年2月经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命名。1特征特性新…  相似文献   

11.
冀 668是河北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培育而成 ,1 997年参加河北省棉花品种区试预备试验 ;1 998~1 999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霜前皮棉单产连续三年名列第一 ;1 999年同时参加了全国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新疆自治区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 ,并于一九九九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资助。 2 0 0 0年 4月 8日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冀 668。1 特征特性该品种出苗快且整齐 ,苗势壮 ,苗病轻 ,苗期和花铃期长势强 ,植株整齐一致 ,株型清秀 ,松紧适中 ,茎杆硬 ,铃大 ,结铃性强 ,衣分高 ,早熟性好 ,且早熟…  相似文献   

12.
新疆兵团目前已有117个植棉团场。2005年棉花面积达到47.17万公顷,棉花总产98.68万吨。棉花面积占全国的8%和新疆自治区的43%,总产占全国的17.3%和新疆自治区的50.4%。截至2005年新疆已审定棉花品种达47个,主栽品种内在品质虽然有较大的提高,但整体上表现出棉花强力较低。新疆兵团棉花品质现状研究对兵团棉花品质育种和优质棉区域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3-2004年安排在新疆兵团主要植棉垦区(南疆、东疆早中熟棉亚区和北疆早熟棉亚区)的14个团场。供试棉花品种早中熟棉亚区为中棉所35、冀668、冀851、抗9、33B、新陆早16…  相似文献   

13.
杨异超  李运海 《中国棉花》2001,28(11):28-29
中棉所 35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九五”攻关培育的继中棉所 1 2之后又一突破性的棉花新品种。1 999年先后通过河南、山东及国家品种审定 ,同年经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 0 0 0年南疆棉区推广面积 1 3万余公顷 ,2 0 0 1年达到 33万公顷左右 ,显示了巨大的生产应用推广前景。1  1 998~ 1 999年生产上引进中棉所 35的种源情况中棉所 35于 1 998年进入新疆 ,当时主要途径有两条 ,一条由中棉所课题组提供给新疆塔里木中棉种子公司 ,当年繁殖 66.7hm2 ,这部分种源代表了中棉所 35的种性 ,早熟、高产、抗病及具抗旱和易于管理的优良…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9C02为转cry1Ab/cry1Ac基因抗棉铃虫早熟常规棉品种,2019―2020年和2021年先后参加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长江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4 d,株高97.5 cm,第一果枝节位6.6,单株结铃12.6个,铃重5.1 g,衣分38.9%,霜前花率95.1%,耐枯萎病和黄萎病,抗棉铃虫,纤维品质达到国家棉花品种审定Ⅲ型品种标准;2年区域试验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08.6 kg、81.1 kg和77.5 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50增产8.8%、9.5%和8.9%。基于中棉所9C02在长江流域棉区早熟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表现,主要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川棉 6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从杂交组合川棉 2 39×川棉 2 4 3后代中 ,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多抗病虫型棉花新品种 ,具有抗黄萎病、高抗枯萎病、抗棉叶螨、抗红铃虫、优质丰产的特点。1 998~ 1 999年通过四川省棉花品种区试 ,2 0 0 0年通过四川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 ,同年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资助。2 0 0 2年 6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特性1 .1抗病虫性。经 1 998~ 1 999年四川省区试鉴定 ,该品种黄萎病指 1 8.5 ,枯萎病指 6.8。华中农业大学 1 999~ 2 0 0 1年连续鉴定 ,棉叶螨螨害级…  相似文献   

16.
中棉所36是一个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高产优质早熟棉花品种.近年来在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棉区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北疆棉区属于风险棉区,播种期和苗期气候不稳定,播种后,常突发低温和大风天气,甚至沙尘暴.棉花出苗和苗期因受低温影响,致使棉苗根病发生较重.为了确保中棉所36高产优质,2001年在北疆石河子农八师145团农场,对中棉所36棉田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系列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新陆中 7号是由新疆兵团农一师农科所于 1 992年以 85— 1 1 3为母本 ,中棉所 1 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1 997年参加自治区第七轮区试的预备试验和抗病鉴定 ,表现早熟、高产、高抗枯萎病。1 998年正式参加自治区第七轮区试和自治区抗病鉴定试验 ,产量、抗性均表现突出。 1 999年继续区试的同时 ,又参加自治区种子站安排的生产试验和示范。同年 1 2月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2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 1 30天 ,植株塔型 ,株高78cm左右 ,II类分枝 ,第一果枝着生节位 3~ 4节 ,株型清秀 ,枝叶疏朗 ,通透性好…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棉所141于2021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在介绍中棉所141选育过程、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中棉所88(原代号中292185)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品系293为母本、以奥3503为父本培育的杂交组合。该组合2010—2011年参加甘肃省早熟棉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甘肃省早熟棉生产试验,2013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中棉所88,审定编号为甘审棉2013003。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 30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1 998年通过了全国、山东、河南审定 ,该品种高抗棉铃虫 ,早熟丰产 ,农艺性状好 ,适应性强。为了探讨其连作、间作高效模式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 1 999年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育种室引进中棉所 30原原种 ,在郑州市郊进行试验。1连作模式苞菜—棉花连作模式 ,苞菜元月 2 6日移栽并加盖地膜 ,密度为每公顷 7.2万株。4月 2 0日成熟。棉花 5月 1 7日播种 ,密度为每公顷 5.6万株。2试验条件及试验方法沙壤土 ,肥力均匀一致 ;采用大田对比法排列 ,1 0行区 ,小区面积 42 m2 ,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